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扬
(┇省盖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5200)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刘扬扬
(┇省盖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5200)
羊附红细胞体目前的归类还有争议,曾经有人将附红细胞体归类于原生动物,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但也有人将其分类为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多呈球形、杆形、环形、三角形及哑铃形,长度为1~2 n m。姬姆萨氏溶液染色时,呈蓝色到粉红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常用消毒剂敏感,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具有种属特异性。
羊附红细胞体致病力低,通常在羊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力低下的羊,以及网状内皮系统机能不全的羊中,用大量感染血液接种,才能引起临床症状。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传播该病。不同年龄、品种的羊均可发生该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且死亡率也越高,哺乳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时可达80%~90%。妊娠母羊也容易发病。成年母羊感染后会导致不发情、配种难、死胎率高等多种症状。其他羊多为隐性感染。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达20℃以上,湿度70%左右的多雨期,常呈地方性流行。
急性型主要发生于羔羊阶段,病程1~3天。死时口、鼻出血,全身红紫,指压褪色。有时突然瘫痪,体温高达40.5~42.0℃,呈稽留热,突然食欲下降或废绝,眼结膜苍白,嘶叫或呻吟,肌肉颤抖,四肢抽搐,反刍停止,多突然死亡。
亚急性型潜伏期2~30天,主要见于6~12月龄羊,病程4~6天。病羊体温达40.5℃以上,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主要表现为前期便秘,后期腹泻,粪便含有血和黏液,并伴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流涕。眼结膜苍白,尿呈深黄色或酱油色。有些病羊颈部、耳部、鼻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皮肤发红,指压不褪色,严重时全身出现紫斑,毛囊有铁锈色斑点。患羊后驱无力,行走不稳,喜卧,个别后肢瘫痪。有的羊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发炎。患病母羊出现流产、死胎现象,有时突然倒地死亡。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贫血和黄疸,母羊临产前后发病率较高。早期体温高达41℃,病羊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饮欲增加,流涎,双眼流泪,眼结膜有脓性分泌物。中期贫血、黄疸,黄疸程度不一,皮肤或眼结膜呈淡黄色至深黄色。后期出现眼球下陷,结膜苍白,极度消瘦,精神萎靡,个别有神经症状,最后衰竭而死。母羊出现流产、死胎、产羔数下降、不发情等繁殖障碍。临产前母羊乳房、外阴水肿,产后泌乳量减少,缺乏母性。公羊出现性欲减退,精子稀薄、变形,畸形精子增多,受胎率低等现象。
预防该病要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动物抵抗力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全价饲料保证营养,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集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应激,消除一切不良因素。搞好羊舍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消毒,驱虫和灭鼠。加强手术器械、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的消毒,采取药物预防,加强引进羊只的管理。
对病死羊深埋做无害化处理,对患病羊就地隔离治疗。用温水稀释除癞灵,每隔7天喷洒羊体和圈舍1次,连用3次。用氯或碘消毒剂消毒圈舍,每天1次。对未发病羊,全群肌肉注射三氮眯,每千克体重1~3 mg,每天1次,连用3天,控制继发感染。
治疗原则为补液、退热、止血、消炎、保肝利胆。对病势较重的羊只配合补液强心健胃,对提高治愈率有一定作用。四环素,按每千克体重10 mg,加入500 mL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三氮脒,羔羊按每千克体重3 mg,每天1 次,隔天1次,2次为1个疗程。同时肌肉注射强力霉素,1~3 mg/kg·w,3天1次,共注射2次。对病重的羊,可用250~500 mL5%~10%葡萄糖、50~250 mL10%安钠咖、20~100 mL10%葡萄糖酸钙、50~250 mL5%碳酸氢钠、10~30 mL维生素C混合静脉滴注,连用4天;再配合右旋糖酐铁、维生素B12辅助治疗。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微量元素和硫酸亚铁,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可促进机体组织的修复,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