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引导策略探究

2015-02-20 11:04张绍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热点高校学生舆论

■何 艳 张绍华

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引导策略探究

■何 艳 张绍华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功能的日臻完善,极大地拓展了大众的公共空间。根据2015年2月3日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①互联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热点事件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温床,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讨论区。高校学生拥有较高知识层次和较多媒介资源,是网络热点事件的“敏感”人群。如何准确把握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规律,妥善化解其负面影响,对营造高等院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网络热点事件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热点事件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如李彪强调“网络热点事件最终的引爆必须是在网络环境之中,即无论事件本身的发端、终结两端是在何处,但中间的高潮阶段必须是在网络场域内。”②丁柏铨、郭舒然认为“网络热点事件是指经出网络媒体发布信息、形成相舆论进而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充分显示了网络力量的特定传播现象。”③

参考上述观点,笔者拟将网络热点事件界定为:在网络空间中,由特定事件或现象引发网民关注、评论和行动,最终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事件,进一步影响现实生活的传播过程。此类事件往往通过网站、贴吧、论坛、博客、微博等传播媒介得到较高的点击率、回复率、评论转载量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引发大量关注和评论,按照形成、讨论、冲突、消退等程式完结事件。

二、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特征

在大学和社会日益融为一体的现代社会,将网络热点事件置于高校视阈下,可以从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渠道等维度来分析其传播特征。

1.传播内容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

在高校进行传播的网络热点事件涉及领域广泛。高校学生会关注教育改革、就业创业、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校园问题,如“湖南大学28岁教授和博导”等。除此之外,高校学生还会关注有关百姓民生、政府官员、国家主权领土、公众人物、伦理道德等社会热点问题,如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故、周永康等官员落马事件,钓鱼岛事件,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和新疆莎车县暴力事件等。

2.传播主体趋同性强,加速舆情同构性

在网络互动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都有较强的趋同性,主体集中化趋势明显。面对网络热点事件,许多高校学生不再是“沉默的螺旋”,他们个性张扬、思想解放,高度关注并主动挖掘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网络热点事件,在意见表达过程又会寻求认同的心理特征,这就加速了舆情的同构性。

3.传播渠道多元化,扩大共鸣溢散效果

高校学生具备较多媒介资源,因此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网络事件传播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长尾期六个阶段。④传播期间会引发新旧媒体的广泛参与,成为社会话语场域舆论策源地和发酵池。新旧媒体互为信源,塑造了全新扁平化的网状传播结构,产生叠加的议程设置效应。同时高校专家意见领袖的积极参与,会扩大网络热点事件的共鸣和溢散效果。

三、网络热点事件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网络热点事件能够在高校学生中发酵与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热点事件与大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网络热点事件在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刘建明认为:“舆论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与行为。舆论对社会与人影响的客观效果,表现为舆论的社会功能。舆论给人的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方向,使之呈现良性发展趋势,称作舆论的正功能。舆论对社会的破坏作用,属于负功能,这样的舆论称作负向舆论。”⑤网络热点事件就像一柄双刃剑,其在高校传播产生正负两个方向的功能。

1.正向功能

增强高校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高校学生无论是作为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在密切关注网络热点事件的事态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网络热点事件中,高校学生通过参与将自己与社会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公民意识等,促进理想信念形成。如“钓鱼岛事件”深深牵挂着大学生群体的爱国心,“薄熙来、王立军”事件第一次利用微博同步直播法庭审理,强化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观念。

提高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网络热点事件,能够让高校学生提高认知,从不同视角了解热点事件,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尤其是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因持不同意见而进行论战交锋时,能够让高校学生接触多元化声音。在许多真假难辨的信息面前,大学生可以用自身具备的知识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

2.负向功能

冲击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的认识流于表面,没有深层认识,从而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政治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形成冲击,甚至加剧了大学生人格的异化。如“郭美美炫富事件”产生的拜金主义,“宝马女”形成不健康的爱情观,还有“钓鱼”事件、手机电话诈骗、“碰瓷”甚至“杀熟”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

互联网作为舆论的放大器,对一些不良价值观有放大、轰动效应和扭曲效应等特征。在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中,大学生网民存在社会阅历、人生经验等方面短板,以及要面对就业、生存等方面压力,出现用道德判断取代事实判断、以价值批判代替真相追寻的倾向,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可能会出现窥私、发泄不满情绪、恶意攻击等非理性现象。

四、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传播的引导路径

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如何在高校做好网络热点事件的应对,妥善化解其负面影响,增强正能量,营造高等院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是需要认真思考探索的课题。

1.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后,高校要在第一时间做出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评估,及时做出回应,防止网络舆情失控。坚持政策性、公开性原则,用事实说话,及时主动公开信息真相,赢得网络热点事件应对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网络热点事件中,高校通过人工、技术检测对新闻、论坛、微博、贴吧等网络媒体进行监测,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确定,剔除“边缘信息”“垃圾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在进行研判时,注意不要出现失语、失误、失策,甚至失败。

2.建立危机应对机制

面对突发网络热点事件,高校可根据网络热点事件在事发前、事发中和事发后三个阶段根据不同传播特征建立应对机制:如事发前主要是制度管理和教育预防,教育高校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在事发中,成立应对小组,组织危机应对,防止网络危机进一步扩散;在事发后,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做好效果巩固工作,防止二次网络舆情危机。

3.建立疏通引导机制

应对网络热点事件,有效疏通引导是关键一步。一是建立素质过硬的高校网评员队伍。组建一支以宣传、学工、网络管理工作人员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高校网评队伍,通过贴吧、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多渠道发声,平衡言论,对冲负面影响。二是团结和吸引一批网络意见领袖参与其中。通过意见领袖的引导,创建良性话语环境。三是充分利用高校门户网站,设置议题议程,抢占网络热点事件的舆论制高点,推出符合高校学生阅读心理和需要的精品力作。

注释:

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1月。

② 李彪:《网络事件传播空间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以近年来40个网络热点事件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③ 丁柏铨、郭舒然:《对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学解读》,《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④ 李彪:《网络事件传播阶段及阈值研究——以2010年34个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0期。

⑤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作者单位:何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张绍华:中国传媒大学纪委监察处)

【责任编辑:赵 均】

猜你喜欢
热点高校学生舆论
热点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热点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结合热点做演讲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