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语文学科的根与魂
——语文学科在“传统”中的地位与使命(一)

2015-02-13 11:50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孙优
语文知识 2015年2期
关键词:鲁四中华学科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孙优

传统文化:语文学科的根与魂
——语文学科在“传统”中的地位与使命(一)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张一山(特级教师)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孙优

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最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看不到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迷失自己的学科本色。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表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

2014年3月26日,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的“纲要”发布以后,4月1日新华网即发布了“根据教育部网站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的消息。但无论是“纲要”,还是新华网的消息,都没有引起中小学语文学科广大教师的重视,大家没有意识到“纲要”对变革今后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没有审视语文学科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地位、使命与实施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一般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方式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各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而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表达领域方方面面。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以为,在语文学科教育中,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但我们并没有在语文学科建设中系统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期以来,语文学科以应试教育、考试分数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语文考点讲授与解题技巧的灌输。“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语文教学也是“针对考点备考题,针对考题备讲练,针对讲练备练习”,教学的结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枯燥的考点知识与解题知识,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感受。语文学科早已沦为“工具学科”——获取中、高考分数的工具学科。

语文学科没有独立之前,读书其实是与传统文化传承有着密切关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自然融入古代课程和教材体系中的。历代童子读书就是为了传承古代文化,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特别是儒家文化知识。语文学科独立出来以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仍然具有这样的特殊性。因为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已经选择了大量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篇章。像《诗经》中选入课本的《关睢》《蒹葭》《氓》《无衣》和《静女》等,像《楚辞》中选入课本的《离骚》《涉江》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以及人文价值,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参照物的作用。

当然,学段不同,传承的内容与方式也不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中,编入了《周南·关睢》和《秦风·蒹葭》。这两首诗均属“国风”中的爱情题材诗,教学的要求便是理解“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所充分表达的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编者要求学生在了解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理解诗人在诗中对“淑女”和“伊人”所唱出的缠绵悱恻的情歌。这样,通过《诗经》两首的学习,学生在体味古人表达爱情意味时实现陶冶自己的美好情感的目的,从而达到初步感受先秦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而高中就不同了。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中收录了《诗经》两篇即《卫风·氓》和《小雅·采薇》。《氓》属于“国风”诗中的爱情题材类诗,《采薇》则属于“雅”诗,表现战争题材类诗。从诗歌文字表达和题材选取上看,都比初中的《诗经》两篇要丰富、深刻得多。从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看,学习《氓》,要实现对古老爱情表达方式的了解,从而正确认识爱情,形成基于民族文化的初步的爱情观,比如爱情中的自我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学习《采薇》,要通过对诗中戍边士卒的思乡情切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懂得中华民族从来都渴望和平。因此,高中的这两首诗,具有源头意义。这样,通过学习,学生就能感受到中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当然,在高中的“研讨与练习”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味也更加分明。例如在课后拓展阅读中,编选了《毛诗序》选段和朱熹的《诗集传》选段。《毛诗序》选段中强调“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意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诗言志”的诗歌创作取向和诗歌的表达作用。朱熹《诗集传》则强调“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意在引导学生掌握《诗经》中赋、比、兴的表达手法,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篇章表达方面的知识。

从以上分析看,中学教材中许多经典篇章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内容与表现形式。教材已经通过课文、练习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语文教材中的篇章不全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虽然语文教学不全是传递传统文化,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是语文学科最为独特的地方。这种独特通常是由国家课程编写意志决定的。试问,哪个国家的语言教育不是传递本国家的文化传统呢?哪个民族的语言教育不是传递本民族的精神追求呢?

毫无疑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根与魂。长期以来,尽管我们认识到其价值与意义,但我们并没有在语文课程和教材体系中系统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没有建构基于语文学科系列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与方案,并且在传承的方式方法上没有积极引导,有效突破。这就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学科教育中面临着相当的尴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但高考不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但分数更重要。这就是当下为什么国家提出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的原因。

语文学习的独特性表明,文本在解读过程中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位与参照,许多课文的领略通常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进行。但是,教学毛泽东青年时代写的词《沁园春·长沙》时,许多老师却不是从中华志士传统的使命上来领略一代伟人在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时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远大抱负,那种壮志满怀、信心百倍的民族胆识,而是在课堂上就词论词,介绍体裁知识后,便分析词作的情感脉络,简单地得出“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结论,之后便是背诵。背诵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化为学生精神之根与民族美德之魂,而是为了考试时能够默写。这种起于词句而收于背诵的解读方式,通常使学生失去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层面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的最佳机会,学生们并没有从历史上志士仁人的群像中领略革命领袖的伟大风采。试想,学生的心中怎能升起对伟人们的崇敬感?伟人们的高尚追求又怎能化为一代代学生的榜样呢?因此,阅读《沁园春·长沙》,还要从传承传统美德的层面来审视,要从志士仁人为国奔走的层面来发掘。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获得“以天下为已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厚重感,才能升起对时代负责、为国家效力的责任感。

当然,有的现代作品,虽然不能上升到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的高度,没有为国家奔走、为国家献身的形象,但也要求我们放在民族文化的层面上来切入,来体味。比如鲁迅的《祝福》中的一段: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传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鲁迅的《祝福》是现代作品,上面这段就涉及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是祝福文化,又叫年文化。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过年在农闲时,有大把的日子折腾。同时,年又在四季之始,人们便燃起生活的热望。中国的年文化实际是从吃腊八粥开始的,其中夹杂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福、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专有物事的出现,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鲁迅在这里介绍的鲁镇的祝福文化,其实是中国年文化的一个缩影,较好地保留了上个世纪初年文化的基本内容。首先是迎接新年的鞭炮,其次是准备年终大典的“福礼”——鸡、鹅、猪肉,以“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而这种“祝福”就是所谓的“烧香叩头”。鲁镇是在“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这里的“福神”,即民间传说中的“岁星”,后来深化为三界诸神众佛。教学过程中,讲述这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自然要串联起教师所在地方的年文化差异,这样讲解才显得“有味道”。

其次是道家、儒家传统文化。这主要集中在四叔的书房里。比如“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传老祖写的”。陈传(871-989),字图南,号扶摇子。他是五代宋初著名道士,易学大师,通“三教之学”。要理解陈传及道教,就要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道教的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教行为标准是清静寡欲,道教生活态度是自然无为。事实上,鲁四老爷只是将陈传的字高高挂起,他的内心并没有做到“济世救人”“清静无为”。他不是大骂祥林嫂“不迟不早,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吗?他不是反复对卫老婆子大骂“可恶”吗?可见,书房中的陈传老祖之“寿”字,就是对鲁四老爷莫大的讽刺。

而“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的”上联,以及“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也不是随便的摆设。“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本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对儒家经典的注解之语,后世儒家便信奉为经典,作为修身养性的崇高标准,而时间已到了二十世纪初,鲁四老爷竟然仍然在房子里张挂这样的修养标准,可见他的传统与守旧。此联中“品节”“德性”主要是表现在“事理”上。“事理通达”则“品节详明”,行事才“坚定、和平”。

这里“事理”又是什么呢?当然是封建伦理、封建礼教期待的事理。所谓“事”,即“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所谓“理”则是孔孟之道、封建纲常之理,即朱子崇尚的“理学”之理。鲁四老爷“熟悉”理学著作,“崇尚”朱子格言。在鲁四老爷眼里,孔孟正统,封建伦常天经地义,封建秩序触动不得。当然,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是他处民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他全身血脉流淌的是孔孟之道,通体细胞饱浸的是封建伦理。按说,鲁四老爷应该表现出平顺方正、沉稳从容的涵养。但在祝福期待着喜庆、吉祥、发财、兴隆、平安、团圆、有余、加官、进禄、长寿等梦想的日子里,他行事时偏偏缺少的就是这“心气和平”。试看,“我”与四叔第一次见面,四叔“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他所骂的“新党”指的是发动戊戌变法运动的康有为等人。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在光绪皇帝的领导下,康、梁等人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进行革新,希祈清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然而遭到慈禧太后与守旧派的反扑,这样,戊戌变法仅经历了103天(6月11日-9月21日)就宣告失败。从历史层面看,康、梁维新不过是修补封建大厦,但鲁四老爷恨极而且不容,足见其政治上的守旧顽固。因此,以上语段,如果不从中华文化传统的层面、不从中华文明史的层面理解鲁四老爷的“道具”——对联、《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又怎能读懂得这“讲理学的监生”鲁四老爷呢?因此,语文学习的独特性表明,解读文本应该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开展基于文本阅读的教学,其过程也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位与参照。即使教学现代作品,也要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上升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层面来审视,将课文中的形象上升到历史人物的文化坐标上来定位。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语文学科则是站稳这根基的重要保障。

[1]张一山.固语文之本,育文化之魂[J].语文学习,2014,(4).

[2]张一山.固本强根:突出语文的基础地位[J].新课程研究,2014,(10).

[3]张一山.用传统文化课程渗透浸染[J].新课程研究,2014,(11).

[4]张一山.用春秋列国图引发课堂精彩[J].语文教学通讯(A),2014,(12).

[5]张一山.语文传承要有语文的风格和姿态——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提升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A),2015,(1).

猜你喜欢
鲁四中华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