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论著/心律失常✿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杜雪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QRS时限分为延长组(>110ms)和正常组(≤110ms),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延长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正常组,Ⅱ级、Ⅲ级、Ⅳ级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的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其预后有一定的关系,QRS时限延长预示预后不良。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心电图QRS时限;预后
近年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急性心肌梗死检查中,心电图是一种最为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心电图QRS时限表示心室除极过程的时间,可反映心室结构及功能紊乱和心肌急性缺血程度等,为探讨其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评价其在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患者年龄均≥6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中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74例,女性46例,年龄60~84岁,平均(75.2±2.4)岁。在合并症方面,58例患者为高血压,8例患者为糖尿病。按照QRS时限分为延长组(>110ms)和正常组(≤110ms),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功能Killip分级详细记录下来,标准为Ⅰ级:无心力衰竭,Ⅱ级:有显著心力衰竭,Ⅲ级:有急性肺水肿,Ⅳ级:有心源性休克。记录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发生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对两组患者的整体QRS时限平均值进行有效测量,途径为将入院后的第一份心电图结果收集起来。
1.3 统计学处理
2.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
延长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Ⅱ级、Ⅲ级、Ⅳ级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延长组患者的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电图QRS延长可能与LVEF水平、NT-pro-BNP浓度可反映心功能的指标有一定的关系[2],现阶段,多数临床医学学者对长期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和QRS时限延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3-4],但是对于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尚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正常组,Ⅱ级、Ⅲ级、Ⅳ级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延长组患者的急性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充分说明了和QRS时限正常患者相比,QRS时限延长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明显较高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由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检查中,心电图检查是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而心脏结构和功能及预后能够在心电图QRS时限中得到有效的反映[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在QRS时限延长的情况下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的过程中应该给予QRS时限的临床意义以充分的重视,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预示预后不良,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91.
[2] 芦颜美,郭敏.慢性心力衰竭心电图QRS综合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3):382-383.
[3] 周根青.QRS波时限延长与心功能不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3):266-269.
[4] 张学丹,白鸿远,卢群,等.QRS波时限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1): 4660-4662.
[5] 张树才,秦祖芳,王兰芳,等.心力衰竭患者QRS时程与心功能关系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634-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