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向东
试议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有效路径
钱向东
初中语文教师在执教鲁迅作品的时候,唯有找到合适的门径,才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高、精神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经典作品教学的意义。那么,鉴赏鲁迅作品的路径到底在哪里呢?
鉴赏文学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其人,一般而言,学生对鲁迅的概念化的文学常识可谓烂熟于心,但缺乏对鲁迅少年丧父的无限悲伤、农村生活的刻骨印象、读书求学的难忘经历、青少年时期学医救国的理想以及封建士大夫家庭出生由盛到衰的变故只是一知半解,而这些内容恰是学生必须了解他真实背景材料。我们只有让学生把鲁迅放在时代、家庭、事业的立体背景中,才能全方位认识鲁迅这个人。诸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故乡》等作品反映鲁迅农村生活的经历,让他拥有了一颗关注民间疾苦的爱心;《藤野先生》一文描写了读书求学的经历,让鲁迅拥有了改造旧社会的远大理想。鲁迅切身体验到家庭的兴衰,让其拥有了一双冷静观察人情世态的火眼金睛;鲁迅的文字中蕴含着孤独、彷徨、痛苦,其火一样热情、冰一样凌厉的文字是他高度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使命感的体现。作品背景是理解文本的一把钥匙,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作为把握作品脉络的切入口,由人及己进而推己及人,当学生逐步走近作者的同时,也为走进作品奠定了的基础。
主旨深邃是鲁迅作品最微妙之处,他的作品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散文诗、杂文,其思想光芒不仅让茫茫黑暗中的人们看到星火的闪耀,而且使寒风中煎熬的百姓感觉到感受胸中火热。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必须突出重点,即:剖析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逐步由感性阅读进入到理性阅读的层面。譬如:我在执教《孔乙己》一文时,就从孔乙己的性格特点、遭遇悲惨的原因和特定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三方面提出了探究性问题:①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②了解封建科举制度;③分析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原因及反映出的性格特点;④思考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故事的用意;⑤分析孔乙己脱不下那件长衫的原因,寻找现代社会里类似孔乙己的“无形长衫”。有了这些问题作导向,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显得明确而集中,学生的思维训练就会流畅而深入。
苍凉而深邃的主旨不宜以亲切透明的文字为外衣,鲁迅作品的语风是刚烈和沉郁交替的,往往给读者别具一格的感受,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自然走进鲁迅作品,并顺利跨越与作者的“代沟”,才能从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具体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把握精妙文句,激发审美情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务必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去接受美的熏陶,传承美的力量,用盎然的兴趣去感受美,用正确的眼光去欣赏美,用获取的审美力量创造美。譬如,我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寻找最精彩的语段,讨论、感悟语言的精美。像雪地捕鸟的片段描写让人感到刺激,“我”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五彩斑斓的大自然景物让百草园佳趣无穷;私塾先生摇头晃脑的读书模样出神入化……。学生在找、评、练、诵的过程中,闻到了迷人的气息,听到了美妙的旋律。
其二,咀嚼矛盾语言,培养理解能力。鲁迅作品中有些语言往往通过超乎常规的手段来表达讲话者的特殊情感,从而形成奇妙的语言现象。譬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用在一个句子里,似乎矛盾不妥,但细想又合情合理。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是活?只能说“大约”,加上长久未看到孔乙己,又未听到任何关于他的消息,人们只能猜测他“大约”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也加强了小说对冷酷无情的封建制度的控诉和鞭挞力量。
其三,揣摩留白语言,拓宽想象空间。顾名思义,留白就是作画时留有空缺,而鲁迅作品的留白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思维的空间,以利满足他们的审美欲望,拓宽了创新视野,让人“虚”处见“实、”“无”中生“有”,让有效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情趣,能让学生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诸如《孔乙己》中当孔乙己发完茴香豆,“一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之后,他的故事也中断了。等到情节再被续上时,孔乙己的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变化的内在原因,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类似作者留白处正是学生思维拓展之处,不仅提供了遐想与思考,留下了创造,而且点燃了情感体验的热情,留下了期待,还给学生与文本进行了灵魂的拥抱,留下了余韵。
钱向东,教师,现居江苏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