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吉敏,刘鹏程,阮继银,曹满瑞,赵弘,陆玮,朱志军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少见的非哺乳期无菌性炎性病变,又称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瘤样肉芽肿,临床触诊及X线与乳腺癌极为相似,容易误诊[1-3]。本文就临床病史、X线及MRI三者结合诊断GM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搜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术前两周同时行MRI检查及乳腺X线检查患者共635例,其中乳腺X线诊断GM患者11例,乳腺MRI诊断GM患者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M患者14例,其余621例患者病理均证实为非肉芽肿性乳腺炎(包括浸润性导管癌、乳头状瘤、叶状肿瘤以及巨大纤维腺瘤等病理类型),14例GM患者的年龄为27~43岁,平均年龄34.1岁,均以乳腺肿块就诊,部分患者有短期内肿块明显增大史,伴或不伴压痛。
X线检查:采用美国Holigic公司的数字化钼靶乳腺摄影机进行,常规取斜位(MLO)及头尾位(CC),必要时部分患者加拍局部点压摄片或加照内、外侧位片或切线位片。
MRI检查:患者俯卧,双乳自然下垂,同时做双乳检查。常规序列包括双乳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SE)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矢状面TSE T2WI脂肪抑制。层厚4mm,无间隔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在动态扫描前进行,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序列,轴位扫描,TR 5000ms,TE 77ms,激励次数6,层厚5mm,扩散敏感系数b=0,800s/mm2。采用3DTHRIVE序列行双乳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剂量0.1mmol/kg,采用NEMOTO高压注射器,由肘静脉注入,流率2.0mL/s,对比剂团注结束后静脉注入10mL生理盐水。首先扫描蒙片,对比剂注入后20s开始动态增强扫描,连续扫描7期,每期扫描时间为51s,扫描完毕后进行减影。
乳腺X线及MRI诊断均由两名5年以上乳腺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意见不一致时进行协商统一。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乳腺X线、乳腺MRI及三者相结合诊断GM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应用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进行。
635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GM的14名患者年龄为27~43岁,平均年龄34.1岁,均为育龄期妇女;除1名患者为未婚未育外,其余患者均已婚已育,且末胎距发病时间为1~10年,平均3.2年;所有患者均无外伤史;1名患者曾患哺乳期乳腺炎;2名患者曾有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史;病史12d~10个月;8例病灶位于左乳,6例位于右乳,质地较硬/实,边界不清(12/14);乳头内陷患者2例;同侧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4例,触诊与乳腺癌难以分辨,其中13例患者临床误诊为乳腺癌。在我们临床病史的回顾性分析中发现,GM均为育龄期妇女,并且末胎距发病时间比较短,范围相对广泛,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应该将GM作为诊断的一种可能性。
635例患者乳腺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照见表1。依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X线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病理证实的14例患者的X线进行分析,BIRADSⅠ类2例,双乳未见明显异常;BI-RADSⅢ类2例,局限性非对称致密,考虑肉芽肿性乳腺炎可能(图1);BI-RADS 4a7例表现为局限性非对称致密;范围相对较大,累及两个象限或更大范围;BI-RADS 4c3例,2例表现为稍高密度肿块,边界不清,1例伴结构扭曲。其它征象:乳头内陷4例,邻近皮肤增厚2例,皮下脂肪层浑浊2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3例。所有患者均不伴有恶性钙化征象。
表1 乳腺X线对GM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照
635例患者乳腺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照见表2。MRI对乳腺的诊断包括病灶的定位及大小、征象描述。对病理证实的14例患者的MRI进行分析,8例患者位于左乳,6例位于右乳,多位于外上象限(10/14),体积大者可跨象限分布(10/14)。肿块样强化3例(图2),非肿块样强化11例。肿块直径3.2~5.6cm,边缘不规则,边界欠清;T1WI呈等信号及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环形强化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为Ⅱ型;DWI为明显高信号,ADC图信号减低。非肿块样强化11例,病灶沿导管分布的段样强化2例,部分可见小囊腔形成,TIC为Ⅰ型和Ⅱ型。DWI为高信号,ADC图信号减低。大部分病灶呈区域性或多发区域性分布(9/14),内部强化不均匀,部分可见大小不一的环形强化(7例),跨越2个及以上象限的10例。DWI呈高低混杂信号,以高信号为主。时间信号曲线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1例。其它征象:乳头内陷4例,邻近皮肤增厚或乳晕区皮肤增厚4例,皮下脂肪层呈网格状改变4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4例,血供增加14例,增强前T1WI单侧导管高信号2例。
表2 乳腺MRI对GM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照
三者结合对635例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照见表3。三者结合对GM进行综合分析,在MRI诊断正确的10例基础上又增加了2例GM的检出。这2例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分别为32岁和36岁),距末胎哺乳时间1.5年和3年;乳腺X线表现为局限性非对称致密,乳腺MRI表现为非肿块样的强化结节呈段样分布,其内未见小脓腔形成。三种诊断方法价值的比较见表4,三者结合对GM诊断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明显提高(P值分别为0.00、0.00、0.01、0.01),漏诊率显著降低(P=0.00)。
图1 乳腺X线及MRI图像,27岁,产后3年,触诊右乳内侧可及一质硬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右腋下可及2枚肿大淋巴结。a)内侧呈局限性非对称致密。
图2 a)T2WI序列右乳中央区信号不均匀,可见数个高信号区,边缘呈等信号;b)T1WI序列对应T2WI高信号区呈低信号,边缘呈稍高信号;c)DWI序列对应T2WI高信号区呈高信号,边缘呈低信号;d)动态增强扫描右乳中央区见一不规则形肿块,强化不均匀,内部见数枚环形强化,壁厚薄不一;e)MIP见右乳血管较对侧稍增多;f)病灶实性成分时间-信号曲线呈Ⅱ型。
表3 三者结合对GM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照
表4 X线、MRI以及三者结合对GM诊断价值的比较
1972年Kessler[4]首次报道乳腺肉芽肿性乳腺炎,引起临床关注。GM是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性病变,呈多灶性分布,小叶末梢导管或腺泡大部分消失,叶内有多种炎细胞浸润,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另有淋巴细胞、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常可见微脓肿形成。
GM的病因不十分清楚,病变组织中找不到病原菌,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试用泼尼松治疗[5];部分研究者认为与原发性或继发性高泌乳素血症等体内激素失衡[6],以及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的小叶肉芽肿炎症有关。另外,GM可能与棒状杆菌、霉菌和放线菌感染等有关[7]。GM一旦确诊,治疗上一般选择病变部位手术切除或切除活检联合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可有复发,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8-10]。本组患者在术后1~3年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征象。
本研究中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以乳腺肿块就诊,无痛或轻微痛,发生于单侧乳腺,常可跨越象限分布,但以外上象限居多,末胎距发病时间平均3.2年,肿块质地硬/实,边界不清,前方常与皮肤粘连,后方可与胸大肌粘连,可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可伴乳头内陷,但乳头溢液不常见,临床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11,12]。传统乳腺X线检查9例患者表现为局限性非对称致密,部分患者可伴或不伴皮肤增厚及脂肪层浑浊等征象,结合临床触诊,与乳腺癌及慢性非哺乳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但是不论GM表现为非对称性致密还是肿块样病变,其密度多呈中等或接近腺体密度,与同等体积乳腺癌比较,其密度要低。MRI多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强化不均匀,伴微脓肿形成时可见环形强化,分布以区域性或多发区域性分布为主,常跨越象限,血供增多。笔者在回顾性分析中发现GM的MRI的强化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能与其所处的发展时期,炎性反应程度和纤维化成分等方面有关。炎症初期,炎细胞开始浸润、聚集,脓腔尚未形成时,强化表现为沿导管分布的片样强化;进一步发展形成以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后可表现为卵石样强化;当病灶范围进一步扩大脓腔形成时,可见沿导管分布的节段性、区域性非肿块样强化或肿块样强化,其内可见环形强化。临床中常发现多种影像征象同时存在,提示病变处于不同病理时期。MRI诊断GM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是与乳腺癌,本研究中9例患者在T1WI序列常呈多发类圆形的等/低信号;T2WI及DWI序列呈高信号,周围水肿导致病变的范围在T2WI序列大于其它序列,增强扫描呈多发环形强化,这是GM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但是当微脓肿尚未形成,GM表现为肿块时,边缘往往不规则,强化不均匀,与乳腺癌的鉴别困难,本组研究中就有2例肿块样强化误诊为乳腺癌,但是结合临床病史,育龄期妇女末胎距发病时间1.5年和3年,以及X线表现局限性非对称致密,与临床触诊不符等特征,不难诊断为GM。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临床病史、X线及MRI三者结合能够提高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P值分别为0.00、0.00、0.01、0.01),显著降低GM的漏诊率(P=0.00)。临床工作中此类患者要高度怀疑GM的存在,但确诊需病理进一步证实。末胎距发病时间10年以内育龄期妇女,以肿块就诊,肿块体积较大,活动度差,不伴有红热肿,部分可伴有压痛,抗生素治疗无效;乳腺X线表现为局限性非对称致密或阴性,与临床触诊不相符;MRI表现为跨象限分布的非肿块样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多发环形强化,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呈Ⅱ型。
[1]Lee Jei Hee,Oh Ki Keun,Kim Eun-kyung,et al.Radiologic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mimicking advanced breast cancer[J].Yonsei Medical J,2006,47(1):78-84.
[2]郑述建,肖颖.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8例分析[J].河北医学,2005,11(9):825-826.
[3]Gurleyik G,Aktekin A,Aker F,et al.Medical and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a benign inflammatory disease mimicking invasive carcinoma[J].J Breast Cancer,2012,15(1):119-123.
[4]Diesing Dagmar,Axt-Fliedner Roland,Hornung Daniela,et al.Granulomatous mastitis[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04,269(4):233-236.
[5]曹腾飞,贾海霞,夏婷,等.泼尼松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的应用[J/CD].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6(4):326-330.
[6]Lin CH,Hsu CW,Tsao TY,et al.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associated with risperidone-induced hyperprolactinemia[J].Diagn Pathol,2012,7(1):2.
[7]Kieffer P,Dukic R,Hueber M,et al.A young woman with granulomatous mastitis:a corynebacteria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se disease[J].La Revue de Medecine Interne,2006,27(7):550-554.
[8]闵三旭,郎荣刚,傅西林,等.89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观察特征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2013,7(3):168-173.
[9]Kocaoglu M,Somuncu I,Ors F,et al.Imaging findings in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A review with emphasi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4,28(5):635-641.
[10]万金男,朱珊,孙圣荣.肉芽肿性乳腺炎35例诊疗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3):179-180.
[11]朱丽萍,贾文霄,倪多,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与X线及MRI诊断特点[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2):193-196.
[12]Al-Khawari HA,Al-Manfouhi HA,Madda JP,et al.Radiologic features of granulomatous mastitis[J].Breast J,2011,17(6):64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