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女前盆腔器官脱垂行经阴道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①

2015-02-18 05:29:42王彦菊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重建术前壁盆底

王彦菊

(渭南市高新区白杨卫生院,陕西 渭南 714000)

老年妇女前盆腔器官脱垂行经阴道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①

王彦菊

(渭南市高新区白杨卫生院,陕西 渭南 714000)

目的:探究老年妇女前盆腔器官脱垂行经阴道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对2013-02~2014-02我院收治的58例阴道前壁脱垂老年患者行经阴道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个月的Aa、Ba的POP-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复发率为10.3%,均为POP-QⅠ期,无明显不适。结论:对老年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经阴道联合术式,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老年妇女;前盆腔器官脱垂;经阴道手术;安全性;疗效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症之一,其中阴道前壁脱垂最为常见,既往常采用阴道前壁修补术进行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增加患者身心痛苦[1]。为此本文将对2013-02~2014-02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阴道前壁脱垂老年患者行阴道前壁黏膜瓣悬吊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2~2014-02我院收治的58例阴道前壁脱垂老年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8.5±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八版)的诊断标准,且经体征及相应检查确诊,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会阴部下坠感、排尿困难等症状。子前盆腔器官脱垂POP-Q评分分度:Ⅱ度8例,Ⅲ度33例,Ⅳ度17例。合并阴道后壁膨出14例,宫颈延长8例,陈旧性会阴Ⅱ度裂伤9例,轻度压力性尿失禁27例。排除子宫及卵巢病变、宫颈癌变、其他类型尿失禁,及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改良前盆底重建术:参照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改良盆底重建术方法进行操作[2],选择Gynemesh长方形聚丙烯网片(由美国强生公司提供),将网片主体修剪成宽5~6cm,高4~5cm,并修出4条吊带,分别为1.5cm×10cm。于尿道口下段2cm做一纵行切口,切开阴道前壁黏膜,游离膀胱,钝锐联合向两侧分离直至盆筋膜腱弓,经闭孔路径前路补片穿过耻骨宫颈筋膜和盆筋膜腱弓,将修剪过的补片放置于膀胱和阴道间隙,以形成吊床支撑盆底,并缝合阴道黏膜。(2)骶棘韧带悬吊术:充分暴露两侧骶棘韧带及髂骨尾肌筋膜,于坐骨棘水平处采用10号丝线将耻骨宫颈筋膜悬吊于右侧子宫骶骨韧带及阴道残端处,再用2-0可吸收线对阴道黏膜连续缝合并打结。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并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POP-Q分期评价手术疗效,并观察复发情况和手术并发症。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伤及尿道、膀胱、直肠等组织脏器损伤。经阴道联合手术的手术时间为45~80min,平均(67.2±10.5)min;术中出血量为40~150mL,平均(65.1±15.4)mL;住院天数3~7d,平均(5.5±1.2)d。术后疗效见表1,临床主要症状均明显改善,排尿困难得以纠正,会阴部下坠感消失。术后6个月随访,复发8例(10.3%),均为POP-QⅠ期,表现为轻度前穹窿下降,但患者主诉无不适感,且均无新发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等症,术后无网片侵蚀阴道壁表面、会阴疼痛、血肿及阴道异物感等并发症。

表1 58例患者手术前后POP-Q值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盆腔脱垂逐渐成为影响老年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中阴道前壁脱垂是其常见类型,主要是因过度分娩致使盆底软组织及神经受损所致,进而导致盆底支持较薄弱,使盆腔脏器移位,易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移位及功能异常等疾病。临床治疗前盆腔脱垂常采用手术治疗,其目的是为了恢复盆腔的解剖生理结构,缓解临床症状,并恢复内脏及功能。传统治疗常采用引导前壁修补术,通过折叠缝合阴道筋膜、切除多余阴道前壁组织的方式解除临床症状,但该术式因切除膨出的阴道黏膜,从而使阴道前壁支撑力减弱,而未能达到加固盆底组织的目的,致使术后复发率较高, 据国外相关报道, 该术式术后复发率高达40%以上[3]。改良前盆底重建术是应用聚丙烯网片修补加固筋膜组织,纠正盆底的薄弱点,强化盆底支持,因此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无需切除阴道黏膜,保留阴道正常深度和宽度,有助于促进阴道功能恢复。然而,单纯前盆底重建,往往只能加固前盆底,若经盆腔压力传导,往往会引起后盆底脱垂,为此术中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将阴道顶端缝合悬吊于右侧子宫骶骨韧带及阴道残端处,以此获得较显著的解剖位置复位,进而加强阴道顶端支持,从而达到有效加固整个盆底结构的治疗目的,同时该术式可有利于促进聚丙烯网片的伸展,避免网片露出于阴道壁表面,造成局部侵蚀和溃烂等并发症发生[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老年妇女阴道前壁脱垂行经阴道改良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Aa、Ba的POP-Q值均得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确切,且术中均未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损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复发率较低。结果表明,对老年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经阴道联合术式,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1]邓文慧,吕秋波,魏风华,等.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行个体化经阴道手术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7):2620-2624

[2]周江妍,汪利群,黄欧平.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84-87

[3]毛丽丽,王武亮,徐臻,等.阴道前壁黏膜瓣悬吊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52例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4):275-277

[4]哈丽娅.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9):193-193

王彦菊(1977~)女,陕西渭南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学。

R711.23

B

1008-0104(2015)04-0105-01

2014-10-10)

猜你喜欢
重建术前壁盆底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1:57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
二维斑点追踪与双源CT分析左心室前壁缺血的局部心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