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杭州 310018)
对先天概念的新探究
——论杜夫海纳的《先天的概念》
王欢欢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杭州 310018)
摘要:在《先天的概念》一书中,杜夫海纳吸收了《审美经验现象学》中关于先天和本体论的论述,更重要的是对先天做了更加详细和详实的论证,本体论的过渡也更加自然。他把先天划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并进一步划分了先天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他从先天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相连而蕴含的人与世界的平等性和亲密性找到了本体论的方向。这本书存在概念不清晰、试图回到一种蹩脚的经验主义以及传统的实体本体论问题。
关键词:先天;本体论;杜夫海纳
国内关于法国现象学家、美学家杜夫海纳著作的翻译有两本,一本是由韩树站翻译、陈荣生校对,文化艺术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审美经验现象学》,这本书法文原版出版于1953年,英文版由爱德华·S·凯西翻译,出版于1973年;另一本是杜夫海纳晚期的一个论文集《美学与哲学》,它的中文翻译者为孙非,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这两本书的翻译无疑为理解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和现象学思想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使得国内对其的研究和发掘得以可能。客观而言,因为杜夫海纳著述较多,仅由这两本书的翻译来理解他的思想显然不充分。事实上,在《审美经验现象学》出版之后,杜夫海纳于1959年出版了另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先天的概念》,它的英文版同样由爱德华·S·凯西翻译,第一版出版于1965年,再版于2008年,暂时没有中文翻译。虽然在杜夫海纳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对此书也有引用,不过国内还缺乏对此书专门的述评。本文的目的是依据这本书的英文第二版,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和评论。
一
《先天的概念》是继《审美经验现象学》之后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对《审美经验现象学》第四编中有关审美经验批判中先天思想的一个再现、补充和完善。《审美经验现象学》是杜夫海纳最基本的著作,也是理解其思想的一个基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前三编中,杜夫海纳主要运用现象学方法,分别从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审美经验。这种分析主要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认识审美现象,不同于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学观①。审美对象不再是冰冷的客体,而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准主体”,审美主体不再是具有绝对优先性的主体,而是和审美对象处于同等地位、被审美对象召唤的主体。杜夫海纳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个地步,而是进一步追问(受到康德批判哲学的影响)审美经验何以可能的问题。相比于康德的感性先天论和知性先天论,杜夫海纳认为是情感先天使得审美对象得以可能,“现在,我们想指出,审美经验运用的是真正的情感先天,这种先天与康德所说的感性先天和知性先天的意义相同。康德的先天是一个对象被给予、被思维的条件。同样,情感先天是一个世界能被感觉的条件”②[1]477。为了确切地定义情感先天,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扩大了先天的范围,除了存在与表现相对的情感先天外,他还认为存在与呈现相对的肉体先天和与再现相对的再现先天。肉体先天指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人通过这种先天类型来适应周围环境;再现先天指知性的能力,是对象得以进入理智和逻辑的必要条件;情感先天则指审美经验得以出现的条件。三种先天能力在主体中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应着与事物打交道的不同能力。在先天的理解上,他认为先天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它的客观方面指事物中存在的构成事物的因素,其主观方面指主体具有的向一定的存在区域开放的感知能力,即构成主体的能力。对二者应该同等看待,不应忽视其一。因此他批评康德道:“康德也许没有准确地提出来,因为他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唯心主义的影响,对先天的主观方面尤其重视,认为客体中的先天只不过是构成能力在主体中的反映。”[1]485先天既存在于主体中,也存在于对象中,而且主体和对象对于先天都没有优先性。那么这种先天是如何具备这种功能的呢?它的可能性在哪里?对此更深入的探讨就过渡到本体论。在叙述了审美中的情感既属于审美主体,又属于审美对象后,“在这里,我们的思考绕到了本体论,先天的逻辑意义滑进了本体论的意义,可能条件变成了存在的一种属性。先天只是因为它是存在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既先于主体又先于客体,并使主客体的亲缘关系成为可能,因为它同时是客体和主体的一种规定性”[1]495。
《审美经验现象学》第四编中的先天思想和本体论思想无疑是杜夫海纳以后著作中有关先天思想和本体论思想的基本来源,不过这里面存在许多问题。爱德华·S·凯西认为这本书存在一些疑惑,“先天是怎样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东西显示的?显示的又是什么?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说先天存在于后天之中,或如杜夫海纳有时所说先天存在于后天之上?它是作为现象的特征,形而上学的成分,还是认识论的结构?”[1]621除此之外,在我们看来,第一,许多概念缺乏进一步的解说,比如先天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到底是什么,二者由什么内容构成的,是如何相互区别,又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在此书中得到阐释。第二,先天的含义缺乏明确说明。杜夫海纳在这本书中主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先天,比如肉体先天、情感先天,可是纵览全文,始终找不到对先天的一个确切、清晰的含义。第三,从先天概念到本体论的过渡过于唐突,书中存在许多不清晰之处。这些遗留的问题都在《先天的概念》一书中得到了解答,这本书的重要性由此也得以看出。
二
《先天的概念》由作者导言和三个部分组成。导言主要介绍这本书的意图、目的和逻辑框架。第一部分探讨先天的客观方面,第二部分探讨先天的主观方面,第三部分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探讨是为第三部分的探讨作知识和逻辑上的准备,也就是说从先天学说的探讨过渡到本体论,用杜夫海纳的话来说,就是从现象学过渡到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审美经验现象学》是从审美经验批判过渡到先天概念和本体论,而《先天的概念》则直接探讨先天概念在不同哲学家中所具备的意义,通过一种与他们思想的论争来言说自己的先天含义,并在其中寻找通达本体论的道路。就先天概念而言,杜夫海纳继续延续《审美经验现象学》中对康德意义上先天概念的排斥,他更加明确地把先天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从本书的结构框架上可以看出),并对先天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做了更加细致的划分。这种对先天概念的细致划分在 《审美经验现象学》中并不存在。
杜夫海纳认为先天具有客观方面(The Objective A Priori),这个客观方面体现在作为形式的先天(The A Priori as Formal)、作为质料的先天(The A Priori as Material)、作为感知的先天(The A Priori as Perceived)和作为构造的先天(The A Priori as Constitutive)中。这种划分明显不同于康德,因为在康德的概念中不存在先天的客观方面;也不同于胡塞尔和舍勒,因为二人没有这样划分先天。先天的客观方面并不是指先天本身具有客观方面,而是先天在对象、世界方面的关联性,确切地说,它就是客体或者世界的意义和结构。“先天的客观方面是存在于客体中的意义,与主体具有原初的关联,它是构成的,却没有必要形式化,也不是从外部对其内容施加的印记,好像这是对经验内容施加的逻辑标记。”[2]56
具体来说,首先,作为形式的先天不应该与康德意义上的先天形式相混淆。依据康德的观点,先天形式主要是作为感性形式的空间和时间以及作为知性形式的范畴,这种先天形式并不是客体具有的,而是主体的认知能力,对象只有借助于此才能被给出、经验才得以可能。在杜夫海纳看来,作为形式的先天虽然与主体有关,但并不是主体的能力,而是客体中的一般性。此外,杜夫海纳还批判了把形式与先天等同的做法。杜夫海纳认为把形式等同于先天是错误的,因为形式只是主体的一种观念形式化的结果,属于逻辑和判断,并不与经验有关,胡塞尔前期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先天则与事物、经验有关。其次,除了从客观方面界定作为形式的先天外,杜夫海纳更重要的是吸收了胡塞尔和马克斯·舍勒的质料先天的思想,来定义他的作为质料的先天思想。形式不一定是先天的,先天的更不一定是形式的。胡塞尔已经提出了质料先天这个概念,马克斯·舍勒更是由此发展了作为质料先天领域中的价值和情感方面。康德意义上的形式先天概念必须得到补充。杜夫海纳认为,从质料的意义上来讲,先天涉及客体或者世界中的内容和结构,确切地说,它就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对我们呈现出来的本质。不过,不是任何本质都是先天,只有通过本质直观得到的才是先天[2]73。传统理性主义认为,本质是归纳和抽象的结果,它只是一种观念,不能处于个体之中。与此相反,杜夫海纳认为本质存在于个体之中,它不是抽象和归纳的结果,而是我们精神直接直观到的。此外,要想质料作为先天,还得满足另一个条件,它必须是区域中的最高类。“只有最高质料领域中的类才是先天,比如说胡塞尔例子中的一般事物、感性质、空间形式和一般体验,更确切说,它们是与每一个质料领域相对的构成类的本质,明显地或不明显地驱动着与这些领域相对的自然科学,比如生物和自然科学,人类学,甚至是历史。”[2]80在对作为质料的先天做了这些界定后,先天内涵就具体而丰富了。在此,我们要注意,杜夫海纳也提醒到,作为形式的先天和作为质料的先天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相等同的。二者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作为质料的先天是一个更加具体的含义,更紧密地与个别物体相连,而作为形式的先天却不是这样[2]84。再次,作为感知的先天就是说先天是在感知中给予的。在康德那里,作为感知条件的时空本身是不能感知的,其先天感性形式只是主体的一种先验能力,也就是说,经验和先验在康德那里是截然二分的,先天属于主体的先验能力,经验只是后天给予的东西。马克斯·舍勒虽然批判了康德的形式先天内涵,却在经验直观和本质直观之间做了严格区别。只有本质直观才能直观到先天性,经验直观则不具备这种能力。杜夫海纳认为康德和马克斯·舍勒把先天和经验完全区分并不符合事实本身,相反,经验与先天是一致的,二者可以融合。作为本质的先天并不在于主体的先验能力中,而在我们的具体经验和感知中。本质直观并不与经验直观不同,相反,本质直观前已经有经验直观。先天在经验直观中已经隐含着。最后,作为构造的先天指存在于对象中的意义和本质是在对象中构造出来的。杜夫海纳认为构造属于客体,这种构造体现在作为形式的先天和作为质料的先天那里。构造在作为形式的先天那里指赋予客体的形式,这个形式使得客体作为经验得以可能,此外,它还作为对象存在的一般性条件,与此相反,构造在作为质料的先天那里则指个别、单一对象的形成[2]105-106。杜夫海纳之所以从特殊性和一般性角度来言说先天的构造含义,主要因为先天既存在于单一对象之中,也存在于许多对象之中。进一步说,与后天相比,它具有超越的层面,能够独立于对象,不过它的超越性层面并不与它出现于对象之中相矛盾。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杜夫海纳具体证实了先天也存在于事物之中,与事物紧密相连。
三
先天的主观方面(The Subjective A Priori)已经蕴含在先天的客观方面了,它的被感知和构造性隐含了被谁感知和构造的问题。它的这个主体层面不同于康德的主体性,因为在康德那里,先天归属于先验的主体性能力,而在杜夫海纳看来,先天虽然属于主体,却是一种知晓的先天(known a priori),也就是说,主体内在具有这种先天知识。这种在主体中已经具有的知识被称为虚拟知识(virtual knowledge)。他认为我们可以从内在的思想(innate idea)来阐述虚拟知识。内在思想是主体先天具有的,它是一种非时间的东西,主体因这种特性成为一种绝对性的(unengenderable)存在。不过,主体中的这种非时间性也活跃于个体历史之中,在历史过程中显现。此外,还可以从作为心理学角度的回忆(memory)来阐释虚拟知识。当然,回忆更主要从其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解读(受到柏格森的影响)。回忆既指涉主体,也牵连于对象和世界,用杜夫海纳的话说就是“对自我的知识同时也是对世界的知识”[2]130。总之,我们并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而是主动面对世界的;并不是无如何装备地面对世界,而是内在具有一些先天知识来面对世界。
除了反对康德意义上的先验构造主体性外,杜夫海纳更反对康德意义上的抽象、一般性意义上的主体。对他而言,主体应该是具体主体,不是抽象主体,具体就是把身体引进主体之中。他认为笛卡尔把身体和心灵当成不同的实体没有任何意义,相反,身体和心灵是不可分的。“我认为存在的不是一个与心灵相连的身体,而是有生命的身体,存在的不是一个与身体相连的心灵,而是肉身化的心灵。”[2]139马克斯·舍勒也基于身体和意识的区分,认为身体与时间相关,自我是一个绝对和非时间性的存在。这在杜夫海纳看来也是错误的,因为假定了身体外在于自我、自我只是一种先验自我的区分[2]144。既不是身体,也不是意识,而是肉身化意识或者意识化的身体才是对主体的描述。作为自在的身体和自为的意识是一体的,或者说自在的身体是自为的、能思的,自为的意识内在于自在的身体。为了强调这个主体的肉身方面,杜夫海纳进一步从先天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他认为,作为肉身的先天(The A Priori as Corporeal)并不是说身体是一个容器,先天存在于里面,相反,它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指先天作为一种主体的肉身能力(corporeal capacity)。确切地说,这种肉身能力是主体参与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主体借助于此与周围世界打交道。此外,他还认为因果性和实体都与其相关,康德哲学中的图式就是这种作为先天的肉身能力[2]155-156。第二种含义指肉身的先天性,这个概念已经出现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我们借助这种先天与自然环境打交道,就如同我们的身体结构适应于地球自然环境一样。对这个具体主体的解说还涉及到主体的社会性。在他看来,主体的社会性并不是推论出来的,而是直接意识到的。主体的社会性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方面,与胡塞尔类似,对象的客体性暗示了他人的存在,即主体的社会性。对象是客观的,这个客观性不可能由一个人来保证,而应该得到其他人的同意。我们不能一次掌握先天的总体,而未被掌握的先天可以通过一种历史过程得以显明,这个历史过程暗示了他人的存在。另一方面,主体的社会性意味着存在某种主体间性的先天性(a priori),这个先天性使得我们能够对他人有一种直接和明确的认识。我们不是通过经验、推理来认识他人,而是先天地具备某种与他人相连的知识或者范畴来认识他人,比如情感先天就内在地指涉他人的存在[2]173。他还强调,虽然二者同属于具体主体,但主体的身体性不同于主体的社会性,因为主体与身体是直接相连的,与社会则是间接相连的,也可以说主体更容易与身体达到同一,与社会较难达到同一[2]180。以上是杜夫海纳对先天的主观方面的解说,其目的是破除康德和胡塞尔意义上的先验主体、抽象主体,为具体主体正名。
四
杜夫海纳对先天概念的详细探讨绝不只是试图重新界定和扩大这个概念,用爱德华·S·凯西的话说就是“不是为了如同埃德蒙德·胡塞尔、马克斯·舍勒和梅洛·庞蒂那样试图扩大先天概念的含义”[3]。他是为了从先天概念中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的相连性出发来重新界定人与世界的关系,即本体论问题③。这一点与《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路径基本相同,不过论证更加详实而具体;其区别在于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他是通过审美经验中的情感先天来通达本体论,在这本书中则是从先天概念出发直接探讨本体论。他认为,作为先天客观方面的先天是对象和世界的结构,而主体内在地具有对此的理解和知识,(这种关系)“它暗示了主体在世界中的存在,反映了人与世界之间原初的二元性(fundamental duality)”。不过,这种人与世界之间的原初二元性不是康德意义上的世界由抽象主体构造出来那种主客关系,而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既不是人高居于世界之上,也不是人匍匐于世界之下,相反,二者是一种主体和主体的平等关系。除了从先天中找到人与世界的平等关系外,杜夫海纳更认为先天这个概念蕴含了人与世界之间的亲密无间关系,世界的存在是为了人,人的存在也是为了世界,人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对自身的理解,人对自身的理解也是对世界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不再是与人完全分开、对立的客体,人也不再是与世界完全无关的主体,相反,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熟悉性和亲密性。用杜夫海纳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运作中,世界对其自身变得逐渐清晰:对其本质的理解也是对人的理解。先天中的同一性创造了一种世界与主体之间的亲密无间”[2]211。为了论证这一点,他指出康德哲学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超越了《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主体的唯一性、构造性,因为审美判断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蕴含了人与世界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先天概念中蕴含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平等性和亲密性,但是这种先天概念或者说这种人与世界之间的平等、亲密关系是如何可能的呢?先天本身不是无依无靠,凭借自身就可以独立,相反,它自身的二元性暗示了在这种二元性之前存在某种一元论,即存在某种先天的先天(the a priori of the a priori),本体论问题在此完全清晰了。杜夫海纳认为对这种先天的寻找不应该在主体中寻找,因为这有落入唯心论的危险,而应该在世界中寻找。他说:“不是世界本身作为最后的实体,所以先天的两个方面才从中起源并由此人与世界才能具有这两方面吗?”[2]227-228当然,这种世界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世界,也不再是与个体相对的特殊世界、与许多人相对立的抽象世界,相反,它是一种无限制、绝对的世界。杜夫海纳引用斯宾诺莎的术语,称此世界为能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ns)。世界即能动的自然,也可以称其为存在,就是最后的根基,先天概念就源于此,人与世界的关系也以此奠基。至此可以看出,虽然是回到某种一元论,但这种一元论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那种绝对理念,而是一种具备自然色彩和神学色彩的自然本体论④。
我们如何面对这种能动的自然,如何进行思考?因为其特殊性,杜夫海纳认为我们唯有通过诗(poetry)才能对其有所认识。在他看来,诗人自身超越了二元论,世界本身不再是与其不同的他者,成了他本身的形象;诗歌中的语言超越了日常语言的符号性和技术性,成了某种原初性的言语,事物借此具有了灵魂,事物在说话,而诗人在聆听,诗人所说的不再是自己,而是自然[2]235。诗的这种特性恰好展示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平等和亲密关系,能动的自然在其中得以被感受。进一步说,诗歌之所以具有这种能力,在于诗歌通过情感(feeling)来表现和传达。在杜夫海纳的思想中,情感并不是普通心理学中那种主体性的情感,相反,情感代表了人与世界之间一种原初关系的复原、一种现象学还原,存在本身在其中显现。杜夫海纳在这里的论述无疑和《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情感先天有差异,但基本内容相似,目的也一样,都回到了一种审美主义,都认为唯有审美才是最高的,才是对人与世界本源关系的回复。
五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杜夫海纳对先天概念的详细论证和对本体论问题的更清晰的界定,但这本书也存在较多问题。
第一,保罗·利科曾指出,就先天概念而言,存在对先天标准界定的不规范和随意问题,以及先天的可分性问题。首先,先天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区分的依据是什么?先天的客观方面和先天的主观方面本身区分不同方面的标准是什么?“一旦放弃了康德先天概念的标准,我们怎能确定能够阻止自己不是随意地把每一个经验性的呈现当成先天的客观方面以及把心理学中的虚拟性(virtuality)当成先天的主观方面呢?”[4]vxi其次,先天的二元性具有内在矛盾。保罗·利科认为独立于主体而存在于事物中的意义和不需要事物而主体内在地具有关于事物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个二者沟通的可能性问题,即“通过区分世界的表象和主体对它们的有所理解,杜夫海纳也许创造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作为自在的先天客观方面与作为自为的先天主观方面无法沟通”[4]xvii。
第二,一种先验的经验主义是否可能。杜夫海纳认为他对先天概念论述的最大特点在于既超越了康德意义中的先验主义,也不同于传统哲学中的经验主义,达到了一种先验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 of transcendental)。这种先验的经验主义既吸收了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优点,也克服了二者的缺点。可是先天和经验能一致吗?先验主义能与经验主义融合吗?胡塞尔不是严格地区分事实科学与本质科学,而马克斯·舍勒不是严格地区分本质和此在吗?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联系,但是不能否认二者的基本区别,不能认为本质直观与经验直观一样。杜夫海纳却无视这些区别,试图达到二者的一种融合。这个想法虽好,最后却成了某种形式的蹩脚经验主义。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界定先天概念。先天并不是内在的思想,也不是外在于经验的一种理念,先天是原始社会中形成的原始范畴,它通过遗传内在于个体之中,并作为个体面对世界的一种先天能力。只有彻底的经验主义才能阐释清楚这个概念。当然,这里面有许多问题需要阐述。
第三,我们已经说过杜夫海纳并不只是简单重新界定先天这个概念,更重要的在于由此达到本体论。他对本体论的界定虽然受到了海德格尔哲学中存在论的影响,最后却走到了斯宾诺莎主义的实体本体论。实体本体论已经被现代哲学抛弃。海德格尔认为实体论把存在者当成了存在,遗忘了存在问题,而分析哲学更是从语言和逻辑的角度论证了实体论的谬误。因而,这种能动的自然只是回到了某种形式的泛神论,用其来论证人和世界的平等性、亲密性存在学理上的困难。当然,我们不赞同分析哲学对本体论问题那种虚无主义的拒斥态度,实体论、本体论虽然已经不可能存在,但并不否认另一种形式的本体论可以存在,即存在论。存在不是海德格尔意义上那种无法规定的东西,而是我和世界的共在,它具有同一性和本真性两个属性。存在在现实生活中蜕化为生存,即存在的残缺样式,生存中的超越性使存在得以复原,即作为超越现实的审美使我们与存在相遇。在这里,我们与杜夫海纳相遇了,但路径绝不一样。
杜夫海纳在《先天的概念》中对先天概念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做了重要的探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他的贡献应该是主要的,尤其是他思想中试图回到存在论、对审美的推崇以及他的现象学思想,都值得我们继续再思考、发掘和批判。
注释:
①参见李晓林: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美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39-43.
②关于a priori的翻译在国内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该翻译成先验,比如在这本书的翻译中,a priori被翻译成先验;也有人认为应该翻译成先天,比如在康德哲学翻译中,a priori被翻译成先天,以区别于transcendental的中文翻译,邓晓芒把transcendental翻译成先验。为了方便对康德哲学和杜夫海纳哲学的对比,本文倾向于把a priori 翻译成先天。我们对《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文翻译中的引用,一律都把a priori改成先天。下文的相关引用将不再注明。
③有一点需要注意,杜夫海纳在此用人来代替具体主体,而放弃了主体这个词,因为他认为主体这个词隐含了更多抽象的含义;用世界这个概念,是因为世界的内涵比客体更广泛。
④杜夫海纳还在《诗学》中探究了从先天到本体论的路径。参见M. 赛松: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J].王柯平,译.世界哲学,2003(2):69-80.
参考文献:
[1]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陈荣生,校对.北京:文艺出版社,1992.
[2]Mikel Dufrenne.The Notion of the A Priori[M].Edward S Casey,Trans..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8.
[3]Edward S Casey.Translator’s Foreword to the New Edition from The Notion of the A Priori[M].Edward S Casey, Trans..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8:xxix.
[4]Paul Ricoeur.Preface from The Notion of the A Priori[M].Edward S Casey, Trans..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8.
(责任编辑:张璠)
·文学探讨·
New Exploration on A Priori
Comment on Dufrenne’sTheNotionofAPriori
WANG Huanhuan
(Chinese Aesthetics and Art Theory Research Center, Zhejiang Sci-Tech Uni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In The Notion of A Priori,Dufrenne absorbs the thought of a priori and ontology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what’s more, he gives a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accurate argument and a natural way to ontology. A priori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hich are further divided. Ontology is found from the equality and familiarity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which is hiding in the relation from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of A Priori.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cluding unclear concepts, trying to go back a distorted empiricism and traditional substantive ontology.
Key words:a priori; ontology; Dufrenne
中图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5-0055-05
作者简介:王欢欢(1986-),男,河南淮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厦门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收稿日期:*201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