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学数学*

2015-02-14 08:09:53建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排序绘本

建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游 华

读绘本,学数学*

建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游 华

绘本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图画书,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数学绘本是一种将幼儿期数学关键经验蕴藏于有意义的故事情境的绘本类型。目前一些幼儿园也意识到数学绘本的价值,开始使用数学绘本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笔者认为教师在使用绘本上可能存在一些误区,从而使绘本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如: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绘本进行剪裁,割取所需的画面进行教学。试想,如果仅仅截取一部分画面,那么没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绘本还是绘本吗?如果只是需要其中的一部分画面,那么绘本和传统的教学挂图有区别吗?绘本的每幅图画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岂不破坏了绘本的结构美和情节发展的完整性?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幼儿之所以对数学绘本感兴趣,是因为数学绘本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情境、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蕴藏在美妙的故事之中。这些具有极大魅力的故事情节正是幼儿所喜爱的,同时也是开展幼儿园数学绘本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绘本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图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形式。在数学绘本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数学知识是两条并进的线,幼儿可以相对脱离教师和家长,自己独立去面对数学故事,从绘本图画中寻找理解的线索,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经验,所以数学绘本对幼儿来说更有趣味性、更有吸引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通过阅读图画、符号以及文字,获取书面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只要幼儿读懂了绘本,他们就能从绘本中汲取相关的数学知识。那么,如何正确地利用数学绘本开展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轻松地获得感性的、具体的数学经验,并应用于生活,以及如何发挥数学绘本的有效价值,使之有别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美好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获得数学知识,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精心选择绘本,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

寻找合适、生动、有效的数学绘本是进行教学的前提。首先要结合幼儿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注重选择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相辅相成的绘本;其次,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应是幼儿所喜欢并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再次,在选择绘本时还要充分考虑绘本内容和幼儿已有数学经验的关系。

数学绘本的特点比较鲜明,一般包含分类与排序、数与计算、测量、规律性与数学应用等内容。例如绘本《森林里的时钟》,它将时针和分针的转动关系、不守时带来的麻烦等问题融入了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故事情节中不仅认识了时间、理解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会拨整点和半点,还知道了遵守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又如绘本《让谁先吃好呢?》,主要讲述一群小动物为了第一个吃桃子而发生的有趣事情。动物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与排序,从高到矮、从大到小、从重到轻、从长到短。毛毛虫最后的排序方法,让所有的动物大吃一惊——原来还可以反过来排序。这既培养了幼儿的数学知识,又提升了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这些数学绘本都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引起幼儿的共鸣。

二、品味绘本精髓,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经验先确定发展区域,进而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幼儿在阅读数学绘本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提取绘本中的数学元素,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合适的目标之下,教师对绘本中的关键数学经验要进行解剖和分析,将其化解为活动中的一个个环节,使得教学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够紧密整合。此外,教学活动还必须紧紧把握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尊重原著所传递的思想,让幼儿在读绘本学数学的过程中还能有其他的感悟和收获。

例如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是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习不同的排序方式,知道不仅可以正向排序也可以逆向排序。这本书适用大班幼儿,具体目标:

1.幼儿通过阅读,知道按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

2.能认真地观察、比较,具有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绘本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设计也就有据可依了。同一绘本,有时也适合不同年龄段教学。教师应精读绘本,把握绘本中的数学知识点。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教师要积极探讨、研究,大胆尝试,根据各年龄段的教学要求,合理选择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来制定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活动目标,让同一绘本在不同年龄段教学中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大熊的储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分类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使幼儿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本绘本既可以在中班教学也可在大班教学中使用。教师首先要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对分类的要求:中班幼儿能不受其他物体特征的干扰,正确地按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大班幼儿能进行物体的二次分类。针对以上要求,教师就能很好地制定出不同年龄段的教学目标。

三、把握数学元素,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绘本中的图画具有连贯性,幼儿通过阅读图画,就可以读懂故事内容,这对于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如果教师对每一幅画面都提出琐碎繁复的问题,并详尽地分析讲解、向幼儿强硬灌输知识,不仅会影响幼儿享受绘本的过程,还会削弱幼儿阅读的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后,注意启发幼儿自己提出看懂了什么,又有什么看不懂的,让幼儿之间互相讨论,再适当地提示帮助,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以《蜘蛛和糖果店》为例,这本绘本适合大班教学,将目标制定为:

1.能运用已有的记录经验和数学知识,自主解读绘本内容。

2.能把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进行大胆的交流和分享。

3.体验记录在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建立统计的概念。

在活动一开始,教师可以出示与绘本相同的记录表,先让幼儿解读,因为整节活动是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问题为主线,而猜测的来源就是记录表。然后教师提出阅读思考,幼儿自主阅读,幼儿提出问题、自主解答。在最后的“蜘蛛当店长来统计最好卖的糖果”环节中,穿插幼儿当店长做统计的游戏,将刚学到的统计知识进行实际运用。通过统计记录,找出本周最受欢迎的糖果。幼儿也当了一回故事中的主角,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让幼儿不仅享受了阅读所带来的快乐,而且在阅读的同时学到了数学知识。

四、依据绘本巧妙设计,进行操作练习

数学教育活动离不开操作实践。如果没有实际操作,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绘本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所需,合理安排操作实践活动。由于阅读一本书要花费的时间较长,教师该在什么时候让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呢?又可以提供怎样的操作材料呢?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练习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能把幼儿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适时巧妙地解决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如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它的故事的内容很丰富,一位勇敢的公主在拯救王子的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关,如要找到开门的钥匙,要帮助巨人涂脚趾甲,要修好桥才能过河……重重险阻,都需要幼儿去发现规律才能通过。这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设计规律排序的难关,让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每到一道关卡,先让幼儿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然后根据幼儿所说的规律,教师进行操作。如果规律找对了,就会出现一个通关的画面。运用这个课件,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感知攻克难关的过程和结果。

2.把操作实践迁移到区域活动中

在区角中投放和绘本故事内容相一致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把故事中的情节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并把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进行实际演练。如小班绘本《一双袜子》,讲的是一只红蓝条纹的袜子,寻找自己遗失的另一半的故事,它寻找了五次才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在区域工作盘中,教师提供跟书中一模一样的袜子,让幼儿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边说边通过五次配对练习,最后找到相同特征的袜子进行配对;还可以脱离绘本内容,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提供与书中内容不同的物品,如鞋子、手套、袖套等进行配对练习。这样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让幼儿学会举一反三。

五、迁移绘本经验,运用于生活实践

《指南》提出“帮助儿童看到数学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有用之处”的要求。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一点。作为教师应该坚持为幼儿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抓住每一个环节的教育契机,真正将数学巧妙地融入生活,让幼儿体会学习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如学习完《让谁先吃好呢?》这本绘本,在排队时可以每队请一个幼儿按照他的想法来排队。如果有的幼儿想排第一,他就会学绘本中的小动物,根据自己的优势让小朋友排队。学习完绘本《大熊的储藏室》后,幼儿会将二次分类的知识运用于整理游戏区的童装店。他们会先把衣服的放置分为男区和女区,再将男区分为运动款、休闲款等区域,女区分为连衣裙、T恤等区域。学完绘本《蜘蛛和糖果店》后,幼儿开始学着统计幼儿入园晨检牌,并自主设计一张记录表,上面有全班人数、来了多少名幼儿、拿红牌的有几人、拿黄牌的有几人、拿绿牌的有几人等项目。幼儿乐此不疲地做着这项工作,解决了在生活中的问题、体验了成功。

美国斯图尔特·J.墨菲说过:“是美丽的图画和生活的故事教会了我数学”。如今,数学绘本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数学,数学绘本是一盏盏让人幸福、让人的心灵变得柔软、让人的思维变得灵动并让数学与生活有效联结的灯。让我们都来成为孩子阅读旅途的点灯人,照亮孩子数学阅读的天空,和孩子一起体验来自阅读的欢乐和感动,让他们在温暖而智慧的灯光中热爱数学绘本,喜欢数学。

(责任编辑:赵玮 助理编辑:林静)

*本文指导教师: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吴艳青。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排序绘本
排序不等式
绘本
绘本
绘本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刻舟求剑
儿童绘本(2018年5期)2018-04-12 16:45:32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 20:06:50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