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015-02-20 23:41刘依琳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因素大学生影响

刘依琳,张 弢,邹 剑

(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四川 成都 61004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刘依琳1,张 弢2,邹 剑3

(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四川 成都 610041;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睡眠是机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延迟入睡及睡眠时间不足等。睡眠质量是客观测定的生理指标与个体主观的心理评价的结合。睡眠质量的高低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均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本文就睡眠质量评估、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如对睡眠质量的认知程度、身体状况、生活环境、个人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等做一综述。

大学生;睡眠质量;失眠;影响因素

睡眠是生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对于人而言,睡眠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睡眠状况不佳不仅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和工作能力的下降,还可引起抑郁、焦虑和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处在学校与社会交界处的大学生一方面仍需为学业努力,另一方面还需应对花样繁多的课外工作与社团活动,同时,大学生群体中相互间的竞争随时随地在开展着,他们对睡眠时间的安排及其质量的高低左右着这群新社会人能否精力充沛地面对各种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睡眠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人群,且严重程度高于普通人群[1-2]。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着重探讨我国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睡眠质量的评估

睡眠质量的概念在医学研究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对其严格的定义尚未做出界定。Buysse等[3]在1989年提出,睡眠质量应该是客观测定的生理指标与个体主观的心理评价相结合,并将睡眠质量从7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同时,Buysse等学者也将该7个方面作为睡眠质量测量的核心,由此组成了现在国内外对睡眠质量的临床评价常用量表,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PSQI由23个项目构成,量表中,7个成分的分数之和为PSQI的总分,总分范围0~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在该表的运用中,通常根据PSQI的得分,将被调查者进行等级划分,国内目前有2种划分:(1)PSQI≤4分为睡眠质量较好,>4~<8分为一般,≥8分为较差;(2)直接以PSQI≥8分作为划分睡眠质量差的标准。该表经国内学者修订后,测试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均较高[4]。

2 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

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失眠者,约占大学生的16.9%~28.4%[5-6,2]。大学生的睡眠现状大多表现为延迟入睡及睡眠时间不足。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在晚上10点之前睡觉的大学生仅占6.8%[7],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父母干涉的减少以及同伴结伴玩耍的时间增多,使大学生夜间活动的概率和时间大大增加;大学生在进行学习任务的同时,需要面临诸如人际关系的社会学问题。在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睡眠。同时,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绝大多数大学生养成了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而这些行为易造成生理或情绪唤醒,进而影响入睡[8]。生活规律的人较少出现睡眠障碍,经常改变作息制度可能是导致大学生睡眠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有研究表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出现的睡眠质量问题有一定差别。施少平等[6]对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中发现,医学生睡眠质量的问题发生率(20.4%)相对于非医学生(13.8%)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医学生的课程安排较非医学生更加紧张、学习压力更大有关。对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睡眠状存在差异的问题[9],总的情况是低年级学生睡眠质量较高年级质量差,但高年级学生在特定阶段,睡眠状况亦不如人意。归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入校时适应新的环境能力较差,加之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而导致睡眠障碍;而高年级学生虽然心理更加成熟,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更强,但是面临更多的专业学习、实习、考研、就业等压力的时候,其睡眠状况也不甚乐观。在睡眠时间上,有学者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睡眠时间偏少,只有20%的学生符合睡眠标准[10]。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睡眠时间不够、睡眠质量差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使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学业等压力的他们心理压力更大,加重其心理负担,进而损害其社交、学习及其他方面的重要功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 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3.1 对睡眠以及睡眠质量的认知程度 霍建勋等[11]的调查发现,睡眠卫生信念与PSQI得分呈负相关,表明了睡眠认知程度对睡眠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和预测作用。有研究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全面深入的健康睡眠知识,而这部分学生大多存在睡眠障碍[1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大学生(78.2%)已逐步改善自身对睡眠质量的认识,并希望能够接受睡眠方面的健康教育以提高自身睡眠质量[7]。

3.2 生活环境 良好的睡眠环境能为睡眠质量提供保障。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很重大的影响事件。而这一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可能就是睡眠障碍。目前,国内大学生主要以住校为主,一般每个寝室会有3~6名成员,鉴于个人生活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圈等因素的差异,睡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寝室环境的好坏。对睡眠环境要求较高的学生往往受灯光、吵闹声等影响而难以入睡,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影响次日精神状况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一项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中发现,宿舍环境是睡眠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宿舍环境越差则睡眠质量越差[12]。分析原因可能是当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学生在家大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因而难以迅速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或者乐于参与熄灯后的集体讨论而导致难以很快安静下来,出现睡眠障碍。另外,入睡时间不统一、作息时间不规律、天气环境等因素均可导致睡眠质量降低。

3.3 身体状况 一般来说,身体状态和睡眠是相互促进的,比如:舒适的身体能促进睡眠,而同时,由于睡眠的发生,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即表现为高质量的睡眠。由此可推断,当身体处于疾病状态时,睡眠问题则可能随之出现。最典型的案例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对于有诸如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的患者,咳嗽刺激会中断人的睡眠状态;对于循环系统障碍如心衰、心梗的患者来说,由于体液循环障碍或者脏器的供血问题,患者同时会并发呼吸困难、机体剧痛等感觉,这些症状都会直接影响睡眠。而其他的一些身体异常,如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如脑炎,则表现为对大脑的直接刺激,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身体过于肥胖者也会引起睡眠障碍。肥胖者多有颈部脂肪过多或者咽腔狭窄的问题,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会加重气道的梗阻状态,从而导致呼吸吃力、肺换气不足,早晨起来会因脑供氧不足感到头痛,睡眠并没有恢复精力。更有甚者会出现窒息死亡。关于体育锻炼能否改善睡眠质量,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统一。多年来,人们都认为锻炼有助于睡眠[13],但实验流行病学却无法提供足够证据来证实这个观点[14]。笔者认为,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深度睡眠,从而达到迅速缓解疲劳的作用;但是应当避免临睡前的剧烈活动,因其可能导致大脑兴奋过度,不利于缩短入睡时间。

3.4 心理状态 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状态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大学学习生活中,诸如考试、失恋、人际冲突所产生的紧张、痛苦、愤怒等消极情绪,若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宣泄,则会影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张凤梅等[5]的研究显示: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自我焦虑水平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障碍和睡眠障碍呈显著正相关。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到底孰因孰果,目前并无明显定论,但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两者存在着复杂的双向关系,即:睡眠质量差者常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和抑郁患者常常表现为睡眠质量差。

3.5 性格特征 个体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有作者[15]运用卡氏16种人格(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睡眠与个性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睡眠质量与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和自制性等4项个性因素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等3项个性因素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具体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个性优柔寡断、情绪控制力差、适应力差的个体,睡眠质量更容易受到影响。而在王小丹等[12]的研究中以艾森克人格测验(EPQ)测试人格特征发现,神经质对睡眠质量的总效应最大,一方面它和内外向都是睡眠障碍的直接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神经质还可通过心理疾病倾向等中间变量起到间接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神经质得分较高的人情绪波动较大,受到刺激后心情不易平复,从而难以恢复正常生活而影响睡眠质量。其中,冲动作为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国外的睡眠质量和人格特征的研究中已经对其进行了验证[16]。其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神经生理方面,即人的冲动性与5-羟色胺相关联,而已知5-羟色胺是脑内的一种重要的神经介质,在睡眠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7]。

3.6 性别影响 就群体而言,不同性别间是否存在睡眠质量的差异,在学者中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以往的不少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18-19]。分析导致这些差异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女性独特的生理特性及其自身激素水平造成其天生感情细腻,感性对待事物,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应激反应较男性强烈。也有人认为男性在大学生活中更容易受到网络游戏、聚会等夜生活的影响,从而出现主要以睡眠时间短为表现的睡眠障碍。而Voderholzer等[20]则认为,男女在睡眠上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抑郁、焦虑的混杂因素而造成,实则二者之间并无差异。李燕芬等[21]对中国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做了Meta分析,结果发现性别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3.7 负性生活事件 负性情绪的产生主要源于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大学生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主要可以表现为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情感问题、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就业压力大等。刘建安等[22]研究发现,在生活事件中,调查者的学习压力越大其睡眠质量也越低,即学习压力事件对PSQI具有独立预测作用。Abouserie[23]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诸如考试成绩、学习负担等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大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其次才是经济问题、缺乏与亲友相处的时间等与社会相关的因素。施少平等[6]的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主要受上课注意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睡眠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与这些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严由伟等[24]认为:当个体面对生活负性事件的压力时,机体随即产生应激反应,其程度受到认知评价的影响,并与其相互作用。即若其对事件的评估为负性的、消极的,个体就会产生压力感,从而影响睡眠,而影响睡眠这一结果又会形成新的负性事件,从而对个体产生不良的结果。

近来,有学者就压力源(包括家庭、工作、学习、社会文化以及躯体疾病等各方面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压力源、压力应付(包括人格特征、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压力反应(包括生理、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等反应)三者与睡眠质量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每一个变量的改变都可能成为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的切入点。由此可见,睡眠质量的改善是一个系统性治疗,需要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多因素协同发挥作用[24]。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大学生对睡眠质量的认知程度、身体的自身状况、心理因素以及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等。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其影响因素,不仅要做到体魄健,还要做到心勿扰,同时还要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做到保持安静的环境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高质量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去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1]倪杰,白瑞,昌婷婷,等.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9):54-55.

[2]FALAVIGNA A, DE SOUZA BEZERRA M L, TELES A R, et al. Sleep disorders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outhern Brazil[J]. Sleep Breath, 2011, 15(3): 519-524.

[3]BUYSSE D J, REYNOLDS C F, MONK T H, et al.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 Psychiatry Res, 1989, 28(2): 193-213.

[4]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5]张凤梅,陈建文,杜风芹,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5):574-575.

[6]施少平,熊定宇,晏渠如.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462-1464.

[7]周薇,王珍,沈国丰,等.大学生睡眠问题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73-75.

[8]金幸美,李小妹.高校学生睡眠质量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24):2243-2246.

[9]白克镇,李经伦,陈德宇,等.医学生睡眠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52.

[10]吴莎,包家明,韩海英,等.某高校学生睡眠质量及睡眠知识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114-1115.

[11]霍建勋,杨翠英,张利霞.包头市大学生睡眠卫生知信行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1):4-7.

[12]王小丹,高允锁,郭敏.医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2):235-239.

[13]HUBLIN C, KAPRIO J, PARTINEN M, et al. Insufficient sleep -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adults[J]. Sleep, 2001, 24(4): 392-400.

[14]YOUNGSTEDT S D, O’CONNOR P J, DISHMAN R K.The effects of acute exercise on sleep: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J].Sleep,1997,20(3):203-214.

[15]王欣,范津.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卡氏16项个性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2):71-72, 84-96.

[16]MOORE M, SLANE J, MINDELL J A, et al. Sleep problems and temperament in adolescents[J]. Child Care Health Dev, 2011, 37(4): 559-562.

[17]钟静瑜,黄俊山.5-羟色胺与睡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0):1471-1473.

[18]胡蓉芳,姜小鹰,林大熙.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3,17(3):207-208.

[19]KIRMIL-GRAY K, EAGLESTON J R, GIBSON E, et al. Sleep disturbance in adolescents: Sleep quality, sleep habits, beliefs about sleep, and daytime functioning[J]. J Youth Adolesc, 1984, 13(5): 375-384.

[20]VODERHOLZER U, AL-SHAJLAWI A, WESKE G, et al. Are the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leep measures? A study of insomniacs and healthy controls[J]. Depress Anxiety, 2003, 17(3): 162-172.

[21]李燕芬,叶小华,徐英.中国大学生睡眠质量性别差异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74-77.

[22]刘建安,苏晓梅,静进,等.临床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36-39.

[23]ABOUSERIE R.Sources and Levels of Stress in Relation to Locus of Control and Self-esteem in University students[J].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4,14(3):323-330.

[24]严由伟,刘明艳,唐向东,等.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与睡眠质量关系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34-1746.

邹剑,zoujian926@163.com

R179 <[文献标志码]A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DOI:10.11851/j.issn.1673-1557.2015.05.030[文献标志码]A

10.11851/j.issn.1673-1557.2015.05.030

A DOI:10.11851/j.issn.1673-1557.2015.05.030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50918.1735.022.html

2015-01-19)

猜你喜欢
因素大学生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解石三大因素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