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2-21 08:42:54乔国军刘宏伟刘朝晖王传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承德生理学血型

乔国军,刘宏伟,刘朝晖,王传生

(1.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

发现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乔国军1,刘宏伟1,刘朝晖2,王传生1

(1.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2.承德医学院)

生理学;教学;发现法;应用

《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需遵循生理学教学的三大原则,即知识的客观性、直观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和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并能活学活用。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培养造就创新型医学人才,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进行了“发现法”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发现法的含义

发现法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学习内容和问题,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教学方法[2]。发现法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的科研手段搜集处理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发现法深层次的内涵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发现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事先并不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学生要靠自己去发现,逐渐获得新知识。即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证据,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内部联系,形成自己的概念[3]。

2 发现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根据问题,设置场景以问题为中心,把生理学教学内容融合在问题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通过启发性诱导,提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氛围,教师的诱导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利用问题悬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讲述ABO血型时,教师可设置如下场景:场景一,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某主人公因各种原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在没有医疗救护条件的情况时,会有一位与主人公关系复杂的异性“O”型血的人“仗义献血”,成就一段美好剧情。场景二,古代医疗水平低下,对人类血型系统认识不够,在评书小说中经常出现“滴血认亲”的场景,不少破案高手还通过此法解决离奇谜案。这两个场景,利用电视剧、评书、小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习气氛,进而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辅助资料进行讨论,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从场景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查阅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知识系统化。⑴场景一中,貌似合情合理的剧情符合输血原则吗?在医疗工作中如何理解“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医疗急救中如何实现“紧急输血”?输血时除考虑ABO血型外,还有没有其它血型系统?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临床输血中常见的问题。⑵场景二中,根据ABO血型系统分析,此法有无科学依据?举例证说出此法存在的问题?血液凝固和溶解的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血液凝固的原理,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相关知识系统的联系在一起。学生按照上述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教材,系统地学习有关知识,对血液及相关临床实践有了深刻认识。

2.3深入挖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知识要点通过场景设计、展开讨论并进而提出问题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教材和教师展示的教案资料、挂图、幻灯和声像资料等,经过深入探索,学生自己发现了知识点:⑴ABO血型系统分型依据是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的种类不同,因含有A、B两种抗原,将血液分成四个基本类型;⑵“O型血”为红细胞膜A、B两种抗原均不存在;⑶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存在于血浆之中,共有抗A、抗B两种;⑷当含有某种抗原的红细胞与相对应的抗体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破裂溶血,出现危及生命的输血反应;⑸输血的原则是避免在输血中发生红细胞凝聚反应,输血时一定要做交叉配血试验。掌握以上知识点后,学生们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以及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发现场景一、二中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场景设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更系统、更深层的认识[4]。

3 发现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发现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调动了教师精心开发教学资源的主动性,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实践性强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并通过指导性问题启发学生掌握知识。

3.2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从现象入手,根据推断进行资料整理,寻找判断依据,最终得到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拓宽了他们的思路,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3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发现法是培养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和肯定学生,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逐渐建立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实现教与学的归宿—自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发现法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能明确学习目的、建立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在高等职业护理专业生理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在 《生理学》教学中可能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王红伟.生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15.

[2]梁巍.发现教学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3):60-62.

[3]刘朝晖,乔国军.发现教学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5):451-452.

[4]罗颖,赵澎涛,董明清,等.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4(,6):1188-1189.

G642.0

C

1004-6879(2015)06-0539-02

2015-02-23)

猜你喜欢
承德生理学血型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