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校外联合办学及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2015-02-20 11:58尹德谟
关键词:民办办学校企

尹德谟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743)

随着全球性后工业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以及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托起的第三产业的相应扩展,全球化产业链整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相继,由于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影响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首要因素。随之带动起来的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形成了生产形态、生产结构和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态势。这种以应用性科学技术支撑的后工业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意义、教育结构、教育功能和学术体系等重大认知领域也产生了关联性的巨大影响。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持续不断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正是这种影响和冲击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迫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现行的“教育意义、教育结构、教育功能和学术体系”是否需要加速改革和如何加速改革,以适应于世界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科学及其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迫切需求。

对此,自2010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就“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专题不断阐述着自己的理念和观点。鲁昕副部长的这些讲话,不仅为公办院校今后的办学方向提出了权威性指导意见,而且对民办院校在教育理念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办学的时空上对民办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办学思想上对民办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今年5月2日国务院制定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从国家快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今后若干年内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出了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是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民办高职教育确实到了应该认真思考何去何从的时候了!

所谓内涵建设协同要素讲的是民办高职院校校外联合办学及其合作机制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从国内外高职教育办学的形态和结构来看,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可以独立完成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职业教育质量越好的学校,一定拥有优质的外围办学环境,一定拥有一个或若干个社会企业、行业、厂矿、公司等经济实体携手联合办学。因此,联合办学的合作机制便成了这一协同要素的主题和核心,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满足服务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多方向、多结构的校企联合办学的教育形态和社会结构及其双向对话的运行机制

校-企联合办学的职业教育形态和社会结构应该是我国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前提条件。离开了校企联合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犹如纸上谈兵、无皮之毛、无水之源。这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从专业结构的设置到课程体系的构建、从师资队伍建设到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设计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等等,都必须从社会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出发,使整个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始终都围绕着“产业”和“就业”这两个目标来运行。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单靠高职院校本身的力量和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携手同心协力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来联合办学,是确保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前提和保障,这也应该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首要指标。

在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通常情况下,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都要通过立法与税收减免政策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并在宏观上参与和指导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就业工作。然而,由于建国后六十多年来的教育体制、教育格局、教育结构所致,至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确认或确定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纵横关系,使得高职教育与现实的职业岗位相互脱离。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没有培养,学校培养的人才社会又不需要;另一方面,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的使用上缺乏沟通机制和互信机制,难以对话。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但真正进入实质性合作的还不多,还存在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从高职院校发展与社会服务方式来看,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基本的教育平台,也是其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之道。校企合作双方应掌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建构校企双方合作的教育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二是确立双方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领域及双向互惠的运行机制;三是确立和健全双方合作的系统运作与操作程序及规范。而要实现这三个关键点要素还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校企合作的前提保障和行为规范。从专业角度和就业角度看,我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仅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产业群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还要求其拓展的专业群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职业市场和就业市场基础上,使学生一入学,就有“专业等于就业”的概念,使毕业生一毕业就有明确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去向。这一切离开了扎扎实实的校企合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从以上三个关键点入手拓展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毕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顺利就业铺平道路,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二、以专业建设为纽带,构建产-学-教为载体的教学平台和课程体系的“三元对话”运行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清楚,即: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区域产业,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功能定位和专业发展格局;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构建必须从专业建设的需求出发,专业建设必须以产-学、产-教为载体来搭建教学平台。产-学、产-教为载体的教学平台必须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对人力资源需求为前提。为此,构建起来的“产-学-教”为载体的教学平台和课程体系才可能具有生机勃勃的良性循环的运行功能作用。

然而,回顾二十多年来的高职教育历程,由于种种原因,“校企联合办学”、“产 -教教学模式”、“产-学培养模式”基本上流于形式,“校企联而不合”、“产教难以对话”、“产学难以互动”的情景到处可见。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内在原因很简单,分析起来最核心的有以下两点:

首先,有的学校找不准自己的办学定位,缺乏自知之明,一味贪大、求快、求多,只想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利益,捞取最大功利,却忽略了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办学定位和功能定位,甚至放弃拓展自己的办学特色,陷入民办高职院校最为忌讳的“专业趋同”大战之中,进而不仅缩小了自己内部的办学空间,也限制了自己外部发展的外延环境。

其次,要建立‘产-学-教’为载体的教学平台和课程体系良性循环的“三元对话”运行机制,高职院校必须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产-教的深度合作才能实现。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切并非学校和企业单方面就可以携手完成的,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政策的支撑和政府的参与和指导,这一机制是难以运行的。因为这一机制的运行需要“润滑油”!既然高职教育结构调整是国家经济建设战略所需,那这“润滑油”该由谁来提供?使用在何处最能产生效率?如何使用?等等问题,这势必是国家、学校和企业三家都该考虑的事,而非单纯的校企两家的事。若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那其它问题也就会顺理成章地迎刃而解了。

如此一来,学校便可借助这一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全力推进与地方产业集聚和布局相匹配的重点特色专业群建设,开发和增强市场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专业,适度限制需求量小的专业规模,休眠或淘汰无市场需求的专业。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增强专业实力,实现特色专业与相关行业的衔接,扎扎实实地把“产-学-教”为载体的教学平台及课程体系的“三元对话”运行机制发挥到极致,使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动态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使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下,合理有序竞争、各有所图、各有所长、各有所获,使高职教育步入良性循环之中,为产业发展服务!

三、以企业为依托,以实践岗位为平台,构建以职业工场为载体的“产-学”、“产-教”实践教学基地及“三元-双向”对接-对话运行机制

建立“产-学结合”、“产-教结合”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以职业工场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及产-学、产-教、学-教“三元-双向”对接-对话运行机制是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结构。这个结构,对外是教学基地,对内是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的所有实践性教学活动应该被视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与课堂教学并驾齐驱的、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从高等教育学理论出发,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这个教学环节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必须存在,而且还必须贯穿高职教育的始终。它既要承担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教学设计、计划、内容、衔接、协调和实施等教学功能作用,还必须承担另一个十分重要、而目前普遍被忽略了的功能作用,那就是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如果这一教学平台和运行机制的双重功能作用被充分发挥,它将会使整个高职教育这台庞大的运行机器得到快速运转。

1.构建和不断完善学生的实践教学平台,是民办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的基础条件。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设计、技术、技能、素质、模式、手段、规模等诸多教学过程、内容和环节的处理,都必须根据职场、车间或工场等生产或经营第一线所构建的实践教学环境来决定,是教学实践主动适应于职场、生产或经营第一线,而非职场、生产或经营第一线来委身将就教学实践,这应该视为高职教育产-学、产-教、学-教“三元-双向”对接-对话运行机制的工作原则。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之所以必须要依托这一条线来完成,道理就在这里。

然而,一方面,从目前我国民办高职教育内部出发,许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尚未摆脱传统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和束缚,在专业的布局和结构上迎合了专业学科建设和学术理论研究在形式上的要求,对职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缺乏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筹规划,与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较大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上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滞后,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企业和行业没有建立人才培养对话沟通机制,许多学校都是按自己的办学方式一厢情愿地、或随大流地办学。而学校的人才培养却与地方经济严重脱节,在培养规格和规模上也难以跟上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形成一方面“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一些专业“趋同性过大”和“人才过剩”的不平衡局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除去国家和政府承担和实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之外,校企双方建立稳定的“产-学结合”、“产-教结合”、“学-教结合”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以职业工场和生产第一线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及其“三元-双向”对接-对话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有效的途径。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哪些知识为必需,学到何种程度为够用,这在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初始阶段就应该有一个框架性整体概念。但是,这恰恰又是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很难拿捏的、过筋过脉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一框架性整体概念的获得只能以某一专业或某一类专业的学生在“产-学结合”、“产-教结合”、“学-教结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前期运行过程中对某些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综合指数为依据,经过数年校企双方对实践教学成果验收后积累而成,而非人为地想当然地来确定。实事求是地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这应该成为高职教育应该遵循的教学管理准则。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告诉我们,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知识是基于实践过程来筛选和吸纳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人通过对技术技能反复操练的养成训练中习得的一套行为习惯,经过人脑中建立起来的个体行为系统和认知系统共同筛选后,存储在人脑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中的职业技术必需的信息符号。这类知识与零散的、单一的、颗粒性知识信息符号不同,它具有鲜明的逻辑性、粘合性和连贯性,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所需知识的有序排列。人,一旦在实践过程中获取和习得某一知识序列,它会内化于心智技能结构和认知结构之中,使简单技能、心智技能和认知技能在本质上都获得升华和飞跃,使人终身享用。这便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技在手,终生受益”的道理所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比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更具挑战性。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心智技能的内化、迁移与习得,要求学生在技术操练时既动手又动脑,边干边学、边学边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而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学习过程(非研究过程)的特点是在知识的学习进程中,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演绎或推理,边学边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印证相关的学术理论或观点,强调的是知识信息的加工、储存与提取。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产 -学”、“产 -教”、“学-教”教学平台的实践性教学功能,势必要求高职院校深入相关企业和行业,调查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技能以及职业发展趋势,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职业和岗位对人才需求的系列综合数据和指标,与相关联合办学的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等人员共同研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内容和方案,共同规划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高职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2.构建和不断完善“双师型”师资培训平台,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再三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师到企业工作,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教师到企业工作,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指导,让校企双方的相关教学人员的作用都能在教学平台上得到发挥和提高。这种校企双方“边学边干”,双向互动机制应该是基于这一教学平台培训、锻炼和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不可能有现成的适合各种职业场所的、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来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因此,从职业教育需求出发,制定相关短、中、长期工作计划,以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为“母鸡”,以实践教学平台为“鸡窝”,借鸡下蛋,借窝孵蛋。在产 -学、产 -教、学 -教“三元-双向”对接-对话机制的运行下,把专业技术课程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有规划、有措施地培训和“孵化”一批骨干教师。在整个实习实训工作流程中,自始至终为每一位教师都配备相关指导教师或师傅,在他们的指导下,使这些教师在教学平台上训练成长,并逐渐成为能在某一专业技术上独当一面的、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此外,为了增强人才培养机能,以专业技术课程为依托,拓展专业技术方向,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和行业学习进修,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师资力量,这应该成为有条件的民办高职院校不错的选择。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增强“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在人事政策和制度上增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序列,如:双师型教授、双师型副教授、双师型讲师等,使他们心安理得地享有这些称号,使他们名正言顺地享受相应待遇,这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百益而无一害。

3.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开设校际-校企之间双向交流通道,构建和不断完善民办和公办高职院校校际-校企资源共享“双向-多项”合作平台及其运行机制,是搞活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国务院对高等教育在结构上的调整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不仅仅是一项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措施,而且代表着国家对中国社会经济规划和产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坚强意志和改革开放的决心。找到了解决后工业化现代时期中国快速发展人才资源质量和数量不足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答案——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有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无疑给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第二个春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建立全国或省级高职相关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发挥教育教学指导和督导作用的半官方性质的学术组织,进一步充实和加强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对高职教育行政管理的功能作用,进而实现国家、省市、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资源和产业资源的规划、协调、统筹、互补,杜绝和防止在教育规划建设上盲目竞争后造成的资源浪费。为此,这不仅应该成为我国今后(无论是穷国办教育还是富国办教育)高职教育的一个办学宏观指导原则,而且应以高职教育教学合作项目为平台,开设校际-校企之间双向交流快速通道,构建和不断完善公办和民办高职院校校际-校企资源共享双向多项合作平台及其运行机制,应该是搞活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在这种大环境下,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协同要素,比如:公办高职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校际之间以及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多项”合作机制,就显得非同小可了。“一个好汉,三个帮”和“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所说道理就会从中彰显出来:(1)有再大本事的人都需要外围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2)凡有成就的人,其事业拼搏过程中,一定会有旁人相助;(3)看似笨拙、却各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其作用一旦发挥得当,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智慧和策略”,就一定会解决许多难题。这两则中国民间谚语,道出了公办和民办高职教育以及相关企业目前最需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相互沟通,互通有无,在教育、教学、教改、专业、课程、师资、教学模式、产-学-教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办学、科技联合研究等诸多领域建立校际和校企之间“双向-多项”合作机制。就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这一内涵建设协同要素的实施,并非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是高职教育想做还没有做或还没做好的事。因此,它就成了从现在起非做不可的事。笔者坚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是否能在较短时期内整体搞活,依赖于高职院校校际-校企之间的“双向-多项”合作机制能否发挥催化作用!

总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依靠政府的统筹管理和政策支持,整合优势资源形成集约化的特色办学优势,依托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优势专业进行多专业学科交叉,在优势领域准确定位,聚集资源,形成合力,办出特色,积极构建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高职教育院校校际-校企之间的协作和协同机制,不仅是强化高职教育办学机能的重要形式,更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存手段。

综上所述,优质的民办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不仅是对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更是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位置和作用将在未来15~20年内凸显出来。此次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过程中,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到了形式上的调整,而忽略了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对高职教育的战略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监管、法制建设和内涵发展,我国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定将受到严重影响。

[1] 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 -03 -0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解读[EB/OL].[2014 -06 -22].http://www.gov.cn/xinwen/2014-06/22/content_2706166.htm.

猜你喜欢
民办办学校企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