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祥瑞尚奇文化

2015-02-22 01:19朱栋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诗题祥瑞用典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祥瑞尚奇文化

朱栋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摘要:唐代试律诗诗题对有关祥瑞及灵异之类典故的大量选用,不但体现了唐代统治者借祥瑞文化维护自身统治的治国策略,也表明了尚奇之风在唐代的盛行。

关键词:试律诗;诗题;用典;祥瑞;尚奇

收稿日期:2014-07-2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SJB715);盐城师范学院教授、博士

作者简介:朱栋(1981-),男,安徽灵璧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唐代文学与古汉语修辞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志码:A

唐代试律诗是唐代科举选官制度与唐代文人诗歌创作的特定产物,是唐代参加各类考试的文人士子按照知贡举者或皇帝所命诗题并依据特定格式所作的格律诗。这类诗歌的诗题可分为四类,即写景类、咏物类、咏事类和典故类,其中典故类诗题为数最多。我们通过对《文苑英华》所收录的以及从《全唐诗》中所辑录的共300例唐代试律诗的诗题进行研究,发现多达181例诗题有来历和出处,即它们属于典故类诗题,这类试律诗诗题占唐代试律诗诗题总数的60%。在这些典故类唐代试律诗的诗题中,有很多是对有关祥瑞及灵异之类典故的选用,这不但体现了唐代统治者借祥瑞文化以维护有效统治的治国方略,也表明了唐代尚奇之风的盛行。

1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祥瑞文化

祥瑞文化,最早萌芽于商周时期,于汉代得到了长足发展,汉儒董仲舒将其提升到了理论化的高度。祥瑞,古时又称之为“嘉瑞”、“符瑞”、“瑞应”、“祯祥”或“福应”等,被认为是政治清明、国运昌盛、天下太平的征验或吉兆。如:战国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名类》曰:“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虫寅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东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封禅》曰:“王者承天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

唐朝所尊奉的儒学主要强调的是人对天时节令的顺应,而并不重视董仲舒所倡导的天人感应论,因此,唐代君王很少公开主张祥瑞感应之说。但是,因受传统祥瑞文化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唐代统治者有借祥瑞之象以维护自身统治的心理需要,所以,在现实的统治中,唐代君王对祥瑞之事仍是采取了默认和接受的态度。唐代各级官员频繁奏报祥瑞之象,而皇帝对其又往往不加责怪,就证明了这一点。

唐代试律诗的命题者,出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还要特别重视对当朝皇帝心理喜好的揣摩。在唐代试律诗诗题中,相当数量以祥瑞命题的诗题的存在,正是出题者准确把握当时君王崇尚祥瑞心理的体现。

龙、凤、龟、麒麟和白虎,古时皆属于最高等级的瑞兆——嘉瑞。在谶纬书中,嘉瑞出现的地方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圣主继承天下大位,天帝降下嘉瑞以表天意,其既是授予天命的象征,又是上天对圣主主政的肯定,纬书中的此类描述多与伏羲、黄帝、尧、舜、禹等圣主有关;二是若人世间的统治者因实施仁政,出现了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盛世局面,天帝对主政的圣主予以褒奖和肯定时,也会降下一些嘉瑞现象。在唐代试律诗的诗题中,涉及嘉瑞现象的诗题有2例:“仪凤”和“龟负图”(大历十年)(775)。其中,“仪凤”出典于《尚书·虞书·益稷》: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1]

《韶》乐是舜所作,用以歌颂帝尧圣德的音乐,代表着天下太平、民生富足。“五灵”之一的凤凰闻《韶》乐而来,象征着吉祥福瑞。唐代试律诗的命题者以此典出题,目的就是歌颂唐朝君王的文治武功,感念皇恩之浩荡,颂扬天下之太平。

试律诗诗题“龟负图”(大历十年)(775),出典于《尚书·洪范》的伪孔《传》:

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叙。[2]807

神龟于洛水负图而出,乃是帝王、圣者受天命之瑞兆,预示着天下大治。命题者以此典出题,意在颂扬唐代宗李豫。

“庆云”古为祥瑞中等级比嘉瑞低一级的大瑞,是一种五彩的云,也叫作卿云、景云,古时多以之为吉祥福瑞之气,它的出现常被认为是圣君继承大位或天下太平的吉兆。在唐代试律诗的诗题中,与“庆云”有关的诗题共有3例:“观《庆云图》”、“华山庆云见”和“上党奏庆云见”。它们均出典于东汉·班固《汉书·天文志》: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见,喜气也。[3]

唐代试律诗的命题者以此典出题,目的就是通过对唐代时世的赞美,以迎合唐代君王的盛世心理。

试律诗诗题“梢云”,出典于南朝梁·孙柔之《孙氏瑞应图》:

梢云,瑞云。人君徳至则出,若树木梢梢然也。

梢云是天帝对实施德治之君所呈现的祥瑞之象,它的出现表现了上天对人君实施仁政的赞扬和肯定。出题者以此典命题,意在对当时之君的颂扬。

试律诗诗题“嘉禾合颖”,出典于《尚书·周书·归禾·序》:

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2]836

旧题西汉·孔安国《传》曰:“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亩,垄。颖,穗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4]周时,唐叔虞所在的晋地发现嘉禾,嘉禾即双穗之禾,古人以之为祥瑞,认为是天下昌盛的瑞象。与此相类似的唐代试律诗诗题还有出典于东汉·刘珍等《东观汉记·张堪列传》的《麦穗两岐》。唐代试律诗的出题者以此类典故命题,目的均在通过美化当时的太平景象,以迎合时君之心理。

除以上所述之外,与祥瑞之象有关的唐代试律诗诗题还有:出典于《周易·系辞》的“洛出书”(开元十九年)(731);出典于旧题东晋·葛洪《西京杂记》的“风不鸣条”(会昌三年)(843);出典于《孝经援神契》的“冬至日祥风应候”;出典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的“老人星”“府试观老人星”;出典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的“白云起封中”“寿星见”;出典于旧题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的“青云干吕”;出典于《列子·汤问》的“景风扇物”;出典于《礼记·乐记》的“八风从律”;出典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河出荣光”;出典于东晋·王嘉《拾遗记》的“海水不扬波”;出典于《礼记·月令》的“律中应钟”;出典于《庄子·天地篇》的“襄州试白云归帝乡”等等。

唐代试律诗试题中诸多有关祥瑞诗题的存在,充分证明了唐代社会对祥瑞文化的重视和尊崇。同时,这也证明了,口头上反对祥瑞思想的唐代统治者在面对现实中涉及祥瑞的事情时,还是采取了开明和欣赏的态度的,暗含政治目的。

2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尚奇文化

唐代尚奇之风蔚为壮观,唐人创作的传奇小说和唐人笔记对此多有体现。如王度的《古镜纪》,小说以一面镜子为主线,贯穿了12则神异的故事,包括千年老狐现形、与薛侠宝剑比光、胡僧试镜、屠杀大蛇、芮城治病、照杀雄鸡精等等。每则故事都神奇怪异,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故事情节更是离奇曲折:洞庭龙王之女远嫁泾川,受尽丈夫泾阳君及公婆的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其传家书至洞庭龙宫,获叔父钱塘君营救,得以回到洞庭,钱塘君即令柳毅与龙女成婚。但因柳毅传信乃为救人之危,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的强势蛮横,故严辞拒绝,执意离去。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发誓不嫁他人。最终二人喜结良缘、终成眷属。故事情节构思之巧妙,令人叹服。唐代著名的志怪传奇小说还有很多,如《任氏传》《离魂记》《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它们均体现了唐代浓郁的尚奇文化。

唐代试律诗诗题作为当时政治、思想与文化的结合体,对唐代尚奇之风多有体现。如唐代试律诗诗题“秦镜”“府试古镜”,均出典于旧题东晋·葛洪《西京杂记》:

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幷将以东,后不知所在。[5]729

镜子可以照见人的肠胃五脏,可以检验人心之善恶,可谓极具神异色彩。出题者以此典命题,明显受唐代尚奇之风的影响。

试律诗诗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出典于《山海经·北山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漹,东流注于河。[6]

这则故事构思奇异、寓意深刻。“精卫”是古代神话故事中溺水少女所化的一只小鸟,它不断衔西山之木石,志在将东海填平。后用“精卫填海”比喻有冤仇志在必报,或比喻不畏艰辛、奋斗不息,亦喻难以实现的忠贞之志。唐代试律诗的出题者以此典命题,除受故事本身的神奇魅力吸引外,更多的还是受唐代尚奇风气的影响。

试律诗诗题“鲛人潜织”,出典于西晋·张华《博物志》:

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5]1186

此典说的是居于南海海底的一种鱼尾人身的似人生物,以织绩为业,它们眼睛哭出的泪水能变为珍珠,实乃怪异至极。

在古代,人们一直对月亮充满着无尽的遐想,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与月亮有关的典故。如典故“月桂”,出典于东晋·虞喜《安天论》:

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7]

古代传说,月亮中有仙人、桂树,故常以“月桂”用作咏月之典。此典也常和“折桂”典结合,借以咏科考及第。典故“折桂”,源于唐·房玄龄等《晋书·郄诜传》:

(郄诜)以对策上第,拜议郎。……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8]

唐代试律诗诗题“月中桂树”与“华州府试月中桂”就出得极为巧妙,它们不仅体现了出题者的尚奇心理,更是暗含了士子们对登科及第的深切期盼。

在唐代试律诗的诗题中,体现唐人尚奇心理的试律诗诗题还有几例,如出典于《庄子·列御寇》的“骊龙”“骊珠”;出典于《山海经·中山经》的“寒夜闻霜钟”(大历六年)(771)、“听霜钟”;出典于《辛氏三秦纪》的“河鲤登龙门”;出典于《汉宫阙疏》的“昆明池石织女”“晦日同志昆明池泛舟”;出典于唐·房玄龄等《晋书·张华传》的“剑化为龙”等等。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此类唐代试律试诗题一方面很好地表现了唐代的祥瑞尚奇文化,另一方面,这些试律诗诗题又反过来推动了唐代这一独特文化风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路.四书五经[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591.

[2]张元济.四部丛刊[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3]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298.

[4]范之麟,吴庚舜.全唐诗典故辞典[M].增订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1298.

[5]赵应铎.中国典故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6]山海经[M].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50.

[7]徐坚,等.初学记[M].司义祖,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62:945.

[8]房玄龄,等.晋书斠注[M].吴士鉴,刘承干,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945.

责任编辑:柳克

AllusionsofthePoemsinImperialExaminationsandtheAuspiciousSignandPeculiarity-chasingCultureinTangDynasty

ZHUDong

(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YanchengTeachersCollege,Yancheng224002,China;

Post-doctoralResearchCenterof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Theselectionoflotsoftheallusionsrelatingtoauspicioussignandpeculiarity-chasinginpoetictitles,notonlyembodiesthegoverningstrategiesoftherulersinTangDynastytoupholdtheirgoverningbymeansoftheauspiciousculture,alsoshowstheprevailingofpeculiarity-chasinginTangDynasty.

Keywords:poemsinimperialexaminations;poemtitle;allusion;auspicioussign;peculiarity-chasing

猜你喜欢
诗题祥瑞用典
青山遮不住、江山多娇、天降祥瑞
复古与叙记:论韩愈诗歌的制题
金猪庆祥瑞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诗题漫议
樂以筆墨祈祥瑞——我作鳜鱼画的感悟漫谈
习近平用典
明诗制题之叙事*
漫谈诗词“用典”
西夏文《十二缘生祥瑞经》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