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菁,刘 卫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系,武汉430074;2.湖北经济学院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205)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城市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中我国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发展道路探讨[1]、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2]及新型城镇化评价[3]等;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单一指标测度法和多指标测度法两类。但现有研究多为同一级别的城市比较,将对象作为一个完全个体进行分析,强调研究对象的独立性,而从具有经济相关和空间关联的城市圈(群)角度将研究对象进行组合、研究时间序列的城镇化发展工作较少。本文借助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对新型城镇化内容的阐释,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三大城市圈(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评述,分析各地市城镇化水平差异的原因,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开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4]。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了武汉城市圈、“宜荆荆”、“襄十随”组团式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对相关政策及研究成果分析[6],结合湖北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本文认为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三大主体:民生城镇化,质量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民生城镇化是发展的目标,质量城镇化是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城镇化是发展的保障,三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发展。
遵循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民生城镇化、质量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三方面,选取24个指标构建湖北省城市圈(群)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熵值法。
为克服主观赋权法的随机性风险,有效解决多指标变量间的交叉问题,本文采用修正熵值法进行分析。
(2)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对三个子系统进行合协调性分析。参照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与耦合度模型,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耦合度,U1,U2,U3为分别为民生、质量和可持续子系统内部各指标对系统综合贡献度。C的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趋向于1,表明耦合度大,系统要素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系统趋向于有序结构;反之,取值趋向于0,耦合度较小,系统要素间趋于无关状态,系统向无序发展。参考相关耦合度类型划分标准[7],将耦合度划分为四个级别:0<C≤0.30,系统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0.30<C≤0.5,系统处于颉颃阶段;0.5<C≤0.6,系统进入磨合阶段;0.6<C≤0.8,开始中度耦合阶段;0.8<C<1.0,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
由于耦合度关只能说明三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不能体现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更好的体现系统实际水平和整体功效,引入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度D衡量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模型为: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系统要素间的综合协调指数,α、β、γ为待定系数,设定α=0.4,β=0.3,γ=0.3。耦合协调度D的取值范围为[0,1],当D趋向于1,系统最为协调;D趋向于0,系统趋向失调。参相关研究成果[7],子系统间协调度评价标准为:0<D≤0.3,低度协调的耦合;0.3<D≤0.5,基本协调耦合;0.5<C≤0.6,初级协调;0.6<D≤0.8,中度协调耦合;0.8<D≤1,高度协调耦合。
本研究区域为湖北省12个地级市。原始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年鉴》、《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自于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2.2.1 质量发展时空差异
对各地市2007~2013年的24个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地市城镇化质量水平,绘制质量发展图(图1)。为进一步区分省内各城市间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差异,采用arcgis的自然断裂法将全省12个城市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表示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的高、较高、一般、较低和低五类城市。
图1 湖北省地级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结果
(1)湖北省城镇化质量水平随时间逐年提高,从2007年的0.34上升到2013年的0.56,各城市发展分值整体也呈增长趋势,且发展规律保持一致。武汉城市圈得分最高,宜荆荆和襄十随地区发展较为相似。武汉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全省最高的,从2007年的0.72提高到2013年的0.89;随州最低,2007年为0.25,2013年增长到0.36。大部分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在0.23-0.5之间。
(2)从空间分布上看,7年间全省城镇化质量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武汉城市圈所在的鄂东地区发展质量最高,“宜荆荆”和“襄十随”发展强弱随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
2007~2009 年,武汉城市圈除孝感外其他城市城镇化质量均在一般水平以上;“宜荆荆”整体保持一致,处于质量一般水平;“襄十随”各城市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分别属于一般、较好、较差等级。2010~2011年全省发展状态相似:武汉城市圈质量依旧在全省前列,孝感的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圈内还是处于落后位置;“宜荆荆”和“襄十随”发展在各自基础上保持稳定。2012年武汉和黄冈质量水平最高,圈内咸宁发展水平与“宜荆荆”一致,而“襄十随”虽然质量就其之前对比而言有所进步,但在全省范围内依旧偏低。2013年“宜荆荆”发展迅速,质量水平紧紧跟随武汉市,在省内属于发展较好区域;“襄十随”的发展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质量持平。
2.2.2 分项指标时空分析
为直观分析全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水平,将各城市3项子系统指标归一化,比较各城市不同子系统得分比重(见图2)。
(1)总体分析。
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表现为民生发展尚可,质量与可持续两者间有一定差距。除2008年可持续质量超过经济发展质量外,其他年份经济质量较可持续质量好。表明武汉市在提高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圈内其他城市,整体表现民生质量水平最低,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间存在明显博弈,两者得分差距随时间不断减小。
“宜荆荆”中,民生是短板,质量和可持续间的差距随时间变化有增大趋势,表明城市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较大。但从不同年度两者的分值来看,可持续发展评分有所提高,说明各城市在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
“襄十随”中,各城市的质量发展最优,民生和可持续间呈现动态变化:其中襄阳市的可持续发展质量大过民生发展质量;十堰相反;随州在2010年前民生发展还略差于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民生水平逐渐提高,从2011年开始超过可持续发展水平。
图2 2007~2013各地市新型城镇化各子系统得分比重
其中,A1为民生城镇化,A2为质量城镇化,A3为可持续发展城镇化。1-12分别代表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宜昌市,荆门市,荆州市,咸宁市,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
(2)民生城镇化的时序分析
武汉城市圈。武汉市的民生发展得分在全省排名第一。武汉具有优越的经济、地理、人才、政策优势,人口密度最大,文化程度最高,相应城镇居民收入在圈内乃至省内最高,对应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全面:2007~2013年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360元增加到27061元,科教文卫经费增幅较大,占财政比例由18.73%增加到25.43%。圈内,黄石是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具有高教梯次办学格局,且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居民生活保障和城乡统筹措施到位,民生水平较高;黄冈是四城联创的环保模范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较好;咸宁和孝感基本上形成了与武汉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框架,基础设施正处于大幅度改善阶段,但在人口转移中涉及到的城乡统筹工作较为薄弱;鄂州在城镇基本社保覆盖和城乡统筹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得分相应较低,致使其民生质量化水平最低。
“宜荆荆”中,宜昌民生质量较好,城市基础设施逐年完善,政府扶持各类职业教育业促进了市域就业;荆州在逐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中,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增大,教育投入和城镇社保对人才具有较大吸引力;荆门作为传统工业基地,城市就业人口稳定,城镇基本社保覆盖率大,两个城市的民生质量发展平稳。
“襄十随”地区民生整体水平较低,十堰是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正在建立完善教育、科技、人才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民生表现在圈内相对较好;襄阳城市资源配置功能表现不足,市域内交通设施发展力度较弱,城市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致使其民生质量得分较低;随州同样存在城乡统筹发展矛盾突出问题。
(3)质量城镇化的时序分析。
武汉城市圈。武汉市的质量城镇化指标得分最高,表明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对产业、资金与人才的吸引力最大。目前武汉市已构建了主城区为核心,新城为重点的四级网状城镇化体系,在扩大城市规模同时,以“两降三增三保”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存量用地内部挖潜,2013年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值较2007年增长了2553.95亿元和3198.39亿元,同期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了0.21亿吨,表明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建设成本逐步下降。鄂州借助与武汉比邻的地理优势调整本地产业结构和布局,将自身定位为武汉城市圈休闲度假和副食供应基地,发展生态旅游和高科技农业,2013年高新技术产值占到工农业产值的1/4,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生长点,城市经济质量发展好。黄石作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划分了包括中北部矿业带、西部立体农业区、北部渔粮区等在内的6个特色区域,对产业结构作出多种优化举措,着重与东湖开发区高新产业对接,7年间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增大,三大产业结构比从2007年的9:49:42变为 2013 年的 8:41:47。咸宁、黄冈有较为丰富的生态特色资源,近年来积极打造武汉城市圈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其中咸宁定位于武汉城市圈生态宜居城市和中国温泉旅游名城,黄冈则侧重于圈内现代制造业基地,两地有目的的空间扩张和产业集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城市建设,质量发展有一定成效。
“宜荆荆”城市群的质量城镇化水平相当:宜昌是省域副中心,荆门是老工业基地,荆州轻工业发达,三者地理位置相近,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工业基地,经济关联度强,能够形成互为依托、共同发展格局。宜昌水电、旅游优势明显,具有较为完善的心、带、区、点城镇体系,能够形成以旅游、服务为主的人口、经济聚合带。荆州是湖北省重要粮棉油及水产基地,同时制造业水平较高,地处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位置,具有区域产业辐射能力。而荆门工业结构稳定,城市建设发展平稳。
“襄十随”城市群质量发展水平较低:襄阳位于湖北汽车走廊中心地带,但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城市建设质量发展速度较慢,需要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夯实发展动力基础,降低城市发展成本,提升城市功能;十堰市是汽车老工业基地,目前趋向成为鄂西生态旅游圈的集散中心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医疗服务中心,需要从产业结构和技术手段上完善城市质量建设;随州一直以来是以工业经济和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撑,但其发展较为缓慢,需要在提高现代技术水平的同时,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出发,抓住鄂西圈建设机遇,大力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4)可持续发展时序分析。
整体来看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受质量发展影响显著。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得分较低。武汉城市圈中,鄂州在城市发展建设用地保障方面成绩突出,在质量发展的同时城市发展保障工作到位,可持续发展在圈内水平最高;武汉市由于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指标相对得分较低;圈内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差。“宜荆荆”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空气质量较好,这与城市绿化率、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大有关。“襄十随”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城市建设投入比重较大,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一般到良好状态。
从以上分析可知,湖北省城镇化质量整体发展和分项发展水平均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政策扶持与城市发展策略、城市产业结构类型、交通条件及自然资源条件有关。各地区要从自身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出发,充分发挥地区产业结构优势,同时与相关地市进行产业结构的互补与关联性分析,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群带,制定适宜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圈(群)新型城镇化发展。
根据1.2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07~2013年各地城镇化协调度,绘制发展变化图(图3)。
图3 2007~2013湖北省各地市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变化图
湖北省2007~2013年城镇化耦合度分别为0.542、0.555、0.556、0.563、0.568、0.578、0.583,系统处于初级耦合阶段,但协调程度逐年提高;各城市的系统耦合协调度有所差异,基本处于[0.4,0.8],整体从基本协调向中度协调方向发展。
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的协调发展水平最高,保持在0.6-0.8之间,为中度协调范围,但从曲线中可以看出,2007~2011年耦合协调度分值逐渐降低,2012~2013开始缓慢回升。黄石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在0.4~0.6之间,从基本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鄂州耦合协调度分值在0.54~0.58之间,依旧处于磨合阶段。孝感分值为0.41~0.45之间,属于基本协调范围,但子系统间的耦合性逐年提高。黄冈和咸宁7年内一直在初级协调阶段,在2009年分值稍有下降,但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宜荆荆”中,宜昌的系统耦合度从2007年的0.58发展到2013年的0.62,系统处于初级协调发展到中度协调。荆门和宜昌发展相似,经过7年发展进入系统中度协调阶段。荆州的得分范围为0.54-0.58,处于初级协调范围。
“襄十随”中,襄阳协调度从0.58增长到0.64,十堰为0.53~0.66,两个城市的系统耦合度保存持续上升趋势,系统从初级协调阶段进入中度协调阶段;随州系统协调度从0.53到0.54,无大变化,处于初级协调范围。
(1)本文从民生、质量、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建立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选取24个指标描述12个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湖北省在2007~2013年间新型城镇化质量从0.34上升到0.56,整体表现为东部较高,西部较低,其中武汉市质量水平在省内位居榜首,其他地市间的发展差异不大,这与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格局总体相似。全省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从0.54提高到0.58,发展的耦合程度逐年提高。
(2)各地市在2007~2013年间民生城镇化发展和质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一致,表明民生发展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共同影响和推动各地新型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受经济发展影响显著,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跟不上城市质量水平的提高,亟待加强统筹,协调发展。
[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3]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J].干旱区地理.2013,36(2).
[4]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30(11).
[5]宋学锋,刘耀彬.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J].科技导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