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玉王鑫强李 爽
(1.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2、3.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特点及影响因素调查∗
肖明玉1王鑫强2李 爽3
(1.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2、3.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教师的敬业精神,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绩效,以及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文章就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在某省的多个高校随机调查400名青年教师。结果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分及其四因子均处于中上水平,其中职业意愿与期望因子得分最高,职业意志因子得分最低;公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分及职业价值、职业效能、职业意志三因子的得分显著地高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女教师在职业价值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30岁及以上教师的职业意志因子显著高于25-30岁和25岁及以下的,25-30岁的职业意志因子也显著高于25岁及以下的;学士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价值上显著高于博士学位的,博士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意志因子上显著高于硕士学位的。结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发展较好,但存在性别、年龄和学历的差异。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民办教师;性别;学历;年龄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是高校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师行业的感知体验及其对自身职业身份的全面接纳与认同,属于教师的情意系统。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投入程度、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倾向[1],能调节工作压力、经济生活压力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教师克服各种心理压力和物质贫乏而积极坚守教师职业的重要力量源泉。随着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及高校管理者存在一种从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为重点转移到以教师职业认同感发展为重点的趋势。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被戏称为“小青椒”,其教学、科研、职称和经济生活压力大[2],对社会、学校的不满情绪多,因此,高校要实施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非掘墓人,就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队伍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
本研究重在考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发展特点,以期为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及高校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提供实证依据。
(一)调查对象
在江西省高校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年教师共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5份,其中男教师144,女教师168人,3人性别不详;25岁以下31人,25-30岁以下187人,30-35岁以下64人,35岁及以上20人,年龄不详13人;学士83人,硕士156人,博士71人,5人学位不详。
(二)调查工具
使用王鑫强编制的《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共12个项目,包括职业价值、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效能和职业意志4个维度[3]。该量表各维度的命名及内涵与王鑫强等人之前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具有传承关系[4-5],其中职业效能反映的是个体对自身能力与高校教师职业要求匹不匹配的认知,职业价值是个体对自身高校教师身份及职业价值的情感体验,职业意愿与期望是个体近期或当期对高校教师职业的意愿与目标期望;职业意志是指个体克服苦难而长期从教的行为承诺。得分越高表示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越好。本次调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73;验证性因素分析CMIN/DF=3.360,NFI=0.901,IFI=0.928,CFI=0.927,RMSEA=0.087,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
调查结果表1显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分得分在31-60之间,均值为50.11,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四个因子里,职业意愿与期望得分最高,为13.82;其次是职业效能,其得分为13.09;再次是职业价值,得分为12.10,职业意志得分最低,为11.01。
表1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的描述统计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公办与民办差异
从表2看出,公办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认同感总分上的得分显著地高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在职业认同感的4个因子中,公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价值、职业效能和职业意志三个因子的得分显著地高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p<0.01);公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意愿与期望因子得分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校性质差异的描述统计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性别差异
表3显示,男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从职业认同感的4个因子得分来看,女教师在“职业价值”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p<0.01),男女高校青年教师在其他3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性别差异比较(平均分±标准差)
(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意志这一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年龄段差异,F(3,293)=7.153,p<0.001。多重比较发现,35岁及以上的青年教师职业意志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p<0.01),35岁及以上的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分显著高于25-30岁以下的(p<0.05)。其他各年龄段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认同感总分及其他因子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体参见图1。
图1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各因子的年龄差异图
(五)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位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各学位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意志两因子上的差异显著,F(3,301)=3.770,p<0.05。多重比较发现,学士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价值上显著高于博士学位的(p<0.05),博士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意志因子上显著高于硕士学位的(p<0.05)。各学位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认同感总分及其他因子上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体参见图2。这不仅降低了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职业价值感,而且职称方面“非升即走”和科研业绩不合格降级配用等改革措施的颁布,更是让高校教师对前途感到迷茫,职业意志感下降。我国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探索一种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和心理发展,以及有利于职业认同感提高和学术精神发展的管理新方法。
图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各因子的学位差异图
(二)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发展的特点
研究发现,公办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认同感总分及职业价值、职业效能、职业意志等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性地高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结合已有关于民办高校教师的研究[6],该结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当前环境下公办高校教师相比民办高校教师拥有相对较好的社会地位、待遇及保障,这些外在的客观差异在教师们的心理层面得以凸显,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成就感、价值感和意志感有待提升。公办、民办教师在职业意愿与期望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进入高校的教师,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均有为教师职业而努力,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关于男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性别差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男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分无显著性差异,但女教师在职业价值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这一结果与国内类似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符合已有研究者邹宏秋认为的高校女教师因为不同于男教师的心理特征在某些工作中更容易发挥积极作用的观点[7],以及宋广文和魏淑华提出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对男性的成就期望一般要高于女性的观点[8]。因教师职业在社会资源占有上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男性的成就期望;相对而言,女性教师的成就期望较能得到满足。
本研究显示,不同年龄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意志这一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工作类型差异,职业意志存在随年龄增大越强的趋势。这是因为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还处在开始适应成人高校教师职业阶段,同时这部分教师的学历多数较低,更多从事的是辅导员工作,而辅导员工作累,待遇低以及没有编制,缺少进一步继续深造的机会等影响其职业意志,因此,在职业意志方面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得分最低。而35岁及以上教师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事业开始趋向稳定,因而职业意志最强。而
(一)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
从统计分析结果表1可以看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分得分在31-60之间,均值为50.11,显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较高的现状,这与当前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重视教育事业,提高教师待遇等大形势相吻合。
在最高分为15分的计分标准下,各个子因素中,职业意愿与期望的平均分得分最高为13.82,其次是职业效能13.09,均接近15分,这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意愿与期望,希望成为优秀的教师,对自身达到职业目标的能力也较为自信;但职业价值和职业意志的得分为12.10、11.01,得分相对较低。这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高职业意愿期望与低职业意志的冲突、高职业效能与低职业价值的矛盾等特点,这与已有职前教师的特点相似[5],可能是教师群体的普遍现象。这可能是源于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大和工作要求增高,例如,高校教师在论著数量和科研立项级别要求下被市场法则退化为知识的“卖方”,逐渐失去传统的“师道尊严”。高校教师存在从“自主创造型”变成“被动执行者”的趋势,25-35岁则正好处于其间,虽积累了部分工作经验,但生活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性格也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位于中间。
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中的职业价值和职业意志两因子存在学位类型差异,具体表现为博士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价值上显著低于学士学位的,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学历的增高、眼界的开阔,教师并不满足于自己的职业,期待更高的发展;硕士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意志因子上显著低于博士学位的,这与严玉梅所提出的学历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并没有影响的观点并不相符合[9],也不同于温艳红关于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其职业意志维度的得分最低,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其离职离岗倾向高于硕士和本科学历的教师的研究结果[10],表明学位对职业意志的影响情况存在争议,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来理清。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曾晓娟,刘春.高校青年教师离职倾向的实证调查与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5,(1):100-105.
[3]王鑫强,罗俊,张佳佳,等.助人者职业认同感的结构与特点:来自教师、警察和银行从业者的证据[C]//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中国心理学会,2014.
[4]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52-157.
[5]王鑫强,张大均,曾丽红.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 (6),120-127.
[6]景安磊.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实现的问题、思路和措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2):63-67.
[7]邹宏秋.高校女教师职业认同与性别认同的和谐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11-13.
[8]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0-86.
[9]严玉梅.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0,(1):51-54.
[10]温艳红.成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42-45.
10.3969/j.issn.1672-9846.2015.04.015
G645.1
:A
:1672-9846(2015)04-0056-04
2015-09-15
江西科技学院德育专项研究项目“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编号: XJDY1413);江西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发展科研项目“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编号: JS1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影响因素与培育机制研究”(编号:EIA130404)。
肖明玉(1982-),女,湖北枣阳人,江西科技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王鑫强(1984-),男,湖南湘潭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本文通讯作者)。李 爽(1993-),女,河北唐山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生,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