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素芬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力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组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水稻生产上一项科技骨干措施。 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一般亩产比水育秧增产50~80 千克,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特别是在宾川近几年连续干旱的情况下, 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实践,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简化旱育秧栽培技术。 操作如下:
(1)苗床选择。 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壤肥沃、团粒结构好、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田块或菜园地。
(2)苗床面积。 一般两亩大田需1 分苗床地,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20。
(3)整地做墒。 秧床田进行深耕碎土后,亩施腐熟圈粪或农家肥2000 千克, 均匀翻入15 厘米以内的表层土壤中。
(4)壮苗剂的使用:播种前将壮苗剂以每分苗床地7.5 千克的量均匀撒于墒面,浅翻三次,使表层2~3 厘米厚的土壤与壮苗剂均匀混合。 放水(跑马水)后,待土壤干湿适宜,即可播种。
(1)播种。 在整理好的墒内放水(跑马水)后,待土壤水分湿度适宜即可播种。 播种量:常规稻每分苗床播5 千克,杂交稻2.5~3 千克。
(2)覆土、化除、盖膜。 播种后用制备好的盖种土(湿土)把籽种盖严,最后每分苗床用100 克旱秧除草剂进行化除,化除后放入支撑物,及时覆盖薄膜。
(1)出苗管理。 播种后3~5 天,就能出苗,若出苗期遇高温(膜内温度在35℃以上时),就要进行打孔炼苗,延长盖膜时间。 从已往出苗后8~12 天揭膜,通过打孔炼苗可延长至25~30 天。 可以安全避过青、立枯病的发病高峰期。 炼苗初次打孔以每隔20 厘米打一孔,孔径以1 厘米为宜。 以后随秧苗生长,苗龄增加,逐步增加打孔密度和增大打孔孔径,以创造旱育秧苗最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2)水分管理。 出苗前不浇水,1.5 叶以前保湿促齐苗。 1.5~2.5 叶控水。 当早晚苗床干燥、午间叶片打卷、秧苗早晚无水珠出现等三种情况之一时,选择早上或晚上灌水。
(3)秧田追肥。 结合放水进行施肥,采取少量多次均匀施肥,避免产生肥害。
(4)加强病、虫害防治。 揭膜后每平方米苗床用敌克松2.5 克拌成毒土撒施,防治青、立枯病。移栽前7~10 天,可根据实际情况施用“送嫁药”和“送嫁肥”。一般每分秧田施尿素1.0~1.5 千克。 药剂可选用三环唑、叶枯宁、辛硫磷等喷雾防虫、防病。
(1)整地施肥。 每亩大田用农家肥1000~1500 千克、尿素10~15 千克、普钙50 千克作底肥。
(2)带土运苗。 为确保旱秧移栽后的“爆发”效应,早生快发。 尽量减少秧苗的损伤,提倡铲秧,秧苗带土。 手拔时不洗秧,力争多带土。
(1)插秧。 浅插能促进低位分蘖早生快发,坚持浅水栽秧,栽浅秧。以栽稳不倒苗,深度在2.5 厘米左右最佳。
(2)密度。 稀植是充分发挥旱秧低位分蘖、早生快发优势。较为合理的栽插密度:杂交稻每亩1.5 万~2 万丛、规格(6~7 寸)×5 寸。 常规稻每亩2 万~2.5 万丛、规格6 寸×4 寸。
移栽后实行寸水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 孕穗期是水稻需水高峰期。田间应保持2~3 寸深的水。抽穗至成熟期,实行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浆管理。
[1]庞世坚,金秀英.水稻旱育秧及栽培要点[J].云南农业,2012,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