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丁爱华
例谈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同课异构”
☉江苏省滨海中学丁爱华
近年来,“同课异构”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研讨的形式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有些学校、地区已经把它常态化、制度化,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争议,下面笔者就具体的课例来谈谈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在我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开设了《拿来主义》一文的“同课异构”课,在研讨时大家对他们的教学设计持不同意见。分歧在哪里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两节课的流程:
教学流程一:出示学习目标(理清结构,把握思路)——介绍背景——学生朗读课文(正音,了解内容)——学生列出课文提纲——探讨课文思路——拓展延伸(理出《捧与挖》一文的思路)——归纳论述类文本思路题的答题方法——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教学流程二:从标题切入,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什么是“拿来主义”——探讨怎样拿来,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比喻论证)——除了拿来主义,文中还提到了哪些主义?目的是什么(先破后立,进行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作为一篇杂文,文章在形象说理上颇见功力,请找出其中一处进行点评(漫画描摹、举例生动、顺带一枪的讽刺幽默等)——归纳课文所用的论证方法——课堂训练(找出鲁迅《观镜有感》一文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并作简析)
大家意见的分歧点在对“同课”的理解上。赞同者认为他们上的是同一篇课文,这就属“同课”。反对者认为,虽然上的是同一篇课文,但他们确定的教学重点并不相同,一个重在理清文本思路,属于内容分析问题,一个重在赏析论证方法,属于写作手法问题,两者可比性不大,这种“同课异构”的意义何在?这与教两篇不同的课文又有何区别?执教者的观点是:他们要突出“异”,经过商议后才决定这样上的。这样的分歧就涉及到对“同课异构”概念的理解问题了。
所谓“同课异构”,一般的理解是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授课者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不同的人,以后者居多。“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异构”则体现在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上,即授课过程的不同呈现。着眼点应该是比较“同中之异”,只有在“同”的基础上研究“异”,才能体现出比较研讨的价值。依据这样的解释,上述课例的反对意见是有道理的。“异构”前提应该是“同构”,教师应在同一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对具体的教学要求、所教课文应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有大致统一的意见后,才能进行“异构”,否则很可能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状况。没有相同的教学目标,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对文本没有共识的“同课异构”,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同课异构”。
设计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整理文章的主要信息,体会文中美丽的感情,讨论作者笔下的母亲有怎样的特质,进而省思围绕在自己周遭的各种关爱,感受世界的美好和温暖。(蔡淑梓,台湾桃园阳明国中教师)
设计二:由折好的纸船实物导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由浅入深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纸船的快乐——母爱的艰辛——母爱的哲思,每个层面都从文本的语言特征入手,让学生领会到作者的生活体验,实现学生经验与作者经验的融合。(李海林,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这是2013年岁末台湾国科会举办的“符合15岁国际评量规范之阅读素养学习与评量计划”海峡两岸研讨活动上开设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课。在基于对文本的主旨是“讴歌母爱”的同一理解下,蔡老师抓住文本最重要的内容——母爱的特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我领悟,李老师以学科教学为中心,抓住文章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三个层面的解读,理解作者在文中传达的人生体验。两节课围绕的中心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但对文本解读的核心相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分伯仲,这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同课异构”的成功课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个体的差异、学生学力的不同、教材价值的丰富性等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同课异构”是可行的,也是多姿多彩的。由于教师文化背景、思想认识、思维方法、文学涵养的不同,就会带来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从听课的角度来看,也就有不同的精彩视听享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在这“一”和“千”上做文章。从执教角度上看,教者还必须读准那一个“哈姆雷特”——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和写作意图,所以“同课”还要“同在对文本的本体性解读上”,把握住文本解读的基准点后,做到“一树繁花同根生”,这样才使同课异构具备比较的意义。
《破除授课套子,读懂套中之人——〈装在套子里的人〉同课异构创意设计》一文中列举了七种教学设计:1.“怪”字归类法概读文本;2.“看病把脉”法解读文本;3.“装”字切入法分析文本;4.细节琢磨法细读文本;5.“可”字组词法研读文本;6.问题追问法深读文本;7.拓展延伸法宽读文本。[1]
根据作者的描述,笔者将这七种设计归纳了一下:它们“同”在对小说主题的探究上,所有教者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大体一致,即通过刻画别里科夫这个可悲的小人物,反映19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的生活,鞭挞那种因循守旧、害怕变革、自觉维护专制统治的奴才性格,进而表达推翻沙皇专制的强烈愿望;“异”在主题探究的不同切入角度上,第1、5、6种是从人物形象入手进行探究,第2、4种是从情节入手进行探究,第3种是从词语入手进行探究,第7种是从文本主题延伸到人文主题,探究小说的现代意义。这样的“同中有异”,既实现了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能多角度地读懂读透“套中之人”,又具备采用不同策略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可比性,在教学设计上突破传统的授课套路,白白朱朱,各呈异彩。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对文章写法的理解往往是确定的,而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可以是多元的,教学的方法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因而同课异构也多在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及解读方法上下功夫。上面列举的三组阅读教学“同课异构”,文体分别是杂文、散文和小说。从成功的课例来看,教者首先必须把握该文本的文体特征,对文本的基本理解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注重对文本不同解读策略的探寻。阅读教学的“同课异构”,应“同”在同一教学目标下的同一教学内容,便于确立课例的比较点;“异”在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最终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异构”并不在于为了求异而求异,它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资源,也不排斥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学效果如何,一味地求新求异,结果很可能得不偿失。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见识到的只是你上的“这一节课”,多数不存在“同课异构”的比较,除非他们一下子听几节不同老师讲的同一篇课文,实际上也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在“同课异构”的课堂上,学生多少有点儿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教师还是尽量将“实验”做成功,实实在在地考虑教学效益为宜。对于教研来说,“同课异构”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比较中得到快速提升,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优质高效。而“同课异构”研究的重点应落在“同课”上,因为阅读教学的随意性大,“这一课”到底应该教什么,并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如何准确定位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同课”?还得就教于方家。
注释:
[1]郭素青.破除授课套子,读懂套中之人——《装在套子里的人》同课异构创意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