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体位垫在双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赵卓1,周学颖1,张艳秋1,李文涛2*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手术室,吉林 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近些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以致髋关节置换手术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双髋关节置换手术量更是大大提高。双髋关节置换术较单侧有其特殊性,首先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更重要的是其需先完成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变换体位继续完成另一侧髋关节置换。因其变换体位,导致先行手术一侧切口长时间受压,易造成先行手术一侧切口产生压疮,同时大大增加切口的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率。因此术中需要对先行手术一侧的切口给予保护,以降低压疮率、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率。现术中多采用脱脂棉体位垫对先行一侧切口进行保护,但由于脱脂棉体位垫质感较硬,往往造成切口压红。经探索,我们提出采用高分子体位垫替换脱脂棉体位垫,现对其应用价值予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80名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56名,女24名。年龄55-92岁,平均年龄70.2岁,体重45-92 kg,平均63.8 kg。所有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术前切口处皮肤情况完好;(2)无周围血管性疾病及微循环障碍;(3)无严重影响皮肤色泽及循环的皮肤疾病及全身系统性病变。将80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两组病人在年龄、体重、对侧髋关节置换术时间及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将随机分成的两个组按手术室常规程序护理,对照组患者的体位垫采用脱脂棉制成的长80 cm×宽50 cm×高8 cm的外包无纺布的棉垫。实验组患者采用同样大小的高分子体位垫。于先行髋关节置换术后, 变换体位分别给予实验组及对照组上述两种体位垫保护切口。于双髋置换术完成后,观察先行关节置换术一侧切口周围皮肤压红情况。同时于术后30 min及24 h分别观察压红是否消退。
1.3观察指标皮肤压红分4级:0级:皮肤无红;1级:皮肤呈胭脂粉;2级:皮肤暗红;3级:肉眼可见水泡、破损[1]。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先行髋关节置换术一侧切口周围皮肤受压情况的比较,见表1,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皮肤情况的比较
2.2两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0 min及24 h 皮肤压红转归情况比较,见表2,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0 min,术后24 h 压红皮肤转归
3讨论
近些年双髋关节置换术的数量不断增加,也引起了大家对双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护理的重视。经观察,双髋关节置换术中较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最大的不同是一次手术要进行两次强迫体位。强迫体位最大的弊端是对局部的受压,较严重的是往往造成压疮。而双髋关节置换术中先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是另一侧髋关节手术过程中强迫体位的受压部位。这样的压迫部位不仅存在常规受压部位的危险即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的各种保护性反射迟钝或者消失,对躯体牵引引起的损伤没有知觉,这些因素都使受压的皮肤组织缺血、缺氧加重,无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容易形成压疮[2],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压迫部位由于是手术切口,已有的手术对微循环和末梢神经有巨大的破坏,大大增加了形成压疮的危险程度,最危险的是增加了切口感染风险。所以更应该重视对这样特殊压迫部位的保护。本研究采用高分子体位垫,保护切口,较传统脱脂棉体位垫明显降低了压红率,并且所有患者压红24 h后全部转归。这主要因为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可塑性,能紧密贴附于受压部位,使压力均匀分散,提供压力缓解,再者高分子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一般不会出现过敏反应。并且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较低,对切口处皮肤有较好的保温作用,防止局部低体温所致血流粘稠度增高,组织灌流减低[3]。再者高分子体位垫摩擦力较脱脂棉无纺布体位垫小,大大降低了术中由于术者使用高速磨钻、锤敲剥离造成的患者与手术床之间的运动趋势造成的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静摩擦力。
总之,对于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士要注意先行髋关节置换术一侧切口的保护,使用高分子体位垫,分析其可能出现压疮的风险,特别是状态差、手术时间长、全麻,或者患有糖尿病等的病人。并且在病人使用期间,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情况及体位,若出现移位,及时给予纠正,以大大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和切口的感染。
参考文献:
[1]曹颖俐,石明兰.石蜡油涂布可减轻俯卧位手术的皮肤压疮[J].解放军护理学杂志,2006,23(4):11.
[2]邱振兰.术中褥疮的发生机理与护理[J].山东医药,2002,42(25):65.
[3]钟德兰.后路颈椎手术中产生压疮的因素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0,23(4):68.
收稿日期:(2014-03-11)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4-0667-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