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世川,刘 娟
(1.中山大学 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州 510275; 2.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评述
钟世川1,刘娟2
(1.中山大学 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州510275; 2.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摘要: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核心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文献展开全面详细的评述十分必要。具体包括: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的解读,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收入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的规模效应、价格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劳动力供给因素,对未来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技术进步偏向;收入不平等;有效需求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15)12-0043-06
Abstract:It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come inequality. It is of great necessary to study the existing basis and reviewed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which included the following specific contents: capital 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led to imbal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factor income, and skill-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led to widening wage gap, income inequality also affects 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by economies of scale, price effects and structural effects of the effective demand.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ntacting labor supply, this paper thought ab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which study on deviation of 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come inequality.
收稿日期:2014-12-28
作者简介:何杨平(1973—),男,重庆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机制设计、产业组织、网络经济和网络传播。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5.12.010
Review on Relationship of 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come Inequality
ZHONG Shi-chuan1, LIU Juan2
(1.Institute for Free Trade Zone Research,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2.Chongqi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Chongqing 400041, China)
Key words: biased technical progress; income inequality; effective demand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和收入不平等的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和技能偏向性[1-2]。但是技术进步偏向理论面临着一些重要挑战,即收入不平等的大幅上升在发展中国家表现较为突出,而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以Foellmi和Zweimüller 为首的经济学家们也从有效需求角度分析收入不平等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3-4]。这意味有必要深入分析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因此,本文针对技术进步偏向理论和收入差距变化的新问题,从理论视角、模型设定和经验分析等方面进行一一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一、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的解读
Acemoglu认为如果技术进步更有助于提高某种要素的边际产出,则称为偏向该要素的技术进步,或说技术进步偏向该要素。而Hicks最早提出诱致性技术进步概念,并指出诱致性技术进步可能是内生的,他认为要素价格引发技术创新,即某种要素的相对价格提高会刺激生产商寻找节约该要素的技术,即提高相对价格低的要素边际生产率,便可更多地使用该要素,即技术进步对要素生产率提高是有偏的。起初,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能接受这种观点。Solow首先将CES生产函数引入到经济学领域,分析了美国在1909—1949年的技术进步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美国产出增加绝大部分归因于中性技术进步[5]。Salter 在研究技术变迁的经典著作中曾提出质疑,指出要素价格的变化更可能促使厂商采用相对低廉的要素替代价格高昂的要素,他也认为Hicks的诱致性技术进步并没有实际的根据[6]。不过Kennedy 认为企业对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会逐渐改变要素的收入份额,直至在任何一种要素上进行改进减少的单位生产成本都相同为止,即要素收入份额趋于稳定[7]。在此基础上,Ahmad、Samuelson和Phelps认为在成本最小化条件下,若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企业会沿创新可能性曲线选择技术方向,即当劳动价格相对于资本价格上涨时,企业会选择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反之会选择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8-10]。
从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缺乏微观基础而不能解释技术进步从何而来,导致这些观念开始受到质疑[11]。Acemoglu基于CES生产函数阐述了任意两种要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有偏技术进步,他认为在短期内,如果要素收入份额偏离经济稳态的增长路径,诱致性技术进步可能变为资本或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在长期内,尽管两种技术进步同时存在,但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从而保证要素收入份额在长期内保持不变。Acemoglu强调技术进步偏向受两方面影响:一是价格效应,当要素边际产出等于边际成本时,技术进步向价格更高的要素方向发展,以达到节约要素成本投入的目的;二是市场规模效应,鼓励使用较广范围的技术创新,以实现产出最大化的目的。价格效应导致技术进步偏向于相对稀缺的要素,市场规模效应导致技术进步偏向于相对丰富的要素。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弹性可以决定哪一种影响占主导优势:若替代弹性较小时,要素价格效应影响技术进步更为明显;相反,市场规模效应影响技术进步更为明显,因为要素价格和要素充裕度决定了技术进步的偏向性。
二、技术进步偏向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要素稀缺性使人们有较强的动力进行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的投资。换句话说,人们进行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的目的是减少稀缺要素的需求并相对增加充裕要素的使用。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是否会偏向于某些要素并引起收入分配失衡成为众多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由于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功能性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和规模性分配,因此,本文从这两方面展开分析技术进步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功能性分配上,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使要素收入分配失衡
近年来,以Acemoglu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证明该技术进步的合理性,Acemoglu 在Kennedy研究的基础上,证明在诱致性技术进步下,长期内要素收入份额将趋于稳定。随后,Zuleta在新古典框架的扩展下,考察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15]。而Gollin 从要素替代弹性角度考察了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化:给定价格,要素收入份额由替代弹性和要素相对投入比例共同决定,当替代弹性大于1时,劳动的相对价格增加会使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但后者增加的速度小于前者;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劳动的相对价格增加会使劳动收入份额减少;当替代弹性等于1时,替代关系恰好抵消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因此,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与替代弹性结合,并且技术进步对要素效率的提高和最终导致要素使用比例的变化是有明显区别的[16]。
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这一事实已得到广泛证实[17-18]。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这一特性改变了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具体表现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劳动收入占比下降。Bentolina和Gilles 利用1972—1993年的OECD国家数据发现,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作用[19]。Zuleta 认为如果要素价格由要素边际产出决定,那么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劳动收入份额增加,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劳动收入份额减少[20]。在我国也表现出类似现象,戴天仕和徐现祥发现中国技术进步在1978—2005年大体上是偏向资本的,这诠释了中国劳动收入下降的原因[21]。张莉和李捷瑜等利用1980—2007年的跨国经济发展数据发现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这是导致要素收入向资本倾斜的主要原因之一[22]。
(二)规模性分配上,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SBTC)使工资差距拉大
近几十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技术进步明显偏向技能劳动。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市场对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同时技能劳动力的收益增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同时偏向技能劳动力,这种趋势也愈渐明显,即技术进步、资本和技能劳动融合发展[23]。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体现在资本和机器设备中,并且技术进步收益率体现在资本收益中,即旧资本远不如新资本的技术水平。这意味着下降的资本设备价格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机器设备的需求增加,二是导致发达国家增加对新设备投入再生产,这使得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增加相匹配的技能劳动力[24]。技术进步偏向技能劳动的这一特性改变了工资结构,即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拉大了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工资差距并呈现出两极分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对底层工人工资会带来负效应,一方面技术进步使技能劳动的边际产出增加,改变了工资结构;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使低技能劳动的工资收入状况恶化。
随着研究的深入,Bound和Johnson利用美国1979—1988年17个工业行业的数据研究发现,技能技术进步是影响美国工资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贸易和工会几乎没有影响[25]。Galor和Zeira 认为代际收入转移决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技术决定了工资收入的不平等[26]。在此基础上,Galor和Moav认为高技能劳动对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认为在短期内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将降低工资收入不平等,长期会拉大高技能与低技能之间的工资差距[27]。另外,南北贸易可能会影响技术变迁的类型,此时技术变迁对技能溢价影响的部分要归于贸易的贡献。Acemoglu分析了技术进步、贸易自由化和制度这三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压缩工资结构的情况下,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升低技能劳动的技能水平,有助于缩小工资差距。
三、收入不平等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
技术进步偏向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同时,收入不平等亦会反作用于技术进步偏向或影响技术进步的速度。后者受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供给方面,如产权制度的完善、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8];二是需求方面,考虑需求激励对创新专利的垄断利润的作用。但近些年关于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技术进步偏向,主要是基于有效需求假说进行展开分析和研究的。Schmookler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需求诱致性创新的概念,指出技术创新来源于消费者需求。随后,Dixit和Stiglitz对产品进行等级分析,实现了对异质性产品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研究,因为企业通过利润最大化的消费需求来确定产品创新的研究方向,此时的消费需求即为推进创新的有效需求[29]。
Foellmi等认为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偏好越高,消费者期望价格就越高,从而使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消费者的偏好相迎合。当创新产品的生产优于传统产品的生产时,价格效应占主导地位,则收入差距拉大会促进自主创新;当创新产品和传统产品之间的生产率差距较小时,市场规模效应占主导地位,则收入差距拉大会抑制自主创新。Wuergler探讨了收入不平等对产品质量档次和产品种类的影响,认为产品种类的增加和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取决于收入不平等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30]。沈凌、田国强从需求角度讨论贫富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二元结构的两部门模型研究发现,减少低收入者数量所引起的贫富差距缩小有利于创新,而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所导致的贫富差距缩小则不利于创新[31]。李平等利用1999—2007年中国31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发现收入差距会间接影响技术进步,即收入分配不均不利于研发投入的增加,阻碍技术进步;过大的收入差距阻碍外来技术的进入,进而不利于内资行业的技术进步[32]。
目前国内外研究从市场需求角度研究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即市场有效需求的规模效应、价格效应和消费结构效应。
(一)有效需求的规模效应
当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且财富越集中时,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高,这会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在收入水平一定时,市场需求规模缩小,同时新产品转化为普通产品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当收入分配状况得到改善,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提高后,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新产品,从而使有效需求规模扩大,从而提升新产品销售量、增加企业利润,进而直接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决策。Murphy等利用有效需求假设研究收入分配、市场规模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发现若收入分配过于不均,只有较少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工业消费品,报酬递增的新产品开发与生产难以实现,即消费群体的多少决定了市场规模的大小[33]。在此基础上,Zweimüller 认为收入差距影响不同消费群体消费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即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同时,研究也表明,对于高质量的产品,收入差距越小,则市场规模将越大[34]。唐志勇和张杰认为一国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受有效需求的影响,其中市场分割和收入差距是决定有效需求规模和结构的重要变量。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大;同时,广泛的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也深刻影响到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这就有可能削弱有效需求对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进而影响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成为制约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因[35]。
(二)有效需求的价格效应
当富人的人均收入下降时,会打击他们购买新产品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降低价格。Greenwood和Mukoyama认为不同收入群体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存在差异,若提高新产品价格会使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且消费者收入差距扩大,那么企业向高收入群体索要的价格会更高[36]。Foellmi和Zweimuller引入价格决定机制,认为价格效应始终大于规模效应,因此经济增长将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个一般均衡分析的模型,并将决定价格效应和市场效应的因素全部内生化,在等级偏好下分析了收入差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当收入差距较小时,企业将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更高,并增加富人的财富,则有利于创新产品的购买,此时价格效应相对市场规模效应占主导地位,即收入差距扩大会促进技术创新。换句话说,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偏好越高,消费者期望价格就越高,从而使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消费者的偏好相符合。当富人比例减少,企业所生产的创新产品利润减少,从而削弱创新激励,抑制创新研究活动,此时市场规模效应相对价格效应占主导地位,即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技术创新。
(三)有效需求的消费结构效应
收入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的消费结构影响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必须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刘冰指出一旦消费结构升级,即使消费者消费的是同一产品,企业也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原产品质量、品质及性能[37]。二是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收入不平等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当发展中国家总体收入水平较低时,高档消费品的消费市场受到限制,收入过于不均有利于形成部分高消费人群,从而有利于激发技术研发与创新;一旦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提高,高收入阶层就会转变消费需求,即以非标准化的个性消费为主,此时技术创新出来的标准化产品的主要购买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然而收入的过于不均导致中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下降,使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狭小,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Greenwood和Mukoyama给出了关于收入分配对创新激励影响的局部均衡模型,研究表明,收入过于不均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层次的拉大,这不利于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更不利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王俊和刘东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收入差距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正向关系,并且收入差距通过需求规模和消费结构这两条路径影响技术创新,而在长期内收入差距对技术创新影响会逆转为反向关系[38]。李平、李淑云等利用中国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差距与中国自主创新呈倒“U”形关系,收入差距既可以通过扩大创新产品的需求规模促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又可以通过抑制消费结构升级最终阻碍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39]。
四、评述
本文从技术进步偏向角度,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得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要素收入结构的失衡,即资本收入份额持续上升且在收入分配中具有掠夺性,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且劳动力的市场地位明显恶化。同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使技能劳动力工资更高,即出现技能溢价,导致劳动力市场分化。本文也分析了收入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对技术进步偏向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的规模效应、价格效应和消费结构效应:(1)收入差距越大,财富越集中,低收入阶层将会越无力购买新产品,使市场规模缩小,不利于技术创新;(2)收入差距越大,财富越集中,高收入阶层对创新产品的支付意愿越高,使创新产品的定价提高,从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3)消费结构升级促使企业必须提高技术创新满足消费需求。
目前关于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甚少,王林辉、董直庆、刘宇清在劳动力结构和技术进步方向模型基础上,从功能性收入分配角度分析了劳动力收入份额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互动关系[40]。但目前未涉及从规模性收入分配角度讨论技术进步偏向与工资差距之间的互动机制,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经济学家们在追逐研究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时,忽视了其研究前提——当今我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是否是适宜技术,也就是说在我国有限的资源下,技术进步的偏向是否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因为只有在适宜技术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才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ACEMOGLU D.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4):781-809.
[2]ACEMOGLU D.Labor-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3,1(3):1-37.
[3]FOELLMI R,ZWEIMÜLLER J.Income Distribution and Demand-Induced Innovation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6,73(4):941-960.
[4]FOELLMI R,ZWEIMÜLLER J.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Innovation and Growth? Price versus Market Size Effect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8,73(4):1-10.
[5]SOLOW R 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312-320.
[6]SALTER W E G.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Chan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1.
[7]KENNEDY C.Induced Bias in Innovation and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on[J].Economic Journal,1964,74:541-547.
[8]AHMAD S.On the Theory of Induced Invention[J].The Economic Journal,1966,76(6):344-357.
[9]SAMUELSON P A.A Theory of Induced Innovation along Kennedy-Weisacker Lin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5,47(4):343-356.
[10]PHELPS E S.Phillips Curves,Expectations of Inflation and Optimal Unemployment Vver Time[J].Economica,1967,34(8):254-281.
[11]NORDHAUS W D.Some Skeptical Thoughts on the Theory of Induced Innova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85(7):208-219.
[12]BLANCHARD O.The Medium Run[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7(2):89-158.
[13]GUSEINA A.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Labor’s Share in National Ineome[R].Washington D.C.:IMF,2006.
[14]ACEMOGLU D,GUERRIERI V.Capital Deepening and No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R].Massachusetts:NBER,2006.
[15]ZULETA H.Factor Saving Innovations and Factor Income Shares[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8,11(4):836-851.
[16]GOLLIN D.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2,110(2):458-474.
[17]KLUMP R,MCADAM P,WILLMAN A.Unwrapping Some Euro Area Growth Puzzles:Factor Substitution,Productivity and Unemployment[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8,30(2):645-666.
[18]SATO R,MORITA T.Quantity or Quality:The Impact of Labour Saving Innovation on US and Japanese Growth Rates,1960-2004[J].Japanese Economic Review,2009,60:407-434.
[19]BENTOLINA S,GILLES SANIT-PAUL G.Explaining Movements in Labor Income Share[J].Contributions to Maeroeconomics,2003,3(1):1103-1136.
[20]ZULETA H.Factor Saving Innovations and Factor Income Shares[J].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08,11(4):536-552.
[21]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世界经济,2010(1):54-70.
[22]张莉,李捷瑜,徐现祥.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J].经济学(季刊),2012(1):409-429.
[23]HEATHCOTE J,STORESLETTEN K,VIOLANTE G L.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Rising Wag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R].Massachusetts:NBER,2008.
[24]KRUSELL P,LEE E,OHANIAN RILS-RULL V,GIOVANNI L V.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and Inequality:A Macroeconomic Analysis[J].Econometrica,2000,68(5):1029-1053.
[25]BOUND J,JOHNSON G.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Wages in the 1980’s:An Evaluation of Altemative Explana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3):371-392.
[26]GALOR O,ZEIRA J.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eroeconomic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60:35-52.
[27]GALOR O,MOAV O.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4,71:1001-1026.
[28]HATTIPOGLU O.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quality and Innovative Activity:A Schumpeteria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Data[J].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2,59(2):224-248.
[29]DIXIT A K,STIGLITZ J 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7):297-308.
[30]WUERGLER T.Income Distribu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Versus Variety[EB/OL].[2010-07-20].http://ssrn.com/abstract=1645855.
[31]沈凌,田国强.贫富差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需求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9(1):17-29.
[32]李平,刘廷华.收入不平等、有效需求和技术进步[J].产业经济评论,2009(9):121-132.
[33]MURPHY K M,SHLEIFER A,VISHNY R.Income Distribution,Market Size and Industrializa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104(3):537-564.
[34]ZWEIMÜLLER J.Wage Inquality,Technology and Trade[R].Jerusalem:the Hebrew University,2000.
[35]唐志勇,张杰.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8(5):1-8.
[36]GREENWOOD J,MUKOYAMA T.The Effec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n The Timing of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s[R].Rochest:University of Rochest,2001.
[37]刘冰.技术创新的消费推动论[J].科学管理研究,2007(1):9-22.
[38]王俊,刘东.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需求推动下的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科学,2009(5):58-67.
[39]李平,李淑云,许家云.收入差距、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J].财贸研究,2012(2):16-26.
[40]王林辉,董直庆,刘宇清.劳动收入份额与技术进步偏向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3-39.
(责任编辑许若茜)
引用格式:何杨平.下游企业与上游企业副产品合作中的价格激励合约设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2):49-53.
Citation format:HE Yang-ping.Price Incentive Contract Design for By-Product Cooperation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1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