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涓,宋占坤
(北京工业大学 经管学院,北京 100124)
生产性服务业是专业化分工后的产物,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使其他产业具有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如我们所熟知的外包服务,正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各个环节或是生产中各阶段的效率来实现产业飞速发展的。本文将通过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实证探讨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现阶段的要素密集使用情况、要素使用效率和相应的要素投入决策。
本文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采用资本/劳动/技术3要素进行实证分析,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的6个行业门类归入到由3要素得出的资本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和劳动技术密集5种要素密集型产业类别中。根据克拉克理论及库茨涅茨对克拉克理论的实证研究,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其应该属于吸纳劳动力以劳动增长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除了依靠劳动外还会密集使用技术,应该归属于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6个行业中4个行业对于技术的高要求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偏向于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
表1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类型预测结果
关于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系数的测算,本文引用周方(1995)提出的方法,在假设规模效益不变的情况下,有
α+β=1
α——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β——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
C=PK+WL
C—总成本,K—资本投入,P—资本价格,L—劳动投入 W—劳动价格
表2为2006~2012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中各个行业的技术带来的产出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结果。
表2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2006~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规模效益不变,所以全要素生产率揭示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出变化。技术进步则全要素生产率为正,技术不变则全要素生产率为0,技术退步则全要素生产率为负。通过表2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明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出增长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有2个: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其余4个行业均出现了很大的技术波动性。
全要素生产率代表技术进步所增加的产出,通过表3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两个行业在产出中都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这2个生产性服务行业是密集使用技术来实现产出的。但是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并不是其总产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那么还需要密集使用劳动或资本要素来实现高产出。
表3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2006~2012年技术产出占总产出的份额(单位:%)
资本与劳动的绝对值没有任何可比性,为了验证资本与劳动的使用密度,本文使用资本与劳动的增长比例进行比较研究。某种要素增长比例相对高,说明相比于另一种要素该产业需要密集投入并使用该种要素来实现产出。本文引入新的定义——资本劳动增长比指数M,即
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2006~2012年资本劳动增长比指数
在资本/劳动2要素分析中,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金融业显著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近两年有向劳动密集转变的趋势。
综合上述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分析结果,在资本/劳动/技术3要素的情况下,现阶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实际表现出的产业类型如表5所示。
表5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类型实际表现结果
图1与图2分别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2006~2012年之间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图。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资本的产出弹性较高,而劳动的产出弹性偏低,其中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批发与零售业最为稳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个行业分别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整体波动较为稳定;其余的3个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出现了明显的劳动产出弹性逐年增长的趋势,而该3个产业实际密集使用劳动增加产出与之是相吻合的。所以,就资本/劳动2要素进行讨论的话,现阶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密集度(指数M计算结果)与要素的产出弹性是相匹配的。
图1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2006~2012年劳动的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图2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2006~2012年资本的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根据表3,只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2个行业密集使用技术,依赖技术实现高产出。而其余生产性服务行业均出现了技术退步,不仅没有密集使用技术,而且降低了生产的技术密度。虽然整体趋势表现如此,可是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整体趋势呈现出技术的退步,但技术退步并不是发生在每一年,各个行业在个别年份中均出现了技术进步实现了技术产出。整理如表6所示。
表6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S2、S6以外)2006~2012年间技术产出峰值
结果显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中只有批发与零售业表现出了低技术进步需求和低技术产出,其余各个行业均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大量的技术产出,那么,这些行业实质上应该为技术密集使用的行业。
综上整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类型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类型优化结果
预测结果与优化结果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3个行业之外均不相同,且不同之处都在于结果非原预测的劳动密集倾向而是资本密集倾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与零售业2个行业虽然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但是在大量劳动力投入的背后是成倍的资本投入来支持劳动力产出。例如,列车员的增加并没有改变列车长度、列车总量与发车次数从而增加运输量,反而,列车的增加、铁道线路的增加使得在少量劳动力投入后实现高运输量、高产出;现代化的零售行业,收银、理货等劳动者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少量的超市管理者运营着各种大型零售超市,如宜家、家乐福等,货物种类的增多、货物量的增大并不需要额外的劳动投入,店面等可以完全复制(规模效益不变),大量的资本投入也只是伴随着少量的劳动投入。至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亦是如此,虽然其中细分的咨询类行业是低成本(资本)高人力资本投入,但是像广告等行业依然需要设备、材料等高资本投入来实现高产出,且该类行业比重偏大,使得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行业整体依然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6个行业大类中,3个行业偏向资本密集,另外3个偏向劳动密集,而批发与零售业比重最大,远远大于其他行业规模且属于资本密集型,进而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更为偏向资本密集型,产生了预测与最终实证结果的不同。
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除批发与零售业外均表现出了技术密集性,那么这种技术进步是引进高技术人才的结果还是引进高新技术机械设备的结果并不清楚,但是技术进步一定是主要以资本或是劳动其中一个为载体从而呈现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对技术产出与劳动技术变化进行关联比较,若有相关性,则说明技术是以劳动为载体呈现的;若无相关性则是以资本为载体呈现的。
表8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2006~2012年剔除利率变化的平均工资增长率(单位:%)
引进的高新人才,经验增加、劳动技能提高的劳动者都会获得高收入,换句话说,技术的附加伴随着工资的增长,而平均工资的增长正是证明了劳动群体的技术进步。对比表2和表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劳动技术增长与技术产出增长起伏较为同步外,其余行业的劳动技术变化与其技术产出没有任何相关性。故我们可以认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技术产出是以劳动为载体,而其余各个技术密集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与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技术产出以是以资本为载体来实现的。
在这里,我们不能排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样依靠资本实现技术进步,更不能排除其余各个生产性服务行业对于劳动技术的需求;只能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资本与劳动2个要素中,技术进步与劳动要素相关性更强,而资本更能对其它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资本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影响比较好理解,物流设备的技术更新,高性能车辆的引进都会促进技术进步,而某一时刻的资本技术引进只会促进这一时刻的技术进步,增加这一时刻的技术产出,下一时刻如果没有持续以同比例对这种技术引进,相比于上一时刻就是一种技术退步。对于从资本技术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过度的行业,如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一样资本要用来采购尖端设备、新型材料、技术引进;考虑到劳动技术密集的成分,资本还要对劳动产生贡献,如人才管理、业务培训等。
该行业属于依靠资本要素实现技术进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主要的要素投入在于资本投入,并且资本的投入或资本的使用应附加高技术,政府应鼓励对于高新技术的投资,颁布相关鼓励政策,对相关企业进行补贴,规避行业中因技术类投资成本大于其带来收益的客观不利影响因素所产生的低技术投入和低效率化。
该行业属于依靠劳动要素实现技术进步并由资本技术密集向劳动技术密集转变中的劳动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相比于资本,劳动的投入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向劳动密集转变需要高密度的劳动投入,并且是附加高科技的劳动力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实现技术产出。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众多的高等学校、研究院、科技园是高科技人才培养与聚集的地方,培养高技术劳动力,提供优惠的就业政策可以切实有效地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资本对于产出的弹性极高,资本的大量投入在最后的产出中会得到直接且明显的体现。
[1]李耀光,赵弘.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3).
[2]王江,王丹.北京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2,(6).
[3]邓丽姝.生产性服务业对北京产业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李耀光,吴雁军.产业互动视角下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