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海
论体育产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任 海
体育产业开启了从市场经济角度认识体育、运作体育的先河,为我国体育发展注入新的现代性要素,成为体育转型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我国体育在思想观念、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和体育形态等各个方面出现一系列重大转变。与此同时,体育产业也提出诸多极具挑战的问题,涉及到体育的人文精神、体育产业与事业的关系、体育治理、转型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既要充分认识体育产业的种种优势,因势利导,推动体育发展;又要积极应对挑战,认真处理体育产业带来的新问题。
体育产业;体育事业;体育发展;体育改革
体育产业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迅速生长起来的新生事物。20多年来,尽管我们对什么是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有哪些特点,以及在我国社会的特殊语境和体育发展的现实状态中应当如何发展体育产业等一系列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达成共识,但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体育产业已经对中国体育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产生了全面而极其深刻的影响。
体育产业以其鲜明的市场导向性,将中国体育推入市场经济领域,成为体育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实践形态,开启了从市场经济角度认识体育,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体育的先河。由于市场经济不仅是一处经济形态,它还有一套价值体系、组织运作体系和规范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体育产业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具有革命意义的新视角,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领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将其绵远深长的影响力延伸到我国体育各个领域,以至于今天我们讨论中国体育发展的任何问题,都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我们对体育发展的任何设计,都不得不考虑它直接或间接的各种影响。体育产业既为中国体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使之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也对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使之路途坎坷,迷雾重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发布以来,体育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此时,梳理一下体育产业对中国体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及构成的诸多挑战,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创新的认识。
体育产业对中国体育的促进作用是普遍而深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认识体育的新视角
在中国数千年以农为本的宗法社会中形成的传统观念,重经国济世,轻个体权利;重农轻商,言义不言利,即所谓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2]。这种观念指导下,体育在传统社会或被视为维持封建秩序的教化工具,沿着修齐治平的功利方向发展;或因无实用性,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迷心乱性的雕虫小技,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计划经济时代对体育的认识上与传统观念在相当程度一脉相承,表现为从政治角度认识体育的国家认同和教育教化的价值;从劳动力和国防力的角度认识体育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
体育产业针对社会对体育的市场需求,生产和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从而将长期以来多从政治视角寻求发展意义的中国体育推入经济领域,探求体育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相互关系,探求通过市场发挥体育多种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体育服务的可能性。这一视角的切换,引发了人们对体育的一系列新认识和新观念。
2.1.1 对体育属性认识的突破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体育只具有公益性,否认体育还具有作为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体育单一属性的这种认识,不仅将体育限定在公共产品的范围,限制了从其他渠道创造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可能性,也否定了体育自身具有的多类别、多层次的丰富内容,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可能性。体育成为单纯依托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无法进入社会流通领域,无法自我造血和创造财富,造成体育潜在资源的浪费。
体育产业突破了这种认识,认为体育不仅有促进人的发展的本质属性,而且以此为依托形成的产品和服务还因具有市场交换价值而具有商业性。体育内容的相当部分可以而且应当纳入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纳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完整经济过程。对体育属性观的突破,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使体育有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诊断社会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增值体育资源,从而为体育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2.1.2 对体育目标与功能的重新认识
基于体育单一公益性的认识,我国在传统上将体育实践的目标确定为群众体育增强国民体质,竞技体育为国争光。这不仅导致体育在休闲娱乐、个性化发展、观赏等方面的功能被忽略,而且在增强体质的群众体育和为国争光的竞技运动中都忽视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
体育产业以消费者为目标,也就是以有主体意识、有选择自由的个体人为服务对象,围绕人的需求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将体育与人的需要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有力扭转了我国体育长期以来忽视个体的倾向,将体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落实在具体的个体需求上。
不仅如此,我国体育目标的确定和功能认知的主体一直是体育行政管理者和学者。由于体育产业促使体育与个体人的具体需求结合,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生产和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极大地丰富了体育实践广度和深度,使体育进入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与广大民众多类别多层次的体育行为形成广泛的互动,从而将广大民众置于体育功能开发和目标确定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基于自己丰富多彩体育实践的切身体会和切身利益,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体育目标确定和体育功能开发的过程中。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以多种方式评论体育的得失,提出各种建议,声音越来越响亮,已经对体育决策产生影响。
2.1.3 培养了健康的消费观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体育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直接提供,人们也习惯于这种不花钱的服务。然而,受制于政府供给能力的局限,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功拳操为基本形态的体育形式也难以产生对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中青年人群的吸引力。体育休闲娱乐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产业,以其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多种体育产品和服务激发人们的参与积极性,邀请人们以主动付费的形式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在参与行为中感知体育的魅力,在参与效果中认识花钱买健康的身体、买运动的体验、买愉快的心态的消费价值,逐渐增强消费理性,改变消费行为。这种健康消费既强身健体,又娱心益群,不仅启发参与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吸烟酗酒等不良消费习惯,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的马拉松热、休闲体育热、体育旅游热等现象表明,一种健康的消费观已成气候,渐渐成为潮流。体育产业有力地改变了传统社会对体育的轻视,改变了我国传统消费观中体育消费缺失的不足。消费观念的这一深刻变化,不仅丰富了个人与家庭的休闲娱乐生活,而且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为体育产业高达数万亿的产出预期奠定了思想基础。
2.2 催生新的体育形态和相关业态
体育涉及到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其特有的多种功能,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需求,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体育产业充分利用了体育的这种性质,不仅开发体育自身的经济价值形成核心产业,而且利用体育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形成一系列相关产业和关联产业。具体而言,体育产业主要以三种方式促进体育及相关业态的发展:
1.体育自身功能的商业拓展。我国体育事业中有相当部分,如可供观赏的精英竞技,用于娱乐休闲的体育活动等具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因计划经济体制与机制未能为其提供发挥的舞台而处于冬眠状态,体育产业激活了这些沉睡的领域,使其从事业中脱离出来,在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机制,迅速成长为新的体育形态和产业形态。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2.体育功能的跨界渗透。通过“体育+”的方式,将体育元素融入其他业态,使该业态产生意想不到的增值效应,产生新的融合型或结合型业态,形成体育与其他业态互惠共赢的格局,如文化创意、体育旅游、体育艺术、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体育纪念品等。
3.体育效益的辐射关联。通过体育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关联引动其他业态的发展,如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
体育产业是在市场作用下自发产生的,其发生与发展的机制内生于社会,因此,在它影响下形成的新的体育形态和相关业态,有较为坚实的社会根基,是在优胜劣汰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2.3 扩大体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体育的投入完全来自政府拨款的单一渠道,以政府的有限资源来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自然处处捉襟见肘。资源不足成为我国体育发展最大的障碍。尽管我们以“举国体制”的方式,即以政府为实施主体,以行政指令为实施手段“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集中资源、配置资源,成功实现竞技运动“为国争光”的目标。但这种方式只能消耗资源而不能有效地增加体育资源。受资源严重不足的制约,我国竞技运动难以均衡发展,群众体育长期处于低层次发展状态。改革开放激活的体育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体育产业通过多种市场渠道,吸纳社会资源,于是人们看到万达、阿里、乐视等商业巨头对体育的巨额投入。体育彩票更是成为我国体育事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命脉,为体育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自1994年我国发售体育彩票以来,到2014年,体育彩票已累计销售约8 781亿元,累计筹集体彩公益金约2 484亿元[3]。
不仅如此,在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管理下,有限的体育资源被切割为碎片状态,难以共享;而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病——供非所需的资源错配,于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体育资源紧缺与浪费相伴共生,如影随形。体育产业依靠市场,不仅用较少的资源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效益,使体育产品和服务增值,扩充体育资源,而且在机制上解决了行政手段无法克服的的资源错配问题,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体育产业不仅可以开源,而且可以节流。
2.4 推动体育改革
体育产业要求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开放的市场空间和健全的法治环境。显然,体育产业所需要的条件远远超出经济性质和生产领域,从而成为社会和体育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力量。我国体育产业的成长过程也是我国社会和体育改革推进的过程,随着体育产业多种业态的兴起,相应的企业和体育社会组织由体育发展的边缘地带进入核心区。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日趋多样,改变了政府发展体育的单一主体,行政指令运作体育的旧格局,引发并推动中国体育组织体系和组织格局的变化,一个多主体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格局正在形成。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进程的深入进行,体育产业的基础更加稳固,其作为中国体育转型催化剂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
2.5 改善体育传播方式
体育之所以能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其承载着促进人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多种价值。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增强其国民对体育的认知,扩大体育参与的社会覆盖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传播的基本方式是学校体育、单位体育和新闻媒体。这些传播规模虽大,但整齐划一,缺乏个体的针对性;传播虽快,但缺乏深度。体育产业以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传递体育信息,普及体育知识,推广体育活动。由于其有合理的市场划分,目标群体明确,针对性强,传播效果往往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不仅如此,体育产业将体育的文化价值叠加于商品价值,或商品价值融入体育的文化价值,因此对受众有较强的吸引力,是极具创新和挑战的新的体育传播方式。
2.6 改善体育生态环境
一个国家理想的体育状态是由多种性质、多种类别的体育构成的,这些体育的形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互为因果,构成了体育发展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是体育内生机制的必要条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形态仅限于公益性,主要是旨在为国争光的专业竞技运动和旨在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的形态结构简单,内容单一,缺乏体育的生态多样性、互补性及内外环境的良性互动。体育产业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上衍生出准公共和非公共体育服务,为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间体育形态的共生共荣提供了条件。
2.7 加快中国体育的国际化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体育产业是最早国际化,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领域。我国体育产业已经与国际体育产业形成互动、融合的趋势。通过国内外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联动,我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成就了姚明、李娜这样的国际大牌体育明星。与此同时,大量外援、外教进入我国职业俱乐部,带来先进的体育理念与方法。我国的民营资本正在以参股、收购等方式投资国际市场,进入国际体育产业的核心地带。如2015年万达集团入股欧洲顶级俱乐部马德里竞技,并购全球第二大体育市场营销公司盈方。中国企业挺进国际市场,不仅意味着这些企业自身跻身于世界体育龙头企业的行列,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全面而深入地借鉴发达国家积百年之功获得的运作体育产业的宝贵经验,使我国体育产业少走弯路,并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的兴起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主要是:
3.1 市场与体育结合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挑战
产业不是慈善事业。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准,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产业固有的属性。正如经济学者所指出的“产业是由提供相近商品和服务、要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5]体育产业是体育在市场经济领域的延伸,是体育价值的市场展现。其市场导向性决定了它的运作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但是,体育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内容的体育属性,又决定了它必须紧扣体育自身的价值,即体育的人文价值。
市场与体育都富有人文价值,但是市场的人文价值围绕着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导向形成,而体育则以人的终极关怀为皈依,其目标导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的道德性与体育的道德性并不完全一致,如两者都讲诚信,但诚信对市场而言主要是操作意义的,是工具理性的。只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交易公平,才能实现其商业利益最大化。而诚信对体育则是价值理性,涉及终极价值的善,体现出体育特有的人文关怀。极而言之,人文精神对于市场是工具,服务于构建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完成交易过程,实现扩大销售,获得更多利益的目标;而人文精神对于体育则是目的,是体育惠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是体育之所以成为体育的基石。显然,体育与市场共享人文价值,否则体育与市场无法结合。但是,人文价值在两者的语境含义却有体与用、本与标、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目标与工具的诸多不同。
体育产业将体育与市场的结合,不可避免地遇到市场天然的逐利性与体育固有的人文性之间的冲突。要解决这一冲突,既需要良知,也需要智慧。
今天,体育产业巨大的资源优势、日益增强的话语权、使体育人文精神越来越沦为实现商业目标的包装,这种现象渐成潮流,广为流传的“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就是其标志性的口号。尽管,这样做的结果最终也会损害体育产业的利益,但其内生的这种趋势却是体育产业自身难以克服的。如何保持体育的人文目标与市场手段的均衡,防止目标与手段的错位,确保体育产业服务于体育人文价值,以此为基础实现两者的互补?是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今天,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诸多体育组织都在试图解决而尚未解决这一时代难题。
3.2 正确处理体育事业与产业关系的挑战
我国的体育产业,脱胎于体育事业或事业与产业混为一体的体育行业,在计划经济的母体中发育,进而由计划经济的行业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产业,成为与体育事业并重的体育经济形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是密切相关而又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明确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并列,要求“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作用”。如何认识体育事业与产业的本质属性?如何界定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明晰各自的范围?如何使这两者既按照各自的规律运作,又保持相互促进的良好状态?是我国体育发展需要解决的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重大挑战。
3.2.1 合理区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挑战
要使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良性互动,首先有必要对这两者加以区分。借鉴文化学者的研究,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有以下不同,1)职能不同。前者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及服务,后者则实现体育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功能;2)主体性质不同。前者为公益性体育部门,后者则是经营性的体育企业法人;3)资金来源不同。前者由国家投资或社会资助,后者则靠市场配置资源;4)运营机制不同。前者主要由政府兴办,后者则完全靠市场自我发展;5)调控方式不同。前者由政府行政直接调控,后者则依靠政策法规,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间接调控[7]。
显然,能否合理地区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划清它们各自的领域,让它们各得其所,依据各自应有的规律运作,无论对体育事业还是体育产业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这两者做出明确的划分,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非易事。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们一直试图给体育产业一个清晰的界定,但至今未形成共识。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体育产业脱胎于体育事业,深深地带有体育事业的印记。不仅体育事业与产业纠结在一起,难以区分,而且受我国条块分割的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体育产业分类及其与体育的逻辑关系也缺乏学理支撑。如1995年我国体育管理者将体育产业概括为“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其中,“体办产业”因体育特征缺失而为人诟病,但却是当时中国体育实际状况。再如,我们在实践中习惯于将体育产业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并列起来,如2005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提出,“体育产业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都是我国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6]。其实,体育产业并不是独立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体育形态或产业形态,它与健身娱乐和精英竞技这两者深度交融,互为表里,如果将其从这两者剥离出来,不仅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只能在事业的圈子里打转,体育产业也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依托。
再如,不少人用作权威依据的国家统计局的体育产业分类,也存在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不分的状况。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将“体育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4]。显然这个定义没有将事业与产业加以区分,没有指出体育产业具有市场导向性。
2015年国家统计局将体育产业范围确定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十一大类”。这种分类,特别是各类的内容,依然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的行业统计,从而将与体育有关的一切活动囊括其中,并没有区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如在其“体育管理活动”大类(01)中,有政府及体育行政机构的“公共体育事务管理活动”的小类(0110);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大类(02)中,既有商业性的职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0210),也有公益性质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0220)[1]。
由于这些文件旨在对国民经济的行业做出统计,其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1],目的是完整地将与体育有关的各种经济数据纳入,在体育产业自身的概念尚不清晰的条件下,这种宽口径的统计并非没有道理。然而,如果我们以此作为界定体育产业的标准,在逻辑上显然是欠妥的,也不利于国务院2014年第46号文件提出的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良性互动。
3.2.2 合理运用市场机制的挑战
笼统而言,我国体育由产业和事业两大领域构成。两个领域性质不同,各有其自身的领域特点。市场机制在这两大领域的位置及功用不同。在商业性鲜明的体育产业领域,如职业体育、个性化的体育休闲、健身娱乐等,要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公益性的体育事业领域,如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学校体育及承载为国争光任务的竞技运动等,同样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不同的是,市场机制或以间接方式,经由国家的多种经济手段,如体育公益彩票、体育基金等,将资源配置于这些领域;或通过税务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或私人个体投资体育公益领域,以慈善捐赠、民办非企业等方式,直接参与体育公益事业。
市场机制是极为有效的手段,但其有效性的前提是运用合理。在体育产业领域,企业是责任主体,政府须放手,让市场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在体育事业领域,政府是责任主体,市场机制是辅助手段。如果运用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体育事业的市场化和体育产业的行政化。这两种现象在我国都是存在的。如就前者而言,我们一度将“体育产业化”列为体育改革的“六化”之一①“六化”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行政门提出的体育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未能将体育事业中市场机制的手段性运用与体育产业中市场机制的目的性运用加以区分,致使有的政府部门推卸其提供体育服务的责任;就后者而言,至今政府部门办的各种体育产业比比皆是。
3.3 对体育治理的挑战
体育产业极大地扩充了中国体育的内容,赋予其丰富的功能,不仅使体育以前所未有地广度和深度融入市场,融入社会成员的生活,而且也远远突破了既有的“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的框架,呈现出多种形态、多种性质、多元主体、多种机制既协同、又冲突的复杂格局。这是旧的政府单一主体、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无法应对的。构建一个具有统筹运作功能的体育治理体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对体育产业进行分类时,已经感到体育产业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如,其没有将体育竞赛表演业单独列为一类的原因,除了“从事竞赛表演经营活动的主体尚不明确”外,“从产业活动的范围角度看,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外延非常宽泛,比如很多体育竞赛表演业既包括了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又包括了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和其他体育服务活动,甚至包括了体育用品设施的制造活动等各种交叉产业活动,从而导致‘体育竞赛表演业’难以清晰、独立地划分出来。”[4]
其实因素叠加,边界模糊,业态融合是体育产业的普遍现象。体育产业以其鲜明的跨界融合、关联、互动,打破了我国体育管理的条块格局,将我国体育管理主体由政府一元扩大到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要在体育产业中发挥市场的力量,需要处理好市场与其他两个主体的关系。目前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市场力量难以充分发挥的束缚性障碍所在;而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是市场力量无法全面展开的依托性障碍所在。对体育产业的治理,需要在这两个基本关系的处理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需要指出的是,治理创新,既是对体育产业的挑战,也是对体育事业的挑战。我国体育事业原有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与计划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的治理规律,需要体育产业的参照系,对体育产业治理的认识越深刻,对体育事业治理的把握就越准确。
3.4 转型发展的挑战
经济计划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权力经济,公权力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发展程度与形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即取决于千千万万普通消费者的货币投票。因此,体育产业在其社会内生机制的作用下,呈现为非人为设计的自然状态,市场在本质上是不可计划的。市场以其看不见的手在其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之手在体育产业中的作用是保驾护航,而非越俎代庖。但是,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体育产业的发展环境远非理想,必须依靠政府才能改变。体育产业不仅由政府启动,而且其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支撑的社会现实,使得市场导向的体育产业强烈地依赖政府。这就形成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悖论:为了不依靠政府而必须依靠政府,为了减少行政干预而强化行政干预。这一悖论的产生是转型社会难以避免的,但必须防止其固化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逻辑。要尽快走出这一悖论,不仅要强调政府一方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还要强调体育社会组织和企业等非政府诸元的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在政府的推力与市场和社会的拉力共同作用下,使我国体育发展的转型过程得以完成。
3.5 人才培养的挑战
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业态的迅猛发展,对就业市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体育营销、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体育传媒、体育与互联网科技融合、户外运动指导、运动器械装备、运动服装等各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滚雪球般迅速增长。一系列新的企业单位出现 ,如休闲度假村、高尔夫会所、健身休闲俱乐部、酒店康乐部、SPA休闲会所、温泉度假饭店、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公司等。体育产业的主体是服务业,需要巨大的人力资源发支撑,增加了众多就业岗位,其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的特点,使之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它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大,门类多,而且需求具有长期性。这就对我国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挑战,要求其培养出符合体育产业多种业态需要的多种规格人才。特别是休闲娱乐项目,不仅要精通体育,对体育独特的人文价值有深刻理解,全面了解体育在教育、娱乐、社会方面等多种功能,还要懂市场,掌握体育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知识和运作能力。
然而,我国既有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是围绕着培养体育师资和常规运动项目的专业人才这两大任务构建的。尽管体育院校已经意识到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也做出一定的反应,如1994年设立社会体育专业,2007年设立休闲体育专业。但整体而言,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都严重滞后于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体育在近30多年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样而综合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体育产业的快速崛起。体育产业破除了体育与市场无缘,也不应有缘的陈腐观念,满足了社会公众通过市场获得多样化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的需要。体育产业以其独特的价值导向,对法治的强烈需求和协同合作机制,为我国体育发展注入新的现代性要素,成为体育转型发展的催化剂。在体育产业的推动下,我国体育在思想观念、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和体育形态等各个方面出现一系列新气象。与此同时,体育产业也提出一系列极具挑战的问题,涉及到体育的人文精神、体育产业与事业的关系、体育治理、转型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我们既要充分认识体育产业的种种优势,因势利导,推动体育发展;又要积极应对挑战,认真处理体育产业带来的新问题,让体育发展少走弯路。
[1]国家统计局令第17号:《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EB/OL]. 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509/t20150917_1246214.html.
[2]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体彩公益金使用概括[EB/OL].http://www.lottery.gov.cn/topic/gongyichangshi/index31.html.
[4]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 [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08/n33448/n33793/761065.html.
[5]杨公朴.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张林,黄海燕,王岩.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1-5.
[7]周正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关系辨正[J]东岳论丛,2010,31(11):140-144.
Sport Industries’ Impacts on S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
REN Hai
Sport industries are market oriented and have set up a new perspective for China's sports development which was initially based on the state planned economy.Sport industries have brought significant progresses in various spheres of China’s sport such as sport concepts,organizational system,operational mechanism,and practical sport forms.At the same time,they have also raised various challenging issues in terms of sport humanistic values,relationships with public sectors,sport governance,transformation of sport developing patterns and personnel training.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various advantages of sports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they have brought with in order to promote sport in a proper way.
Sportindustry;sports;sportdevelopment;sportsreform
2015-10-26;
2015-11-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53)。
任海(1950—),男,山东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奥林克,E-mail:hairenbj@163.net。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1000-677X(2015)11-0013-06
10.16469/j.css.201511002
G80-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