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明晶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我国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研究
○ 曲明晶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课外补习是一种以私人承办的学校正规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社会对课外补习教育进行大量的研究,包括课外补习的分布、规模、科目和强度等方面,它对教育、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下文将从我国小学生课外补习的社会背景及影响方面进行论述。
课外补习; 社会背景; 影子教育
课外补习是指学生在主流教育之外参加的培优、补差的活动。因其所教的内容基本上类似于学校课程,因此也被称为影子教育。“影子教育”的概念最早由史蒂文森和贝克尔提出的。课外补习只有当主流教育存在时它才能存在,在几乎所有社会中,它受到的关注都比正规教育要少,它的面貌也远不如主流教育清晰可见。[1]44-48国内最早提出补习教育的学者王有升认为,补习教育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所私自参加的针对文化课或艺术方面所进行的辅导、补习。总的来说,课外补习是由私人创办的,在主流之外的一种补充性的教育。它以学术性课程为内容,以正在接受主流教育的中小学生为主要的对象。
课外补习班按其经营方式可分为两大类:规模较小的,称之为“xx培训班”、“xx辅导班”等名称。规模较大的,一般叫“xx学校”、“xx教育”等。这些课外补习班有的是经过工商部门对其法人资格、资产规模、经营范围等进行评估、考核,然后审批颁发经营许可证。另一部分是私人开办的小型的“作坊式”机构。补习班有其不同于学校的三大特点,即补充性、私人性和有偿性。学生为何进行课外补习?下面针对补习需求可将课外补习主要形式为以下几种:
1.补差性教育,或叫干预教育。针对学生在校内没有掌握的重难点知识的再学习,补习对象多为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通过课外补习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 行改造。
2.培优教育。以“一对一”教育和“尖子生”教育为主,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特训、拔高,补习对象多为学科成绩较好的学生。
3.兴趣和特长教育。这种教育是为适应学生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主要是艺术、体育和技术等方面,是以学生特殊技能和培养独特的兴趣为目的。
小学生本正属于天真无忧的年纪,对于知识的需要也不必有多少深度和广度。但为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补习大军中来,这其中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背景及成因。笔者从文化,经济,教育,家庭等方面进行论述:
1.文化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中国几千年所传承下来的儒家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等传统的观念,让广大的家长、学生将知识文化的学习和不断扩充当成理所当然。很早就有重文轻技的倾向,认为只有读书学知识才是出人头地的大事情。
2.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从教育方面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筛选功能的一大弊端就是标准单一,即主要以文化课成绩为标准,这就导致了学校和学生对文化课成绩过于的追求。一方面,在课外补习的科目上,语言(尤其是英语)、数学、科学的补习使比较普遍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是选拔性考试的主科,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大。而经济研究表明,高年级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所以补习的可能性和强度就高于低年级的学生。
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独木桥”仍是学生的一个坎。就“小升初”而言,将文化课成绩作为初中和大学的录取标准,这必然会增加各个学段的竞争。在小学阶段,为了进入重点初中,那么就不得不在课外下工夫。
3.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环境。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就使家长和学生不得不将教育与生存挂钩。就大部分学生而言,升学就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以便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下和就业的压力下,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因此,在正规学校结束后的业余时间里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培优和补差。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多为竞争力强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此类产业的劳动工资高且稳定。次要劳动力市场多为生产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工资低,条件差。因此劳动者都会追求主要劳动市场的职位。[2]66-68目前,就考研条件来说,许多学校只要某些重点大学的考生,而在就业时,更是将门槛提高到不仅大学要是名校,甚至都要拿在哪所高中毕业作为筛选条件。在这种背景之下,升学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这就已经将竞争推至到了小学阶段。家长为了跟上社会趋势,不惜花费高额费用让孩子参加课外补习活动。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下,在就业激烈的竞争下,对教育的投资有增无减。可见,小学生的课外补习作为教育投资是无法避免的,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4.基础教育中教师素质及班级管理等存在问题。
首先是师资力量上,对于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毕业生,都愿意加入大型企业或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另一部分的大学生也会为了荣誉感和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去选择继续深造学习。因此,在小学任教的老师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因而,学生认为在课外补习中能够增强学生与他人竞争的信心和筹码。有学生认为在校外补习能得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这就反映出现在部分学校教师在其任课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存在着问题。即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其次,班级管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些正规学校的教师私自办补习班,为了私利,导致他们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引诱学生参加补习。课外补习占用教师很多时间,也会给教师带来疲劳,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师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对班级的正确管理。对此,国家明令禁止公立学校的教师进行课外补习活动,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5.家庭因素。家长之间攀比心重。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增多,家长普遍重视子女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使家长抱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不但要补习课本知识,还要上钢琴、美术、书法等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自然也有许多好处,但将这些过分的压在学生身上,这其中不免存在着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孩子的攀比心理,认为别的孩子补课而自己的孩子不补课就会比别人落后。
此外,家庭收入的高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男生女生对各自不同发展的要求等等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教育支出也随之提高。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在对学生选择课外补习班时,考虑学生是否真正的原意去,不能只是跟风。
[1]澎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2]杨文奇.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分析[J].教育学报,2008(5).
[3]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7(6).
[4]薛海平.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的实证分析[C]//中国教育经济年年会会议论文.2006.
[5]曾晓东.家庭教育支出的阶级差异及其社会意义[J].教育学报,2008(6).
[6]李丹.小学文化课课外补习问题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曲明晶,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H193
A
1672-8610(2015)07-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