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柱
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与工作路线的统一
文/梁柱
毛泽东为我们党创立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党立足和发展的生命线。群众路线的本质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工作路线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内化为党的工作路线,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大贡献。群众路线是同我们党的活动相伴随、相始终的,贯彻群众路线就应当帮助广大干部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和转变工作作风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而真正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的主体、权力的主体、正确处理个人同群众的关系,是贯彻群众路线的认识前提;如若不是这样,群众路线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群众路线就有可能流于形式,难以持久。因而,正确、全面理解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区别,说到底,是承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发现与确立,是历史观的革命性飞跃。正是这一历史观的内在的科学魅力,使它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自觉地把这一锐利的武器转化成为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线,则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
群众路线的确立及其运用,浸透其中的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观,这一科学的历史观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事业观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也就是说,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的重要体现。
首先,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智慧和他们的未来,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历史社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他们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杰出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认定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思想家创造的。他们把群众看成是愚昧无知、微不足道,只是无数个的“0”,只有在其前头出现非凡才能和智慧的英雄人物这个实数时,群众才有使用价值。正因为这样,无论是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还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都不是在真正意义上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肯定,而是为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唯物史观的发现,才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联系起来考察,并因此把无产阶级的运动同以往的任何运动区别开来。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正是基于对无产阶级运动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使命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创立的群众路线始终贯穿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坚定信念。在毛泽东看来,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在本质上都是虚弱的,都是纸老虎,原因就在于它们脱离群众;而看似弱小的革命力量所以能够星火燎原并最终取得胜利,就在于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样强调:“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③“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
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④因此可以说,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实行群众路线,是保证党的事业胜利发展、而敌人无法复制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其次,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先当群众的学生,再当群众的先生,这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不否认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但任何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这种关系,好比神话中的安泰和大地的关系,自然界中的种子和土地的关系。毛泽东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他认定:“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⑤1960年6月,毛泽东在郑州分别会见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外国朋友。会见后,毛泽东在修改熊向晖起草的新闻稿时,先后把原稿中“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外宾“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一些话删去,熊向晖认为这都是外宾的原话,不理解主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毛泽东回答说: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实践证明,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他特别强调: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也不能等量齐观。领导人不应站在人民之上,不应站在人民之外,必须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了你们,也包括了我。如果脱离人民,做官当老爷,那就不能包括。总而言之,必须突出“决定的因素”,突出人民,决不要突出个人。这个回答的深刻道理,对我们深入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再者,党的群众路线,既贯穿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又蕴涵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述,党的群众路线正确体现了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我们党形成正确认识、制定反映实际需要的方针政策的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无产阶级政党同样会一事无成。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总结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指出:“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具有极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工人阶级的事业就愈是发展。因此,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⑥这就深刻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统一。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作风,既违背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原则,又表现了对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的轻蔑,是同党的群众路线相悖而行的、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的作风。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同这种主观主义作风进行坚决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重在实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应当明确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毛泽东1944年在为悼念张思德而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中,深刻阐述了“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和思想,向全党、全体工作人员提出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要求。1945年4月,他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取得全国政权后,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为人民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这一高度的思想概括,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检验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党性原则的纯洁性的重要标准。为人民服务就是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加以实现,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就深刻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他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⑦这种细致入微的提出问题,体现了共产党人心中唯独有群众,是群众路线思想的最好写照。毛泽东认为,只有这样,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这对于已经处在执政地位的党来说,更应当如此,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是要通过实际行动认识党的,我们只有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才能够获得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才能获得人心。
(二)要学会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说到底,是要保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能够真正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他强调,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的观点,首先是为工人和农民,他们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我们执政的基础。他们的状况如何,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关系极大。他认为,要依靠人民群众,首先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他要求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要树立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这不但要以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体现群众的意愿,为群众谋利益,而且要把这种群众观点内化为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毛泽东倡导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强调“智慧都是从群众那里来的”。他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⑧在这里,他把“群众—领导—群众”“个别—一般—个别”与“实践—认识—实践”完美地统一起来。这是对党的工作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形成了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公式。这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过程的无限循环,既是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也是领导思想和水平逐步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建立在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这一坚实的基础上,体现了群众路线思想中所包含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并接受他们的监督的观点。
(三)自觉地把调查研究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使调查研究成为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过程,同时又是从群众实践中吸取智慧、形成正确意见的过程。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⑨他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一振聋发聩的警示。毛泽东不仅把调查研究看作是党必须遵循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把调查研究提到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的哲学高度来认识。他强调要“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⑩这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深入群众、
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也是从群众中求得真知的过程。事实上,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以能够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制定正确的策略,是同他始终以一种“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恭敬勤奋地向群众学习、向社会作调查紧密相关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虽然也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但比起革命战争年代“躬自调查研究”少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就同这时不重视调查研究、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相关联的。严重的教训对毛泽东起了警醒作用,开始重视历史上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指出,我们这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调查研究不够。民主革命阶段,要进行调查研究,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一万年以后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这个方法是可取的。他还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如果不是这样做,则官越大,真理越少。大官如此,小官也是如此。”应该说,通过调查研究贯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领导方法的一大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路线作为一切干部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同他们的思想作风紧密相关的,一切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作风都是脱离群众的,都不可能真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强调: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他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毛泽东进一步把建立和发展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平等关系,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毛泽东强调在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他说:“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文章。要领导者采取平等态度待人;一年、两年整一次风;进行大协作;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说,要通过不断完善平等的、同志式的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他认为,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来说,是带根本性的一件大事。这在当时,不仅要求企业基层领导干部要这样做,而且要求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也要身体力行。在一个时期,将军下连当兵,部长下厂当工人,蔚然成风。1964年,时任农业机械部部长的陈正人在洛阳拖拉机厂社教蹲点中,认真同工人三同:同吃,在厂职工食堂和职工一起排队买饭;同劳动,固定岗位在总装工部第四小组,每星期劳动两个下午,并拜该组组长为师,学习装配修理拖拉机。他在写给中央的报告中汇报了自己的体会和工厂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起毛泽东的重视。他在为这个报告写的批示中,要求管理人员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并说:“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就工业企业管理来说,干部只有坚持经常参加生产劳动,才能同工人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深入实际,取得管理企业的主动权;就干部队伍的建设来看,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效地防止官僚主义的滋生,永远保持社会公仆的本色。
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同各种脱离群众、违背群众利益的不良思想倾向和作风进行坚决的斗争。我们应当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看作是不断地从政治、思想和组织上净化党的队伍,提升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纯度,增强为民执政能力的过程。
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论述党的三大作风时,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一大作风提了出来,这实际上也就把党的
群众路线作为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了出来。他在报告中列举了同这一作风相对立的诸如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指出它们“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他说:“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重温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仍然是富有教益的。
这里要着重指出,在全国执政的条件下,官僚主义是产生各种脱离群众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根源。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本质特征,使得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等得以衍生和泛滥。在毛泽东看来,官僚主义的实质是一种特权的思想和作风。这种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看作是个人的专利、专权,它不但会表现在漠视群众疾苦甚至欺压百姓的工作作风上,而且也会表现在以这种特权来谋取个人的私利。中国是一个经历了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的国家,有着深厚的官僚主义的传统和土壤。这种所谓“官国”传统,就是一种封建性的特权思想,有官就有权,当官就可以作威作福,欺压鱼肉百姓,以至于官比法大,以权谋私。如果这种作风侵入我们党内,就会从根本上违背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党性原则,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毛泽东极端憎恶这种反人民的现象,他始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彻底同“官国”传统决裂,为全党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典范,是值得后世永远景仰和学习的。
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指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他列举了官僚主义在当时的两种表现,即命令主义和不理不睬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号召大家“要同这种现象作严厉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一再要求党的干部要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他说,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才是一种高级趣味。他对那种依仗权势,高高在上、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等官僚主义的恶习深恶痛绝,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要敢于挺身而出反对官僚主义。他不断对“摆老爷架子”,“摆官僚架子”和不顾群众死活的干部进行了严肃地批评。他一再告诫全党:“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在这里,毛泽东实际上指出了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于脱离群众,要永远保持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要深刻认识水可以没有鱼,而鱼一旦离开了水,就失去了生存的起码条件。他提出要经过整风,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传统好好发扬起来。这些都深刻地说明,只有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官僚主义作风对党的队伍的侵袭。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218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