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经典——比较孟郊《游子吟》和黄仲则《别老母》
刘婉
(安徽大学 文学院,合肥 230000)
摘要:孟郊《游子吟》和黄仲则《别老母》都是抒写别母情结的经典。两首经典诗歌通过离别时的真实情景展现母子情,同时抒发久别在外的游子对母爱无法回报的赤子之心。二者的个人遭遇具有一致性,但抒情方式别有天地;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发现其中的差距。在比较的过程中,探究当代中华民族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孟郊;《游子吟》;黄仲则;《别老母》;母爱
《游子吟》[1]是中唐诗人孟郊的代表作,《别老母》[2]是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名篇。同为寒士诗人,二者的别母之作感人至深。孟郊的《游子吟》写于贞元十七年,诗人年过五旬任溧阳尉后不久,黄仲则的《别老母》写于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时值作者23岁。在相似的情景中,诗人们抓住人间最伟大的母子情作为抒写对象,融入自己的款款真情,抒发了对平凡而伟大的老母的挚爱。两首诗都以别离作为背景,因而具有相似性,同时因时空上的千年差距具有微观上的差异性。
一
人类的孝亲情结在中国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证据。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孝文化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凯风》开始,孝亲观念一直在文学创作中出现。孟郊在天命岁月感恩母爱,黄仲则在而立之年前喟叹母爱,二者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首先,两首诗都选取了典型的离别情景作为抒情氛围。“游子”这个词语早就出现在《管子》卷第二十三:“游子滕商之所道,人求本者食。”《韩非子》卷七中有:“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游子思念故乡,第一紧要的是慈母。“慈母手中线”,是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御寒的衣服;“临行密密缝”,是游子在仔细观察母亲缝制衣服的细节描写;“意恐迟迟归”,老母正在忙碌,可能没有说太多嘱咐冷暖的话,也可能对诗人说了很多注意身体的话,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空间。相依为命的母子,诉不断的嘘寒问暖,道不尽的母子情深。“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点明了自己要去的地方,没有太多的语言表达,白发老母的泪水让母子的离别感动了无数读者。杜甫《新安吏》中有“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可以想象慈母对儿子的恋恋不舍。“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辛弃疾《蝶恋花·衰草残阳三万顷》),这次的离别让黄仲则思潮起伏,想到弱冠之前多年的漂泊奔走和仕途失意,不能奉养母亲于身边,这样的离别最难奈。
其次,两首诗歌均在诗人仕途刚刚稳定的状态下得以抒写。孟郊“立身如礼经”(张籍《赠孟郊》),作为长子,一生侍候母亲笃诚志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摭言》卷一),贞元十二年,孟郊进士及第,时年46岁,因此吟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语,50岁上任溧阳县尉。《游子吟》是孟郊上任溧阳县尉之后的作品,传达了可以拿俸禄孝敬老母的心态。《别老母》作于正月十五之前,作者将作幕安徽,先赴嘉兴,因此拜别母亲。对于寒门诗人而言,可以找到生存之道实属不易,况且孟郊和黄仲则都是诗心纯正和性格刚直的人。一个是中唐时期与韩愈等提倡奇崛诗风的落拓诗人,一个是清中叶久试不遇的落寞考生,二者的官运或者说人生遭遇十分相似。
再次,两首诗歌都阐发了难以回报母爱的羞愧心理。丧父、依人作幕、怀才不遇是两人的共性。孟郊父亲在其幼弟出生后就过世了,黄仲则4岁丧父。在寡母抚养和教育的情况下,孟郊和黄仲则自然对母爱感受颇深。清代的荷贻孙在《诗筏》中云:“古今必传之诗,虽极平常,必有一段精光闪烁,使人不敢以平常目之,及其奇怪则亦了不异人意耳。乃知‘奇’、‘平’二字,分拆不得。”《游子吟》和《别老母》都应如是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把自己比作小草,把母亲比作春阳,托物言志,清晰地传达了对白发苍苍老母的感恩和至今未能让母亲享福的愧疚。“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这是黄仲则即将宦游安徽时对老母的惭愧之言。在雨雪纷飞的冬夜,慈母怎么舍得爱子远游,诗人站在慈母的角度,发出“有子不如无”的感慨,写出了对不能侍奉慈母的羞愧之情。
最后,两首诗歌都是真情的自然表达,是人生阅历达到一定的心理状态下不吐不快的经典。钟惺在《唐诗归》中评孟郊的《游子吟》谓:“仁孝之言,自然风雅”,也可以用在黄仲则《别老母》上。两首名作都是游子常年远游经历的积淀在特定情境中的自然抒发。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3]思亲和远游经常出现在孟郊和黄仲则的诗歌中,比如孟郊的《商州客舍》《叹命》《出门行》《远游》和《怨别》等,黄仲则的《夜坐怀曹以南》《一笑》《立秋后三日》《金陵杂感》《登翠螺山偕顾文子》《舟夜》《将之京师杂别》以及《都门秋思》等,其中多次出现“游子”“远客”“家中”等关键词。“诗歌者,感情之产物也。”(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中有:“我如骨鲠在喉,不能不说几句话。”在人生阅历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孟郊和黄仲则对年迈母亲的感情会因为某一个小细节而喷发。这种真情的喷发就像潮水袭来,无法躲避。
高尔基说过:“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非常淳朴、生动如画,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感触到的。”《游子吟》和《别老母》都用极其简单的言语,言简意深,字字千金,感人至深。吴蔚光在《两当轩诗钞序》中称黄仲则似“东野穷而长吉夭”,可见两位寒士不仅具有相同的遭遇,而且对母亲的感恩也衷心如一。正如韩愈《与孟东野书》中所云:“行古道,处当世;无田而衣食,事亲左右无违:足下之用心勤矣,足下之处身劳且苦矣。”用在孟郊和黄仲则身上都很中肯。
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面对同样的情景,历代有诗心的士子都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但是表达情意的方式会有差距。比如,文学的书写方式就经历了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个宏观的划分,抒情作品也多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差别。《游子吟》和《别老母》各自就有特定时代的意味。
孟郊作为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这首歌咏母爱的诗歌是他乐府诗的代表。钱钟书先生认为《游子吟》:“深欲若平,巧语带朴,新语入古,幽语含淡。”[4]
首先写作时心态不一样。此时孟郊已在溧阳上任,并且把母亲接到了官署地点。迟来的春风得意,让孟郊尝到了命运多舛之后的安逸。《游子吟》并非诗人真正要别离,而是和老母卧膝长谈时,面对银发满鬓的慈母,想到多年未能尽孝的惭愧。科举不顺的岁月里,每一次离家的时候,慈母总是为诗人缝制棉衣,无怨无悔,直到诗人今天为官,望子成龙的期望才得以实现。应该说,《游子吟》是无数次母子分别情景的再现,是多年感情的积淀,是千万寒门士子的真切心声。
其次,塑造的母亲形象不同。《游子吟》主要从慈母的动作出发,一针一线,细致入微,慈母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纯情的爱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流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对双亲的亲切联想和深挚思念。
最后,孟郊站在自己的角度写母子的分别场景。他用通俗形象的比喻来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将自己比作小草,将母爱比作春阳,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淳厚真挚,使母爱得到了升华。刘辰翁评曰:“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尤不忘谈,诗之尤不朽者。”(凌濛初刻套印本《孟东野诗经》)全诗无华丽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一直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不衰的。王国维在《人间嗜好之研究》中说:“若夫真正之大诗人,则又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孟郊在千年前就写出了多家诗人的心声。
黄仲则作为有清一代的真正诗人,他的孝亲之作多而不繁。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说:“而诗歌之题目,皆以描写自己深邃之感情为主。”《别老母》体现了黄仲则个人的写作特色。
首先,黄仲则心理很苦闷,因为自己还未能完全摆脱依靠乞食他人的境遇。寒灯下,风雪之夜却不得不离家而去,心情自然沉痛。“生于盛世运偏消”,23岁的诗人经历了很多青年未曾遭遇的事情,父亲早死,爱人分离,科举失败,他的心态一直以愁苦为主。家贫而“出为负米游”,对不能奉养慈母的愧疚因年龄的增长越发浓烈。纵观他的诗作,不乏表达愁苦悲情之诗,依据清人包世臣在《齐民四术》中所说“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5]259。加上他“万斛才源倾似海,一生困顿遇偏奇”的心境,所以能写出真情实感的诗作。
其次,用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形象。“白发愁看泪眼枯”,将一位母亲不忍和儿子分别的酸苦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双鬓白发,足见其苦;眼角热泪,足见其酸。联想诗作作于正月十五之前,可见母亲本想在正月里和儿子好好团聚,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儿子为了光宗耀祖,为了仕途命运,母亲不得不放手让其离开。相依为命的辛酸在这个寒夜里得以发泄。这样的母亲形象自然深入人心。
最后,黄仲则站在母亲的角度,为千万读者展现了母子分别的场景。风雪之夜,儿子不能敬孝,不能和自己团聚,却将要拉开柴门远去,不禁令人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倒不如没有。此诗用情极深,是黄仲则作为“真正诗人”的代表作,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黄仲则“以情取胜”,在文字狱盛行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氛围中,他的诗歌独树一帜,在清中叶诗坛中有特殊地位。郁达夫认为:“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5]598
朱光潜在《诗论》中说:“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诗与实际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6]总而言之,文学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诗人的个人遭遇是两首名篇产生差异的原因,也是二者各有千秋的内在元素。司马迁于《屈原列传》中云:“夫天者, 人之始也; 父母者, 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7]人在困厄、疾痛、孤独、寂寞时, 思念父母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 这种反应体现在其诗歌中, 传达出极为强烈的情感。
三
作为孝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度,当代传统文化学习应把孝文化作为重点[8]。我们应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精髓,树立母慈子孝的理想社会。《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诗经·凯风》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歌感念母亲辛劳和养育之恩,自歉未能尽其孝道。南风的温暖象征母亲,以“多刺、难长”的酸枣喻多子的难养,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诗人真切的体验和由衷的感情。
孟郊和黄仲则是众多游子的代表,诗人的心声是众多游子的心声。对比而言,两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存在些许差异。首先,两首诗在语言方面,孟诗更显质朴纯真,叠词的使用让游子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母亲们缝衣的情景。因为通俗易懂而被《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诗归》《唐诗三百首》等广泛收录,得到了后世无数读者的推崇。就历史时间来说,《别老母》的影响自然比不上《游子吟》。其次,孟诗的题目更加符合古诗创作中的“游子”主题,题目就透露出诗歌所要抒写的内容,即自古以来的游子情怀,比黄诗更加可以集中表达离愁别思。最后,孟诗细心缝衣场景的温暖,比起黄诗雪夜别离场景的悲痛,从心理承受角度来说,人们更愿意回忆母子之间的温馨故事,潜意识地抛却分离的悲伤片段。因此,孟诗比黄诗的影响较大,符合历史审美标准。
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10]。子曰:“吾志在诗经,行在孝。”儒家强调孝亲、悌爱。即孝顺双亲,兄友弟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孝经》)[11]《论语·里仁》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2]两首诗歌的影响虽然有些差异,但给后人的启发都和孝亲有关。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留给后世无数孝亲典型。
寸草春晖,母爱伟大。孝亲事大,毋需等待。孟郊和黄仲则同为诗歌王国的杰出代表,诗人用炽热深情写出相似的人生经历,为后世学习孝亲留下了经典的诗歌,也为当代继承和发扬孝文化提供了典范。
参考文献:
[1]孟郊.孟东野诗集:1函4册[G].清代宣统二年仲夏依汲古阁原本精校石印本,第1册第1卷:2.
[2]黄仲则.两当轩集[M]//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83.
[3]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钱钟书.谈艺录[M].中华书局,1984:167.
[5]黄葆树,陈弼,章谷.黄仲则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
[7]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6:505.
[8]李晶晶,顾正阳.中国古诗词中忠孝文化的英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141-147.
[9]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4.
[10]韩高良.析《论语》中的孝[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8-92.
[11]王东生.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比较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4-88.
[1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43.
(责任编辑:张杰)
Expressing Classics about Mother’s Love Comparison between Meng Jiao’s “Song of the Roaming Son” and Huang Zhongze’s “To Bid Mother Farewell ”
LIU Wan
(Chinese Facult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00,China)
Abstract:Meng Jiao’s “Song of the Roaming Son” and Huang Zhongze “To Bid Mother Farewell ” are classics of leaving mother’s complex. Both classic poems through the real parting scene show love between mother and son, at the same time express the pure heart of mother’s love and the wanderer’s inability to after such a long separation. Two personal encounters have consistency but the lyric means are different. Combining both the age backgrounds, the gap can be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comparison, the Chinese ethnic people’s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is explored.
Key words:Meng Jiao; “Song of the Roaming Son”; Huang Zhongze; “To Bid Mother Farewell”; motherly love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2-0089-03
作者简介:刘婉(1990-),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