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研究*

2015-02-17 01:18张宇隆游本跃
地震科学进展 2015年6期
关键词:鲁西南中小学生

韩 飞 张宇隆 游本跃 崔 娜

(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014)

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研究*

韩 飞 张宇隆 游本跃 崔 娜

(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014)

摘 要为了解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的认知情况及需求,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典型城市菏泽市开展了此次研究。研究发现,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上在地震科学常识、地震部门工作内容以及避震救助技能和识别谣言能力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部分题目上也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状况。在防震减灾科普的态度和需求偏好方面,97.04%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大部分学生还是偏好传统媒体的渠道与形式。另外,在示范与非示范学校、城区与乡镇学校、中学与小学的对比中,发现了明显的群体差异性。本次调查对今后开展山东全省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状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鲁西南;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5.06.008

收稿日期:*2014-11-20;采用日期:2015-01-13。

AbstractIn order to know the awareness and demand on scientific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launched this investigation in the typical city of southwestern Shandong—Hez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eral level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on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mong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is area is above the average.But the cognitive level is low in some professional aspects,sucn a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gnitude and intensity. 97.04%of the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receive scientific knowledge education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Most of the students prefer traditional media.In addition,obvious group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the demonstration school and non-demonstration school,the city school and country school,the middle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have provided scientific guidance to conduct the investigation among the public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wordsscientific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southwestern Shandong;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引言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国内针对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度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研究偏少,仅在北京、上海等较大城市和部分地震多发省市有过开展,然而针对山东省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情况的研究尚属空白。山东省不仅是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位于全国前列的大省,而且是中小学在校生数量居全国前列的省份,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13》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山东省2012年中小学(普通初中和小学)在校人数已经达到9 557 719,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中小学生群体,一旦发生重大地震事件,如果处置不力将会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

因此,为了解山东省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现状、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培训的态度意愿、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内容、形式和渠道的需求偏好,从而促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生中高效传播、全面普及,我们开展了此次针对山东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能够为山东省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研究参考。

1 研究方法

1.1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以菏泽市为样本抽取城市,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在地理位置上菏泽市位于山东最西南端,属于典型的鲁西南地区。其次,菏泽市地处聊考等断裂带,人口稠密,地震活动频繁,1996年被列为国家长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世纪以来,在山东省发生的10次破坏性地震,有3次发生在菏泽;河南范县与山东鄄城(隶属菏泽市)

交界地区,自1998年以来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特别是2008年至2011年间多次发生3级左右有感地震,这一带面临的震情形势比较严峻,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共选取菏泽市6所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3所,小学3所;城区学校4所,乡镇学校2所;省级科普示范学校2所,非省级科普示范学校4所。调查共发出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满足研究需要。

1.2问卷设计

问卷基本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形式考察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题目涉及对地震科学常识的认知、对地震部门工作内容的认知、避震救助技能的掌握、谣言识别技能的掌握等;第二部分以不定项选择的形式考察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培训、宣传的态度、需求偏好等。

1.3数据分析处理

调查所用分析方法主要有:

(1)定量统计分析,利用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录入,分析问卷中各题目回答情况和选项分布,借此分析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的总体掌握水平和群体差异性,以及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态度和需求情况。

(2)定性对策分析,在定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1]。

2 研究结果

2.1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研究

2.1.1对地震科学常识的认知

关于地震发生条件,97.04%的学生知道天然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活动所致,80%的学生知道在天然地震中构造地震为主要类型。总体上学生对于地震发生的条件认知水平较高,但是群体间差异依然存在,其中示范学校、城区学校、中学的学生对于天然地震成因的认知率都达到100%,而非示范学校、乡镇学校、小学中尚有个别学生不能正确认知。

图1 震源深度与烈度、震级与释放能量、烈度与震中距关系的认知情况

关于地震要素间关系,60%的学生正确认知同等震级下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轻,65.93%的学生正确判断震级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关系,70%的学生知道地震烈度随震中距增加而减弱。示范学校学生在烈度与震中距关系问题上的正确率低于非示范学校且低于总体水平,乡镇学校在三组地震要素关系

问题上的正确率均处于较低水平[1]。

2.1.2对防震减灾工作的了解程度

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方面,65.56%的学生正确认知我国地震预报发布权限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并正确区分地震预报、地震预警和地震监测。但是乡镇学校的学生对于地震预报发布权限和地震预警、预报、监测区别的认知都处于较低水平(正确率仅为25.93%和27.16%)。

图2 地震预报发布权限认知情况

图3 地震预警、预报和监测的区别

在震害防御工作方面,75.56%的学生认为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通过对图4和图5所示题目的选项统计,学生普遍认为非工程防御措施在震害防御方面的作用略高于工程性防御措施。

应急救援工作方面,在选择震后应急疏散安全地带问题上,89.63%的学生正确选择了广场、公园等地,还有10.37%的学生选择了高大建筑、窄小胡同、陡峭山坡等危险地带(图6);在选择震后地震救援黄金时间段问题上,68.89%的学生正确选择了震后72小时,还有27.78%的学生选择震后48小时。大部分学生对于应急疏散场所的选择具有正确的认知,且示范学校、城区学校、中学的正确率普遍高于非示范学校、乡镇学校、小学;但是对于震后黄金救援时间把握上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误解,尤其是乡镇学校的认知率偏低,需要重视的是示范学校学生对此问题的认知率低于非示范学校(图7)。

2.1.3避震救助技能的掌握程度

大多数中小学生掌握了地震避险的原则

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紧急避震注意事项。在接受调查的270名学生中,有248人(占总数的91.85%)知道地震避险的基本原则是因时因地制宜、行动果断、公共场所听指挥;但在不同情境下,仍有个别学生选择危险行为,如居家避震时有14人选择了在客厅中间,学校避震时有7人选择跳楼,城市楼房避震有6人选择乘电梯。对比不同群体的选项分布,在上述情境下,乡镇学校学生中选择危险行为的比例普遍高于其他群体。

另外,对震后自救互救的原则的调查发现,64.44%的学生正确认知震后的救人原则是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工作者;21.11%的学生在熟人和生人、37.41%的学生在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救助顺序上还存在误解。

图4 汶川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创造全校师生零伤亡奇迹的原因

图5 目前我们可以做到的能够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措施

2.1.4辨识地震谣言能力的掌握程度

调查发现,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对于地震谣言的辨识和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如图8所示,4个选项中只有“某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不属于谣言,却有12.22%的学生认为属于谣言;选项“某些地震专家的意见”属于谣言,却有高达69.26%的学生认为这不属于谣言。且非示范学校学生辨别地震谣传的能力明显低于示范学校,乡镇学校学生辨识地震谣传的能力明显低于城区学校[2]。

2.2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态度与需求偏好研究

2.2.1对防震减灾科普的态度

图6 疏散场所认知

图7 黄金救援时间认知

图8 地震谣言识别能力掌握程度

总体上97.04%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防

震减灾知识培训,其中示范学校、城区学校学生全部表示愿意参加。85.56%的学生认为应该经常开展地震避险逃生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11.85%的学生认为可以偶尔开展,还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没必要开展,其中乡镇学校中认为没必要开展的学生占乡镇学校学生总数的8.64%(图9~图10)[3]。

图9 防震减灾科普培训意愿

图10 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态度

2.2.2对防震减灾科普渠道的接触和期望通过统计数据对比,学生日常接触较多的宣传渠道是学校、互联网和电影电视,而学生最愿意接受知识的渠道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知识讲座和学校。不同群体学生对于最愿意接受的渠道有所差异,示范学校学生、城区学校学生、中学生普遍更偏好学校教育和知识讲座,非示范学校学生、乡镇学校学生、小学生相对更偏好电影电视(图11)。

图11 接触较多和最愿意接受的宣传渠道对比

2.2.3对防震减灾科普内容和形式的期望

总体上学生平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震时逃生和自救互救常识、地震基本知识方面的信息,除了在这两方面需求较高外,非示范学校学生、小学生在抗震设防知识技能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方面也表现出比示范学校学

生、中学生较高的需求度。

图书期刊、电影电视剧、互联网网站和专栏是学生比较偏好的科普形式,而相声评书、有声小说等语言类作品学生相对不感兴趣,短信、应用等手机产品在这方面的作用也不够明显。通过对比示范与非示范学校、城区与乡镇学校、中学与小学的数据折线图可见,各组学校的偏好趋势趋于一致,且与总体情况一致,对图书期刊和电影电视剧的偏好度较高(图12~图13)。

图12 对科普内容的期望

图13 对防震减灾科普形式的期望

3 结论及主要对策建议

(1)坚持防震减灾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普遍认为减少地震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是学习避震自救方法和长期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因此,中小学校一方面要做好日常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定期举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让防震减灾技能变成学生的自觉和潜意识行为,这样才能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做到科学避震,有序疏散。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覆盖面较广的科普宣教网络。调查发现,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依然是中小学生获取防

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比较接受的渠道;然而随着信息社会和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普及率已非常高,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因此,地震部门要创新开发一批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科普作品,充分利用好这个渠道,但同时也要警惕地震谣言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问题。

(3)在丰富科普作品内容和拓展宣传形式的基础上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现有的科普作品内容上主要是以避震救助技能的介绍为主,针对地震科学和地震工作方面知识的介绍比重少且过于专业,而在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方面更是匮乏;在宣传形式上,以科普读本、小册子为主,品种相对单一,但调查发现学生有较高期望的宣传形式除了图书期刊外,电影电视剧、互联网专栏等所占比重也较高。只有科普宣传内容和形式的合理安排,辅之恰当的宣传渠道才能使防震减灾知识技能得到高效的普及[4-5]。

(4)规范对示范学校资格的认定,加强对示范学校辅导教师的培训。调查发现,示范学校学生在一些方面的表现要低于非示范学校学生,甚至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上示范学校学生的认知都出现了偏差。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认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地震部门要制定机制对已认定的示范学校进行定期的检查、督导,对于那些只为申报而做表面文章的学校及时取消认定,同时也要对辅导教师定期进行培训、考核、激励。

(5)科普宣传工作要突出重点,对普及率偏低的科普内容重点阐释,对科普知识和技能掌握度较弱的群体重点指导。调查发现,示范与非示范学校、城区与乡镇学校、中学与小学在防震减灾科普的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乡镇学校学生无论是在防震减灾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上,还是在接受防震减灾培训、宣传的主观态度和意愿上,均弱于城区学校学生。因此地震部门在日常的科普宣教工作中不仅要做到全面推进,而且还要突出重点。

(6)从学生参与防震减灾培训的积极度(97.04%表示愿意参加)、已了解的防震减灾知识获取渠道(学校教育排第一位)、最愿意接受的宣传渠道(学校教育排在第三位,但与前两位差距不大),可见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的条件趋于成熟。而且通过对比中学生和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技能的认知情况来看,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应该是一个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必要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按照科学的分级分类方式融入到基础教育的体系之中[]。

(作者电子信箱,韩飞:cyufei@126.com)

参考文献

[1]魏本勇,苏桂武,陈彪,等.北京市民众地震灾害认知特点的初步分析.地震地质,2013(3):165-176

[2]邹文卫,张晓楠,殷建华.北京中关村地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社会调查及分析.国际地震动态,2008 (1):21-28

[3]符泽宇,任佳,李金,等.唐山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社会调查及分析.山西地震,2014(3):46-48

[4]邹文卫,洪银屏,翁武明,等.北京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需求调查研究.国际地震动态,2011 (6):16-31

[5]李晔霖,胡坚鑫,谢舜光,等.广州防震减灾普及宣传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华南地震,2013(6):84-92

[6]王一媛.北京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情况调查研究.国际地震动态,2013(8):19-24

Investigation of awareness and demand on scientific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Han Fei,Zhang Yulong,You Benyue,Cui 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Jinan 250014,China)

猜你喜欢
鲁西南中小学生
鲁西南地方民歌传承与保护策略*
鏖战鲁西南
鲁西南春节漫记
鲁西南地区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鲁西南一次持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