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考量

2015-02-25 03:12吴家骥李曼琳
学术探索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执政党政党从严治党

吴家骥,李曼琳

(1.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 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考量

吴家骥1,李曼琳2

(1.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 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从严治党是国际共运的重要精神遗产,新时期如何重温“建设一个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严肃问题,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本文从讨论国际共运探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出发,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三十年在治党上的实践偏差和理论误区,进一步归纳出领导干部要明确执政党的科学定位,把抓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种政党意识、政治自觉来坚守,这是领导干部党性和政治意识的综合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治国理政;政治自觉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执政党的一种政治承诺。为此,全党上下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探索实践这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思索的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呢?这是习总书记根据党的建设基本态势与客观要求,对治国理政、治党管党理论的新认识和升华,更是对“建设一个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全面从严治党与国际共运探索的三大基本问题一脉相承

在国际共运的理论和实践中经常会面对的重大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并需要回答,但至今仍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建设一个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仍然是要回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实质还是要回到党建的基本问题,即党的阶级性、纯洁性、先进性、代表性、合法性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制度、作风等各个方面。而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上看,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个新问题。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国际共运史上的重要精神财富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从严治党往往与马克思主义制定党的政治纲领密切相关。党的政治纲领是党的政治主张、奋斗目标以及行动路线和方针政策的集中概括和反映,从根本上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没有丝毫的含糊。马克思主义在建党之初就高度关注党的政治纲领的问题,这涉及为什么要建党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在1875年5月《给威·白拉克的信》中提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但是,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1](P296)1875年3月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的信》中又指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1]( P325~326)根据俄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列宁也提出过:“有一个能使大多数人民相信其正确的纲领,是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并且指出党的纲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应该‘以绝对确凿的事实为依据’,要‘彻底而完全地代表群众真正的切身利益’”。[2](P156)

在国际共运中,列宁是领导共产主义执政党的第一位革命导师、革命领袖。他根据俄国革命实践的残酷性复杂性等经验,提出了“必须把脱离群众的分子、欺骗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分子,以及不坚定的共产党员和虽然‘改头换面’但内心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从党内清除出去。”[3](P289)从而,在严格党员标准、严肃党的纪律、严守法律法规、严密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宝贵探索。试想如果列宁以后的苏共能够充分地吸取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苏共亡党政息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但问题的症结是历史不能假设,最为关键的是现在我们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全面理解和发展列宁从严治党的这一重要精神。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毛泽东给罗璈阶的信中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4](P21)*根据1920年12月出版的《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原件第2集刊印。在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同志又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的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5]

由此来看,政党的纲领就是政党的里程碑,是政党公开亮出的一面旗帜,是“外界”,即世人衡量和判断政党的一个标准。这是我们的老祖宗对制定科学政治纲领极端重要性的一种深刻表达。然而在今天怎么建党的实践中碰到的最大障碍是为数不少的党员干部,全然忘记了党的政治纲领,把发展当成唯一的目的,把GDP看成运动本身,把社会主义的目的、党的最高理想丢到一边。带来的危害是淡化了“主义”、淡化了理想。使部分党员干部模糊了对党的政治纲领的正确认识。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就是通过思想建党来强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毛泽东建党思想中,始终把思想建党的问题放在首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1921年到1949年中国革命血雨腥风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建党放在突出的位置。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上台,以武力镇压共产党,激起中共的长期武装反抗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革命的残酷性世所罕见。1952年中组部统计,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中共党员就达到370多万人。[6]因此,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对于保持党的成员的纯洁性、纯化党的组织等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此,中国共产党把党的思想纯洁作为检验组织成员对党忠诚和对新政权忠诚的重要识别标志,并通过此项检验来巩固和强化自己的政权基础。由于建党初期中共党员的成分构成90%左右是农民党员,斯大林当时认为中国的山沟里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中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党,因而中共很难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等。[7]为此,中国共产党就把纯洁思想、整肃队伍看成是一项事关革命成败的极为重大的问题。这种组织上的严密、思想上的忠诚、政治上的纯洁,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岁月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

在抗战时期,党的领导人不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穷人的政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党的队伍的基本构成只能是工农阶级。至于对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人来说,谢觉哉同志有过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讲话,他指出 “时刻记住自己是抛弃了、背叛了原来阶级,转到无产阶级先锋队里来了。”[8]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党对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是欢迎的,但还是要“根据阶级看问题,根据阶级决定问题”。因此,从1942~1945年,中共中央推出一系列整风、审干、抢救等运动措施,目的就是使全党干部,尤其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在立场、观点、态度三个方面实现彻底的转变。[8]由此出发,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对全体党员持续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和组织成分类别的划分,并高调强调党员的思想先进性、纯洁性、与捍卫红色政权运动,与捍卫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密切关联。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执政风险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其着眼点是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分析、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刻忧思、对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深刻把握。这三个“深刻”要求我们必须切实认清党面临的执政风险和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

其一,从“严”字出发,管党治党是新时期党建领域的突出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执政党管党治党的一大亮点就是从“严”字出发,不仅严治,且下足了功夫。具体表现在一大批大案要案的披露和严惩。真正体现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习近平在中央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强调:“今天我讲的这些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9](P160)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总书记又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0](P411)他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松懈。” 这个一刻也不松懈就是看我们党能不能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个大问题。其二,治本是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探索的重要工作。多少年以来我们党就一直致力于探索标本兼治的问题。当下腐败的实质性问题最主要的是体现在选人用人机制上。治国之要,首当其冲的就是用人。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权力运作方式和程序,加快建立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用严密的程序和刚性的责任保证把人选准用好。”[10](P228)坚决扭转选“圈内人”,用“身边人”的现象。管党治党从这里下功夫,严明组织纪律,严肃查处用人上的腐败问题,才能真正获得标本兼治的功效。其三,从制度治党管党上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系。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最核心的体现。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靠得住,他希望我们党要逐步建立成套的规章制度,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一直未在实践领域有所突破。新时期习总书记指出:“制度建设的路径目标,就是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加快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保证权力运行有规可依、违规必究。”[10](P387)2014年岁末年初,中央连发15道禁令约束公务员,如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严禁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等等,以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都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推进制度治党的治本之举。

上述全面从严治党与国际共运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一脉相承的历史观照,充分阐明了当前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动因,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使红色政权永不变色。其时代背景则是1979年以后的利益驱动引发的社会转型,使党内的部分领导干部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成了防止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急剧流失,防止党蜕化变质的一种时代举措。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更好地纠正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认识和实践误区

反思新中国成立至今近7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革命越成功转型越困难。这是因为,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核心问题是制度化体系建立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制度化非常之困难,越成功的革命,革命的惯性就越明显,革命的“合理性”就越高,制度化体系建立就越难。

中共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在建立和巩固新的社会秩序中建立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起来监督和制约权力的问题。另一个是解决手握权力和诱惑增大的环境中坚定政治信仰、牢固精神支柱的问题,使党不断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这两个关键问题都是为了从严管党治党,从而有效治理国家。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关键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转型。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革命党的惯性使然,使党治国理政的兴奋点在政治思想层面

建国后政治运动不断,人治现象突出,造成的偏颇是民主法制被践踏。首先,新中国成立初年的党内整风运动,客观上是为了解决各级干部骄傲自满的情绪、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作风。实质是借助于政治运动将党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此重建社会。但主观上不间断地推进政治运动却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主动建立法律法规体系解决党内不良风气的政治意识。在以后的时光中凡是碰到党内矛盾就寄希望于政治运动来有效解决。这在实践上造成了政治运动的反反复复,放弃和抵消运用民主法治重建社会的初衷。

其次,整风型的群众政治运动不断。这便是有检查、批判、斗争的群众层党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据统计,此类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年开始共计32 次 ,一般工作或学习号召型的群众运动,只是叫人一律开展什么工作、搞什么批判和进行某种学习,如抗美援朝、合作化、公社化、大跃进、增产节约、学雷锋、批胡适等,约占20次。当然,在号召开展这些工作的群众运动中,也常常有群众性的批判、斗争、整人 。这些运动,有的时间长,几年或上十年,有的只是突击性的几个月或一两年,但作为运动就都有集体行动的规模和气势。[11](P46)

再次,通过建国初期的几个大的政治运动来体现和落实纯化党、纯化社会的政治目的。重点是搞“阶级出身论”。按照当时的看法,一个人的阶级立场必然决定了他的观点和态度。根据这样的思想,对全国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比较普遍的整顿,对每一个党员进行党纲党章的教育和审查。让党员干部精神高度紧张,不能有所懈怠等等。其方法就是借助政治运动的巨大冲击力和震慑力。对于政治运动的这种特殊功用,当时党的领导人并不讳言。1954年党中央负责政法工作的领导人董必武、彭真都曾说过,共产党就是靠运动吃饭。[11](P46)

(二)改革后的30多年,发展经济的强烈冲动,使党治国理政的兴奋点放在经济建设层面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速度就是效益,GDP万岁,造成的偏颇则是政治信仰缺失,精神支柱动摇,尤其是今天部分干部的兴奋点仍然还是GDP,而对于党建则是有时间就抓、没时间就不抓,出了问题才不得不抓。导致“四风”问题突出,党的执政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在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中,特别是改革后的30多年,告别革命、回避崇高、淡漠政治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潜移默化地存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中,执政成为其最高目标,经济成为其稳定依托,权力成为其最终追求。

有些政坛明星官员实质是一种GDP代表,他们大多能力较强,普遍勤勤恳恳,但为什么会频频落马呢?过分崇拜GDP,忘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近年来,这种现象为数不少,一些人以为经济发展就是一切,片面理解党的工作重心,用利益取代社会公平正义,好像发展倒成了目标本身。当年恩格斯批判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就是因为伯恩斯坦总认为“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微不足道的”。目前还有部分领导干部为了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甚至不惜牺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中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社会正义,最后导致“为什么要建党,建一个什么样的党”的目标模糊不清。这种以经济代替政治的现象直接的后果是相当部分党的领导干部不想抓,也不会抓党的建设;不想抓,也不会抓思想建设;不懂得,也不会承担政治责任;不懂得,更不会遵守政治规矩。只看到经济繁荣,忘记了公平正义。有的地方,党委书记工作的重点也放在了招商引资、土地出让、项目开发上面,最终导致党不管党、政不议政,忘记信仰、丧失先进性,全部动力只剩下经济驱动。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的讲话中讲到全面从严治党时,反复讲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遵守政治规矩;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党建是最大政绩等等。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纠正中共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认识和实践误区,明确执政党的科学定位。

(三)建国60多年,为政治而政治或用经济取代政治挂帅的偏颇,使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问题被忽略

持续的政治合法性是政党政治追求的目标,也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岁月中,由于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获得最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和改革开放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使我们淡忘或忽略了政党政治追求的重要目标——合法性基础。但任何合法性基础都不可能是一朝拥有便千古不变,在党长期和连续执政的动态中,今天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在合法性问题上,我们不是把政治思想的整风作为政党合理性的追求,就是把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单纯地建立在经济绩效上。事实上,党的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更在于在执政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人民授权的法理合法性,忠诚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必须靠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才能奏效。因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解决“政治秩序何以持久”的问题,能够使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一系列清晰而规范的法治基础之上。人们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不是出自于强迫,不是源于传统风俗,也不是由于对某个人的忠诚,而是认为法治国家是一个理性社会所必需。正因如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12]决策开启了依法治国新起点,体现了执政党依法治党的新觉醒。

简言之,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近70年党的建设实践得出一个结论,执政党治国理政既不能为政治而政治,也不能用经济代替政治。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使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活动全部纳入法律制度的框架,把追求执政合法性作为重要目标。为此,需要反复思考并明确回答的问题,即什么是政党?政党是怎样产生的?政党的基本功能是什么?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做出回答的严肃问题,也是现实碰到的最大挑战。

三、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强化政党意识,坚持政治自觉

政党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什么?革命党时期政党的角色定位主要是政治动员、组织宣传等等,和平年代执政党的角色定位是抓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问题。党的章程明确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13](P28)因此,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弄清党是政治组织,党是搞政治的,政治是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治理的行为。所以执政党的角色定位理所应当的是政治动员、政治统揽、政治协调、政治引导、政治整合。领导干部理所应当地要履行好政治责任,从严管党治党。正如习总强调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对政党政治属性的深刻认识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纲领的政治组织。”[14](P298)在这一概念中,政党基本属性首先体现为政治属性。这种政治属性是通过政党的政治承诺、政治主张、政治能力和政治纲领等政治要素来表达的。显然,在政党的政治属性中,天然蕴含着政党政治属性中民众的利益诉求。

任何政党都有其政治承诺和政治主张。无论是政治承诺还是政治主张,政党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围绕民众的利益诉求而展开的,并且都不能离开以社会阶级或阶层为载体的社会主体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产生之日,就把“为中国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P351)政党的政治属性只有充分体现民众的利益诉求,才能确保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等的提出就是提升执政党的政治权威、拓展执政合法性的具体展现。

(二)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对政党价值目标的全面把握

政党价值目标主要包括核心价值目标和基本价值目标两个层面,前者是政党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是最高目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起主导作用;后者是政党为实现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是最高目标而确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所需要实现的阶段目标和基本目标。政党的价值目标体现着政党的质的规定性。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都无一例外地向公众努力展示其价值目标的先进性(即便是自我标榜),以获取最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在21世纪民主政治迅猛发展的今天,政党的生命力依赖于社会民意的维系,失去民意即失去立党之本。民众富足意味着社会成员们拥有充裕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其应得的权利、利益。因此,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想当年中国共产党能够振臂一呼,云集万众。靠的就是党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价值整合。从21世纪政党政治总的发展趋向看:成熟和务实的主流政党,其思想和意识形态都把促进经济繁荣和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执政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已经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依据。为此,思想建党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对政党价值目标的全面把握,这对提升领导干部对政党价值目标的全面把握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政治自觉

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建设为重要目标,政治生态的问题无论对于党的建设,还是对于党员干部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而一个糟糕的环境则可能让好人腐蚀变质。因此,领导干部作风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如果领导干部少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其所处的党风、政风就不会乌烟瘴气。领导干部处于权力的顶端,决定着政治生态的优劣。因此,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制约,如果领导干部“有权就任性”,那么党纪国法就会被逼到墙角,政治生态环境必然恶劣。因此,重构政治生态环境是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艰巨工作。全党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智慧深刻认识净化政治生态的重大意义,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四)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

政治意识是党员意识的灵魂。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从严治党管党,长期锤炼和持续不断教化的结果。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全面从严治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水平。当前确有少数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政治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不讲党性、不守原则、不讲政治规矩。陷于日常事务,不关心政治,不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认为“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管它什么理想、主义”[12],以至于在错综复杂的改革开放中迷失了政治方向。为此,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确保党员干部牢记安身立命之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定“三个自信”,牢固党的理想信念,为现阶段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工作。

总而言之,政党产生以来,就处于不断变革过程中。如今,政党和政党政治现代转型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中国政治的核心是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弱小的革命党发展为强大的革命党,并通过武装斗争取得中国政权。但是,执掌了国家政权并不意味着就是真正的执政党,还需要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抓党的建设科学化、现代化问题。只有切实地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战略,才能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党的活动的制度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12]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论无产阶级政党[A].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湖南文史,2001,(4).

[7]王恩收.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的转变[EB/OL].2011-09-0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8]高华.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A].在历史的风陵渡口[M].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

[9]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刘乃元.历劫不悔[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1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中国共产党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

[15]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16]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左安嵩〕

Historical Introspection and Realistic Consideration of Governing the Party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Manner

WU Jia-ji1,LI Man-lin2

(1.Depart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2.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 CPC Yunnan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Kunming, 650111, Yunnan, China)

Governing the Party strictly 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heritag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to tackle the issue of “what kind of party to build and how to build” in the new period is a subli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overning the party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way. To start wit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s exploration of how to govern the Party strictly. Then, it analyzes the devi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n governing the Party in the two “thirty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RC. Finally, we conclude that the leading cadres should be clear about th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adhere to administering the Party strictly as party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which is an integrated embodiment of their party spirit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governing the Party in a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manner; ruling the country;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吴家骥,男,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曼琳,女,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D262.4

A

1006-723X(2015)12-0031-06

猜你喜欢
执政党政党从严治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