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端国,裴新武 (监利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湖北 监利43330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是骨质脆弱身体虚弱的复合体,同时处理好这两方面问题的手术方法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1]。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明显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接受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岁。骨折分型:A1型8例,A2型24例,A3型13例。
1)围手术期处理 入院后患者进行患肢皮肤牵引,完善术前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30min预防性静脉给予抗生素,术后行足底静脉泵,抗凝治疗。
2)手术方法 手术在骨科牵引床上进行,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骨盆置于水平位,内收躯干和患侧下肢,同时屈曲外展健侧下肢。牵引复位骨折,C型臂下见骨折复位良好,常规消毒铺巾,做一斜行皮肤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尖的上端,并向近侧及后侧延伸,长约4cm,切开皮下、阔筋膜张肌,从股骨大转子外侧旋入导针,C臂下证实针位于股骨髓腔内,空心钻扩髓,推入髓内钉,透视下确定深度合适。在近端瞄准器导引下旋入螺纹导针,调整前倾角满意后,测深,钻孔,旋入螺旋刀片,远端锁入锁钉,锁定刀片,安置尾帽。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3)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一代头孢抗生素预防感染48h,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并行足底静脉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2周拆线。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术后1周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本组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约100mL,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复位情况按Banmgaertner[2]标准评定:优38例,可7例。45例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良好。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延长及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增长,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采用非手术治疗降低了新陈代谢水平和骨密度,常常加重病情,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3],所以绝大多数的学者主张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活动,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PFNA是由PFN改进而来的第3代随内固定装置,最大的优点是将PFN近端双钉结构改进成大面积螺旋刀片,增加了旋转和角度的稳定性,特别适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近端有60°的外翻弧度以保证主钉顺利进入髓腔内,同时应用螺旋刀片取代双钉系统,较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螺旋刀片进入松质骨的过程中可使骨折端加压的效果,减少了旋转引起的退钉改变[4]。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1] 郭庆山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合理选择 [J].骨科手术学杂志,2010,19(6):453~454.
[2] Banmgaertner M R,Curtin S L,Lindskong D M,et al.The value of the tip-apex distance in predicting failure of fixation of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 [J].J Bone Joint Surg (Am),1995,77 (7):1058.
[3] 魏伟明,张育斌.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2):139~142.
[4] 杨海林,张杰,董金波,等.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6):55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