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侯红宝(特级教师)
从写作的角度教学《枣核》
☉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侯红宝(特级教师)
写作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脱离不了写作教学,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乃是回归语文教学本真的必由之路,也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在。因此,从写作的视角诠释文本与组织教学,就显得很有意义。
现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枣核》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教学体会。本课主问题设计如下: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我对这个理念的解释是“从语言层面沉下去,从精神层面浮上来”。它的具体过程是:读者寻找到文本的“不确定点”和“空白点”,并从此处出发,联系自己直接与间接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进行联想、归纳,从而形成对作品意义或文本意蕴的见解。高明的作者总是在文本的语言及其结构中预设这些“不确定点”和“空白点”,以呼唤读者的诠释。预设的方法之一便是调动适当的写作技巧,以达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思考与感悟的效果。
设置悬念便是这篇作品的一大写作技巧。因此,本课教学的主问题之一就是:你认为文章给你设置了哪些“谜语”,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这些“谜语”的?
1.初设悬念。“我”动身访美之前,旧时同窗寄来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托付”,而且带的竟然是几颗“生”枣核?不能不让人产生“用途却很蹊跷”的疑问,让人急着读下去。
2.加深悬念。从费城出发,就通了电话。刚一下车,“她却已经在站上等了”。为什么这么迫切?分手快半个世纪了,都已是风烛残年,是急叙同学情、共话离别意吗?可却不问同学问枣核,殷切地问“带来了吗”;而拿到枣核更是忘了同学,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那到底是什么情感让她如此珍惜和重视这生枣核呢?她与这枣核或枣树之间有怎样的铭心的故事呢?
问起枣核的用途,她却是往衣兜里“揣”,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还故弄玄虚,“等会儿你就明白了”。用途扑朔迷离,悬念也越来越大。
3.峰回路转不见谜底。接着,文章把紧张的情感舒缓开来,看风景,感叹新式设备,了解家庭情况,仿佛忘记了枣核之用途的追问。可读者的心还绷着呢!怎么回事?
把“我”安顿好之后,同窗即领“我”踏访她的后花园,竟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葫芦里究竟卖着什么药?她心中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到了家,坐在了花园中,仍然不叙同学情,却问“家乡味”,为什么?读者心中的谜团更大了。文章情感表达曲折多姿,读者的阅读体验也随之跌宕起伏。
好文章就应该追求这样的效果——扣人心弦,让人浮想联翩,手不释卷。从诠释学的角度说,好文章要用语言文字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出阅读想象,产生深深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阅读就是对话”——与作者相通、与文本相会的境界。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情动于衷,而发之于文。所以文是要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的,此为“中心”或“意”。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意”要鲜明、突出,每一个词语,每一种结构,每一段描写,甚至每一个标点,都必须因“意”而精心安排,并为突出这个“意”而贡献全部的力量。当然,在所有的“奉献者”当中,值得一提的是记叙类文章中的叙事艺术。选择了精当而独到的表现方法,就一定会吸引读者,震撼读者,引发读者的深思,并让读者在领悟之后拍案叫绝。这样的文章才是耐读的文章,并具有常读常新的魅力。
因此,本课教学的第二个主要环节便是讨论这类问题,设计的主问题有二:
1.文章就是要表达旧时同窗热爱故乡和思念故乡的情感。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登高望远,如写信寄情,如月下徘徊。请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旧时同窗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是怎样的?文章又是怎么升华这种情感的?
因为要复活儿时的全部记忆,把家乡搬到自己现在的居所,所以建了“北海”,而现在还缺“总布胡同里那棵枣树”——让自己能天天看到“家乡”,时时生活在“家乡”,常常品味那“家”的感觉。
可以接着追问:旧时同窗已然是风烛残年,即使是种活了枣树,但到哪一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你认为有种枣树的必要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感受游子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同时由表达“个体”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上升到整个改了国籍的人群,上升到整个民族的高度,从而升华了感情,深化了主题。
2.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暗藏了对比的方法,更加突出了同窗的思乡之情,请细细品读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本文首先是用旧时同窗物质生活的优裕与情感的缺憾作对比。居家条件的优越:大房子坐落在枫树丛中,三层小楼,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精致匀称的后花园,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伴是高级知识分子……总之是“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再优越的物质生活也难补思乡之情!以优越衬缺憾。
其次是变与不变的对比。孩子长大了,一个当了总机械长,另一个在哈佛教书;家庭之用,各种新式设备从无到有,越变越富裕,越变越舒适。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中,理应是幸福的、满足的、悠闲的……钓钓鱼、打打牌、跳跳广场舞,享受天伦之乐。但现在“年纪越大,思乡越切”,不仅一直没变,相反倒是越久越浓,竟有点儿老小孩的味道,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只为能缓解那乡愁——“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再次是重与轻的对比。你看,旧时同窗的后花园有垂杨柳,有睡莲池,还有那一座假山石……整个就是一个再造的一个北海。而建这个“北海”的过程中,更是倾注了她的心血: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石头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只为宽慰那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如影相随的乡愁。在旧时同窗的心目中,一切物质的东西再贵重也是轻的,而轻烟似的乡愁却似轻实重,重得必须时常在月夜并肩追忆,“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那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情韵,仿佛在眼前清晰可见时,才得到暂时的宽解。
当然还有小与大的对比。小枣核寄寓了大情感,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特点。作者把整个民族的情感落实在这几颗小小的枣核上。小小枣核成了故乡的象征,成了故乡情的寄托,成了民族心理情感的见证,以小诉大,可谓匠心独运!
作者在不露声色的娓娓叙述中,竟蕴藏了这么缜密的心思。好文章总是不能让人一眼就见到底的,你得经过深思、品嚼,才能领悟到作品结构与写法的艺术之美来。或者说,它能让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尽相同的韵味,当然也可以让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品出不尽相同的人生感悟。
口头表达需要的是简洁,而用文字呈现在尺素之间的文章,你尽可以慢慢读,细细品,即使是文本不在眼前时,你也可以回味咀嚼。所以文学类的文章就需要有底蕴,要让有限的文字,在读者的心间展现出足够大的时空、涌出足够深的清泉来。
诚然,要获得这样的效果方法是多样的,但语言是最有生命力和发展性的因素。
1.动词的精心选用。如“托在掌心”中的“托”能否改为“抓”?“托”是用手掌向上承受物体,表现出同窗对枣核的珍视,视如珍珠玛瑙,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专注的眼神、严肃与急切的神态。而用“抓”,则显得不重视不珍惜,也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只能表现出她的随意与漠视。
2.副词、形容词的精雕细刻。如“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句的“劈头”能否删去?有了“就”字,固然能表现出同窗的迫不及待的心情,但有了“劈头”更能表现出她问得突兀、急切与直接;不叙同学情、不话离别意,问得不合情理。我不能不惊讶异常——因为“我”猝不及防、毫无心理准备。
3.标点、句式等的巧妙运用。比较原句与改句,思考这两句的形式有什么区别?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那一句更切合本文?
原句:“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
改句:“我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
当然是原句。原句分三个句子陈述了“想”的不同内容,陈述了“想”的不同时间,陈述了“想”的不同空间,这让她的“想”具有了沧桑的历史感与辽阔的空间感。不论时间流逝,不论空间转换,不论人生际遇,她总是在“想”,全方位、全过程地“想”,想故乡所有的一切,这“想”成为了她的生活状态,成了她的生活习惯。而这情感不随时间而变,不随空间而易,却是愈久愈深,愈久愈浓……于是,她的“想”有了宽度、长度、深度和温度。
以上设计与教学似乎仅是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的,其实也是符合文本诠读原理的。伊塞尔说:“当一篇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诠释的对象时,它就对诠释者提出了问题,诠释者则试图通过诠释作出回答。真正的诠释会将自身与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理解此文本则意味着理解此问题。”本文是文学类作品,文学作品是结构的艺术,是审美的艺术,更是语言的艺术……解读文本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带领学生寻找文本向读者“提出的问题”,而向作者原意与文本意蕴的深处漫溯。
一课时教完这一课,大有酣畅淋漓之感,仿佛从每一寸皮肤中都透出清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