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护理操作对小儿心脏手术后深静脉置管的分析

2015-02-21 13:43缪永萍陈文敏那竹惠冯雯娟欧阳晶林晓燕
云南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血常规总分静脉

缪永萍,陈文敏,那竹惠,冯雯娟,刘 艳,雷 宇,欧阳晶,林晓燕,汪 毅

(昆明市延安医院 心胸外科,云南 昆明 650051)

小儿心脏手术,留置深静脉导管,对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恢复尤为重要,如何安全有效的保留深静脉导管[1],避免逆行感染,以及防止管道意外滑脱,感染监控办及护理部及其重视[2],通过3种护理操作方式的统计,以及相关指标评分量化分析统计。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⑴入选条件:术前查体,无皮肤性疾病,常规检查,胸片,尿常规,血常规,大便常规,腹部B超正常,排外有感染性、活动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7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164,主动脉导管未闭8例;男性患儿126例,女性患儿46例。

⑵入选资料分析: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1岁。

2.护理方法 术后深静脉置管护理按床号分为3组,1~10床为1组,按照酒精消毒+无菌纱布覆盖,病例数49人;11~20床为2组,按照碘伏+透明敷贴覆盖[2],病例数62人,21~30床为3组,按照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 +透明敷贴覆盖,病例数54人。

3.观察指标及记录说明 ⑴发热:术后24h转入普通病房患者,记录体温波动,当日体温超过38.5℃,当日记录1分,当日体温超过38.5℃,当日记录0分,发热指数为总分÷病房总带管天数。1组发热总分29分,其中无发热病人26人,发热1d16人,发热2d4人,发热3d1人,无超过4d,总病房带管天数为251d,发热总分及发热指数29(0.12);2组发热总分30分,其中无发热病人34人,发热1d18人,发热2d6人,无超过3d,总病房带管天数为306d,发热总分及发热指数30(0.10);3组发热总分28分,其中无发热病人32人,发热1d16人,发热2d6人,无超过3d,总病房带管天数为262d,发热总分及发热指数28(0.11)。

⑵血常规:术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记录1分,未超过10.0×109/L记录0分,血常规指数为总分数÷总人数。1组总分及血常规指数为16(0.33);2组总分及血常规指数为21(0.34);3组总分及血常规指数为18(0.33)。

⑶穿刺点皮肤:统计时间为术后第2天,穿刺点皮肤发红直径小于0.5cm,记录0分,穿刺点皮肤发红直径0.5~1cm,记录1分,穿刺点皮肤直径大于1cm,记录2分,有分泌物则直接记录3分,穿刺点皮肤指数为总分值÷该组病人总数。1组总分31分,其中2分有3例,3分有3例,1组穿刺点皮肤评分31(0.63);2组总分34分,其中2分有4例,3分2例,2组穿刺点皮肤评分34(0.56);2组总分19分,其中2分有4例,3分0例,2组穿刺点皮肤评分19(0.35)。

⑷更换敷料频率:每次更换敷料记录1分,更换敷料频率=总分数÷置管总天数。1组更换敷料总分130,该组病人带管总天数为251d,总分及更换敷料频率130(0.52);2组更换敷料总分95,该组病人带管总天数为306d,总分及更换敷料频率95(0.31);3组更换敷料总分58,该组病人带管总天数为262d,总分及更换敷料频率58(0.22)。

⑸细菌培养结果:各种培养、镜检无细菌、真菌记录0分,穿刺点培养有细菌生长、镜检有真菌阳性记录1分,管道尖端培养有细菌生长记录2分,血,尿,痰培养与穿刺点或管道尖端培养为同源性细菌记录3分,细菌培养指数为总分÷总病人数。1组培养总分5分,5名患者均为穿刺点皮肤处镜检为杂菌,无2分、3分患者,总分及细菌培养指数为5(0.10);2组培养总分5分,2名患者穿刺点皮肤镜检出杂菌,3名患者穿刺点皮肤查见真菌,无2分、3分患者,总分及细菌培养指数5(0.08);3组培养总分0分,无2分、3分患者,总分及平均分0(0.00)。

⑹管道滑脱风险:统计时间为正常拔除深静脉导管前测量,深静脉管道滑脱小于1cm,记录0分,滑脱1~3cm记录1分,超过3cm,记录2分,完全脱出、输血时补液外溢、出现血肿直接记录3分,管道滑脱风险指数为总分值÷总人数。1组总分15分,其中1组统计为1分14例,2分2例,无3分患者,总分及管道滑脱风险指数,18(0.37);2组统计为1分5例,2分1例,无3分患者,总分及管道滑脱风险指数,7(0.11);3组统计为1分6例,无2分、3分患者,总分及管道滑脱风险指数,6(0.11)。

⑺家长评分:统计时间为拔除深静脉导管前,家属对更换敷料的评分,穿刺点无明显疼痛记录记录0分,穿刺点有明显刺痛记录1分,疼痛指数为总分÷该组总人数。1组总分及疼痛指数,16(0.33);2组总分及疼痛指数6(0.10);3组总分及疼痛指数4(0.08)。

结 果 表1:3组病例中出现,发热指标、血常规指标3组无明显差异,换药频率指标第2组、第3组优于第1组,有统计学意义,培养指数及家属评分第3组明显优于第1、第2组。管道滑脱指数第2组、第3组优于第1组。

表2:使用两两比较,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统计中因病例数目少,发热及血常规指数项目,本次统计无统计学意义,待病例数目增加后再进行分析统计。

讨 论 留置深静脉导管,在心脏外科突显的尤其重要。作为感染监控的重点部位,我院各部门极为重视,通过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四个病区合作,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合计172例患者,得出数据分析总结,分析3种护理手段的优缺点,为今后的导管护理操作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

回顾深静脉置管在小儿心脏手术的应用,概括有已下方面:术中、术后测量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参数,以及估计体液多寡。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常出现在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禁食下肠外营养,对于周边静脉(小静脉) 较具刺激性的药物,改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减少周边小静脉刺激,减低患儿痛苦,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防止药液外渗,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避免因外周静脉穿刺延误抢救时机。深静脉置管技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为临床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提供了入侵的途径和定居的场所。安全,有效防止管路滑脱、逆行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成为本次研究的方向。

深静脉置管术后,随着时间延长,感染、管道滑脱的风险也随之增加[3]。本次研究通过3三种护理手段,统计出与护理相关的7种指标,分析得出通过这3种护理操作对安全、有效的延长深静脉管道的护理手段,为今后探讨评估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次研究对象比较单一,都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统计指标不够完善,样本数量较小,还有一些因素未能统计,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儿营养状况,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指标未进行统计分析。待样本数量增加后,在进一步分析总结。

首先探讨留置深静脉导管后的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数值相关指标。护理中,体温测量,记录体温数值变化,统计总的留管时间与体温波动,总留管时间为819d,总出现体温升高得分为87分,血常规总分55分,本次研究留管时间均为超过7d。三种护理操作对以上指标的波动,在无明确管道感染时,无统计学意义。

穿刺点皮肤,换药频率,培养数值及管道滑脱风险与护理操作密切相关,现将3种护理操作进行讨论:

1组操作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未增加患者使用其他耗材费用,酒精能起到良好的抑菌作用,培养中无管道尖端与皮肤同源细菌,存在问题,酒精对皮肤有刺激性,造成穿刺点皮肤发红,酒精易挥发,抑菌作用不持久,管道消毒易残留死角,消毒不彻底,同时该操作由无菌纱布覆盖,不利于观察,检查穿刺点皮肤情况时需更换敷料,增加护理工作量,反复更换敷料,容易造成固定管道缝线松动,增加管道滑脱风险。

2组操作优点在于避免了酒精的刺激,同时碘伏+透明敷贴,增加管道稳定性,增加碘伏抑菌时间,透明敷贴利于观察,能明显延长更换敷料的频率,由于碘伏内存在有机成分多,降低透明敷贴粘附性,使透明敷贴容易卷边,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同时碘伏也存在,管道消毒易残留死角,消毒不彻底,对真菌抑制程度不佳,镜检中有查见真菌生长病例。

表1 3种护理操作对深静脉置管指标比较(n=172)

表2 3种护理操作对深静脉置管指标两两比较

3组操作简便,清理穿刺点污物,均匀喷洒长效抗菌材料,待干后透明敷贴覆盖,洁尤神能均匀喷洒在管道及周边皮肤,消除死角,同时形成稳定的保护膜,起到长期抑制微生物作用[4],培养镜检中,该组患者未发现真菌生长,证明该项操作对抑制病原微生物优于其他2组,同时覆盖透明敷贴,便于观察,喷洒洁尤神未发现降低透明敷贴粘附性。换药频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减轻护理工作强度。

家长主观评分中,1组存在酒精刺激导致穿刺点及固定缝线处疼痛,同时换药频率高,导致家属评分较高,2组虽然无穿刺点疼痛,但换药频率也高,同样,家属评分也高,3组避免穿刺点疼痛,同时明显降低换药频率,家属及患儿易于接受。

结 论 综合分析3组病例,可以看出,三种护理操作均能有效控制管道逆行感染,从管道滑脱风险,患儿及家属接受程度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第3组对管道的护理操作容易让家属及护理人员接受。

由于本次统计存在病种单纯,样本数量有限,有待于病种增加,入选数量增加后分析统计,得出更为准确的统计分析。

[1]杨燕,荣丽媛.深静脉置管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8,10:1350-1350.

[2]姜安丽.护理学基础[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4-1075.

[3]徐红燕,黄莉莉.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相关感染原因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9:7087.

[4]缪永萍,那竹惠.开胸术后264例留置导尿男性患儿两种护理方法比较[J].云南医药,2013,24(2):198.

猜你喜欢
血常规总分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常规解读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