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例效果观察

2015-02-23 06:20毕绍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缬沙坦收缩压

毕绍春

(云南省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临沧6770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例效果观察

毕绍春

(云南省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临沧677000)

目的 观察心血管病患者采用缬沙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112例都是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包括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都进行了6~12个月不等的随访。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血压控制情况与治疗后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组间对比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预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心血管病;常规治疗;缬沙坦;临床疗效;观察

心血管病又叫做循环系统疾病,主要累及的器官包括运送血液的器官与组织,属于临床常见综合征,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患病率高且预后效果不佳,属于流行病主要死因[1]。该病的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利尿剂与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治疗[2]。随着对该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年在该病的病理与治疗方法研究上不断深入,取得的效果也越来越突出,治疗效果也不断优化,尤其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3],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的研究,现将研究的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12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39例、女患17例;年龄42~80岁,平均为(60.7±3.5)岁;含有30例高血压、20例缺血性心脏病及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组:男患41例、女患15例;年龄44~82岁,平均为(61.2±3.7)岁;含有31例高血压、18例缺血性心脏病及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很强的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方式上加用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具体为每次80毫克,每天一次,口服,患者在连续治疗一周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剂量的调节[4]。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有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包括舒张压与收缩压的变化情况)、心血管病情的预后效果及随访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压水平(舒张压与收缩压)差异性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即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明显改善,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分析可见表1所示。

2.2 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都进行了6~12个月不等的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上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分析可见表2所示。

3 讨 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s)mmHg]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56 56舒张压98.47±11.94 98.67±11.01 0.092>0.05收缩压156.39±20.47 154.16±19.42 0.591>0.05舒张压83.29±10.37 84.27±10.48 0.497>0.05收缩压138.64±11.07 139.47±11.03 0.397>0.05

表2 两组患者随访时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心血管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在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主要在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不断退化,抵抗能力不断下降,循环系统效率降低,使得发生心血管病的几率增加[5]。从我院这些年临床诊治来看,心血管病呈现一种逐年上升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传统治疗方式效果不佳,虽然其控制血压水平上效果不差,但是其预后(即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效果则不理想,必须进行改善。随着这些年不断研究与探索,目前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加用缬沙坦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在很多医院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该药物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一步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缬沙坦属于比较有效的口服型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上进行选择性作用,从而有效阻断AngⅡ与AT1受体之间的结合[6],最终对血管收缩产生抑制作用,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不会对患者的正常心律产生影响[7]。我院针对接诊的112例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研究,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虽然在临床治疗效果(血压水平控制)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随访期间发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却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也就说,常规治疗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但是预后效果却不佳,而加用缬沙坦后,除了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外,患者的预后效果也十分良好。在研究组56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了心血管事件,其中1例为脑卒中,另1例为心绞痛;而对照组56例患者中,则出现脑卒中3例、心肌梗死1例、心衰4例、心绞痛3例。研究组总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57%(2/ 56),对照组则为19.64%(11/56),可见差异性十分显著,研究组尤为明显,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从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针对心血管病患者,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除了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之外,还能提高心血管的保护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马丽娜·艾山拜,秦忠智.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病例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66-67.

[2] 郭张强,程翔,刘英等.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研究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25(6):430-432.

[3] 张苏川,仇克难,刘敏等.咪达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 (11):823-826.

[4] 裴晓阳,潘莹,胡雪松等.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心房颤动患者MMP-2与TIMP-2水平的影响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3): 171-174.

[5] 顾申红,黄淑田,姚震等.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钠尿肽的影响 [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3): 199-200.

[6] 程飞,兰军,涂昌等.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21):141-142.

[7] 茹鲜古丽托呼提.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08(8):32.

毕绍春,1977年生,女,彝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缬沙坦收缩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