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与对策

2015-02-22 09:15弓丽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就业观纺织大学生

弓丽娜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河南省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与对策

弓丽娜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本文以纺织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当前纺织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观呈现就业标准的理性化、就业选择的盲从性、就业取向的个人本位化的特点,认为应从社会、学校、学生本人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他们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观;对策

河南省是纺织大省,纺织工业是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政府把纺织产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要加快河南从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转变,较好的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的支撑。

纺织行业专业性强,开设纺织专业的院校较少。目前,河南省开设纺织专业的学校仅有两所为中原工学院和河南工程学院,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不足千人,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但据笔者了解,虽然纺织企业需求旺盛,但纺织专业毕业生仍有一些选择转行或有业不就、有业难就现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此,调查和研究河南省纺织专业大学生在就业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纺织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取自编的调查问卷,对河南工程学院纺织学院纺织工程、现代纺织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等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计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7%,达到了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指标。本文以对回收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得出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进行撰写。

二、就业观现状与分析

1、职业规划和就业打算

(1)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什么想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21.9%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很好的进行自我规划,58.1%的学生认为想规划,但不懂,需要专业人士指导。7.7%的学生认为不懂什么是职业规划。12.3%的学生认为规不规划都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虽然学校也开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必修课,但大部分学生仍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我规划中。规划的缺失必将会导致他们他们就业择业时的盲目性。

表1 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什么想法

(2)对自己专业前景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对纺织专业前景看好的占30%,7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一般,

甚至不看好所学专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纺织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

表2 对自己所学专业前景看法

(3)未来工作与专业对口率

调查结果显示:74.3%的学生期望自己未来的工作能与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联系,25.7%的学生认为工作与专业不需对口或无所谓。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期望能够学以致用。

表3 未来工作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

(4)学生毕业后的打算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后想专升本或考研的学生占33.1%,想考公务员的占8.8%,想创业的占12.7%,想直接就业的占41.6%,其它的占3.8%。说明大学生想继续深造的比例仍比较高,这也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一定的关系。另外,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的加大,想创业的学生逐年增多。

表4 学生毕业后的打算

2、对就业的关注度和就业形势的判断

(1)对就业问题高度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关注以上的占99.6%,不关注的仅占0.4%,说明当今大学生对就业问题高度关注。

表5 大学生对就业的关注度

(2)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的占67.3%,认为形势正常、较好的占31.2%,不了解的占1.5%。这说明目前严峻的形势也影响到了纺织专业的在校生,他们也普遍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也导致了他们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

表6 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3、就业取向分析

(1)就业选择的倾向

调查结果显示:16.9%的学生倾向于听从家庭安排,43.5%的学生倾向于个人的兴趣爱好,35.8%的学生倾向于有稳定的收入,仅3.8%的学生在就业倾向上选择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社会价值。以个人爱好兴趣和稳定收入为目的的就业倾向人占79.4%,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少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表7 大学生就业倾向分析

(2)学生期待的工作单位性质

调查结果显示:36.1%的学生期望毕业后到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32.7%的学生期望进入国营企业,而期望进入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或其他工作的学生仅占31.2%,这说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所谓的“铁饭碗”由于收入高、福利好,仍是大学生的首要选择。

表8 学生毕业后期望的工作单位性质

(3)学生毕业后期望的工作地域

调查结果显示,32.7%的学生期望毕业后到发达城市工作,28.5%的学生选择到省会等大城市工作,21.9%的学生选择到中小城市工作,14.6%的学生选择到乡镇基础工作,2.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说明发达城市和省会等大城市由于经济发达,环境优越仍是大部分学生的首选。另外14.6%的学生选择到乡镇基层工作,这说明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和政策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乡镇就业。

表9 学生毕业后期望的工作地域

(4)如何看待基层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55%的学生乐意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近93.1%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基层工作,这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去乡镇基层工作相吻合,说明当代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要从基层做起,到基层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的重要性。

表10 如何看待基层工作

4、就业标准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第一份工作月薪酬要求,57.3%的学生想在2001-3000元,其次20%想在3001-4000元,仅有2.7%的学生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这说明大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处于比较合理的位置,大多数学生还是能从实际出发的,这也与他们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有关。

表11 大学生就业标准分析

三、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

根据对河南工程学院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观呈现以下特点。

1、就业标准的理性化。根据以上的调查和对相关学生的访谈发现,由于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判断为较为严峻,以及他们对就业的高度关注,导致在期待的月薪中77.3%的学生选择在1000-3000元之间,仅有3.7%的想也是期待月薪在30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对毕业后期待的月薪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也是现实的需要。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合理的月薪期待有助于他们先就业再择业。在如何看待基层工作上,55%的大学生乐意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虽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发展相对落后,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促使大多数学生做出理性选择,从基层做起。

2、就业选择的盲从性。在期望的工作单位中,68.8%的学生选择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可见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待遇非常具有吸引力。而实际上,私营和民营等中小企业创造了绝大部分的就业机会,吸纳了绝大多数新增的就业人口,而调查中仅有27.7%的学生选择去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就纺织产业而言,企业性质以私营和民营为主,国有企业相对较少,而在对未来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的调查中74.3%的学生期望自己未来的工作能与所学专业有一定的关联,而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而在对纺织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中,78.1%的学生不懂或不能很好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规划的缺失也必然会导致就业择业时的盲目性。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存在盲从的心理,这不利于他们顺利就业。

3、就业取向的个人本位化。调查中,83.1%的学生选择到发达城市、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工作,在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中,79.4%的学生倾向于个人兴趣爱好和有稳定的收入,仅有3.8%的学生选择多做贡献、实现社会价值。由此可见,不管是在就业目的地的选择还是影响就业的因素上,大学生追求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他们在就业取向上存在个人本位主义倾向,缺少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这无疑不利于他们顺利就业。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纺织专业大部分学生虽然对就业高度关注,对就业形势也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和预期,但他们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市场意识缺乏,尚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四、引导纺织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措施

(一)发挥社会作用

国家应通过政府的调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吸收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应更好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去西部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应大力支持与参与。“政府应出台加大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搭建创业政策支持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政府还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暂时不能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半年或一年的基本生活保障,让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有一定的缓冲期、心理调适期和无后顾之忧的择业期。

(二)发挥学校作用

(1)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整个教学、教育过程之中,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改变目前仅针对毕业班的状况,树立全程指导的理念。从大一新生开始,让学生正确了解纺织行业、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引导他们确立从业目标。鼓励他们根据纺织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并根据设计的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自我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学校、院系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贯穿就业能力、专业素养和择业观念的培养,要利用课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就业心态的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服务基层、安心就业的理念。

(2)及时掌握纺织行业状况,加强校企合作。在我国纺织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容易受出口、汇率、劳动成本上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纺织行业不景气。为此我们要及时了解、分析、掌握纺织行业现状,引导纺织专业学生正确认识纺织行业现状,筑牢他们在纺织领域就业的信心。另外学校也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与优秀的纺织行业联系、合作,拓展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做好校企人才对接。学校可在加强原有就业基地基础上,利用多年来已取得不俗业绩的优秀校友这一人脉资源,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3)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就业形势异常紧张的当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创业受诸多因素如,资金、项目、经验等制约,成功的极少,所以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立足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创业者素质、创业过程,分析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再决策。”创业方面,纺织行业有着自身的优势。从棉花到服装,从家用纺织品到产业用纺织品即从原料一直延伸到最终消费市场,纺织产业的产业链非常长,涉及的业务领域广,可选择的领域多,创业空间大,容易获得成功。所以在对纺织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应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优势,在纺织行业内进行创业。由此,“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大学生要正确自我定位,转变就业观念

(1)正确自我定位。正确的自我定位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也是转变就业观念的首要环节。大学生在求职之前,应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依据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进行自我分析、行业分析、职业探索等,在此基础上定出合理的求职计划。根据求职计划有重点、有目标的筛选面试单位,投递求职简历,找准立足点,这样可以避免求职时的盲目性特别是在地区选择、单位类型选择时的盲目跟风,有助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自我定位有助于找到正确的职业方向,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成功才能实现。

(2)注重自身观念转变。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要学会合理调节自我就业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树立将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相结合的“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基层的地方去”的高尚的就业观;树立将实现理想与面对现实相结合的“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大众化的就业观;树立将立足当前与放眼未来相结合的“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发展、充实、提升自我”的长远发展的就业观;树立将立足自身条件差异性与多渠道就业相结合的“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多元化的就业观。大学生只有正确认知自我、科学定位,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前提和关键。

[1]邓丽婷,金星彤.大学生创业现状探析:基于对大连市五所高校的创业情况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60-64.

[2]潘爱华.纺织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需求的调查与思考——以苏州大学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2(10)399.

[3]李涛.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科技创业月刊,201 0(3)37-38.

G640

A

1674-6198(2015)03-0042-04

2015-03-18

2013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JYB201328)

弓丽娜(1980--),女,山东聊城人,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等。

猜你喜欢
就业观纺织大学生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