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小丽,李商庚,程雅娜,林晓玲
(台州医院,浙江台州 317000)
Mayfield头架在颈后路手术患者中预防头面部皮肤压伤的效果观察
厉小丽,李商庚,程雅娜,林晓玲
(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
摘要:目的观察Mayfield头架在颈后路手术患者中预防头面部皮肤压伤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00例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安置患者俯卧位体位时,观察组使用Mayfield头架,对照组使用马蹄形头托,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完成体位安置时所需时间、术毕头面部皮肤完好情况、患者和麻醉医生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短,头面部皮肤压伤率为0,患者和麻醉医生对体位摆放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后路手术使用Mayfield头架,能有效预防患者头面部皮肤压伤,提高患者和麻醉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
关键词:颈后路;手术;Mayfield头架;头面部;压伤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1.023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1-2],在老年人、脊髓损伤、重症和卧床患者中高发[3]。颈后路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常被摆放成各种强迫性体位以配合手术的顺利实施,由于手术创面大、手术时间长,如果手术体位安置不当或保护措施不恰当,会导致在术中发生压疮,特别是全身麻醉的患者,前额、颧弓、下颌、眼眶等受压部位最易发生皮肤损伤。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是国外脊柱外科从神经外科引入的固定头部的器械[4],近年来应用Mayfield头架于颈椎后路手术的体位摆放,较好地解决了头部固定、颈椎位置调节、术中牵引复位等问题,方便了颈椎后路手术的开展[5]。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Mayfield头架与常规使用的马蹄形头托在预防头面部皮肤压疮等方面存在争议,而预防和治疗压疮一直是国内外护理专家研究的难点[6]。
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本院手术室对100例颈椎后路手术中需使用头托或头架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试从体位摆放时间、颜面部皮肤压疮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在本医疗集团手术室行全麻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年龄18~70岁;无糖尿病、慢性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低蛋白血症、血液系统疾病;头面部皮肤完好;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手术类型等见表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1.2预防头面部皮肤压伤的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查对患者[7],护士将金霉素眼膏涂抹于患者眼睑表面使双睑闭合,并粘上3 M贴膜,双耳塞上棉球,以防止角膜暴露时间过长、干燥引起角膜炎及消毒液倒流进入眼周及耳内。
1.2.1对照组行俯卧位体位摆放。待患者麻醉平稳后,即可安置体位,医护人员在搬动患者时,注意将脊柱与头部保持同一纵轴转动,避免牵拉扭转,麻醉医生负责保护气管插管,主刀医生托住患者头颈部,在巡回护士协调下医护人员分别站在手术床两侧托扶患者背部、腰部及上下肢,步调统一,巡回护士于患者胸部、两髂部、胫骨前垫好体位垫,患者俯卧位头颈部采用马蹄形头托固定时,前额和面部皮肤直接与头托接触;双臂伸直放于身体两侧。
1.2.2观察组手术患者取俯卧位。巡回护士将Mayfield头架的底坐安装在手术床头部的转换器上,标记固定点后,碘伏消毒患者双颞区皮肤。主刀医生戴无菌手套,拔出单相滑动限制钉,将头架固定半环槽拉开,将3枚已消毒好的颅用骨钉安在Mayfeild头架固定半环槽的3个孔中;根据定位点,主刀医生迅速并适当施力将颅骨钉压入双侧耳廓上方2.5 cm处皮肤内,钉在患者颅骨外板上,逐步拧紧固定螺丝,使之锁定后保证头颅受力均匀,保证患者能被精确固定牢固;在巡回护士的指挥协调下将患者“一”字翻动,一助医生抓住Mayfield头架的同时扶住患者头部随身体一起翻动,以免扭转、提拉颈椎,加重神经损伤;患者在翻动俯卧于手术床的过程中,巡回护士于患者胸部、两髂部、胫骨前垫好体位垫,麻醉医生维持好气道;患者俯卧于手术床后,先将头架固定半环槽连接在已备好的连接器上,主刀医生调整好颈椎的屈伸位置以达到手术要求后,并用力拧紧旋钮;双臂伸直放于身体两侧即可行术前消毒铺巾。
1.3评价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完成体位安置所需时间、头面皮肤完好情况及患者和麻醉医生对体位摆放的满意度。患者头面皮肤完好情况:手术结束患者解除受压后,观察其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皮肤正常为皮肤完好;皮肤变红,但解除受压30 min内颜色恢复正常为反应性充血,视为皮肤轻度压伤;若30 min后皮肤仍呈紫红色,或有破损为皮肤压伤。患者和麻醉医生对体位摆放的满意度,用满意度调查表测量。固定护士统计自体位摆放开始至结束的时间。发生压疮后,参照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8]采取相应措施。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比较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对照组9~21 min,平均时间(15±3) min;观察组6~13 min,平均时间(10±2) min,t=9.81,P<0.05。
2.2患者头面部皮肤情况观察组患者皮肤保护较好,无压疮发生;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压疮,其中Ⅰ期4例、Ⅱ期1例、Ⅲ期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护理后均治愈。两组患者头面部皮肤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头面部皮肤情况比较例(%)
2.3两组患者和麻醉医生对体位满意度比较调查26名麻醉医生对100例患者体位摆放的满意度,对对照组(50例)满意为21例,对观察组(50例)满意为48例,经比较,x2=16.63,P<0.01;调查100名患者对自己体位摆放的满意度,对照组选择满意为21例,观察组选择满意为45例,经比较,x2=13.41,P<0.01。
3讨论
3.1手术中俯卧位体位安置的难点手术体位的安置是手术室护士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俯卧位为常用手术体位,是脊柱外科常用的颈椎后路手术体位,适用于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管内肿瘤等多种颈椎疾患的后路手术治疗[9],但由于俯卧位安置时参与协作人员多、需要关注细节多、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突出表现在多人合作时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次性符合要求率不高,尤其是在体位垫为教科书[10]上所用的垫枕时更加需要多次反复上下移动,当患者合并有严重损伤时,会加重损伤,同时安置俯卧位所花费的时间较长。
3.2术中使用马蹄形头托存在问题全麻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采用马蹄形头托,可使头部固定,术野暴露良好,却使前额、颧弓、下颌等骨突部位成为受压点,同时为了尽量减少颜面部特别是眼眶受压,充分暴露术野,需反复调整头托,当患者合并严重损失时,会加重伤害。当然,表面上看患者是静止地伏在头托上,但随术中医生锤敲、剥离、分离等动作,静止状态受破坏,头颅固定不牢固,术中头颈部的活动可导致气管导管移动,气管损伤,导管脱出或进入过深,导管的连接部脱离也难及时发现,吸痰操作及麻醉观察不便,患者存在着一定危险,皮肤与头托相互摩擦,且传统的头托接触面较粗糙,增加了摩擦。特别是全麻的手术患者感觉丧失,失去自身调节能力,加之无菌要求,巡回护士不能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而且头面部皮肤表皮层较薄,因此极易发生皮肤损伤,即使头托上加垫棉垫或使用凡士林,虽然能预防一部分皮肤损伤的发生[11],但效果较差。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采用马蹄形头托进行俯卧位体位摆放的时间长于观察组,术后头面部皮肤压伤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同时麻醉医生和患者对体位摆放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
3.3术中使用Mayfield头架的优点Mayfield头架有效地解决了术中俯卧位安置的难点问题。颈椎后路手术操作时,常需对椎板、棘突等结构施加向前或后的力量以复位,在关节突、椎弓根置入螺钉时也要向前对颈椎施加力量,采用Mayfield头架使头颅固定牢固,一般情况下,以上操作的力量均不大,不会影响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的稳定性[12];头颅固定架通过3枚螺钉固定两侧颞部(距耳廓上缘2.5 cm)、额部,锁定后使头颅固定可靠。避免了头面部与头颅固定架接触,可防止颜面部挤压伤,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使手术野明显扩大、暴露充分,医生手术操作更加自如,减轻疲劳程度,特别是能牢固固定于手术床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翻身或术中体位垫移位的情况,有效缩短了患者摆放体位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强度,避免了神经、肢体、皮肤、重要脏器等意外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13]。麻醉管理方便,口鼻部暴露于头架下方,麻醉医生观察视野清楚、吸痰方便,便于气管导管与麻醉机连接,方便麻醉医生术中麻醉管理,提高麻醉医生对患者体位摆放的满意度。Mayfield头架通过3枚螺钉有效固定患者,使用方便,头架各部件调节方便,固定牢靠,适合于不同体重、不同身高的成年患者;手术结束后用输液贴覆盖头部螺钉处即可,无需针缝。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Mayfield头架进行俯卧位体位摆放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头面部皮肤压伤发生率为0,同时麻醉医生和患者对Mayfield头架体位摆放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3.4术中使用Mayfield头颅固定架的注意点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时,头钉可能会损伤颞浅动静脉及其他头皮内血管,为防止此类并发症发生,熟悉相应部位的解剖结构,配合术者尽可能避免在血管走行处及颅骨的薄弱部位如颞骨鳞部、翼点等处放置头钉。术毕头架清洗后打包高压灭菌。
参考文献:
[1] 王华芬,许彩云,孙红玲,等.压疮防范管理程序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4,13(4):307-309.
[2] 于秀荣,叶文琴.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97-698.
[3] 吴玉琴,金磊磊,卢姝姝,等.不同清创方法在老年压疮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2(3):206-210.
[4] 洪瑛,高培,秦延武.颈椎后路手术Mayfild头架固定颅骨耐受压力和拉力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2A):49-51.
[5] 洪瑛,赖力,李秀英,等.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89-2090.
[6] 章哲华.压疮管理流程的制定与实施[J].护理与康复,2012,11(1):77-78.
[7] 吴国英.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设计和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0,9(5):445-446.
[8] 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1-43.
[9] 侯树勋.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8.
[10] 李轶敏,周亚昭,施邦.自黏式俯卧位体位垫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B) :187.
[11] Anderton JM.The prone position for the surgical patient: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principles and hazards[J].Br J Anaesth,1991,67(4):452-463.
[12] 洪瑛,谭永琼,赖力,等.颈椎后路手术使用MAYFIELD头架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1):1310-1311.
[13] 曹伟新,李乐之,李津,等.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5)01-0062-03
通信作者:林晓玲,台州医院
收稿日期:2014-09-04
作者简介:厉小丽(1978-),女,本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