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戏以人传

2015-02-21 07:01秦晗
中华魂 2015年3期
关键词:京剧院王平京剧

文/秦晗

王平:戏以人传

文/秦晗

2010年11月,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文化部指定为国家级或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其中,天津市第一批“非遗”传人之一便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平。他的传承之责,不仅履行在教学授课一项,而且体现在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承担中。

“京剧,对我们而言如同乡音一般,一脉相承,不能分割”

回望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之路,王平已走过了近20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他教过的学生分布于天津、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哈尔滨等地。他们中有同一剧院的青年演员,有在电视节目中看了他的戏后,慕名前来求教的外地京剧人和票友。但无论什么身份的,他都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拿手的《秦琼观阵》《艳阳楼》《长坂坡》《 汉津口》《闹天宫》《野猪林》等经典老戏,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王平常说:“要想继承、发扬京剧艺术,并不止于传艺这一点。”

2005年7月25日晚,领衔主演的王平,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成功上演了唱作繁难的文武老生经典大戏《野猪林》,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可却无人知晓,笑容满面谢幕的王平,因做最后一折“风雪山神庙”的高难动作时挫伤了腰,正强忍着疼痛。接连两天,他仍亮相于天津大剧院,为津门父老献上《大登殿》和《打渔杀家》两出文、武俱佳的经典大戏。在《打渔杀家》中,翻、滚、跃、刀花等接连不断的武戏身段技艺,他的招式完满、身姿帅美,竟然没让观众看出丝毫伤病之感。

此后,王平几乎没做休整又赶到武汉,依旧不顾腰伤、躬身为学生唐恺传授武生名剧《艳阳楼》。青年演员们都被他感动了,个个排练认真投入,精益求精。问他为什么如此不辞辛苦,他的回答很质朴:“虽然伤还没好,但学生不久后要演这出戏,我必须坚持,帮他提升艺术质量,对观众负责。”他回忆说,当年自己的老师就是这样不辞劳苦地说戏,谭元寿先生教导他说:“只要你多学、多演,使前辈的艺术很好地发展下去,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因此,王平始终想着要把老先生们的这种精神和期望继续传承下去。

2009年7月,王平当选为天津京剧院院长。从此,他站在了更高的视野审视传统文化,为京剧的发展肩负起了更大的责任。

履新院长时,杨乃彭、邓沐玮、李莉、张幼麟、李经文、康万生等一些天津京剧院享誉菊坛的老艺术家们大多已退休,王平首先做的就是,把他们悉数请回来,成立了剧院“艺委会”,旨在为青年演员们教学、带领青年演员演出、为剧院的创作把关。他说:“他们都是国家级和天津市的‘非遗’传人,且人人状态保持良好,如果让他们就此退下去,不止是剧院的损失,更是京剧艺术的损失。”

对于剧院中青年演员的培养,他也有思考和举措。他为以中年演员为主的剧院演出团,新排了现代戏经典《杜鹃山》,并多次向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推荐,最终电视台录制播出,观众反响很好,剧院的人才凝聚力也大大增强了。

“炫彩青春”系列演出,是天津京剧院自2012年起专为3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们量身打造的演出项目,至今已延续至第三季,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在这一系列演出中,很多从未挑过大梁、唱过主角的青年演员纷纷实现自我突破,站到了舞台中央。王平欣慰地说:“去年的‘炫彩青春’共演出了7场,每场5折戏,有30多个青年演员担纲了主演,这对青年演员队伍是极大的锻炼。每场演完,我和艺委会专家们都会立即给演员做讲评、指导。”他说:“一个演员要想成长、

成熟,舞台是必备条件,但只有舞台还不够,还要有观众。”因此,王平授意为“炫彩青春”系列演出制定优惠套票促销方案,并提前在媒体上多番宣传。低票价加高品质的演出,让青年演员们受到观众的由衷欢迎。同时,也是对京剧演出市场化的有益尝试。

王平是京剧谭派老生艺术的优秀传承者,图为《定军山》剧照

“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是天津市具有海内外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名牌,至今已举办了12届,并衍生出小票友比赛等子品牌。多年来,天津京剧院始终关注、支持这项比赛。王平担任院长后,更是带领剧院的演员、伴奏员、化妆、服装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全力承担,齐心为票友们“保驾护航”。他说:“振兴京剧,要从多方面努力。支持业余京剧活动,就是在培养观众、培养新星,为此我们责无旁贷。”

2014年6月,在王平的带领下,天津京剧院一行近50人赴日巡演经典大戏《霸王别姬》,全体演职员人人身兼数职。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天天转场、登台,体能、精力消耗巨大。而与此类似、甚至更紧张辛苦的海外巡演,剧院几乎每隔一年就有一次。他说:“把中国国粹带出国门,除了向世界传播东方文化,还可以开阔我们自己的视野,这是另一种学习和涵养,意义深远。”

教学生、完善院团人才梯队建设;培养观众和新星;洞悉民族艺术与世界的关系……作为京剧人,王平为继承和发展国粹几乎投入了全部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他说:“我没有什么嗜好,从父亲给我开蒙那天起,我的一切就是围着一个中心——京剧。”

“我的心愿是让京剧事业整体发展”

王平出身于梨园世家,父亲王宝春是上世纪60年代天津市京剧团的著名武生演员。他回忆说:“从记事儿起,我耳边听到的就是京剧锣鼓点儿和各种唱腔,看到的是连唱带打的各种角色,可以说是在戏院的侧幕条儿中长大的。”

特殊的成长环境,使王平在幼年时就领略到国粹的魅力,从此一发不可收。“三四岁时,我就总爱模仿演员们的表演。穿上大人的长衣服,当水袖挥舞动一番;把大人的围巾系在腰间当大带踢来踢去……父亲看见我爱戏,心里很矛盾,怕我干了这行像他一样吃苦受罪,但他还是试探着问我的想法,我就回答了四个字:我想唱戏。”

但是,当真正走进京剧,王平才发现一切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好看、好玩。“正式学戏以后,我发现这是一种魔鬼式的训练。”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的腿总被父亲吊在头上,每天一条腿得吊上两三个小时,接着还要再踢上几百下腿,再换另一条腿,接着踢。王平的叔叔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也颇为动容。他说:“孩子那么小,我哥就让他对着墙练劈叉,每只脚下垫三块砖,后背再顶个大椅子。”那时候,幼小的王平每天一起床就要耗膀子、压腿、吊腿、劈叉、翻跟头……哪一样做得不到位,都会遭到父亲用刀坯子打屁股的严厉惩罚。但如今,他回想起往事却只有感恩、感慨和感伤。“我今年60岁了,还能驾驭舞台,且不太吃力,跟父亲给我打下的扎实功夫分不开,我感谢父亲。”

1979年,风华正茂的王平从部队转业到了天津市京剧二团,从此开始了奋斗不息的京剧生涯。数十年间,他囊括了《八大锤》《挑滑车》《长坂坡》等大武生戏,《钟

馗嫁妹》《闹天宫》《艳阳楼》等花脸戏,《华容道》《汉津口》等红生戏,《秦琼观阵》《野猪林》《定军山》《战宛城》《打金砖》等经典文武老生戏,《击鼓骂曹》《四郎探母》《上天台》《将相和》等安工老生名剧,以及《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现代样板戏,戏路极宽。

1998年和2005年,王平挑梁出演了新编传统戏《岳飞与杨再兴》和新编现代戏《华子良》,两次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成为天津市第一位荣膺“二度梅”殊荣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成为京剧界罕有的在传统、创新领域皆有建树的“大角儿”。而他却说:“荣誉对我来讲,是肯定、激励、新起点,也是责任。时至今日,我的心愿是让京剧事业整体发展。”

2014年11月22日,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大戏《康熙大帝》精彩上演,王平带领天津京剧院中青年演员,以唱作俱佳的出色表现,为荣归故里的京剧节画上圆满句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台新编作品中,不仅主演阵容中、青年结合,作曲、化妆等主创阵容也采取了老带新的安排,这正是王平刻意为之。他说:“京剧是依靠人来传承的‘活态’艺术,‘传、帮、带’精神既是行业传统也是现实生存法则。我们需要传承的对象,不只是一代代演员,还包括作曲、编剧、伴奏、服装、化妆、道具等所有幕后人员,大家必须共同成长,才能成就京剧这方国粹舞台。”

猜你喜欢
京剧院王平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篆刻作品欣赏
阴差阳错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咱去机场接个人
咱去机场接个人
京剧的起源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