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汉字的创新设计

2015-02-23 06:34成都大学美术学院6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字体汉字文字

杨 璐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610000)

谈传统汉字的创新设计

杨 璐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610000)

汉字在当下的载体、语境和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敢于创新,这是一个挑战,也是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对传统汉字的特点做了分析和总结,并就汉字的创新设计谈了自己的看法。

汉字;传统;创新;设计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字最初的产生是为了记录生活和事件,《易经·劳辞下》有记录:“上古结绳而治”,大事结大结,小事结小结,所以又有“结绳记事”一说。后来黄帝统一了华夏,命史官仓颉造字,相传仓颉观鸟兽之象取其特征,画出图像,造出了象形文字。“仓颉造字”虽然只是传说,但由此可见,文字起源于象形。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汉字经历了各个朝代的更迭,文字逐步发展完善,汉字从最初记录事物的符号或图案逐步简化、规范,发展为后代的汉字。

一、传统

回顾历代,汉字图形经过发展,已不仅仅是记事的符号,就创造形式来讲,蕴含了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和审美意趣,从汉字图形构成的象形性、表意形、表情性、审美性等特征侧面体现了传统造型艺术的发展源流。许多传统文字图形是中国老百姓长期积累下来的汉字实用艺术创作,扎根于民众,有极强的生命力,对现代汉字设计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汉字图形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记事象形,指事会意。汉字与字母不同,单个字母如“A”或“B”不表意,而单个汉字是有含义的。字母有如西方现代雕塑,简洁张扬,而汉字有如中国园林,含蓄内敛。比如园林的“园” 字,外面封闭,如园林院墙高耸,让人不能窥探,而内里横竖交错,笔画复杂,有如园林的蜿蜒回转、曲径通幽。

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原始人类创造文字的最初尝试,多以画画说事,画画记事,象形文字就是在画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事物形态特征的摹写,如日、月、山、水、鱼、鹿等,这个时候的文字是“无音文字”,是一种“语言的图画”。以现代审美来看,象形文字有着非常朴拙、自然的神韵。象形字是独体字,它在汉字中占的数量不多,但却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后来的文字虽然经过历代发展演变,逐步脱离了象形的特点,但是在构字方法上却颇为有趣。汉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字体构成。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如“出——出去一看,山外有山; 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功——出工有力,就会成功;歪——不端不正,东倒西歪。”从这些字中,我们既能看出其构造特点,也能够意会出它的含义,因此产生趣味性的联想。

2.万物融形,图画结体。自然界的万物皆有灵性,传统汉字经常以物象之形意会出文字,物象变幻为字,如汉朝的鸟虫书就是以物象造型的文字典型。汉字有极强的包容性,而一些事物又与汉字结构笔画不谋而合,诸如龙书、虎书、穗书、 蚊脚文、蝌蚪文、鹄头文、花鸟字等,都是用其形重新拼缀文字,使物象之形自然融合成字。还有一类是在文字的结构、笔画内添加图形,或是图画组成结体的文字。民间的能工巧匠从不放弃对文字的装饰美化,在民间匠师、乡村巧妇眼里汉字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有情的、丰富的、可以对话的。汉字的横竖撇捺与自然之形有很多巧妙的吻合,所以他们多在文字之上妙手生花地局部添加吻合文字笔画的图形,借题发挥,使得文字生动传情。花鸟虫鱼、生活万象皆可入画,图画与文字的意境可以有联系也可以风马牛不相及。

3.共生共用,围合适形。找出文字共同的笔画,巧妙组合、相互利用,把文字共生在一起。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如民间合体字“黄金万两”“福禄寿喜”“日进斗金”等都是把几个汉字合体成一个字,是典型的共生共用形式。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可见汉字外形以方形居多,但是民间为了使文字适合特定器物的造型,比如瓦当或铜钱的圆形,往往改变汉字外形,变方为圆,围合适形。例如民间的“寿”字,就常常采用圆寿字造型。其它应用于印玺、碑文、牌匾、古钱币、铜镜、砚台、印章上面的文字以及民间剪纸、年画、春联、器具、刺绣、家具、招幌、版刻、砖木、石雕等民间艺术品上的文字更是姿态万千、不胜枚举。

4.巧意文字,趣味十足。巧意文字是运用文字的一种游戏,通过拆解、重组、谐音、谐句、表情、表意等产生出区别文字本意的新的境界。比如西湖湖心亭畔和泰山石刻上面各有一块石碑,上书“虫二”二字,其实就是文人打的一个哑谜,实则是把繁体的“风“字和“月”字的外边去掉,意为“风月无边”,暗指风光无限美好。而下图的晚眺实为一首藏字隐句诗,相传是苏轼所作,苏轼只写了12个字,旁人却由这12字猜出了一首诗:“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二、变化

汉字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传统,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在当今社会形态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首先要明确汉字在当下的变化和特点:

1.载体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用在匾额、瓦当上的文字再也不适用于现代建筑,如玻璃幕墙和霓虹灯上面,这就必然要求汉字的形式、笔画、材质和视觉效果适应现代环境的要求,设计上就需要考量。当今汉字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改变,古代的文字主要用在卷轴、绢丝、纸张上供人阅读,文字是平面的、静止的,而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文字的载体由平面媒体逐步转向电子媒体,比如电子书、智能手机、APP等,文字变得立体、运动,文字与人的交流方式也由单向的、静止的转向多元的、互动的,这些都必然要求文字设计在功能上和视觉上有很大的改变。例如智能手机,手机界面中基于情境的用户体验设计,对字体自身的形态、不同的手机字体格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从不同受众的需求、字体个性特征与手机屏幕显示的适应性等方面分出发,对字体的设计风格、字体的笔画、方向以及字体的空间角度等进行字体的美学设计,还要从手机屏幕显示的三维性以及屏幕技术的限制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手机字体设计的技术性原则。

2.语境的变化:以前一个文字可能只有一种解释,而随着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体验的转变,一些文字会出现新的语义和新的特征,会拓宽文字的外延,某些时候同样一个汉字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意义可以完全不同。比如“心”字,“心碎”与“心动”传达的情感完全不一样。再如“酒”字,古时候就表示是一种酿造饮用之物。而现代人的生活体验不同,会赋予它现代的语境和释义。如下图,左边是一个传统的酒字设计,与我国古代的酒坛子无异,右图是一个现代的公益广告设计,赋予了“酒”字新的内涵:“酒后驾车危险”。

3.形式和观念的变化:汉字古老的样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如何赋予传统的汉字新的表现力,是我们做设计时需要琢磨的。我们可以参考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中”字与古代圆形方孔钱币的完美结合,既点出了中国银行的“中”字,又点明了银行的行业特点,可谓一举两得。整个标志外形是借鉴中国的传统样式和围合形式,设计手法却是现代的。

三、创新

既然文字的载体、语境和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那我们在设计中就不能再去复制传统,一昧仿古,而是应该古为今用,传承创新。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就是要思考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传统设计方法上融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手段。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思考:

1.在传统形式上融入现代语境。比如汉字的共生共用、围合适形,这些传统样式是有高度美感的,可以利用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巧妙借用,把汉字的相同笔画共用在一起,同时又赋予它现代的语义和新的内涵,产生新的创意。例如下图中关于汶川地震的公益招贴,就是由文字笔画共生共用而来。

再如巧意文字,是利用文字的游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文字的游戏,古今皆有,巧妙利用文字的谐音、谐句,通过拆解、重组来表情达意,往往能事半功倍。例如早前的一组公益海报:“大丈夫流_不流泪。”“抛头颅,洒热_。”“一身义胆,满腔热_。”乍看之下毫无头绪,细细一想,发现里面都少了一个“血”字,其实这是一组红十字协会号召群众义务献血的公益海报,既提出了献血的号召,又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谓巧意文字的活用。

2.对传统文字赋予现代的表现形式。一些文字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和深刻的内涵,如何在准确把握的同时又赋予它新的形式,使之符合当下的审美,是做设计时候需要考量的。例如陈幼坚先生设计的“竹叶青”茶叶包装,就是把“竹”与”茶”相结合的典范。古人特别是文人皆爱竹,院内亦种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文人的品位。茶叶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那么在设计中如何把这两个传统事物融合在一起,既体现其厚重的底蕴,又不落俗套?陈幼坚先生设计的“竹叶青”茶叶包装给了我们一个设计的范本,其标志图形是一个汉字“竹”字,却又形似竹叶,细看之下发现每一笔画又与竹叶青茶叶的外形和特点神似,根根直立,实为上品。整套设计雅致不俗,更为重要的是在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没有一昧做的很古,而是非常简洁现代,符合当今的审美。

3.在载体变化的今天,思考文字与载体的关系,使文字与载体相得益彰、互为衬托。文字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有效的载体传播。传统文字受到造型艺术特别是装饰艺术的影响,以及传统民间文化观念、审美观念、吉祥观念等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汉字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本身,而是大量结合了其他文化形式。所以今天我们研究文字,都不能孤立的看待文字,而要研究文字所处的年代,使用的载体和使用的环境。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其实非常讲究,不管是在装饰器物、建筑构件或民俗用品上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准。而现代虽然载体在变,形式在变,但是文字与载体的密切关系没有变,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应该拿出古人的精神,更讲究一些,而不应随便把文字放在一个包装上或广告上了事。在设计中除了字体、字形、字义的考量,其它包括文字的位置、大小、材料、肌理甚至是灯光效果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方面。古人“以字造情”“以字造景”“字图合一”“字物合一”的手法和审美观都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有人认为,最能够表达人类心灵的莫过于汉字的造型,它是一种心理写实而又抽象化的表现符号,比其他任何民族的文字都要深刻、完美。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高度概括了汉字的意境美、音律美和外形美。传统汉字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深刻的内涵,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不是丢弃传统,而是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现代技术和现代材料,在设计时古为今用、巧用活用,把汉字之美发扬光大,这是一项赋予挑战的任务,更需要在前进的路上不断探索。

[1]王子源.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

[2]孔维娴.字体设计与现代生活——浅系字体设计对现代生活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11).

[3]张少泉.谈“寻根求源”的思想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J].社科纵横,2008(11).

[4]胡安娜.汉字字体设计方法研究[D].延边大学,2010.

[5]张燕燕,王秀峰.字体设计的创意探索[J].美与时代,2010(1).

[6]黄佳敏.浅谈字体设计在文化表达中的意义[J].美术大观,2009(9).

[7]李冠林.汉字动态字体设计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

[8]张晶.论新媒体平台上字体设计的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杨璐(1979-),女,成都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字体汉字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枯燥的Times New Roman字体有了新花样
组合字体
种出来的“逍遥居”
字体安装步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