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敏 许能贵 林培政 梁沛华 王 宏 陈建南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006)
1984年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针对学生中医思维弱化与中医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坚持扣紧突出中医教育特色、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方向进行中医本科教学改革探索,在“重经典、强临床”理念指导下不断研究和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重经典,就是注重中医经典传承,注重经典课程的学习,注重中医人才理论素养的提升和中医思维的培养。体现在本科教学上,就是坚持中医经典课程的核心地位,坚持中医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中医经典理论的不断深化发展。
强临床,就是加强临床教学内涵,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和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体现在本科教学上,就是通过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保障“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通过强化专业素质教育和融合师承教育不断优化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机制。
重经典、强临床,是中医知识传承规律、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重经典、强临床作为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和中医人才培养全过程,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以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诠释经典理论。
自1984年始,广州中医药大学以“重经典、强临床”为核心,深入开展“院院合一、教医研一体”管理体制改革、经典理论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为重心的课程体系改革、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确保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考核方式改革,构建了以“培养具备中医思维、临床功底扎实、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为目标,以中医经典课程“回归临床”为引领,以经典课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全程贯穿为主线,以“院院合一、教医研一体”管理体制机制为保障,以“立足临床学经典,应用经典强临床”为特点的“重经典、强临床”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教医研三位一体、组织统一、绩效管理、师资统筹、资源共享”的“院院合一”办学机制[1],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统一管理,以医院临床各学科为基础成立教研室,从体制上理顺了教学与临床的关系,同时构筑了中医学一级、二级学科教医研整合发展平台。1984年,我校开始机构改革,实行“院(附属医院)系(医疗系)合一”的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体制,至90年代发展为“院(附属医院)院(临床医学院)合一”管理体制,校本部教学编制和附属医院编制的人员全部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教学和医疗工作,同工同酬,并通过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将教学工作纳入医院科室、教研室和个人的业绩考核,突出教学工作在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核心地位,确保医院优质资源为教学所用,将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管理、人才、临床、科研等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为开展一系列中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良好运作环境。
与“院系/院院合一”改革同步,学校在全国率先把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个教研室划归医疗系(后为临床医学院),3门中医经典课程随之“回归临床”[2],从基础转为临床系列,并在第一附属医院分别建立相应专属病区和门诊,与医院相应的临床专科及实验室实现教医研一体化发展,形成稳固的中医经典课程临床教学基地,学生课余随时见习,使专科病区和门诊成了最好的课堂,为从根本上解决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问题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学校修订完善中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经典课程与临床课程两大核心部分有机衔接,解决了中医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问题,不断强化经典课程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经典理论学习、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强化贯穿全程。
在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课程的核心地位,将内经由中医入门课确定为中医基础理论提高课,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确定为中医临床基础课,理清了经典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关系,克服了既往经典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界限模糊、内容重复的弊端。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从“以经释经”走出来,以六经、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核心,突出辨证论治思维方法训练,贯彻“辨”和“用”,授人以渔,示人活法,还进一步开设中医临床基础实验课、中医临床基础提高课,形成了从主干课、拓展课到提高课的独特课程体系,并通过修改完善教学计划的方式,固化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
另一方面,强化了中医学专业中期、后期的临床教学。在第六学期增加12周的中期临床实习,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培养辨证思维能力。从第八学期进行“后期专业分化”学习(为期半年),依托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中医肿瘤学国家级重点专科,设置全科医学方向、中医骨伤科学、五官科学方向、中医妇科学、中医肿瘤学、经典与临床等方向分化班。开展“自选式”学习模式改革,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目标及学习兴趣灵活选择专业分化方向。同时,建立专业方向教研室负责制和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实现小班教学、医教相长,大大增加学生临床课间见习和床边教学时间,使学生深入临床,参与门诊和临床科室的运作,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并形成与毕业实习的有效衔接。
不断深化经典课程和临床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着力加强临床诊疗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训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00年以来,中医经典课程依托专科病区和门诊创设“中医经典临床教学平台”并构建了内容丰富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精品课程网站和原创教学资源库、临床视频案例库,依托本学科建立的“中医疑难病证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首创中医经典实验课,形成了:理论教学大量引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临床教学通过临床典型病例分析,着重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培养;科研教学通过专题实验研究诠释中医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在各门临床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积极引入案例教学、网络教学、专家座谈、名师指导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并大力推广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较好地适应了学生求知欲与创新思维培养需求。
我校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定相结合的全过程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以严格的实习管理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实习时间和实习效果。毕业实习实行严格的实习准入和出科考核制度,严把实习入口关和出口关;确保人才培育质量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统考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依托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面采用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与医学在线考试系统,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以及中医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该评价方式具有组站方式灵活、考站内容科学等特点,在我校举办的校内和区域性临床技能竞赛中也得到推广应用,受到同行专家好评。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为了适应“重经典、强临床”中医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着力打造一支“教师/医师双师型”优质教师队伍。
一是通过依托重点学科培育优势师资和教学团队。依托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教、医、研学术平台优势,教师在教学、临床、科研全面实践中加速成长,涌现了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中医妇科学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是通过加强培训促进中医临床医师向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中医经典、临床课程教师实行主讲教师培训制和教学主讲竞聘制,坚持开展小讲课、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临床教学专项观摩,分批多次派出教师至香港、上海等地参加PBL导师培训,举办“名师名家讲坛”、“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举办“临床教学基地骨干教师培训班”(至2013年5月已办9期),结合各种继续教育项目,在提升临床教学基地带教老师临床教学水平的同时,着重提高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是借助中医师承教育途径使中医教师通过跟师学习增强中医底蕴,擅用经典方药。积极开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项目、全国暨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培养出一批新生代领军人物,如罗颂平教授、李赛美教授分别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伤寒论的负责人。2005年起我校还通过承办地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采用经典理论集中学习、临床一对一跟师学习方式,先后为本省广州、中山、清远、佛山等市中医院培养了120多名中医临床骨干,也藉此增强我校中医临床教学带教力量。
四是创新中医师承模式。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自2000年以来,在全国率先打破地域界限,将本地名师带徒和跨地区拜师相结合,通过“名师共同带徒、弟子集体跟师”、“点面结合,兼收并蓄”实现有效传承,创建了“集体带、带集体、连动式传承”的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模式[3,4]。从2001年至2012年,先后有71位全国名老中医 (其中包括13位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带徒145名该院中青年骨干,而跟师名老中医的145名中青年骨干又带徒优秀本科生762名,推进了传统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效结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校在不断提高3所临床医学院建设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临床教学基地规模,形成以临床医学院为依托,以直属附属医院为中心,联结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的强大临床教学基地网络。经省卫生、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评审,现已建立临床类教学基地97个,包括4所直属附属医院、2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所教学医院和39所实习医院,其中三甲医院25所,全国示范中医医院9所,总床位数达49458张,为我校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保障。与此同时,健全校、院、教学基地三级管理机制,建立了临床医学院 (直属附属医院)分工联系、指导非直属附属医院及其它临床教学基地的制度,构建起直属-非直属-教学医院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较为完善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确保在中医本科培养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临床教学基地的带教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结合临床实际将最新教改和科研成果、临床典型病案写进教材,突出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鲜明体现中医经典与临床结合的特色,使中医经典教学保持“常教常新、常教常精”。先后主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伤寒论(学)》、《温病学》、《金匮要略讲义》。2000年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为近年研究之集大成者,受到广泛欢迎,先后修订印刷8-10次。2002年出版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首次将本科教材《伤寒论》改为《伤寒学》,从“学”谋篇布局,得到教材审定委员会王永炎院士充分肯定。2007年主编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案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凸现理论联系实际、继承与创新结合的新教材体系建设的特色。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第2版)视频配套教材,开中医视频教材之先河。 《温病学》对同类温病进行证治归类、病证结合,突出以证为主的临床思维理念,更加切合临床实际。主编《重读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分初级、中级、高级共12册。
大力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及个性发展。一是实施中医人才素质教育工程。建立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全校整体课程体系中开设150门任选课,增加中医经典著作选读、医学哲学、社会医学等选修课程比例,着力提高学生中医理论素养和科学素质。2000年出版《中医读书指南》、《中医学熟读精选》、《实用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等专业素质教育丛书,从基础理论、常用方剂及经典著作等方面入手,加强学生中医素质教育。二是全面推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建立学生科研奖励制度、立项资助制度、课外学术指导活动及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制度,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近10年本科生课外科研课题立项755项,资助经费达350万元。三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增强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每年组织“挑战杯”竞赛、年度学术论文大赛、中医药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及“杏林大讲堂”名师讲座、“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等各类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会、科研作品创作竞赛、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竞赛、读书竞赛、文艺晚会、文体比赛等。各临床医学院还创建了“晨读经典、奠基临床”、“自强励志班”、方剂背诵竞赛、临床技能大赛、“岐黄杯”中医基础知识年级擂台赛、“向日葵”科研互助小组、校友面对面等课外活动品牌。
1984-2013年培养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111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多年来在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2002年、2008年二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均为优秀,“创立经典教学新体系,升华中医教育新理念”、“重经典、强临床,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先后被专家组确定为办学特色。2012年接受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对“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给予肯定,认为具有鲜明的特色及重要的引领示范价值。
1999年以来多次主办全国性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研讨会,系统介绍中医经典课程教改经验,对全国中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已吸引全国20多家中医药院校同行先后前来学习经验,北京、南京、江西、湖南等中医院校纷纷建立相关经典临床基地;作为全国中医人才培训基地,定期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四大经典骨干教师培训班”、“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全国热病的现代研究与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等,为全国培养多批中医临床经典师资骨干。
我校的临床教学管理机制和建设经验受到同行关注和肯定,上海、浙江、山东、广西、甘肃等近10多所中医药院校前来进行经典和临床教学调研学习,国内众多高校附属医院纷纷来我校附属医院取经观摩,学习“院院合一”开展临床教学经验,特别是“经典回归临床”促进经典与临床结合的成功经验。
[1] 林培政,等.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医教育杂志,2009,28(5):26-29.
[2] 熊曼琪,等.“伤寒论”回归临床,医教研同步发展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6(3):21-22.
[3] 卢传坚,等.中医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刍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35-37.
[4] 吕玉波,等.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成效[J].中医教育杂志,2004,23(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