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建设研究

2015-02-20 15:40
关键词:通识普通高校艺术设计

王 鹤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综合高校艺术通识教育,也称“公共艺术教育”,目前设置于大多数综合大学中,涵盖门类广,通常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学门类下几乎全部学科的相应知识。在教育部 2006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指出这一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教育部该指导方案的颁布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文献的增幅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这一事实。通过CNKI检索篇名包含“公共艺术教育”的文献,可以发现此类文章从 1996年至 2004年基本每年保持一篇的数量,且多集中于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中学艺术师资。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于 2006年颁布后,该领域研究文章开始陡增至每年 10~20篇的规模,且内容已聚焦于普通高校如何借助艺术教育提高理工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潜力。

二、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内在危机

近几年以公共艺术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一直保持着每年30~40篇的规模,至2012年已经达到一年 88篇的高峰,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但快速发展的背后,其内部普遍存在的“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偏少……师资队伍缺乏,课程设置零散随意,课程效果不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1]。如果说此类问题尚可以通过机制建设和加大投入来解决的话,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普遍存在两个由于设置思路不能与时俱进从而严重影响自身发展的内在问题。首先,当前众多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沿袭多年不变的思路与大纲,过多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的鉴赏内容,缺乏对以“90”后为主体,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的了解,面临失去学生兴趣的危机。

其次,公共艺术教育不能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也是制约自身发展的原因之一。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艺术教育离开了专业教育的支撑,普及教育很难有发展后劲。主要原因有:吸引不到优秀教师,现有的教师毕业后从事艺术普及工作,三五年后知识很快老化,且难以更新提高;在高校中的地位很难有根本提高,教师个人发展受到制约;教学科研等没有专业支撑很难提高层次”[2]。

三、依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建设艺术设计通识课程的可行性

面对这一新形势,已有不同领域学者提出了富于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针对传统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容易失去当代大学生兴趣的问题,早有研究者指出将艺术设计课程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局面:“一般的公共艺术教育诸如音乐、绘画的欣赏需要一个非日常的状态……否则容易流于空洞的概念和僵硬的说教……而艺术设计……的审美教育是以每个人的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由此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具有独特的直观性与持久性”[3]。

其他学者在研究中也肯定设计艺术走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但具有自身鲜明特性与不可替代的功能,也能够很好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固有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4]。

除此之外,通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升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能够得到雄厚专业人才的支持。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艺术专业教育蓬勃发展,在传统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戏剧学院外,诸多综合大学开办艺术设计专业,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到 2009 年已有各类设计院校 1 348所,5 500 个专业点,年均在校学生数在100~120万人,每年有30万人进入”[5]。如此大的艺术设计专业规模,是中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发展历史中所不曾面对的新形势,也为普通高校开办相应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提供了丰厚的人才储备。只是由于学科壁垒等原因,这一基础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公共艺术设计—最理想的艺术设计通识课程设置

基于多种原因,源于专业教学的艺术设计课程转化为通识课程,为公共艺术教育服务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两者原本属于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渠道。如研究者指出的:“专业艺术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专业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创造精神产品的专业艺术工作者,普通艺术教育则重在培养热爱艺术的普通爱好者和欣赏者”[6]。因此,将艺术设计课程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需要专业教育者转变教学思路,根据后者的性质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要探索并逐渐确定一门能够在上述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中求得最大公约数的艺术设计通识课程。

艺术设计学科门类众多,在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9月)中,设计学下包括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9个专业。选择以哪个专业为基础开设理想的艺术设计通识课程是一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所限,这门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必须具有高度综合性,才能在有限的学时中,面对专业背景不同,艺术知识基础水平不一的学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这门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必须能集人文与科技知识于一身,积极介入现代社会生活,与当代大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在借鉴海外高水平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国外艺术教育目的注重艺术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不让艺术成为架空的、独立的、不能落到实处的学科”[7]。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目光逐渐聚焦到一个新兴专业——公共艺术。虽然这个名称与“公共艺术教育”很接近,但此“公共艺术”非彼“公共艺术”。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一种20世纪后期兴起于欧美,以鼓励公众介入公共空间艺术论证、创作、批评为特征的新型艺术形态,形式多样,并产生了以美国“百分比艺术”为代表的成熟公共艺术建设机制,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概念在进入中国后,一方面国内学术界在进行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相关美术、设计专业院校积极开展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旨在培养能够在公共空间中整合多种介质进行创作、设计的人才。2012年,公共艺术已经作为艺术学门类下设计学类的9个专业之一,进入《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中,代码 130 506,由此可见从教育主管机构到社会各个层面对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期待很高,需求很大。

与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相比,公共艺术专业教学具有高度学科交叉性,其中的“大地艺术”(地景艺术)包括了环境设计中的环境调研、绿植运用等要素;“城市家具”包含了与产品设计关系紧密的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艺术中街道3D画等重要的类型也广泛运用了视觉传达的形式;现代公共艺术还广泛运用信息、光电、机械甚至物联网等新兴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说公共艺术包含除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之外其他 7个设计学专业的主要特征并不夸张。此外公共艺术还兼具有美术与文学的属性,许多部分保持着与美术创作不可割舍的联系,在幽默的表达方式上也完全可以用文艺理论加以分析批评。公共艺术自身的高度综合性,使得公共艺术专业教学能够实现对其他多种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最大包容性,也使其成为艺术设计教学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的理想切入点。

由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长期处于两个不同的体系之中,考虑到学科壁垒等因素,两者的融合与互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再加之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出现时间较短,自身还处于不断建设和成熟之中,必须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实现效果最大化。互动可以从教师交流开始,最终目标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创新,建设一门符合公共艺术教育特点的,以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为基础的高质量艺术设计通识课程。笔者在天津大学开设的课程《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在这方面开展了相应的探索性工作,并在根据理工背景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8]。

五、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设置的意义

此类课程的成功建设将在两个方面都产生积极意义,既活跃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局面,又为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开辟了空间。

一方面,针对前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两大问题,以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新型艺术设计通识课程,首先可以使学习者在有限的学时中接触多方面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人文、艺术知识,从而具有不断关注新问题的热情和不断思考新问题的意识。其次,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可以依托普通高校相关艺术设计专业设立,在师资力量上有较强基础,在教学内容上更新快,能够很好满足当前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与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后者的受众范围与影响力,从长远看来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健康发展也有极大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是培养成熟公共意识与发达设计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后两者正是构建现代公民社会与创意经济时代的关键要素。如此一来,以不同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能够在不久的未来,有效提升中国公民的公共空间审美意识与批评力的提升,有助于营造高素质公民组成的现代社会。

另一方面,以通识课程的形式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对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也有很大裨益。毕竟后者还处于建设阶段,相应模式上处于不断摸索中,如何将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技法、工艺结合,如何从跨学科而非狭窄专业角度培养并发掘人才,与受众面广且专业背景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将是有潜力的举措。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融合,不但有利于自身体系的立体化与丰富化,也为中国公共艺术事业日后的繁荣昌盛培养了学术背景多样的创作、策划、批评后备军,以及一个更为庞大的成熟、睿智的鉴赏群体。因此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不但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狭义功用,还具有壮大并提升中国当代艺术整体水平的意义所在。

六、结 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教育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兼具两者特征和要求的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将使两个学科变各自为战、老死不相往来,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典范,并以此为起点开展艺术设计公共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走向全面化、深入化、专业化、系统化和前沿化,满足时代需求,顺应当代大学生认知心理,最终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较高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1] 王利琳,丁东澜,季诚钧. 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时间、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12(3):18-20.

[2] 庞海芍.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困境与出路[N]. 中国教育报,2005-09-15(5).

[3] 金银. 公共艺术教育的新形式:艺术设计通识教育[J]. 艺术教育论丛,2010(1):86-88.

[4] 黄珊. 让设计艺术走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 装饰,2008(1):120-121.

[5] 郑曙旸.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研究型定位[J]. 装饰,2010(6):43-47.

[6] 朱苏华.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 江苏高教,2012(2):99-100.

[7] 巢蓉. 国内外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比较思考[J]. 民族音乐,2008(6):78-79.

[8] 王鹤. 天津大学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创新实践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15(3):122-127.

猜你喜欢
通识普通高校艺术设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星.云.海》
《花月夜》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