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解新常态:产生背景与特征

2015-02-20 05:53曾宪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劳动力常态经济

□ 曾宪奎



科学理解新常态:产生背景与特征

□ 曾宪奎

科学理解新常态,首先要明确新常态产生的背景。这个背景主要体现为经济转型压力,资源能源制约增强、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供求发生根本改变、市场空间限制四个方面决定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走到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来。新旧常态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继承延伸,旧常态的特点主要为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较低的经济效率并立,而新常态的特点是重视经济增长质量与注重不同目标的协同。另外,要把握新常态就必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新常态所涵盖的阶段其实是一个转折过渡阶段,二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困难重重。

经济转型 新常态 中等收入陷阱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第一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并于2014年11月的APEC会议期间,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将新常态的特点归结为: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之后,社会各界对新常态的背景、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大量的研究囿于研究者各自的学术背景,真正深入系统研究新常态,能够将新常态讲清楚的文章依然较少,特别是在这些研究中,很多文章过分强调新常态中包含的机遇成分,却忽视了新常态下隐藏的风险和挑战。对此,仔细对新常态产生的背景、含义与特征做一个系统深入的梳理,就十分有必要且很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新常态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转型的压力

新常态是在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产生的。新常态产生的经济背景,既有不得不这么做的被动压力,也有我们顺势而为的主动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起到2010年的31年间,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9.9%,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奇迹。[1]世界范围之内,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国家并不多,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口和经济大国则是独一无二。长期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这一增长模式,高度依赖于各种资源投入和对环境污染的高度容忍,随着经济的发展,支撑这一增长模式持续下去的条件必将逐步发生改变。

(一)资源能源制约增强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运作机理是依托各类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制造出数量庞大、技术含量不高、价格较低的中低端产品,凭借“量大”弥补“价低”,获取足够的利润。各类资源能源大量投入是这一增长方式的基础,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快速增长,许多关键的资源和能源,已经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如果继续维持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短期内资源能源制约将急剧提高,部分资源能源产品甚至可能出现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

以铁矿石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一路飚升,而进口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到200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突破1亿吨,2003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铁矿石最大进口国。而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的数据,201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到9.33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8.5%。[2]对国外市场的依赖,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后果,突出表现为国内各钢铁企业在铁矿石进口中,相互竞争、彼此抬高价格,而铁矿石主要的出口企业则对铁矿石价格实行联合抬价战略,最终造成钢铁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据估计,我国钢铁企业铁矿石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普遍维持在40%到50%之间,部分企业甚至超过50%。而在2007—2011年钢铁价格上涨的时期内,受铁矿石价格谈判能力约束,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例如2007年BP粉矿价格从49.85美元/吨,上升到2011年第3季度的168.85美元,涨幅高达238.72%,受此影响,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从2007年的7.5%下降到2011年的2.4%,陷入到微利经营的陷阱之中。[3]同时还要看到,即使企业能够忍受微利经营的状况,如果我国继续保持现有的进口增长速度,国际市场将很快难以满足我国的铁矿石需求。2014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比上年增长13.8%,按此增长速度,2015年我国进口量将突破10亿吨,而根据澳大利亚工业部的估计数据,2014年全球铁矿石贸易总量也不过在13亿吨左右,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前者的数据就要超过后者。[4]

(二)环境约束强化

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被忽略的外部成本。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不断累积,环境保护问题现在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环境容量不允许我国的经济再以现在的方式继续下去。

从我国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情况看(表1),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较小外,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都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到237.4亿吨,比1995年提高了7.0%,增加比重较小,且在2000年左右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工业废水排放得到过一定程度的控制,而2000年后排放量再度提高则与这段时间我国工业规模扩张较为迅速有关。2010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51.9亿标立方米,比1995年提高了320.7%;2013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到32.8亿吨,比1995年提高了408.3%,表明我国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均明显快速增长,这与我国高污染、高耗能工业在这段期间发展迅速直接相关。

表1 1995—2013年我国工业“三废”排放情况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其中,2013年的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数据缺乏。

随着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不断增加,加上人们生活过程中“三废”的排放,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已经十分严峻。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数据,到2011年底止,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仅为2.29万条,不足上世纪50年代的一半,部分地区对经济发展的过度追求,造成水资源保护不足,河水断流、湖泊萎缩等现象层出不穷;同时部分水域污染十分严重,即使是受到重点监护的十大流域水质达标率也仅为2/3。[5]从空气污染的角度看,情况也不容乐观,例如近几年覆盖华北区域的雾霾现象时有发生,对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引起了包括党中央在内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环境污染不能继续加重、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已经成为共识。2015年6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对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承诺,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6]这一文件的提交,表明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决心,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予以转变。事实上,我们必须要预料到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达成情况表明,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的达标是难度最大的,为了达到相关目标,“十一五”末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拉闸限电、冬季停止供暖等极端措施。要在未来达成我们“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目标,仅仅靠短期的极端措施是无法达到的,必须深化到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上,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三)劳动力供求发生根本改变

长久以来数量众多的劳动力一直是我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构成因素,廉价的劳动力供应是支撑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之一。正是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内几乎“无限”的劳动力供应,拉低了工资水平,进而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成本,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正由局部短缺向全面短缺转变,劳动力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传统经济模式下经济持续扩张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供应。

较早注意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归零的学者是蔡昉(2007),根据他的研究,在2005年左右我国实际已经没有剩余农村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劳动力供需变化进一步朝着供给不足转变,根据社科院的《经济信息绿皮书(2013)》,我国劳动人口总量将于2013年达到顶峰,此后会逐步下降。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我国从2004年到2013年,新增劳动力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增速呈现递减态势。2013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数量为273万人,比2004年减少了近一半。可以预测,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和前期计划生育对人口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国劳动力供给将逐步步入绝对值递减的阶段,那种依赖大量劳动力投入的增长方式实际已经无法持续。

图1 2004—2013年我国劳动力供应状况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另外,我国劳动力素质大幅提高。我国每1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从1991年的304人,提高到2013年的2418人;同时从每年高校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的比例来看,2013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为638万人,而同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前者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后者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前者占后者的比重接近50%。可见,我国现在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将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拉动劳动力成本提高,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进而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制约;另一方面,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研发、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宏观上将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

(四)市场空间限制

在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要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需要庞大的且持续扩张的市场需求作为拉动力。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对市场需求的规模要求就更为苛刻,要在现有模式下继续保持增长,所需要的市场需求规模将是全球规模性的。但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市场规模不可能迅速扩张,也无法消化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所产生的巨大产品数量。

从2002年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之前的若干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极其迅速的时期,而这段时间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来源于加入WTO之后所产生的出口扩张效应。但是,这样的一个效应是特殊的,如此的有利因素可遇而不可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我国贸易的外部环境迅速恶化,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力逐步减弱。而理应作为国内经济主带动力的国内消费,虽然最近几年在持续提升之中,但是提升消费其实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要真正达到美国消费对经济拉动力的水平,我国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而在短期内,则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内,我国产品的市场空间增幅是比较有限的,根本无法保证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兼容。

二、旧常态与新常态的对比

既然谈到新常态,就必须从“旧常态”入手,才能对新常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般我们说常态,是指正常的状态,新常态实际是指一种在以前看来是异常的状态,逐渐演变成一种持续性的新“正常状态”。前面部分,我们实际上是在研究为什么旧常态不能持续,新常态会成为“常态”。在这里,我们要研究一下旧常态和新常态的不同特点。

(一)旧常态的特点

旧常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发展的状态,主要有两个特征:

1.较高的增长速度

追求高速经济增长是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最明显特征。在改革开放以后很长时间内,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就是促进经济迅速增长。为了保证增长,我们在许多方面做出了牺牲,而由此引发的问题和矛盾,希望能够在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消化掉,而部分不能消化的问题,实际上积累了下来,成为经济增长的代价。

追求高速经济增长有其内部合理性。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如何尽快提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当时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改革开放诸多措施推动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从无到有,从充满争议和质疑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而经济增长率也快速提高,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在短期内迅速解决,而整体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在人口多、底子薄的基础之上,要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必须要以高于西方国家几倍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才能实现赶超。而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确有落后国家通过快速经济增长在短期内进入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的例子,如19世纪的德国,二战之后的日本等。同时,周边的韩国、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也在激励着我国。

2.较低的经济效率

较低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之下,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资源能源(包括人力资源)的大量投入和对环境高污染,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宏观经济层面,传统的经济模式使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粗放性特征十分明显,整个经济体系尤其是工业呈现出总量规模的迅速扩张与产品及生产环节低端并存、行业产值巨大与利润低下同步的特征,最终使我国只能成为“世界工厂”,但却难以称得上制造业中心。我国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与此相伴随的是,我国迅速成为世界资源和能源的主要消耗大国,资源投入所产生的产出也是具有较低差异度和较低技术水平的低端产品。另一方面,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较强的地方竞争格局,各地方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造成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影响到了整体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层面,大量企业属于加工型企业,其生存高度依赖于低工资、低环保要求和国际市场的稳定。这些加工型企业的利润率非常低下,对于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的变化十分敏感,同时部分企业属于“三来一补”型合资企业或者高度依赖国外市场的外贸型企业,对国际经济环境和外贸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而低利润率加重了依赖度。

造成较低经济效率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国际产业分工低端环节之上,通过简单的大投入换得大产出,而产业分工的核心环节也是主要利润环节则并未掌握。应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从低端环节起步发展工业,是一个普遍的经济发展规律,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作为一个经济落后国家,采用这一发展模式也是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理性选择。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长期维持这一发展模式。

(二)新常态的特点

新常态和旧常态之间,既有相互对立的方面,又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甚至在很多方面,新常态就要弥补旧常态的缺陷。同时,二者之间又具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继承关系,新常态和旧常态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截然将二者对立。从新常态的特点来看,可以归结为两点:

1.重视经济增长质量

重视经济增长质量,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将由过度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转变。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说,将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依托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如果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达到很高的水平,企业竞争力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在产业分工的层次上大大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宏观领域看,这将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摆脱了对资源能源大幅投入和较低环保标准的过度依赖,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居民生活水平将真正协调起来。

当然,重视经济增长质量,不等于我们完全放弃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关注。恰恰相反,我们依然要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即我们所说的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经济转型具有物质基础,才能保证经济较为平稳发展,而非大起大落,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不同目标的协同

在旧常态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注重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有人将此称为“唯GDP主义”。而在新常态下,这一现象将得以彻底改变,注重不同目标之间的协同,将成为新常态的特征。

旧常态下,其实也需要实现各种不同的目标,只是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些目标被降为非优先考虑目标。而进入新常态后,这些不同的目标将被统一考虑,协同推进。例如,我们既要考虑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考虑产业升级的推进力度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既要考虑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又要考虑就业、工资等情况;既要考虑经济问题,又要考虑社会、生态等相关问题。

三、把握新常态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在把握新常态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新常态。

(一)新常态所涵盖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转折过渡阶段

习近平同志在阐述新常态时,将其特征概括为包括速度、结构、动力在内的“三个转变”,表明了新常态所涵盖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实是处于“转变”过程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前面联结的是传统经济发展阶段,后面联结的是经济转型成功之后的阶段,即经济发展质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的阶段,或者说是我国处于相当于发达国家的阶段。后面的这一发展阶段,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征、挑战与任务完全不同,如果达到那一阶段,我们可以认为新常态已经消亡,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新常态”。

新常态所涵盖的转折过渡期将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阶段。按照陈佳贵等(2012)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我国2010年之后进入工业化后期,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一转折过渡期理解成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发展的转折期。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看,能够真正实现这个转折的国家本身就很少,而少数实现这一转变的国家,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完成这一转变。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强调,不能仅仅依靠人均GDP的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单一指标,而必须考虑更能体现经济转型实质的其他指标,特别是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指标。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美元本身处于不断贬值的进程之中,僵化地用固定的美元数量去衡量经济发展程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必须辅以其他指标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困难重重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依托因素是创新,但是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却并非容易。技术创新方面的赶超,远比产业规模的赶超困难更大,即使是已经步入发达国家的日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也体现在商业化技术,而非更为重要的基础研究,直到现在其基础研究也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积累不足,单一研发项目的投入不足,研发人员工作效率不高,产学研体系合作效率低下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需要很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利用专利池、标准体系等为竞争对手技术赶超制造了一系列障碍,要绕过这些障碍实现创新成功,难度很大且成本极高。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实现创新驱动,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同时,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依然没有完全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问题和障碍,才能实现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这些问题和障碍往往很难克服,所以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并不多,很多国家到这一阶段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而我国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二元结构、社会福利、房地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恰恰就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要克服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现在不但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反而时时面临这一风险,而未来经济发展,只有避免了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才能让经济呈现新常态的理想特征。

[1]洪银兴.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及其支撑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4(11).

[2]2014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同比提高9.7%[EB/OL].生意社,2015-2-26.http://www.100ppi.com/forecast/detail-20150226-68916.html.

[3]简析我国铁矿石进口形势[N].期货日报,2012-2-27.

[4]2014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将首次突破13亿吨[EB/OL].商务部网站,2014-12-30.http://news.hexun.com/2014-12-30/171904427.html.

[5]水利专家回应全国河流现状:开发超负荷局部污染重[N].人民日报,2014-5-26.

[6]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N].人民日报,2015-7-1.

(责任编辑:李贝贝)

F124

A

1243(2015)05-0027-06

作者:曾宪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邮编:100732

猜你喜欢
劳动力常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