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政论片的话语转向与“中国梦”的影像诉求
——评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

2015-02-20 17:09高晓虹赵希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政论铸就劳动

■ 高晓虹 赵希婧

电视政论片的话语转向与“中国梦”的影像诉求
——评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

■ 高晓虹 赵希婧

【编者按】2015年“五一”期间,大型纪录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综合频道、纪录频道连续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为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本刊约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主创人员等就该片的价值导向、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与总结,并组成本期“个案研究”,期待“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艺术化传播同时,能够引起学界的理论关注。

【本栏责编:潘可武】

2015年“五一”期间,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亮相荧屏。它首次以“劳动”为主题,追溯历史、审度当下、憧憬未来,用凡人小事贯穿“劳动”的微言大义,以民间视角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不仅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重要讲话精神,也利用大众媒介平台,对全社会进行了一次有关爱国情怀、劳动意识的再启蒙和再教育,社会反响大、观众口碑好。

与传统政论片不同,这部作品以“小人物”为主人公,既有老一辈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也有80后、90后的劳动生力军。全片通过人物故事的夹叙夹议,展示全国人民投身劳动的生动实践,讲述平凡百姓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业潜能,用智慧和双手改变命运、创造价值,共铸“中国梦”的感人故事。

总览全片,创作者们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呈现出中国百姓伟大又质朴的劳动性格以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强大正能量。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得益彰,细腻入微又大气磅礴,是宣传“中国梦”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入脑、入心的好作品,对当下电视政论片的创新思考具有启示。

一、以“劳动”为核心,开启“中国梦”的华美篇章

作为重要的政治理念,“中国梦”的提出受到了国内外的多方关注,围绕“中国梦”的宣传报道成为新闻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何才能丰富宣传视角,提升宣传效果,把“中国梦”的宣传不断引向深处?《劳动铸就中国梦》以每个人每一天的劳动实践作为“梦”之根本,通过劳动改变命运、创造财富、点亮智慧、提升品质、缔造幸福、彰显国魂六个方面,将治国方针转换成平凡百姓的人生故事,凸显了中国梦“实干兴邦”的深刻内涵,成为政论片颇有新意的一次尝试。

第一,深化理论,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意义。这部作品视野开阔、论证深刻。全片以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量史实为依据,从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入手,说明劳动无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诉诸理论,劳动是一个哲学命题,是马克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本片将各行各业的凡人小事,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相结合,深化了劳动传承的时间意义,拓展了关于劳动的空间想象,使人们在历史实践与当代发展的时空交汇中,领会马克主义劳动观的现实关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立足中国,今天的“劳动”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一形式,而成为包含智慧与勇气的一种“创造”。它激发了奋斗的热情,释放出创新的潜能,汇聚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和中国发展壮大的强大气场。这就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也是《劳动铸就中国梦》的精髓所在。

第二,结合国情,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情怀。创作者沿着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记录了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中心思想。在这部作品中,既有“红旗渠”中气壮山河的“体力劳动”,也有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创造性劳动”。对于创作者而言,无论是伟大的发明,还是平凡的工作,都饱蘸笔墨地予以书写和讴歌,赞美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质朴和勤劳。作为政论片,这部作品没有空谈理论唱高调,而是结合国情,把对于劳动的理解和认识与现实生活放在一起,以“劳动传承”贯穿始终,抒发历久弥新的“劳动情结”,肯定了劳动托举“中国梦”的核心要义。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劳动铸就中国梦》不仅是电视创作的“梦想奏鸣曲”,更是中国人发自内心、自信高歌的“劳动光荣颂”。

二、以“人物”为主线,述说“中国梦”的民间榜样

立足全球传播时代,“中国梦”的宣传报道要化“梦想”为“实际”,避免在空洞的“梦”上过度渲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与每个中国人的命运、前程和幸福息息相关,理应从“人”的角度做文章,注重人文关怀。

这部作品勾勒了劳动者的群像画卷,将“中国梦”融入到人文讲述中,渗透到人物、故事和细节里,将个人成长置于国家前进的跑道上,充分肯定了劳动者们对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所起的作用,找到了“中国梦”的现实落点。

第一,跨越时代,呈现劳动内涵发展变迁的历史框架。《劳动铸就中国梦》采用两条线索,展开双线叙事,把劳动者们置于历史长河,着力剖析有关劳动的发展变化,以及综合国力发展之下现代国人对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认知转换。首先,全片以历史时间作为节点,重温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兴衰,回顾了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上下求索,展望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劳动者与世界对话的东方风采……结合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以及劳动者个人命运,不仅呈现了小人物的劳动史,也诉说了新中国的创业史①。其次,就人物选择而言,既有艰苦顽强的建筑工人,也有走出国门的现代企业人,既有小商户、小职员,也有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互联网大军们……总之,劳动模范、业界菁英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劳动者交织出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绘制了“中国梦”的全景图,诠释了“劳动平等,人人光荣”的美德与观念。

第二,见微知著,刻画“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劳动性格。中央电视台胡恩副台长在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研讨会上指出,制作团队走向基层、深入百姓,进入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劳动现场,选择具有电视表现力的代表人物,进行贴身式采访,不仅获得了一手资料,也记录了生动的人物故事。②比如,第二集名为《劳动创造财富》,它以闻名遐迩的“老干妈”品牌为例。在视听语言的表现之下,主人公陶华碧不怕吃苦的内在性格、与时俱进的劳动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上世世纪80年代末,这位贵州妈妈以在街头卖辣酱为生,独自一人承担抚养两个孩子的家庭重担。三十年后,从“小吃摊”到“小饭馆”,再到全国知名品牌,陶华碧凭着韧劲,靠双手吃饭,靠智慧经营,实现了创业致富的人生梦想。从亲手切辣子到投身办企业,“老干妈”的传奇故事也揭示了几十年来劳动内涵的变化和劳动形式的拓展。如今,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面对行业多样化的新情况,劳动不只是“吃苦流汗”,也要讲求策略和方法,做到管理经营与世界同步、和现代接轨,引导人们把对劳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

三、以“故事”为载体,彰显“中国梦”的鲜活力量

作为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旨在以“劳动”为切口,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深入阐释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它所承载的主题内容无疑是厚重、严肃而深邃的。对于创作者而言,既要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和思想高位,达成片子创作的既定目标,托起“中国梦”的宏大主题,也要避免政论色彩太过浓重、表现形式过于呆板。③那么,纪实与政论,是否能够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呢?

这部片子以“讲故事”为突破口,把声音、画面、解说、同期采访融入故事化表达,通过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劳动特点和劳动群像,展现劳动场景和劳动细节,汇聚成一个个或宏阔壮美,或温情动人的劳动故事,让观众在电视艺术的故事氛围中,感受到了“劳工神圣、劳动光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史论并重,尝试纪实与论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政论片以论述思想、传递理念为己任,但是,如何优化传播效果,形成社会影响却大有讲究。这部作品将“说理”与“故事”相结合,把“劳动”和“梦想”具象化。比如,论及互联网经济,作品从2014年9月16日阿里巴巴上市说起,首先介绍了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作品中采访了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明确指出,电子商务不仅加快了消费主导的发展步伐,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质,也加速了物流等相关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此外,创作者们转换手法,结合上述内容,又讲述了39岁快递员“老胡”的故事,带领观众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送一笔单子可以挣到两元钱,一天能送一百多单,快递员一个月的收入大约六七千元……“老胡”干了四五年,凭“真本事”在老家买了房子,成为产业升级换代大潮中新型劳动者的代言人。可见,网络经济的“新潮”劳动者不仅在上市公司和办公室里,也在我们身边,如“老胡”一样,亲切、朴实又不失幽默,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方便市民生活、扩大流通渠道创造劳动价值。

第二,深入一线,探索劳动“故事化”的生活源泉。全片内容覆盖广泛,足迹遍布高原、戈壁,海洋、深山。创作者们把镜头对准工矿深处、人迹罕至的劳动现场,在抢险救灾、风雨雷电中,捕捉场景和细节,深入日常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和故事源泉。可见,要把“劳动”这一复杂命题反映得让观众喜闻乐见并非易事,除了依靠电视的声画优势和高科技互动手段,也要求创作团队用心择取身边人、身边事,聚焦并挖掘“劳动”对于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31岁的饭店经理冉志平、中化东方码头的“老员工”虞纪春、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中心护士长王克荣、青藏高原上的中学老师王伟涛……每一张平凡面孔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劳动的故事,每一句质朴的言语都从一个侧面诉说着劳动的意义。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使片子有温度、见筋骨,饱含着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哲理。

四、以“情感”为灵魂,共构“中国梦”的时代回响

政论片切中时代脉搏、反映人民意愿,应是史与诗的结合、情与理的桥梁,既要吹响社会进步的号角,也要捕捉人民群众的心声,必须集主题严肃、思想正确和可感、可视为一体,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直抵观众的情感深处。

《劳动铸就中国梦》首次聚焦“劳动人”,试图通过都市白领的专注、建筑工人的辛劳、医护人员的责任、科研工作者的探索,呈现出劳动人民投身祖国建设事业、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自豪感、荣誉感,形成人们对于劳动的情感共鸣。

第一,放眼世界,阐释古今中外共享共通的劳动认同。这部作品取材广泛,以“劳动”为核心讲述“中国梦”,却不局限于中国本土,反而以更大气的姿态和更开阔的视野,将“中国梦”置于全球范围,旨在抒发全人类共同的劳动情怀。因此,创作者们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既包括了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中国发明,也讲述了西方世界从工业革命到电力时代、电子时代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当代与历史的一脉相承、中国与世界的彼此联通的景像。电视片不仅书写了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传奇”、十三亿人民生改善的“中国故事”,也抒发了全球共感的志向与豪情,焕发出更强大的思想力与更广泛的情感认同。

第二,立足本土,彰显当代中国劳动创新的国民境界。在关于劳动的认识上,《劳动铸就中国梦》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将多元化的劳动形式纳入其中,赋予劳动更多创新之意。作品不仅歌颂劳动,更提倡运用“巧劲”提高劳动效率,巧用“智慧”提升劳动品质,围绕“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民生追求做文章,充满了时代气息。比如,片子讲述了国电龙源西藏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晞的援藏故事。2007年,他从江苏来到西藏,用了八年时间,开创了“羊八井地热发电”等多个世界第一,截至2013年年底,为藏区69万人口摘掉了不通电的“帽子”。他的劳动不仅在于发明创造,也点亮了藏族百姓对于“光明”的集体记忆。此外,还有城市里的年轻“创客”们。他们把对于劳动的思考转化为知识创新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表达青年一代的劳动热情,体现出新时期中国人的劳动追求。

综上所述,《劳动铸就中国梦》以“劳动”为题纵贯古今,以“小人物”为切口论说道理,通过讲述平凡人的“中国梦”,阐释劳动的伟大意义。它将百姓视为劳动的主力、筑梦的主体,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归功于每一个劳动者的努力进取。“劳动”不仅成为获得成功、改善生活的渠道,也是人们实现人生理想、创造社会价值的寄托。总之,这部作品不仅意义深远,也实现了电视政论片的手法创新,奏响了“中国梦”的时代强音,肩负起弘扬正气、凝聚共识的时代使命。

注释:

① 引自常卫国:《让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壮美乐章——品大型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光明日报》,2015年5月15日第5版。

② 引自《弘扬劳动精神铸就美丽中国梦——央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研讨会发言摘编》。

(作者高晓虹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学部长、教授;赵希婧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政论铸就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千锤百炼,铸就十佳
融媒体时代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策略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热爱劳动
竭诚铸就返乡创业路
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