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雅云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416000)
文化基因影响下的老司城土家族民居建筑
石雅云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416000)
各地域、各民族的民居建筑千差万别,根本原因在于其所依附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同,因此对建筑形制的探讨应深入到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之中。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都会对具体地域的文化基因产生影响从而体现在具体的建筑形制之中。基于此,本文拟以老司城为例,分析在文化基因影响下的老司城土家族民居建筑形制,从而有助于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对特色民居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
文化基因;老司城;土家族;民居建筑形制
注:1.本文为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基因保护与发展研究》(编号:13XMZ046)阶段性成果;2.本文为2014年湖南省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湘西地区苗族、土家族吊脚楼的差异性研究》(编号14JD006)阶段性研究成果;3.本文为吉首大学校级研究机构“民间美术与设计研究所”研究成果。
老司城,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城以东的灵溪河畔,为永顺宣慰司数百年的司治所在,曾一度成为土家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清代改土归流后老司城被逐渐废弃,但由于其地处偏僻,少经战乱,得以被相对完整的保留下来,成为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中规模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土司城址。
老司城虽然在文化更迭过程中多次与其他文化发生碰撞和交融,但它的土家族文化却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和传承性保留下了自己的文化特征,形成了老司城独有的文化基因。老司城的文化基因不仅对该区域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识别这种区域文化的决定因子,直接表现为控制着老司城物质空间的形成与发展。老司城的文化基因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物质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基因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物质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生产方式等;非物质文化则包括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宗法制度等方面。这三个方面对老司城的民居建筑形制产生影响与制约,使老司城的民居建筑呈现出统一的特点与风貌。
具体因素具体内容和表现对建筑形制的影响地形地貌武陵山脉巨大的山系褶皱之中,峰峦攒复,溪谷纵横。吊脚楼自然环境气候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温暖湿润。吊脚楼、屋顶、屋檐、火塘植被 树木资源丰富。建筑材料(木材)饮食文化就地取材;熏制、腌制食物。火塘物质文化生产方式渔猎、采集、农耕、养殖。屋顶、屋檐非物质文化 宗族与血缘对祖先的崇拜、对姓氏、血缘的依附和重视。“一堂二内”的建筑母体、灵活开放的平面布局
1.主要建筑类型——吊脚楼
从目前对武陵源地区及湘西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考古发掘来看,生活在湘西的先民们也经历过从“穴居”“巢居”再发展到利用泥土、木竹等材料在地面建立居所的过程。当时的地面建筑还处于蒙昧阶段,或以树木为支撑,上覆以茅草为顶;或以竹木为墙,敷以稀泥围墙;只能满足最基本的遮雨避晒、防止野兽等功能需求。到唐五代之后,随着江西人彭瑊归楚为溪州刺史,带百艺工匠千余人进驻湘西,不仅让整个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土家族的民居建筑也在融合了汉族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但早期的老司城民居建筑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吊脚楼。因为受到土司制度的影响,直到在清代“改土归流”以前,土司王对老司城内民居建筑的修建是有明确的阶级限定的,普通百姓只能住树立梁柱的土垒茅房,屋顶不能盖瓦,只能覆盖茅草,我们如今看到的青瓦木楞式的建筑和栏杆式的小楼只有少数地主或阶层更高的人才能享受,否则便是越级之罪。直到“改土归流”之后,这种等级规定才被废除,瓦屋、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才逐渐成为老司城土家民居建筑的主要发展形式。
关于吊脚楼,在古代文献中记载:“羊栖,仡佬以鬼禁,所居不着地,虽酋长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如省民羊栅。杉叶覆屋,名羊栖。”(南宋·朱辅《溪蛮丛笑》)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老司城,民居建筑以吊脚楼这种将房屋架空离地的建筑为最主要形制。
这样的建筑主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峰峦攒复,溪谷纵横的地理环境使大规模的在二维平面建造房屋成为不可能,于是土家族民居建筑只能采取“占天不占地”的智慧,脱离地面向三维空间发展。吊脚楼能够用几根由建筑主体纵向伸出的木柱接触地面作为建筑的主要支撑,不仅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而且作为主要支撑的木柱长度可以随着山势的高低起伏进行自由调节,因地制宜,建筑基本可不为山势地形所限制。加之老司城气候温暖湿润,蛇虫出没繁多,吊脚楼底层架空的处理,能够让人不直接在地面建屋居住,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在防潮、安全、通风、采光方面都更加适宜于老司城的地理环境。另外,如果对吊脚楼建筑材料稍加注意便会发现,吊脚楼的屈才几乎全部来源于周围的自然环境——树木、石块、树皮等,都与周围的景观非常协调。
随山势地貌而建的吊脚楼其实最能体现土家族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吊脚楼的营造并不是改变而是适应地形地貌,并不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而是充分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对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的保护,所以大到整个老司城的布局,小到一家一户吊脚楼的营建,都是合乎生态规律的,土家族人对自然的态度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
2.灵活开放的平面结构
从吊脚楼的总平面布局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民居平面最基本的都是“由四榀木屋架构成,形成三个开间”1的正屋为基础,再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修建。基本形制上有单独以正屋为主体的“一”字形;在正屋两边都加盖厢房的倒“凵”字形(也称为“三合水”);比“三合水”少一边厢房的“钥匙头”(“L”形);以及在倒“凵”字形的基础上再修建朝门形成的“口”字形。具体房屋修建的最终平面结构受到经济财力和地形地势的影响。
这一以正屋为基础再根据地形和需求加盖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山地地势不平的劣势,从而比平坦地区的天井、四合院建筑更加灵活开放;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土家族大家族观念的影响。这样灵活多变的平面空间使得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地形向纵横两方面进行加建,这种在原有基础上加建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约建筑材料和建筑用地,更能够极好的将加建建筑和原有建筑融为一体,从而使整个家族始终凝聚在一起,有利于家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3.堂屋神龛
从上文中可知,正屋是由三个开间组成,“正中的一个开间叫‘堂屋’,堂屋两边的开间叫‘偏房’,也叫‘人间’”2。在土家族人的观念中,堂屋是极为重要的地方,因为它不仅仅具有具体的使用功能,更具有意识形态和仪式上的意义。从风水上讲,土家族人跟中国传统的建筑观念一样,都讲究中轴对称,认为堂屋一定要在中轴线正中,其位置和朝向不能有丝毫差错,因为这个位置是风水中“穴”的所在,如果堂屋位置设偏了,就会影响主人的运程。甚至在“老式堂屋的入口,往往还会向内凹进,形成入口前的‘灰空间’,土家族人称‘窝槽’,春夏时,朝向好,温暖通风的‘窝槽’,燕雀会在屋檐下筑窝,燕窝的有无、多寡,往往是堂屋入口风水好坏的重要标志。”3可见土家人风水观念对堂屋设计的影响和讲究。
另外,堂屋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还因为堂屋是土家族人进行宗教活动、家庭活动以及社会活动最主要的空间所在。前文中已经对土家族人的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进行了论述,正是由于这些观念,让土家族人在建筑中也要体现这种信仰,会在堂屋后壁的中部设置神龛,用来供奉“天地君(国)亲师”的牌位及自己宗族祖先的堂位。因为土家人认为房屋室内既是后代的栖身之地,也是祖先和神灵盘居之所,一定要不忘侍奉好祖先和神灵,自己才会在他们的保佑下世代福碌安康。所以一般在神龛下还会放上木制供桌,上置香炉贡品等进行供奉。
除了宗教活动外,举办红白喜事也在堂屋进行,甚至家人聚餐、接待宾客也都在堂屋举行。于是大部分生性豪爽好客的土家族人甚至干脆在堂屋上都不安装门,只是用高高的木门槛作为界限,即便安装了平时也大多是敞开着的,而这也正好能够满足房间采光的要求。
4.火塘
在正屋两边的偏房会被分隔出前后两个半间来分别作为火塘屋和卧室。火塘屋在土家人的家庭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室内活动空间,因为做饭、餐饮、取暖、会客、聊天等等一系列的日常活动都是在火塘旁边进行的。火塘的设计一方面自然是出于实用性的功能考虑——首先是厨房的功能,做饭、烧水,甚至制作熏烤腊味这些常见的事物,都是由火塘一手完成的。在严寒至大雪封山的冬季,一家人围坐火炉,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最重要的吃饭问题了。其二是防潮保暖。山地潮湿并且昼夜温差大,火塘可以起到极好的防潮和保暖作用。其三是驱除蚊虫。深居大山之中,蛇虫鼠蚁自然是家中常客,而火塘中烧柴烧草时的烟雾正好能够起到驱蚊防虫的效果。
但除了实用需求外,火塘也是土家族人的信仰以及风俗观念的体现。“‘三柱云棋’的土家族住宅,三开间中间为堂屋,作祭祀祖先、迎宾客及办理婚丧之用。左右两间为‘人间’即住人的房间,又以中柱为界,分为前后两小间,土家族的左为上,父母局左侧‘人间’的后小间,前面小间作厨房或设火塘,晚辈居右边‘人间’。火塘在左,以左为上,是母系社会的遗俗,至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如土家族中年人喜穿左襟袄等。也有把火塘置于右侧的,是因为用左右来区别姓氏,火塘也就左右相分了,关键是人们依循着这些道理或规矩建造房屋,设置火塘。”4另外,火塘房中规矩很多,都受到土家族人家族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在火塘房中的座次,如果家中的男女老幼都来到火塘房中,那落座一定要讲究尊卑顺序,台口一方为下方,让长者以及客人坐是不礼貌的;而正对台口的一方则为上座,主
要留给尊贵的客人或者长辈坐,其余两边则坐其他的家庭成员。土家族多为大家庭,要保证家族和睦融洽,尊老礼让一定是最基本的原则。
5.局部装饰
由于土家族吊脚楼取材天然,加之土家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所以吊脚楼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整体风格朴实简洁,讲究自然纯朴的效果,因此没有过多的建筑装修和装饰,只是在重点部位加以修饰,并且这些局部装饰也通常与土家族人的信仰息息相关。
首先,能够看到的主要局部装饰是房屋的窗户。在老司城所见民居的窗户虽然也有安装了玻璃窗和铝合金窗的,但大多数仍然保持木头雕花窗户。最常见的有几何纹、“喜”字纹、“寿”字纹、花草纹样。这些纹样都表现着土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几何纹或是对某些动植物纹样的变形处理,和花草纹一样,灵感都来源于土家族人的生活环境,展示着土家族人对自然的界一草一木的喜爱与尊重。
其次,由于吊脚楼需要不少木柱作为支撑,于是柱头也成为了最好的装饰点。柱头中比较常见的是垂花柱头,体现一种顺应自然的美。
此外,房屋上端的挑枋,包括屋顶的檐角及中脊都是比较常见的局部装饰部位。笔者在老司城考察走访时,坊间老人称老司城曾先后经历过几次大火,加之吊脚楼的用材大多为易燃的木材,所以当地人对火灾是极为恐惧。在挑枋以及檐角的装饰图案选择上,以传说中能够吐水防火的龙和凤鸟形象为主,希望能够借此保佑老司城中的房屋不受火灾的危害。
老司城作为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中规模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土司城址,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毋庸置疑。而如今依然保存相对完好的民居建筑,更是研究老司城以至研究土家族建筑最好的第一手材料。从建筑本身来说,吊脚楼作为一种古老悠久并且独特的建筑形制,“保存着楚建筑的同时也保存着巴建筑的若干本色”5,被认为是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同时,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形成、演变以及发展都与老司城的社会历史息息相关,融入和展现了土家族最核心的文化内核,极其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
虽然现今对老司城及其民居建筑的保护极为重视,在笔者的走访考察中也的确发现大部分民居建筑保存完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老司城的旅游开发,也为吊脚楼的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果老司城还像多年前一样保持相对封闭的环境,那么人们还是会延续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民居建筑也会相应的保持原有的形态,但由于老司城与外界交流的加剧,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民居建筑也受到了必然的冲击。其中显而易见的有:
第一,新材料的加入。传统的老司城吊脚楼完全取材自然,以此彰显土家人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但如今,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对树木的砍伐,另一方面,新的建筑材料也更加便捷耐用,比如钢筋、水泥、玻璃等,所以一些吊脚楼的门窗由木质改为了铝合金玻璃窗,支撑吊脚楼的木柱也变成了钢筋水泥。
第二,营造方式和建筑结构的改变。由于吊脚楼的建造费工费料,而且从采光、卫生、居住的舒适性等方面来说并不如现代建筑,所以不少人改变了吊脚楼的营造方式,用砖混方式建造,只在外面加上一些看似是木制表皮等,让建筑看上去似乎还保留着吊脚楼的风貌。
第三,功能性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吊脚楼原本的一些使用功能也发生的改变。比如火塘房的功能常常被加建的厨房所代替等等。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让老司城以及其他同老司城一样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向往,希望能够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改变,这一切都无可厚非,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村民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与传统遗产的保护之间的矛盾。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吊脚楼外部形制的改变其原因并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于整个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因此 对于老司城民居建筑的保护,当然需要对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保护,但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具体建筑的保护和修葺上,更重要的是必须深入到老司城土家族的文化根基之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没有土家族的祖先和儒教信仰,就不会有堂屋中的祭祀神龛,相应的,堂屋也就不会在建筑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因此如何保护整个老司城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如何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让年轻一代始终保有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才是保护老司城民居建筑及其他遗产实物的根本所在。
注释:
1.罗德胤,孙娜等.西南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31.
2.罗德胤,孙娜等.西南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31.
3.罗德胤,孙娜等.西南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33.
4.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下卷)[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903.
5.罗德胤,孙娜等.西南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6.
[1]柴焕波.武陵山区古代文化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柴焕波.永顺老司城——八百年溪州土司的踪迹[M].长沙:岳麓书社,2013.
[3]罗德胤,孙娜等.西南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下卷)[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张良皋.乡土中国·武陵土家[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刘长林.文化基因的内涵与作用[C].闵家胤.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7]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DB/OL].:中国知网,2014.4.
[8]王海宁.聚落形态的文化基因解析——以贵州省青岩镇为例[DB/ OL].:中国知网,2014.4.
[9]赵传海.论文化基因及其社会功能[DB/OL].:中国知网,2014.4.
[10]徐国军.徽州古村落和楠溪江古村落之文化基因[DB/OL].:中国知网,2014.4.
[11]刘雪梅刘冰清.从文化基因理论谈文化遗产保护——以土家族为中心[DB/OL].:中国知网,2014.4.
[12]田长青.老司城土家民居建筑形态之成因[DB/OL].:中国知网,2014.2.
[13]龙湘平.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历史演变考析DB/OL].:中国知网,2014.2.
[14]王媛钦.基于文化基因的乡村聚落形态研究——以苏州市陆巷村、林屋村、澄墩村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