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素洁(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本体论还是非本体论
——围绕《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若干争论
姚素洁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就“马克思自然概念的非本体论性质”提出了自己的论据,针对施密特的这一观点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
马克思;自然概念;本体论
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近代哲学的根本问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被阐释为唯物主义本体论对唯心主义本体论的反拨,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在对物质本体论进行尖锐批判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将实践活动视为新的本体的实践本体论。
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兰克福学派的后期继承人施密特却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开宗明义,底气十足的以“马克思自然概念的非本体论性质”为题,来定位马克思的思想,似乎站到了批判以上两种解释立场的高度,找到了马克思思想的全新视域。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
施密特认为,马克思尽管也像费尔巴哈一样把自然规定为“并非主观所固有的,并非依赖人的占有方式出现的,并非和人直接同一的东西”,但他“不是在无中介的客观主义的意义上,即绝不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理解这种人之外的实质。”马克思是在把主体和客体都看作“自然”的范围内,坚持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的一元论,同时,马克思把自然和一切关于自然的意识都同社会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克服了一元论的抽象的本体论性质。
在马克思那里,不仅由于进行劳动的主体使自然材料和他自己相作用,所以不应该说物质是最高的存在原则;而且,人在生产的时候,并不是处理物质“本身”,而总是仅仅处理物质的具体的,并从量和质上规定了的存在状态。物质的普遍性,它对于意识的独立性只存在于特殊的东西之中,至于所谓本源物质、存在物的本源根据之类并不存在。由于物质实在和人相关联的相对性,所以不仅它处于“为她存在”时,就是他处于“自在存在”时,都和本体论原理不相容。
施密特进一步指出,马克思非但没有把抽象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源,而且根本就没有去探讨过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此类“本体论问题”,没有建立过什么本体论,所以也不能因为他不是把物质这抽象体,而是把社会实践的具体性作为唯物主义理论的真正对象和出发点,从而就把马克思的学说称为“实践本体论”。
二
围绕以上观点,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论。
第一种观点,周义澄在《自然理论与现时代》中,认为施密特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做出了错误的“非本体论”评价。理由是,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自然理解为“真正本体论的本质”,人的感觉、激情只有通过“感性地存在”着的这种本体论本质的对象事实才能“真正肯定自己”。
第二种观点,陈学明、王凤才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中,认为施密特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本体论”命题中,所说的非本体论实际是指非传统本体论,即以主客二分为标志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对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颠倒”。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本体论进行消解,反对把存在的基础或本原归结为物质或精神,并不妨碍他们对存在的基础和本原进行探讨,如葛兰西就在对传统本体论进行消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本体论”的观点。
第三种观点,张一兵在《文本的深度耕犁》一书中,肯定了施密特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自然观固然还是唯物主义的,但早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以形而上学作为逻辑预设的直观和现成的自然物质本体论的哲学唯物主义。在肯定唯心主义看到世界是以主体为中介的合理性基础上,马克思主张一种非本体论意义上的中介自然观,即以经过实践中介了的自然作为我们面对自然界的基础。所以施密特精当的指出:“马克思主张自然概念既表征存在着的万物的总体,但又是人的实践的要素。”
第四种观点,罗骞在《论施密特对马克思哲学基本性质的触及与误判》中,虽然承认马克思哲学的“非本体论”性质,但并不认同施密特的分析方法和观点,施密特对本体论解释存在一些理论失误,如:简单的用双向中介性对抽象本体论进行批判,对“非同一性”过分强调等等,导致他最终走向了物质本体论。
三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施密特错误把握了本体论的基本内涵,他仅在“非中介”的意义上规定“本体论”,一方面以“存在物的本源根据并不存在,存在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质疑本体论的理论根据,实则混淆了哲学本体论之“本体”和实存之间的区别,“本体论”之能否成立是范畴体系内部的逻辑问题,与实存之有与无没有关系;另一方面,施密特通过与相对性和具体性对立来确定“本体论”的基本内涵,而事实上相对性、具体性和中介性等构不成“本体论”与“非本体论”的基本区别,如黑格尔的本体论体系中也有对相对性和具体性的强调与演绎;第三,施密特仓促地用双向中介性来批判抽象的本体论,却忘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的阐释就是在“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与旧唯物主义作出区分的,即“具体的辩证法”和“中介性”本身却可以以一种本体论为基础, 并不能构成批判本体论的立足点。
事实上,本体论的困境不在于对精神或物质因素的直接或间接的承认上,而是在二者绝对外在性、先在性,一言以蔽之“第一性”存在在反思中、概念之中论证的不可能上。施密特对这一处境没有足够的认识,他过分强调自然和物质同实践的“非同一性”,反复强调自然物质的优先性、外在性、独立性,在他看来本体论的问题核心是承认还是不承认物质经验上的存在,始终担心“把自然消融到用实践占有自然的历史形态中去”,担心有谁的哲学会从实践上取消自然物质,否定自然物质的存在,这一论争指向使他处于马克思思想的真正论域之外, 并最终站立到了他批判的本体论立场上。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脱离了人的自然、脱离了自然的精神以及二者的思辨综合,在这个意义上才谈得上马克思思想的非本体论意义。马克思对这三种抽象本体论的批判,完全建立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象性”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有了明显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不是在任何本源、本体、第一性的意义上理解“存在”,而是将“存在”与实践、与中介性范畴本质地联系起来,在感性活动的“对象性”意义上理解“客观性”、“外在性”,理解存在事物本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存在之具体性和直接性才在历史性的实践中被规定,而不是逻辑思辨中的反思联系,马克思的存在范畴,既不是本体论中抽象的本体,也不是概念演绎中的“整全”,而是历史实践中的动态生成,在此种限定的意义上,马克思的思想才是非本体论的。
B016
A
1671-864X(2016)07-0006-01
姚素洁(1986.10-),女,汉族,山东莘县人,研究生在读,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