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晓瑜·
《影梅庵忆语》服饰三考
·信晓瑜·
摘要本文就明末才子冒襄《影梅庵忆语》一文中所提到的“半臂”、“方空”及“跳脱”等三件服饰品分别进行了考证,分析了该服饰品的历史演变及其在文中所指代的特殊意涵。“半臂”为古代女子日常着装之一,文中指代姿容靓丽之女子;“方空”为古代丝质面料“方孔纱”,文中指代董氏所穿着之夏衣;“跳脱”则为古代臂饰或腕饰,在文中指代冒董二人的爱情信物金手镯。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服饰的考证,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服饰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影梅庵忆语》半臂方空跳脱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政局动荡不安,华夷之辨与王朝嬗替引起社会意识形态之激荡。报国无门的晚明士大夫阶层在变革中谱写出数段可歌可泣的华采文章,既悼惋一个王朝的覆灭,又折射出个人命运辗转于国家命运中的深深无奈。
自古名士悦倾城,才子佳人的话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影梅庵忆语》为明末复社风流才子冒襄(字辟疆)为爱妾董小宛所做之悼亡文章,洋洋洒洒四千言道不尽绵长思恋。董氏原为秦淮河上一青楼女子,后脱离妓籍嫁于冒辟疆为妾,《影》文回顾了冒辟疆与董小宛共同生活9年间的生活巨细,在其后的明清文坛传为美谈。
服饰是历史的镜子,历代王朝更迭之际多“改正朔,易服色”①,以宣扬新王新政。从服饰史的角度来看,《影梅庵忆语》中亦出现寥寥数语提到晚明女性服饰,似能与中国古代汉装形制中的服饰品一一对应,特考证之,是为缘起。
《影梅庵忆语》第一部分中冒辟疆曾有“十五年前,眉公先生(陈继儒)谓余‘视锦半臂碧纱笼’,一笑瞠若”②之说,此处“锦半臂”与“碧纱笼”③应该分别指代“女色”与“才名”,意指冒辟疆视美色与才名一笑了之。之所以锦半臂能成为美色之代言,还需从古代半臂的发展谈起。
半臂,实为一种半袖服装,是从魏晋以来的“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其特征是袖长及肘,衣长及腰,无钮无袢,穿着时用衣襟左右的小带子当胸系结,或做敞胸套头式。唐代半臂穿着方法大抵有二,或着于衫襦之外,掩去部份裙腰(唐代已有高腰掩乳式裙装④),或穿着于裙下如衬衫状。半臂在唐初较多见,宫中制作或用锦,每年由成都、广陵两地上供长安,《唐六典》《通典》中均提及成都、广陵织贡锦半臂之事⑤。亦有学人以龟兹壁画等材料引证,认为半臂发端于北方游牧民族所着之半袖衫⑥,后多为下层劳动人民穿着,或用于男子军戎服饰,隋唐后传入宫中,谓之半臂,很快在民间流行。初唐服装受胡服影响,窄袖上装流行,其上易套穿半臂,而唐后期宽袍大袖服再次流行,半臂则不多见。宋随唐制,只是半臂上装的长度逐渐加长,袖长也渐及腕,逐渐演化为在宋代女性服装中颇为流行的褙子。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半臂》载:“《实录》(隋)又曰:‘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臂,除即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士人竞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护。”⑦说明半臂是从隋唐到宋代一直沿用下来的上装形制,到宋代被通称为褙子,俗称搭护。宋代以后,这种半臂褙子仍有流传,后袖长逐渐变短,形成无领对襟的无袖长衣,衣长及膝,明代被称为比甲,在各阶层中均广为流传。
由上述简析可知,半臂实为一种自市井而庙堂,复又由庙堂而市井的服饰,缘起于魏晋,始制于隋,而流行于唐初,男女均有穿着,男装多与裤相配,成为便利行动的实用服制,女装则多以裙配之,并在历代服饰发展中依据袖长及衣长的变化衍生出各种新的变体。《影梅庵忆语》中,陈继儒之所以以“锦半臂”代指女色,盖由于富丽女子穿着之半臂多为质地较好的丝织物制成,如孙机在其《中国古舆服论丛》一书中指出《旧唐书·韦坚传》等十二处古籍中都曾提到“锦半臂”,更有《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扬州土贡物产中有“半臂锦”,应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用来制作半臂的优质丝织物⑧。与之相对,男子半臂穿着者则多为市井兵戎之流,其质地多以粗布为主。是故所谓“锦半臂”者,大抵可指代穿着打扮得体的女子。与明末才子们吟诗作赋,风花雪月的日常生活相应,则可推论《影》文中眉公所言之“锦半臂”当指代姿容靓丽才艺双馨之女子。
古代图像资料中的“半臂”形制
事实上,文中述及冒襄之轻“女色”与“才名”,盖因辟疆自幼既已才名远播,富甲一方又俊朗奇秀,于名于色兼备,是故流连于风月之中,引起陈圆圆、董小宛等一众青楼才女为之倾倒。从冒襄本人对陈氏、董氏优柔寡断、多次欲迎还拒的态度来看,其本人仍以封建礼教为尊,视这些女子仅为其人生点缀,而绝非《影》文中暗指之真爱,这点从其逃难历程中仅顾及父母妻儿,而数次将董氏遣离之举可得明证。从某种角度来说,冒襄《影梅庵忆语》一文并非纯粹追忆爱妾,更是对自身才情与个性的宣扬,这与其封建男权社会士大夫阶级的背景不无联系。特殊的时代、阶级背景和自身的家世才华共同决定了冒襄本人在与这些“锦半臂”之代言者的交往过程中,心理上具有压倒性的优越感,故而才能“‘视锦半臂碧纱笼’,一笑瞠若”。
《影梅庵忆语》第一部分中谈及董小宛为执着追慕去金陵应考的冒辟疆,不顾风涛浪险、买船渡江去见冒襄,被拒绝后,冒襄奴役自董处归来,“云:姬归不脱去时衣,此时尚方空在体。谓余不速往图之,彼甘冻死”⑨。《后汉书》注:“方空者,纱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⑩可见“方空”二字至少可从两方面解释,从字义来看,空者,说明其薄凉之质地,穿着如未穿;从字音来看,空,即孔也,说明其表面应有方形孔洞。宋代王安石《和祖仁晚过集禧观》诗云:“妍暖聊随马首东,春衫犹未著方空。烟霞送色归瑶水,山木分香绕阆风。”(11)描写的是春色晴好还未穿着夏季薄衣的时节。而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在其现实主义诗歌《再观打冰词》一诗中写道“河伯娶妇三日眠,霜纨方空张轻烟”(12),则是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河伯娶妇霜做轻纱(即方空)烟雾为帐的效果。
上述两处所载“方空”其实均指中国古代的一种轻薄纺织面料——“方目纱”。“目”在此处为“孔眼”的意思,所谓“方目纱”,即古代的一种表面有方形孔眼的丝织物,早在汉代即已出现,当时名“纵”或“纚”,织造时经线不相扭绞,仅在二经或二纬之间空出一个筘距的位置,是一种经纬留空的平纹假纱组织(13)。中国古代有“方孔曰纱,椒孔曰罗”的说法。纱与罗均是古代丝织物中非常轻薄的品类,只是组织结构略有不同。纱多为平纹组织,孔眼均匀,布满整个织物表面,透孔率在75%以上,因此纱的特点是质地轻柔透亮,如古诗所云“轻纱薄如空”是也(14)。
关于纱织物最早的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周礼·天官冢宰·内司服》,其中言及王后之六服以及外内命妇之服中均提到“素沙”。《礼记》亦载“周王后、夫人服以白纱縠为里,谓之素沙”。此处所言素沙即为“素纱”,这种白色轻薄丝织物为秦汉时期制作宫廷夏衣和衬衣(内衣)的常用面料。明代帝后、太子礼服均使用纱制作中单(内衣)(15)。《中华古今注》中也记载“纱衫盖三代之衬衣也”(16),由此可知,纱织物质地薄凉,在古代常用来制作夏衣与内衣。
《影梅庵忆语》中此处所说董氏“方空在体”的“方空”应为夏衣。文中情节可以为证。此前冒辟疆曾与董氏约定,让其“俟季夏(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应试,相约同赴金陵,秋事毕,第与否,始暇及此,此时缠绵,两妨无益”(17),而冒辟疆六月科试回家后就听说小宛已遣其父赴冒家提亲,她自己则“茹素不出,惟翘首听金陵偕行之约”(18)。此时的冒襄有感于“荆人相成相许之雅,遂不践走使迎姬之约”(19),独自一人赴金陵了。而董氏于“桂月三五之晨”(20)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来到“桃叶寓馆”与冒辟疆相会。此前其遇盗舟损,困于江中,炊烟遂断三日,历经艰险,于初八到三门山,又恐扰辟疆文思,直待八月十五考完才与冒相会。从其坎坷的行程来看,小宛离家时至少在农历八月初之前,且她本意与冒襄偕行金陵,很可能出发更早。那时天气尚暖,所着衣物应为夏衣。如此则不难理解后文中“姬归不脱去时衣,此时尚方空在体”的意义了,盖她与冒襄分别回苏州后,日夜思念冒襄,不肯脱去见面时的夏衣,而冒襄得知这一切时已是阳月(既阴历十月,阳历约十一月),气温已寒,而董氏此时“尚方空在体”,仅穿着一薄凉的夏衣,无怪乎家奴说“谓余不速往图之,彼甘冻死”。至此,董小宛对冒辟疆的拳拳深意可见一斑。
《影梅庵忆语》第四部分中,曾描写董小宛于患难中衣饰尽失,归来后亦不置一物,而在“戊子年(1648)七夕,看天上流霞,忽欲以黄跳脱摹之”(21),此处所言之跳脱应为中国古代女性常用的臂腕装饰——臂钏或腕钏,亦即臂环或手镯。
有学者猜测“跳脱”这一称谓可能是某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音译而来,也做条脱(22)。魏晋繁钦《定情诗》云,“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23)。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24)。南宋计有功编撰《唐诗纪事》中曾载跳脱的历史渊源:“一日,(唐文宗)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为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25)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女饰》中对跳脱的各种同近义词进行了描述:“饰於臂曰手镯……又曰臂钗、曰臂环、曰条脱、曰条达、曰跳脱者是也。”(26)可见“跳脱”与中国古代女子配饰之“钏”似为一物。宋代《事物纪原·钏》中没有提到“腕”字,仅以臂字概括之:“通俗文曰‘环臂谓之钏’,后汉孙程十九人立顺帝有功,各赐金钏指环,则钏之起,汉已有之也。”(27)可见钏这种配饰自汉代已有,历史相当悠久。
考古发现中的玉石和金属“跳脱”
除古史典籍之外,现代学者也对这一传统女性配饰进行过深入研究,如周汛、高春明在其《中国历代妇女装饰》中指出,跳脱古之用法多用于臂上,因此早期文献中述及此类,皆强调“臂”字,约隋唐年间,跳脱佩戴之位置渐渐下落至腕部,成为手镯的一种(28)。再如白居易《盐商妇》诗中有云:“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29)可见此时之钏已带于腕上。亦有学者认为臂钏与腕钏是一直并列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手臂饰物,只是因早期文献中对于“跳脱”或“钏”之记载多仅言及臂,腕部则既可属其中,又可出其右。概观之,无论臂钏或腕钏,跳脱应是装饰于女性手臂的饰物大抵无误。
《影梅庵忆语》第四部分中所见“黄跳脱”应为腕钏,“黄”字点明其材质为黄金,也即今之金手镯。后文中所言“姬临终时,自顶至踵,不用一金珠纨绮,独留跳脱不去手,以余勒书故”(30),可知此跳脱是戴于腕上。因时逢七夕,小宛请辟疆书“乞巧”二字于跳脱上,无以为对,又忆及昔日见黄山宣炉上所覆祥云,遂命辟疆又书“覆祥”以为对,镌摩金跳脱上。乞巧原是中国古代七夕之俗,它的主要表现方式,是通过验巧、赛巧、乞巧等手段,表达传统女性对心灵手巧等女性素质的祈望。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是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所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31)。唐代林杰有诗《乞巧》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32)亦是对乞巧习俗的表现,而“覆祥”此处也是祈求祥瑞的意思。董小宛在此金跳脱上镌刻“乞巧”、“覆祥”,想来一是为应七夕之俗,祈祷心灵手巧、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董氏对于平凡女子普通家庭生活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她请辟疆勒书于跳脱之上,也使此金跳脱成为董冒爱情的重要信物,而《影》文中一年之后金跳脱的忽然中断,亦为董冒爱情的最终结局埋下一个似乎宿命的伏笔。虽然之后二人又复为之,且易书“比翼”、“连理”于其上,但这些美好的期许终未能改变两人生死永隔的结局。
“半臂”、“方空”和“跳脱”,其实均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常见的品类,并无稀奇之处,而这三件服饰品出现在《影梅庵忆语》一文中的行文情境,却均可称得上点睛之笔。开篇指出冒襄“视锦半臂碧纱笼,一笑瞠若”,点明其淡泊名利女色,超脱世俗物外的文人清高之心,为其后冒董二人的爱情故事奠定了基础;之后两人初心始结,董氏为冒襄“方空在体,甘愿冻死”,深入塑造了董小宛坚贞不渝、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而文末对于董氏临终前独留冒襄勒书之黄跳脱不去手的细节描写,更是对二人爱情结局的绝佳暗示。“乞巧”、“覆祥”也好,“比翼”、“连理”也罢,美好的愿望与悲凉的现实形成鲜明的戏剧冲突,更为《影》文增添无限动人之情思。
明末清初,山河飘摇,《影梅庵忆语》中才子佳人的风月故事背后,似乎也能看到时代更迭之狂潮。《影》文中最后部分多描述冒辟疆全家在兵荒马乱中颠簸流离的过程,亦提到清初“薙发之令初下,人心亦皇皇”(33)之情境。顺治元年五月(1644年5月),清军入关,相继颁布数道“剃发易服令”,规定“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薙发,衣冠悉尊本朝制度”(34),抗拒不遵者遭到清廷的残酷镇压。满清统治者妄图通过剃发易服来削弱明朝遗民的国家身份认同感,从精神上彻底击垮汉族群众的民族精神,从而巩固其统治。然而,剃发易服令的颁布在汉族遗民中激起强烈反抗,如冒襄等明朝士大夫阶级,在心理上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几千年“章甫缝掖”之传统就此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然而,个人在时代的进程之中微如蝼蚁,风流遗老冒辟疆只能于影梅庵中忆语前朝之良辰美眷,而大清王朝的历史则正展开着新的画卷。
注:
①[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6页。
②⑨(17)(18)(19)(20)(21)(30)(33)[明]冒襄《影梅庵忆语》,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2、9、7、7、7、8、32、32、27页。
③《青箱杂记》载:“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后以“碧纱笼”指代所题诗书受人赏识、重视,才名远播。参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61页。
④包铭新《唐代女装的腰线及其审美效果》,《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1年第4、5期。
⑤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47~256页。
⑥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⑦(27)[宋]高承《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8、152页。
⑧参见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⑩吴定中《董小宛汇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11)汪原放《王安石全集》第一册卷十九,上海大众书局1935年版,第126页。
(12)[清]吴伟业《吴梅村诗集笺注》卷六,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194页。
(13)(15)陈娟娟《明代提花纱、罗、缎织物的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4期。
(14)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3页。
(16)包铭新《纱类丝织物的起源和发展》,《丝绸》1987年第11期。
(22)(28)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上海学林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90页。
(23)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09页。
(24)[南朝]徐陵《玉台新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99页。
(25)[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26)[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南京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29)李希南《白居易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31)蔡丰明《七夕乞巧习俗与古代女性文化心理》,《寻根》2009年第4期。
(3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361页
(34)王一伶《略论清初剃发易服令》,《沧桑》2012年第5期。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责任编辑:倪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