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抑或“意识形态”
——国家治理视域下柏拉图与孔子节制思想之比较

2015-02-14 11:16刘晓欣赵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德性柏拉图美德

刘晓欣,赵璟

(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德性”抑或“意识形态”
——国家治理视域下柏拉图与孔子节制思想之比较

刘晓欣1,赵璟2

(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范畴,节制包含“节情”和“节欲”两个方面。但在柏拉图和孔子的国家治理思想中,节制却衍生成为影响政治、文化生态的重要意识形态。本文尝试从国家治理的理论视野中审视与比较二者的节制思想,努力开显二者思想的相似之处及根本区别,进而明晰节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意义。

国家治理;节制思想;意识形态

作为“轴心时代”[1]的两大文化巨人,柏拉图与孔子都曾试图用自己的治理理念拯救行将就木的国家。在他们的治理思想谱系中,节制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都是其治理理念中不可或缺的德性因素。因此,将二者的节制思想放在治国理政的坐标系中予以比较研究,可以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彰显节制思想的意识形态维度,从而更好地在互鉴中获致一种观照时代的价值理念,生发其促进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价值意义。

一、柏拉图与孔子节制思想的共同点

(一)节制思想的提出:“正义城邦”与“为政以德”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宣扬客观唯心主义和禁欲主义,一生经历了希腊奴隶制及其意识形态的剧烈变革。当时,新的生产力方式出现,生产发展迅速。雅典与斯巴达两大集团为争夺霸主地位,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各阶级思想斗争激烈。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遭到破坏,社会动荡不安。在其构建的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他认为如果三个等级都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互不干扰,劳动者能够克制欲望和快乐,该统治的统治,该服从的服从,形成一个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整体,这就是“正义”,节制就是正义。柏拉图将节制与政治联系起来,主张完全放弃自己的权利、克制自己的欲望,彻底成为国家的奴隶,从而实现对人的完全调节,这里的节制美德具有了重要的政治价值意蕴。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即将崩溃、封建制正在兴起的春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他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试图通过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实现其“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推崇中庸的节制生活方式,认为人民能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主张用道德自觉进行自我规约和克制。这种治国理念将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打破了传统的思想以及“礼不下庶人”[2]的原则,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存在的界限。

由此可知,柏拉图和孔子的节制思想都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认为节制就是正义,并将节制和政治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一个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城邦。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等,都表现出用“仁”和“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约束和克制不正当的欲望,从而实现其“为政以德”的目标。

(二)节制思想的培育:“艺术熏陶”与“诗乐教育”

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在《理想国》中,他提到:可以“用音乐照顾心灵,用体育照顾身体”[4],这种教育就是用音乐让心灵得到升华,用体育锻炼使身体更加强健。他认为音乐并非在于照料灵魂,而在于培养人们心灵的和谐,它是无功利性的,是一种指向心灵的美德教育。同时,柏拉图区分了复杂音乐和朴质音乐分别对节制产生何种效果,他指出:“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4]。从中可以看出,柏拉图特别强调朴质音乐的作用,它不仅能够防止人们心灵的粗暴,还在于最终达到对美的爱。因此可以看出,柏拉图提倡用音乐这一标准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在与被爱者的其他形式的接触中,他也永远不许有任何越此轨道的举动,否则要谴责他低级趣味,没有真正的音乐文艺教养”[4],柏拉图指出如果年轻人接受了这种朴质的音乐教育,并且养成了节制的良好习惯,他们就能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再需要法律的监督了。他认为经过简单朴质的音乐的培养,可以使人们克制情欲,自己监督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需要什么医术,除非万不得已”[4]。

同样地,孔子主张诗教乐教。孔子非常喜爱音乐,他称赞关睢之乐的中和风格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孔子认为,文艺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具有道德上的纯洁性,另一方面还要讲究适度、中和,要有节制,不能不加约束、任其自由泛滥。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表达的恰是这种中和、节制之美,欢乐而不纵容,悲哀而不伤痛。此外,孔子指出要严格鉴别音乐的品质,因“恶郑声之乱雅乐也”[3]而“放郑声”[3]。可以看出,孔子也十分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他指出音乐和诗歌要采用适当的、中道的表现形式来克制人们的行为,而对于像郑声这样在音乐形式上不合于礼的、不符合雅乐标准的、音乐过度的,则应排除在外。

二、柏拉图与孔子节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1、节制的思想基础:“理性”与“情感”

柏拉图“四德说”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理性的作用。他认为不仅人是理性的,宇宙万物也是理性的,并将理性看成是万物的统治、至高无上的领袖。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行为是善是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需要理性。

柏拉图把智慧当做第一种美德,他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智慧的,是由于统治国家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并且这部分人是占少数的,“如所知道的,唯有这种知识才配称为智慧,而能够具有这种知识的人按照自然规律总是最少数”[4]];“当人的这三个部分彼此友好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这样的人是有节制的人”[4]。柏拉图认为理智能够统帅和领导其它部分,欲望受到理性的约束就是节制,当三部分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时,就是和谐,由此产生了正义,“柏拉图虽然将灵魂分成理性和非理性,但它却认为意志和情感只有服从理性的支配时,才是美德,并且也唯有当情感和意志真正成为理性的支配物时,正义的美德才可产生”[5]。可见理性是柏拉图“四主德”的灵魂,他注重认知心理,应当克制激情欲望,崇尚理性。在他的理论构建中,节制思想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

与柏拉图不同的是,孔子的节制思想突出了德治及感情的因素。儒家主张德治,要求孝治天下,止于至善,孔子的伦理观包含了仁义礼智等范畴,中庸、内省的方法论,教化和德治,君子圣人等方面的内容。孔子主张“克已复礼为仁”,即要约束自己不正当的不合乎“仁”的标准的思想和行为,以达到“仁”的境界。他强调用“仁”来教育人民,治理国家,约束和节制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一切都要遵照礼的要求,建立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在孔子那里,“仁”和“礼”是其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范畴,“仁”是“礼”的内在基础,而对“仁”的实践又必须用“礼”加以约束;它们之间彼此制约、相互渗透。

由此可见,孔子推崇中庸、中和的节制生活方式,用道德自觉进行自我约束,用“礼”和“仁”的要求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柏拉图强调理性的重要性,用理性来统治欲望,较高的理性统治较低的理性。他不像孔子那样注重具体的行为规范、讲明应如何做到节制,而是强调知识和理性。孔子的节制思想重德治,是人文的、内化的,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最终将走向人治;而柏拉图的节制思想重理治,是理性的、外在的,强调理性的制约作用,最终将走向法治。

(二)节制的内涵:对欲望的“全盘否定”与“适度控制”

柏拉图节制思想的核心是克制自己的情欲和快乐,他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4]。即要控制所有的欲望和快乐,他对待“欲望”的态度是全盘否定,对“欲望”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严格性。在《菲德罗篇》中,苏格拉底指出:“当我们依靠判断力的理性指导来追求至善时,就有了一种指导原则,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就是奢侈”[6]。由此可知,节制的实质就是控制快乐、情欲和欲望。柏拉图将节制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控制情欲这一节制思想发展到了极点,将国家和个人对立起来,主张放弃自己的权利,完全克制自己的情欲,成为国家的奴隶。

而孔子并不否认欲望,只是主张将各种欲望的追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他认为节制并不是为了限制快乐,其关键在于“适中”、“中庸”。应保持适度的原则,按照“仁”和“礼”的标准做事,建立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孔子提出“克已复礼为仁”的思想,即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情感欲望,以达到“仁”的要求和境界。孔子主张“节用爱人”,即节约用度,爱护百姓。他肯定利的作用,但反对过度追求个人的私利,主张见利思义。

可见,柏拉图节制思想中对“欲望”的态度是“控制”和否定的,而孔子对“欲望”的态度则是“适度”、“中庸”。控制和适度相比,具有更大的强制性,而适度相对缓和,这与孔子的中庸、中和思想密切相关。

(三)节制与智慧:“同一”与“原则”

柏拉图是位理性主义者,他赞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将智慧放在第一位,并认为节制也是一种智慧。在《法律篇》中,雅典人指出:“在最高意义上,可以说节制与智慧是同一的”[7];“如果一个人的智慧与节制相结合,那就是一种最高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依靠其他条件,就会产生出最好的体制和最好的法律”[7]。他指出节制和智慧是抑制欲望的两道防护墙,“节制的行为就是智慧的行为”[8],节制等同于智慧。

与柏拉图不同的是,孔子并没有将节制等同于智慧,而是从智慧使用的角度重申了节制的原则,强调对待智慧要实事求是,运用智慧要谨慎小心。孔子认为真正的智慧是要有诚实的态度,即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在智慧的定义中强调了实事求是和适度的原则,决不能把夸大其词或妄言论断当做智慧,决不轻易下定论,从不以仁轻许于人。进而,孔子申明使用智慧应坚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的基本原则,应该合乎仁与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智)者不惑”[3]。

(四)节制的主体:“劳动者集团”与“所有人”

柏拉图认为节制具有阶级性,他将国家分为三个集团,并指出统治集团和军人集团天然的拥有节制美德,无需法律的强制,也不需为节制付出任何代价;而劳动者集团只追求物质利益,品德低下,最缺少节制美德,“各种各样的欲望、快乐和苦恼都是在小孩、女人、奴隶和那些名义上叫做自由人的为数众多的下等人身上出现的”[3]。这些人追求利益,需要社会的强制才能建立起节制美德。

孔子提倡“礼治”,主张用“礼”去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只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相容相生,并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大同社会。他采用中庸的节制的生活方式,主张用道德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孔子并不认为劳动者最缺乏节制思想,而是把人民看成是道德的主体,希望他们能够自愿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需要外部的强制。

由此可见,柏拉图虽然也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应具有节制的美德,但认为劳动者集团最缺乏节制,最需要社会的强制才能克制他们的欲望;孔子则认为人民能够自觉的遵守行为规范,是道德意识的主体,突出了人的尊严,提高了人民的地位。

三、柏拉图与孔子节制思想的现实启示

节制美德不仅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也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信仰追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人们逐渐追求过度消费,并无节制的利用自然,与此同时,资源危机、生态破坏等也在危害着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为改变这一切,我们应加强对人们欲望的引导,切实实行节制这一德目。

(一)将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共同节制人们的不良行为

柏拉图主张节制美德的获得需要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要靠理性。他强调理性的作用,认为欲望和快乐都要受到理性的控制,这就是节制。他认为理性是节制的首要原则;但单靠理性并不足以克服各种不合理的行为。例如,我们要克服消费主义,仅从理论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从道德上进行理论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理性只能叫人知某种事该做,某种事该怎样做法,却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9](P297)。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将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共同节制人们的不良行为。不但要从道德上和法规上限制不合理的行为、对人们进行理论上的教育,还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提升人格价值。不仅重理治,还要重德治;切实将“理性”与“仁义礼智”相结合,将以求“真”为目的的“善的理念”与以“仁”为核心的“敬德”相统一,从而节制不合理的欲望,使人们的行为表现的温文尔雅。

(二)要对不合理的、超过一定度的欲望加以控制

节制这一美德并非否认人们的所有欲望,而是人们可以实现合理的那部分欲望,只是要对超过一定限度的欲望加以约束。这与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十分相似,都主张适度、中和、不过度、自我控制。我们既不能纵欲,也不能禁欲,而要将对欲望的追求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推崇中庸的节制生活方式。节制并非抑制一切情欲,而是抑制有害于人、有害于己的不合理的欲望;因此,要准确地判断哪些是“不合理”的欲望。例如,“黄、赌、毒”之类的欲望,是害人害己害社会的,因此必须加以节制和禁止,这并无争议。又如基于欲望的消费,大量挥霍物质资源和社会财富,走私贩毒的猖獗,这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合理的,都应当加以制止。而基于需求的消费才是符合人类生活的正常理性,如对吃喝穿等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是为人的幸福生活服务的。

(三)节制的范围和内容都应扩大

节制是对于全体公民的共同伦理要求,而非为某个集团或个人单独设置的。节制美德不应具有阶级性,不能有其特定的作用对象,所有的公民都应具有这一美德,节制美德能够使每一个公民认识到自己的本分并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节制的内容也要扩大,不能仅局限于对“欲望和快乐”的控制,还应包括对言行、触觉、嗅觉、权利、财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克制。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体现在纠“四风”上,其总的方法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而其中最根本要做的当属节制。“四风”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所厌恶痛恨的问题,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节制权欲、名欲、物欲和嗜欲,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脱离群众、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作为、不深入基层等问题;反对形式主义要重点解决弄虚作假、脱离实际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重点打压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因此,要在全世界、全社会树立起“节制”精神,必须从宏观上冲破狭隘的个人利己主义。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提倡适度消费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物品已经极大丰富,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贫富差距日趋扩大,一方面,有人肆意挥霍,占据大量资源和财富;另一方面,有人一贫如洗,居无定所。针对不合理的过度消费行为,我们应当提倡节制美德,主张适度消费:既不过度消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也不能禁止、拒绝消费,这是一种退步。

[1][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1949.

[2]儒家学者.礼记·曲礼上[M].

[3]论语[M].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唐代兴.道德与美德辨析[J].伦理学研究,2010,(1).

[6][古希腊]柏拉图.菲德罗篇[M].

[7]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M].王晓朝译.

[8][古希腊]柏拉图.普罗塔格拉篇[M].

[9]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刘强)

D089

A

1671-0681(2015)03-0038-04

刘晓欣(1976-),男,河南安阳人,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赵璟(1989—),女,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5-01-23

猜你喜欢
德性柏拉图美德
诚实是美德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知识与权力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柏拉图的椅子
行星猎手:“柏拉图”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