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庆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云南景谷666400)
✿其他论著交流✿
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早期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谢晓庆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云南景谷666400)
目的 分析研究带状疱疹早期治疗采取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带状疱疹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口服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神经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阻滞对治疗早期的带状疱疹,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使病人痛苦明显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带状疱疹;治疗;早期;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主要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感染性)。所以,对这种病毒没有任何免疫力的小儿在感染以后,会形成水痘。还有一些病人感染带状疱疹病毒以后成为带状疱疹病毒携带者而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因为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亲神经性,在感染以后会可以长期潜伏在人体脊髓神经后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当中,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过度疲劳、感冒以及感染的时候,这种病毒会再一次生长繁殖,同时沿着神经纤维转移到皮肤当中,使受到侵犯的神经以及皮肤出现明显的炎症。皮疹通常具有单侧性以及按照神经节段分布的临床特征,有集簇性疱疹组成,同时伴有剧烈疼痛。年龄越大,神经性疼痛就越加明显。这种疾病主要以成年人居多,在春天和秋天最为常见。另外,带状疱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对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本文笔者抽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带状疱疹的病人65例,对其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神经阻滞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带状疱疹的病人130例,130例全部符合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65例。当中,实验组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在54-81岁,平均年龄为62.3岁。皮疹发生部位包括有头颈颜面部、上肢、胸腹部以及下肢,它们依次为13例、17例、24例、11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在51-76岁,平均年龄为60.1岁。皮疹发生部位包括有头颈颜面部、上肢、胸腹部以及下肢,它们依次为14例、16例、23例、12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以及发病部位等相关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对比性。
1.2 临床疗法
1.2.1 对照组疗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昔洛韦、止痛剂以及B族维生素治疗。
1.2.2 实验组疗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神经阻滞进行治疗,采取2%利多卡因3毫升,维生素B121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配制而成10毫升的神经阻滞液,每隔24小时神经阻滞一次,一共连续治疗一周。神经阻滞方法包括有星状神经节阻滞、臂丛神经阻滞以及硬膜外阻滞,它们依次为19例、18例、28例。
1.3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临床治疗三个月以后评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法)[2]。临床治愈:临床治疗以后疼痛完全消失或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2分;无效:视觉模拟评分方法>3分或者仍然需要服用镇痛类药物的病人,判定为带状疱疹以后神经痛。
1.4 临床统计学处理
本文全部临床数据采取SPSS17.0统计软件给予分析。计量资料的对比给予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病人通过口服药物以及神经阻滞共同治疗以后,皮疹通常在10-15天消退,大部分病人通过三次到四次神经阻滞以后疼痛显著缓解,无需采取止痛药物进行止痛。三个月临床治疗以后对两组病人进行跟踪随访,其中实验组临床治愈62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为95.4%。对照组病人采取单一临床药物治疗,皮疹消退以及疼痛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实验组,三个月临床治疗以后,其中治愈51例,无效14例,临床治愈率为78.4%,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三个月临床治疗以后的效果对比
带状疱疹主要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感染性)。所以,对这种病毒没有任何免疫力的小儿在感染以后,会形成水痘。还有一些病人感染带状疱疹病毒以后成为带状疱疹病毒携带者而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因为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亲神经性,在感染以后会可以长期潜伏在人体脊髓神经后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当中,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过度疲劳、感冒以及感染的时候,这种病毒会再一次生长繁殖,同时沿着神经纤维转移到皮肤当中,使受到侵犯的神经以及皮肤出现明显的炎症。皮疹通常具有单侧性以及按照神经节段分布的临床特征,有集簇性疱疹组成,同时伴有剧烈疼痛。年龄越大,神经性疼痛就越加明显。
带状疱疹病毒可以使神经细胞形成水肿、变性、炎症、出血以及坏死等相关病理变化,在带状疱疹发病期间会导致周围神经病理变。在出现皮疹之前会有明显的精神不振、低热以及纳差等相关临床症状,患病部位皮肤自觉呈现灼热感觉或者神经痛,在碰触患者的时候有非常明显的疼痛感觉,持续24-72小时,也可能没有前驱临床症状。好发部位包括有颈部神经、肋间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域以及三叉神经。患病部位通常有潮红斑出现,之后很快有栗粒一直到黄豆大小的丘疹,进而马上转变为水疱,水疱壁紧张并发亮,水疱液澄清,外部周围有红晕存在,各簇水疱群之间的皮肤没有任何异常。另外,皮损沿着某一个周围神经呈现带状排列,大部分出现在身体一侧,通常没有大于正中线,神经痛为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可以在发病之前或者随着皮损形成而出现,通常老年病人相对比较剧烈。病程通常在14-21天,水疱干涸以及结痂脱落以后会出现色素沉着或者淡红斑(暂时性)。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良好的临床疗法可以治愈这种疾病,对于这种疾病最为关键的就是采取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病人病情恢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可是在以往药物治疗方法却无法立即确切的控制病人疼痛。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3],带状疱疹急性期间采取抗病毒治疗同时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实施神经阻滞对缓解这种疾病相关疼痛和预后这种疾病以后神经痛更加明显。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4],带状疱疹早期治疗采取神经阻滞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方法,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根据现代药理证实,神经阻滞可以对带状疱疹神经痛起到一定的阻断作用,并且对感觉神经当中的传导通路进行阻断,进而使血液循环保持正常运行。然而在采取神经阻滞的同时采取肾上腺素能够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使神经组织炎症损伤明显减轻。本文临床结果显示,其中实验组临床治愈率为95.4%。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8.4%,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可是由于本文病例数相对较少,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而言之,早期的带状疱疹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神经阻滞,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病人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临床当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 钟进财,范双炽,黄丽玲,等.神经阻滞联合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1,7(4):276-278.
[2] 王良琪,阚志勇,黄菲,管东权.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早期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2,33(7):1190.
[3] Stein AN,Britt H,Harrison C,et al.Herpes zoster burden ofillness and health care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the Australian population aged 50 years and older[J].Vaccine,2009,27:520-529.
[4] 张顺忠.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早期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0,10(8):1108.
谢晓庆,1973年生,女,汉族,云南景谷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皮肤病及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