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泉,朱建琴,牧 逸
(苏州科技学院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趋势愈来愈受到重视。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目标和趋势。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GSCM)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于1996年提出的,它旨在综合考虑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绿色供应链管理无论是学术界的研究还是企业的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企业已经有动力和压力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但没有转化为实践[1]。中国国内不少学者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或制约因素[1-7],但对于各障碍或制约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研究较少。而实际上,诸多障碍或制约因素间是相互关联和约束的,厘清这些关系对于扫清障碍势必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构建了各个产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障碍分析模型[8-13]。本文拟采用ISM构建中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障碍的解释结构模型,进行驱动-依赖分析(Driving and dependence power analysis,DDPA),厘清障碍间的相互制约和约束关系,从而为推动中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提供参考。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是Warfield教授1974年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有关问题而开发的一种结构模型化技术[14]。其特点是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帮助,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ISM的工作程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3]:
步骤一:设定构成系统的关键要素。
步骤二:逐对判断关键要素之间的结构关联矩阵(Structural Self-interaction Matrix,SSIM),建立初始可达矩阵(Initial Reachability Matrix,IRM)。
步骤三:根据初始可达矩阵,考虑可达关系的传递性(即:如果存在A影响B、B影响C,则可以得到A影响C),建立最终可达矩阵(Final Reachability Matrix,FRM)。
步骤四:进行级位划分,移除越级关系,得到递阶结构模型。
步骤五:根据结构模型画出解释结构模型图。
本文在构建GSCM障碍结构模型中,以上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GSCM障碍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程序
本研究首先成立了由国内生产企业采购经理、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高校科研人员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12人ISM专家小组。本文在检索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专家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经多次分析讨论,初步确定中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35个障碍或制约因素,总体上归为四大类:意识观念、外部环境、技术能力和财务绩效。再经过仔细研判,最终从以上35个障碍因素中筛选出18个关键障碍(见表1)。
按照下面的影响关系规则,经专家小组成员讨论判断,确定18个关键障碍之间的结构关联矩阵(SSIM),并填写表2。
要素关系规则:行元素i对列元素j有影响,填A;列元素j对行元素i有影响,填V;i与j相互无影响则填O;对于相互有影响的因素,取认为影响大的一方为影响关系,即有影响。
根据结构关联矩阵(SSIM)构建初始可达矩阵(IRM)。将表2中的关联信息转化成布尔矩阵(即元素只取0或1的矩阵,又称0-1矩阵)的形式。转换规则为:如果SSIM的(i,j)单元格是A,那么IRM的(i,j)单元格为1,而(j,i)单元格为0;如果SSIM的(i,j)单元格是V,那么IRM的(i,j)单元格为0,而(j,i)单元格为1;如果SSIM的(i,j)单元格是O,那么IRM的(i,j)、(j,i)单元格均为0;IRM的(i,i)单元格均取1。
表1 关键障碍的确定
表2 结构关联矩阵(SSIM)
根据以上规则,可以将结构关联矩阵SSIM(表2)转换为初始可达矩阵IRM;根据初始可达矩阵IRM,考虑可达关系的传递性(即:如果存在A影响B、B影响C,则可以得到A影响C),建立最终可达矩阵FRM,见表3。
由于第一级仅有R(16)=C(16)={16},因此,第一级要素为{16};去掉16后,剩余元素中R(10)=C(10)={10}、R(11)=C(11)={11}、R(18)=C(18)={18},因此,第二级元素为{10,11,18};以此类推,可以得到第三级元素为{12,13,17};第四级元素为{4,7,8,14,15};第五级元素为{2,3,9};第六级元素为{5,6};第七级元素为{1}。
表3 最终可达矩阵(FRM)
最终可达矩阵中的所有元素根据级位划分后所在的级位,按Ⅰ-Ⅶ级位顺序重新排列,并去除越级关系以及自我关系后,得到骨架矩阵(见表4)。
表4 骨架矩阵
根据骨架矩阵即可以得到递阶结构模型,再以障碍的具体名称替换代码即可以得到GSCM障碍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驱动-依赖分析(Driving and dependence power analysis,DDPA)是按照不同要素的驱动力(Driving power)和依赖度(Dependence power)进行分类,以便找出影响系统的关键问题[13]。根据表3中要素的依赖度和驱动力,可以将要素分为四个类别自发性障碍(Autonomous Barriers)、驱动性障碍(Driving Barriers)、联动性障碍(Linkage Barriers)和依赖性障碍(Dependent Barriers),分别对应图3中的I、II、III和IV四个象限:
图2 GSCM障碍的解释结构模型
(1)自主性障碍(Autonomous Barriers),即象限I。自主性障碍具有较弱的依赖度和较弱的驱动力,因此,它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图3中,该类障碍共有7个,包括消费者环境偏好不稳定(3)、市场竞争与不确定性(4)、缺少解决供应链内部环境问题的专业知识(7)、缺少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知识(8)、缺乏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合作(12)、缺少内部绿色技术资源(14)和缺少技术专家(15)。相对而言,障碍4、7、14依赖度与驱动力处于均衡,障碍12的依赖度更高一点,障碍3、8和15则驱动力更强一点。
图3 驱动力与依赖度
(2)驱动性障碍(Driving Barriers),即象限II。驱动性障碍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和较弱的依赖度,这类障碍对系统的全局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看作是关键障碍。这类障碍主要包括政府绿色观念不强(1)、企业重视程度不够(2)、缺乏政府的环境政策支持(5)、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6)和缺少绿色供应链相关的项目研究/学术会议(9)。其中,障碍1、2属于观念意识,障碍5、6属于外部环境,障碍9属于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为外部环境,由此可见,观念意识和外部环境能够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起到全局性的作用。
(3)联动性障碍(Linkage Barriers),即象限III。联动性障碍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和较强的依赖度,这类障碍通常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没有障碍属于该类。
(4)依赖性障碍(Dependent Barriers),即象限IV。依赖性障碍具有较弱的驱动力和较强的依赖度,这类障碍对其他障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容易受其他障碍的影响,这类障碍往往又是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因此,可以认为是直接障碍。这类障碍包括难以协调供应链成员的目标冲突(10)、难以监控与评价供应链成员的绿色行为(11)、缺乏供应链知识技术的转移和交换机制(13)、害怕失败,不愿改变(16)、投入大,短期效应不明显(17)、绿色供应链的融资难(18)。其中,障碍16是最终阻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最直接障碍。
对建立的GSCM障碍的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由图2可知,绿色供应链管理障碍的解释结构模型是一个具有七级(层)的多级递阶结构,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因素均只有1个,分别为“害怕失败、不愿改变”和“政府绿色观念不强”,这充分反映了企业和政府在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即“企业主导”和“政府引导”。DDPA分析显示,观念意识和外部环境能够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起到全局性的作用。
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DDPA分析,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克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面临的障碍:
(1)政府需要强化绿色观念。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根本是观念的转变,政府的绿色施政观念对全社会绿色生产意识起到引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对企业和消费者起到引领作用,从而稳定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提高企业的绿色生产意识;政府加大环境保护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企业实施绿色生产的动力;政府通过财政扶持,支持绿色供应链的相关项目研究和学术会议,能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实践。
(2)企业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企业是绿色供应链的实施主体,其在绿色供应链实施中起到主导作用。企业应该积极引进绿色技术专家、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绿色供应链的相关项目研究和学术会议,提高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
(3)供应链成员需要协调配合。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积极构建供应链知识技术的转移交换机制,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从而实现供应链绿色行为的可控可估,达到协调供应链成员间目标冲突的目的。
(4)拓宽绿色供应链的融资渠道。由于绿色技术资源的缺乏和专家人才的短缺,企业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同时,消费者偏好的不稳定和市场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绿色供应链短期效益又不明显,这就带来投入大、融资难的困境。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政策引导,拓展绿色供应链的融资渠道来帮助企业解困。
通过以上努力,最终使企业克服“害怕失败、不愿改变”,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扫清障碍。
[1]朱庆华,田一辉.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0,(5):723-727.
[2]陈傲.国内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6):99-102.
[3]葛晓梅,刘源,杨茉.我国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524-526.
[4]朱庆华,耿涌.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转换模型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9,(11):113-120.
[5]朱庆华.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2):83-87.
[6]方炜,黄慧婷,刘新宇.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成功标准与关键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125-128.
[7]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6):86-95.
[8]Luthra S,Kumar V,Kumar S,Haleem A.Barriers to implement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automobile industry us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technique[J].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1,4(2):231-257.
[9]Vimal K E,Prasanta K D,Ravi S.Enhanced Renewable Energy Adop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India: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J].World Renewable Energy Congress,2011,(5):8-13.
[10]Ming L T,Yuan H L.Modeling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us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J].Wseas Transactions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2011,11(7).
[11]Huang S H,Sunil K S,Harshal K.Computer-assisted supply chain configuration based on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SCOR)model[J].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5,48(2);377-394.
[12]Mudgal R K,et al.Greening the supply chain practices:an Indian perspective of enablers relation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1(2-3):151-176.
[13]Kannan G,et al.Barriers analysis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in Indian industries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4,147:555-568.
[14]Warfield J W.Developing interconnected matrices in structural modeling[J].IEEE Transcript on Systems,Men and Cybernetics,1974,4(1):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