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摄影记者的“三重门”
——记全国劳动模范、绍兴报业传媒集团首席记者袁云

2015-02-16 09:19文/李
中国记者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重门新闻奖摄影记者

□ 文/李 菲

一位摄影记者的“三重门”
——记全国劳动模范、绍兴报业传媒集团首席记者袁云

□ 文/李 菲

2015年5月,绍兴报业传媒集团首席记者袁云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两度夺得中国新闻奖,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新闻界最高奖“飘萍奖”和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十杰”记者称号、绍兴市市长奖。他说,对待工作有三重境界,一种是把拍摄当作业,做过了事;二种是把工作当职业,挣工分谋生;三种是把工作当事业,始终热爱。

摄影记者 劳动模范 绍兴报业传媒集团

袁云总在不停奔跑,同事这样说,家人这样说,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年逾五旬,依然坚持每月下乡,30年雷打不动。

两件物品从未有一天离身,一件是手机,一件是相机。手机是对别人作的承诺,还在BP机时代,他的名片上就打有一行字:日夜工作。相机是他对自己作的承诺,这辈子就干摄影一件事。

今年4月,袁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证书,也是受表彰的劳模中唯一的摄影记者。

从绍兴到北京,袁云一路奔跑,推开社会、职业、事业的人生“三重门”。

社会之门:一位摄影记者的“大学”

30年前,23岁的袁云领到了记者证。而2013年7月,袁云的女儿袁婧从复旦大学艺术视觉系毕业,进入《文汇报》,也成了一名摄影记者。

“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人祝贺。袁云却摇摇头,“摄影绝不是按快门这么简单,也不是学校里能教会所有,我觉得它更是一门社会学。”袁云说,他比女儿多上了六年社会大学。

17岁高中毕业,袁云就开始“讨生活”之旅。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在绍兴军分区建设工地当一名泥水匠学徒。炎炎夏日,年纪最小的他和工友一道,搅拌水泥,拉砖砌墙,挥汗如雨,一天赚9角3分钱,不觉为苦,反觉快乐。

“乐天,吃苦,不服输”,熟悉袁云的人都这样形容他的性格。无论下乡拍摄,还是出国采访,袁云都是“百事通”,这均得益于长达6年的“社会大学”历练。当了3个月“泥水匠”后,袁云又先后从事过电工、机修工、电子厂装配工等工种。

无论做什么工作,袁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唯一的爱好——摄影。

“记得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家隔壁有个邻居,是在省卫校学X光的,平时爱摆弄相机。我跟着他一起玩,第一次接触到摄影就迷上了。”袁云说,幸运的是,他这个爱好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家里建起一个小小的暗房,学习冲洗照片,后来还拥有第一台“海鸥”牌双镜头照相机,开始四处投稿的“通讯员”生涯。为让自己拍摄的照片更有意境,他还自创了一套学习方法,就是每天不骑自行车,走路上班,利用路上的时间每天背诵一首唐诗或宋词。

熟谙社会生态,了解风土人情,使得袁云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地气”。即便出差,他也不忘寻找拍摄角度。当时的《中学语文报》,每个月都能出现袁云的照片,“出差到哪里,我就拍那里的风景名胜,让全国各地的小朋友跟着我‘旅游’”。这种经历为袁云打下了扎实的摄影基本功,再加上他的“社会基本功”,使他短短几年间就成了全国好几家报社的“特约记者”。

“开着车跑,坐在办公室里想,是拍不出好照片的。”在绍兴,即便最偏远的山村农民,都知道报社有个“袁记者”。袁云跑遍了绍兴全市所有乡镇,下过全市最深的矿井,也爬过全市最高的山。光绍兴市区近百米高的电视塔,他就爬过不下10次。袁云的朋友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是出了名的,既为他了解社会打开一扇扇窗口,也为采访提供极大便利。

“吃苦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袁云认为,这些记者必备的素质课堂里学不到,必须向社会学,向人民群众学。“你的拍摄题材、角度甚至用光,都取决于你的思想积淀,而你的所思所想所摄,又取决于你对社会的认知深度。”

职业之门:如何“走近新闻”,又如何“走出绍兴”

1985年4月,著名“特约记者”袁云进入当时创办才一年的《绍兴日报》工作。摄影部五位记者,他是唯一没有编制(挂靠在印刷厂)的记者。如何走近新闻?

袁云的法宝是“吃苦”。过去30年,有近20个除夕他都是在采访中度过的。报社传达室的几位保安知道,袁云每天几乎都在半夜12点以后离开报社,他也很快成为《绍兴日报》发稿量最多、跑得最远的摄影记者。一位同事形容,当你打电话给袁云的时候,他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前往新闻现场的路上。

除了敢抢敢拼,袁云还敢于冒险。1989年和2007年,他在绍兴两次实施航拍。在空中飞行的几十米到几百米高度上,袁云只能坐在打开的飞机机舱门下方,双脚伸出机舱外面俯拍。为了拍到高质量的图片,他一次次将大半个身子探出舱外,引得下面观望的市民一阵阵惊呼!现在,这两次航拍的照片成了绍兴珍贵的历史史料。

□ 图1为袁云获奖作品《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建成通车》组图中的一幅。

□ 图2为袁云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留影。

□ 图3为图为袁云获奖作品《小巷获联合国大奖》。

靠着吃苦、冒险,袁云走近了新闻。但是如何才能走出绍兴?作为一家地方报纸记者,天地有限,发稿余地有限。一张报纸承载不了袁云的“野心”,他觉得光与影的绍兴,是可以走向全国甚至世界的载体。

“当通讯员时,绍兴电子行业的新闻都是我发表的,像什么农民办厂造电视机之类的等等。”袁云说,当时他的新闻作品就频频登上《人民日报》《中国电子报》等埠外媒体,所以,他比一般记者更习惯于站在全国视野看待绍兴题材。

他说起早年的一件轶事,“1995年绍兴第一次‘祭禹’,我作为特约通讯员第一时间将照片发给中新社,抢出最快的发稿时效,第二天全世界有40多家媒体刊发了我拍的图片。”袁云引起了新华社总社摄影部的关注,一度想调他到分社工作。尽管没有到新华社任职,但2002年袁云成为新华社首批签约摄影师。

1997年香港回归,是袁云走出绍兴的重要一步。当时报社只给他2000元差旅费,这点钱到了香港如杯水车薪。袁云的吃苦精神这时发挥了作用,采访前后历时半个月,白天他背着20多斤重的器材挤公交地铁,奔跑在港岛,睡上则以绍兴香港同乡会的会议桌当床,没有传真机,晚上把照片洗出来,早上用航空快递传回报社。

这以后,他千方百计争取机会,甚至自筹经费,先后做了澳门回归、韩日世界杯足球赛、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重大事件的采访。“2004年和2008年,绍兴籍划艇运动员孟关良在奥运会上两次夺冠的镜头,省内很多同行都没有拍到,省里几家报刊用的都是我的照片。”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袁云的言语间有些得意,就像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当然,付出与收获还是成正比的。这些年来,袁云几乎成了得奖专业户。除了两夺中国新闻奖外,9次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大奖的作品有200余幅,更有数千幅新闻摄影作品被《人民日报》、新华社、《联合早报》、美联社等国内外主流媒体转发刊登。

事业之门:热爱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2004年,袁云的摄影作品《小巷获联合国大奖》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2014年9月,他拍摄的新闻组照《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建成通车》再度摘得中国新闻奖。

有人为袁云的成绩感到惊奇。但,前一张获奖照片,袁云用了20年时间才等到;后一张照片,袁云用了整整6年时间拍摄,时间是袁云的答案。

绍兴的历史街区仓桥直街最能代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自小生长在绍兴古城的袁云,一直怀有一个梦想,要将这绝美的风情通过光影传播到世界。1983年,他以仓桥直街为题材拍《小河白雪人家》在当时非常有名的摄影杂志《光与影》发表,这也是他拍摄的第一幅获奖的彩色照片。

此后,袁云一直在等待,他相信自己能拍出更美的绍兴。机会来了,2001后,绍兴仓桥直街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动工了。工程从开始到完工,袁云一直跟踪拍摄,不知跑了多少趟现场,拍下多少张照片,可他总觉没有把仓桥直街的“魂”抓到镜头中。一天,他陪着外地朋友去仓桥直街走走,不禁又进入创作的痴迷状态,只能对朋友说“对不起”,自顾自在仓桥上架起相机,一边等待,一边思索。一等等了几个小时。忽然,河面上晃晃悠悠划来一只乌篷船。袁云眼睛一亮:乌篷悠悠,碧水清清,酒旗猎猎,加上已被修葺一新的粉墙黛瓦,这不正是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美景”吗?他欣喜若狂,连连按下快门。

后来,仓桥直街获得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大奖,《小巷获联合国大奖》也获得中国新闻奖,成了绍兴城市形象宣传的名片。

2008年12月,嘉绍大桥开工建设,它将深刻影响浙江及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格局,还对这一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袁云敏锐地关注到这座大桥的特殊意义,开始了长达6年跟踪拍摄。他用相机记录了大桥从海底打桩,海面升起到伸向彼岸的每一个瞬间,用影像见证了中国在世界上最难建桥处建桥的奇迹。

这6年中,袁云经常涉险拍摄,两次航拍大桥全景,多次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材攀爬上百米塔吊,进行高空拍摄。夏天,烈日爆晒,大汗淋漓;冬天,海风刺骨,手脚冻麻。可袁云仍坚持每月不少于两次去大桥现场拍摄,6年的坚持终有收获,让他成为全国地市报中少有的两获中国新闻奖的记者。

为什么能如此坚持?袁云认为,对待工作有三重境界,一种是把拍摄当作业,做完了事;二种是把工作当职业,挣工分谋生;三种是把工作当事业,始终热爱。对袁云来说,自始至终,摄影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事业。

“摄影是我的事业,更是社会的事业,因为它能记录历史,造福社会,影响民生。”2005年4月1日,袁云将从业20多年来存有的20余万张照片(底片)的380张光盘,悉数捐赠给了绍兴市档案馆,其中不少是颇为珍贵的老照片。袁云说,到自己退休的时候,捐赠总量估计可以达到60万张。

这几年,袁云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开始践行回馈社会的理念。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袁云不仅马上投入到报道中,还四处奔走为灾区救灾募集款物,成功地为建设广元“绍兴晚报帐篷学校”筹集到一笔可观的捐款。

绍兴塔山中心学校的小学生陈文昶患了白血病,需要换骨髓,难以承担贵昂的医疗费。袁云闻讯后以报道开路,并动员其广泛的人脉资源发起义捐,小文昶的大部分医疗费用得到了解决。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宁波大学城市学院绍兴籍学生朱翔,比如绍兴市文澜中学学生小理烨等等,都是在以袁云为主的热心人奔走呼吁下,从病魔手中夺回了生命。

“爱让镜头前的世界很美,爱会让镜头外的世界更美。”在林林总总的荣誉中,袁云最看重的是浙江省残联、浙江省记协“爱心记者”这一称号,这是对他宅心仁厚人品的肯定,也是对他敢于担当的记者品格的赞许。而正是因为这份爱心,2015年2月,袁云又从绍兴市市长手中接过奖杯,成为绍兴新闻界获市长奖第一人。

(作者单位:绍兴报业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三重门新闻奖摄影记者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三重门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文言文教学三重门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