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苏北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2015-02-13 22:28张金林王晓凯
关键词:淮阴专区苏北

张金林,王晓凯

(1.南京大学 历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新中国成立前后苏北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张金林1,王晓凯2

(1.南京大学 历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新中国成立前后,苏北区作为省级行政单位,存在了3年多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该地区以后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尝试从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入手,来展现苏北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苏北区;医疗卫生事业;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

1949年4月21日,作为省级行政单位的苏北行政区设立,并成立了苏北人民行政公署,驻地为泰州,下辖扬州、泰州、盐城、淮阴、南通等5个专区,41个县、市。1950年初,苏北行署开始对全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2月6日,苏北行署公布行政区划调整结果:将扬州专区与泰州专区合并为新的泰州专区,调整后的苏北行政区有4个专区、35个县、3个市。1月13日,苏北区党、政、军等领导机关从泰州迁往扬州[1]。中共在苏北建政初期,全区百废待兴,有很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普遍建立并充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组织,遏制各种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广泛流行的趋势,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2]卫生工作三大原则的指引下,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显著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医疗卫生机构的创建

苏北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当时,“各专区在抗日战争中组织游击治疗队,在坚持原地斗争中为干部进行抢救工作,淮阴、盐城专区,各县先后建立人民医院”[3]。1946年,盐城专区的阜宁、盐城、滨海,淮阴专区的泗阳、沭阳、涟水等县都创办了人民医院。到1948年底,淮阴、盐城2个专区下属各县已经全部建立了人民医院,且“有些条件较好之县已经开始发展区分院或分诊所”[4]。但是,这些医院普遍资金短缺,设备简陋,人员不足,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院址。而南部的泰州、扬州、南通等专区,“很少有人民医院的建立”[5]。

同时,医疗卫生业务机构和群众性医疗卫生组织也普遍建立起来。截止到1949年底,全区建立了1个苏北医院、4个专区人民医院(原5个合并为4个),34个县市人民医院、4个县立干部疗养所、49个区分所或分院(淮阴36、盐城13),有区以上卫生委员会185个、医协会24个、医协小组36个、防疫诊所20个、流行病医疗队42个,组织了医药合作社17个[9]。1950年,医疗卫生业务机构和群众性医疗卫生组织有了较大发展,有作为卫生行政机构的院41个、区卫生所98个、县医协会14个、区医协会176个,近7000名社会医工人员加入医协会[6]。到了1951年,有人民医院1个、疗养院2个、中心院4个、县市卫生院37个、区卫生所144个,并有县医协会30个、区医协会395个,参加医协会的中西医工人员达12698人[10]。另外,据1951年9月份的统计数字,有联合诊所166个[11]。1952年上半年,由于把大部分力量投入到“三反”运动中去,全区医疗卫生事业一度处于停顿状态,医疗卫生业务机构和群众性医疗卫生组织受到影响。后经全力恢复,到 9月底,已经有人民医院和各级卫生院42个、区卫生所241个[12],有县医协会28个、区医协会422个,中西医会员达15415人[8]。另据不完全统计,成立了447个联合诊所[8]。

二、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

苏北的医疗卫生队伍是在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员比较匮乏,普遍没有经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和训练,业务不熟练,水平不高。苏北区成立以后,医疗卫生队伍的现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形成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开始裁撤冗员,从外地招募卫生技术人员,注重在职人员的培训,并加大对新生力量的培养。

1949年,开始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整和整编。据盐城、泰州2个专区的统计,共裁减冗员215人,仅泰州市人民医院从原来的100多人,削减为45人[4]。此外,各地以教学合一的办法,培养了140多名在职医务干部,并创办了短期医务训练班,训练了120多人和40余名助产人员[5]。

1950年,仍感医疗卫生人员极度匮乏,尤其是医疗技术人员,离实际需要仍相差甚远。7至12月,苏北卫生局先后多次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进行招聘,录用医师6人、医助37人、护士97人、护士长9人、助产士90人、药剂员50人、化验员5人,以及其他医务员、卫生员15人,共计369人[6]。卫生局于8月份成立苏北卫生学校,招收具有初中毕业程度的学生348人。其中,卫生行政科2班123人,助产科2班90人,专为初级医卫干部补习所设的进修班2班128人。另外,南通医学院医科有学生229人,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5年[13]。

1951年,在维持与巩固原有基础之上,作重点的提高与发展。首先,整理中级医学教育。对苏北卫生学校的学生进行重新考试,按考试成绩编为医士、助产、护士3科。8月,对该校进行拆分,将医士班的115人送往镇江,成立苏北第一护士学校,助产、护士班在扬州成立助产和护士学校。秋季,在南通成立医士、护士学校。另外,在淮阴设立护士学校1所。整个苏北区共有2所医士学校,学生175人,1所助产学校,学生118人,护士学校3所,学生226人。其次,加强在职干部教育。8月,设立苏北在职医务干部轮训班1所,选派在职的医务员、室长一级干部进行轮训,有学员38人。再次,创立中医进修校(班)。南通中医进修学校于4月份开学,由南通医院担任教学与实习任务。8月,扬州中医进修班开办,教学与实习由苏北人民医院负责。南通、扬州2校(班)共有学员110人,其中南通64人、扬州46人[11]。

1952年,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上半年,全区进行了“三反”运动,医疗卫生系统也不例外。如“泰州中心卫生院最近开会征求对领导上的意见时,到会的有95%的人讲了话”[14]261-262,苏北各卫生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思想改造运动,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8]。因此,一度造成了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停滞不前。后经恢复和发展,才有了起色。到9月底,有医士学校2所、护士学校3所、助产学校1所,共有9个班,学生520人。其中,有护士班1班59人。各地由于开展细菌战,化验人员比较缺乏,于是在该班内抽调成绩好的40名学习化验,其余的19名被调往血吸虫病防治人员训练班学习[8]。另外,3月1日,第2期在职干部轮训班开班,抽调各县卫生院与基层机关助理医师、室长进行培训。

三、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

苏北是我国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流行区域,各种疾病长期流行。全面解放后,又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加重了疫情。因此,苏北区成立伊始,就面临着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治病防病的任务极为繁重。全区不断克服设备落后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差的困难,组织各种专门的防治机构,发动医协会,团结中西医,制定严格统一的疫情报告制度,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

1949年,急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开始起步。各地免费注射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在40万人以上,免费接种痘苗约在60多万人以上,抢救流行病如天花、麻疹、回归热、脑膜炎、霍乱等患者达39990人以上,治愈黑热病患者盐城专区约2800人以上,淮阴专区2800人以上[9]。

我大喜过望,立即把电话拔回去,却听见一个粗鲁的男人声音说,什么白丽筠黑丽筠,我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我知道她是用别人的手机发的短信,那个短信只能是白丽筠发给我的,她一定是回想起给我留下的告别信,怕我误会她去自杀,借别人的手机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

1950年,集中力量进行疫病预防和地方流行病的抢救。关于预防注射,主要是在夏季推行霍乱伤寒疫苗注射,注射对象以城镇居民为主。据不完整统计,注射总人数达2239608人,基本防止了霍乱的流行[6]。种痘工作分春、秋两季进行,主要对象为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春季种痘768816人,秋季中央防疫大队于10月份在阜宁、淮阴接种12120人[13]。另外,百日咳、回归热、胸脊髓膜炎、急性肠胃炎、恶性痘疾传染病等,在淮阴、阜宁、睢宁、邳睢、新安、泗阳、兴化、建阳、淮安、南通等10县都有发现,总共救治了68175人,死亡94人[13]。在黑热病防治方面,春季,卫生局购买了大批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五价锑注射剂16万支,陆续分发到盐城、淮阴2专区,并派苏北防疫队赴新安、邳睢一带进行抢救。夏季,淮阴专区成立了黑热病防治委员会。嗣后,华东黑热病防治总所又在淮阴设立第3分所。到年底,已经建立了11个县防治队和177个区防治站以及乡防治组,初步形成黑热病的防治网络。全年共治愈黑热病人37355名,约占患病总人数的60%以上[6]。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苏北防疫大队以高邮县车逻区新民乡为重点,并由泰州专署卫生科和高邮县卫生院动员社会医工人员进行协同抢救与防治,到年终共治愈患者1508人[12]。在其他地方性流行病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据不完统计,治愈钩虫病患者11482人,在淮阴、泗阳、涟水、淮安、盐城、宝应等9个县共治愈雅司病患者9323人[6]。

1951年,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大都超额完成任务。本年度,华东局给苏北区下达的种痘和伤寒霍乱预防注射任务分别是400万人和40万人[11]。而实际上,种痘人数是4117014人,超过了去年2倍以上,霍乱防疫注射人数是1735530人,超过预定人数的4倍[10]。其它,如白喉类毒素预防注射,虽然药品数量不足,但也顺利完成了注射5000人的原定任务[11]。 在地方性流行疾病的防治方面,如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的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全年共治愈黑热病患者19523人,血吸虫病患者经检查与治疗的有45223人,已治愈1051人,死亡35人[11]。

1952年,上半年卫生防疫工作受到了“三反”运动的干扰,但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春季,淮阴专区的涟水、泗阳、邳睢、睢宁,盐城专区的东台、建湖、大丰、滨海,泰州专区的高邮、仪征、宝应、六合等12个县及40万治淮民工中,普遍流行痢疾、脑膜炎、伤寒、白喉、天花、麻疹、回归热等疾病。疫情发生后,苏北卫生局将苏北卫生学校、南通医学院医科和在职医干轮训班的教师、学生与苏北防疫大队合编成184人的临时防疫大队,分赴疫区,开展抢救和预防工作。同时,各专区、县、市抽调医务干部和小学教师,并组织社会医师12502人,组织临时防疫队,开展就地抢治预防和宣传教育工作。临时防疫大队和各地临时防疫队的抢救和预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共治愈麻疹53469人、伤寒3236人、疟疾11744人、痢疾1910人、白喉985人、天花388人、脑膜炎475人、斑疹伤寒318人,回归热、猩红热、疑是脑膜炎等症共治愈1458人[8]。在疫苗预防注射方面,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止到9月底,全区痘苗接种10091770人,鼠疫菌苗注射为4946566人,霍乱疫苗注射据24个县、市的统计是900000人,四联疫苗注射据7个县的报告统计为128392人,二联疫苗注射据16个县的报告统计达452514人,白喉类毒素注射据8个县的报告是25652人[8]。在地方流行病防治方面,黑热病已基本停止蔓延,到7月份,已治愈3892人[8]。1到8月,治愈血吸虫病患者1700人[12]。

四、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苏北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并非始于苏北区成立伊始,而是始于1950年。主要内容是以妇幼保健为中心,并包括厂矿卫生、学校卫生和干部保健等诸多方面。

1950年,以妇幼保健为主,并以旧产婆改造为中心。苏北卫生局先后于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招聘了90名助产士,分配到各专区及县、市卫生院作为骨干。各地广泛创办了培训班,改造旧产婆,培训新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截至年底,全区已举办的卫生单位是33个,改造旧产婆、训练接生员2038人[6]。此外,成立了3个妇幼卫生工作组,即卫生局直属工作组、南通市妇婴保健组和淮阴专区妇婴保健组。在厂矿卫生方面,建立了南通、扬州2个全市性的工厂卫生委员会暨各厂安全卫生委员会。在南通、盐城、扬州3个城区,对36个各种类型工厂的安全卫生设施进行了检查,在扬州市对8个工厂的764名职工进行体格检查[13]。在学校卫生方面,在扬州市和靖江县两地,对20所中学和7所小学的学生体格进行检查,受检人数达4000余人[13]。在干部保健方面,对机关干部进行体格检查。根据不完全统计,11县、市,包括卫生局在扬州进行的检查,总人数是3877人[13]。

1951年,卫生保健事业蓬勃发展起来。3月份,在扬州市成立了苏北妇幼保健院,作为推动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的中心。在各地,成立了多个妇幼保健站,并开办初级妇幼卫生人员训练班,训练了137人。其中,保健员70名,保育员67名,作为创办妇幼保健站以及托儿所的骨干。继续对旧产婆进行改造,推行新接生法,到11月底,已改造1653名。婴儿与产妇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如涟水县在改造前,婴儿的死亡率是25%,改造后,降低到5%。夏季,有14个卫生单位共开办了232个农忙托儿所,收容儿童达3306名。在厂矿卫生方面,成立了1个全区性的委员会、10个县(市)委员会、69个工厂委员会,南通、泰州2专区培训了518名车间卫生员。因此,上半年度各厂意外伤害人数仅为181人,相比1950年下半年度的410人,人数大幅度下降。在学校卫生方面,建立了学校卫生队,并训练了骨干分子231名,有157个学校成立了学校卫生委员会,158个学校设立卫生室,153个学校有了自己的学校卫生队。此外,各县卫生院配合社会医工人员,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受检的学生人数有67931名[11]。

1952年,大力普及妇幼卫生和厂矿卫生。妇幼卫生工作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普遍进行旧产婆改造和新接生员训练,并建立接生站。灌云、东台、沭阳、如皋等8个县训练了接生员197人,泗阳、宿迁、江都、新安、沭阳、涟水、扬州、清江等8个县、市共建立了81个接生站,并组织了236个旧产婆。苏北妇幼保健院在扬州市郊区成立了10个妇幼保健站作典型实验,共进行产前访视182次155人,产后访视699次275人,新生儿访视801次267人,婴儿访视323次230人,侯访教育7次96人,个别谈话3813次2578人,书信指导348次340人,接产小孩儿96人。其次,在开展万组千村爱国丰产运动中,广泛在互助组内设立农忙托儿所。根据21个县的统计数字,共收托儿童达12936人。再次,开展妇幼卫生宣传教育。各县、市都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了妇幼卫生图片模型展览会,广泛地开展了儿童健康检查和矫治与孕妇产前检查工作。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仅据21个县、市的统计,参观的群众就达15人以上,儿童经过健康检查的有36645人,矫治了6414人[8]。在工厂卫生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截止到9月底,已有34个卫生所(室)、5个工人医院、38个工人诊疗所,有196张病床和358个工作人员,工人群众性的卫生组织也从无到有,有120个卫生小组,训练基层卫生干部880人,安全卫生防护等设备也有增添与改进,据43个厂的统计,有34164件[12]。

五、环境卫生的整治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环境卫生状况极为恶劣,“劳动人民住在贫民窟里,住房低矮、潮湿又拥挤,没有上下水道,粪便、垃圾不能及时清运”[15]94。苏北更是如此,在城市里的棚户区“普遍是垃圾成堆、蚊蝇成阵、道路坑洼、污水横流”[16]221,农村地区到处是露天的粪坑,下雨后就会粪水四溢。因此,环境卫生的整治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人民政府甫经成立,就领导广大群众尤其是城市群众,开展清洁大扫除运动。1949年,全面发动了1次大扫除,清除垃圾75812担[9]。据统计,除淮阴专区外,全区共制办垃圾箱185个,修理厕所202个,新造厕所7座,取缔厕所52个,修理阴沟16处计113丈,疏通饮水河2条,建筑水池1个,修建水井40个[5]。

1950年,以城市清洁为中心,各县、市和个别较大的集镇普遍发动了清洁大扫除运动。夏、秋两季,各级卫生院主动联合公安以及各机关团体发动了多次清洁大扫除运动,重点进行了修建公共厕所、改良饮水、添置垃圾箱等工作。这些清洁大扫除大多缺乏计划,属于突击性质。虽然如此,仍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如泗阳县王集镇清理垃圾14653挑,启东、海门2县及南通市共整理厕所3179处,淮安县增建厕所88处,沭阳县及淮阴王营卫生实验所7天共捕捉苍蝇541000只[6]。此外,在夏季,选择重点地区,对饮水进行消毒,并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水井和模范河水码头280处[17]。

1951年,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各地都不定时地开展了清洁大扫除运动,清除垃圾35326担,新建与修理垃圾箱421个[11]。第二,修建和改良厕所。各地普遍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厕所,就连淮阴等地以前没有厕所的城镇,也开始建立,各地共新建和改良了男女厕所848所[11]。第三,保护水源。全区改良水码头48处,新建和改良水井384口,建设及修理污水沟5940公尺,疏通水道5400公尺,建筑和改良粪坑1530个,迁移粪坑11071个[10]。第四,配合公安部门,对饮食业、理发店、旅馆业及公共场所进行了不定期的卫生检查与宣传教育,并建立了菜摊集中管理制度。第五,开展灭虫运动。各地普遍开展了灭虫运动,仅淮阴专区的8个县在春、夏两季就灭虫达834442人[11]。

1952年,广泛开展以反对美国细菌战为中心的清洁大扫除。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南通、东台、海安、崇明、泰州、江都、盐城、泰兴、海门、灌云、仪征、如东等地纷纷报告发现可疑昆虫和物件,并报告为美国飞机投掷。4、5、6月份,全区广泛开了爱国卫生防疫运动,反对美国细菌战,并把8月份定为“爱国卫生突击月”。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全面的清洁卫生大扫除,并提出了以“‘十净’(屋内净、厕所净、院子街道净、饮水净、食物净、锅碗瓢盆净、猪圈牛棚净、鸡窝净、身体净、孩子净)、‘四常’(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子、常打扫)”[18]作为标准。在清洁卫生大扫除中,扬州市“清除了太平天国时代所留下的垃圾”[19]4。随后,该市又开展了“六灭”运动。自6月中旬到6月底,全市捕鼠6805只、蝇120995只、蚊153988只、臭虫181171只、跳蚤7031只、蛇14864条[20]。据5至9月份的统计,“全区清除了大量垃圾,填平污水坑1900余处,改良水井42000口,新建水井19000余口,修建简易厕所5万座,修制垃圾箱16000余个,捕捉老鼠330万只、成蝇5.5亿只,灭蚊和捞孑孓3万余斤,600余万人参加了运动,占苏北区总人口的27%”[7]173。

六、国防卫生的开展

苏北区成立以后,乃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一些地区仍然在进行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大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因此,造成了大批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的伤亡,大批的伤病员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苏北区作为比较早解放的地区,自然就需要承担一部分伤病人员的治疗任务。

苏北区接收军队慢性伤病人员的工作是从1950年开始的。9月,分别在南通、泰州、淮阴、盐城4个专区,各设立复员军人疗养院1所。在疗养院的人员编制方面,疗养院之下设队,队下设3个室,室下设3个班,即医务班、照护班、炊事班,每队建制是127人,南通院有2个队,泰州院设有3个队,淮阴、盐城2院均仅设1个队。10月,4院先后建立,除盐城1院尚未确定任务外,其它各院已接收海军司令部、南京警备司令部、苏北军区司令部及公安师复员伤病员1130人[13]。据统计,全年共接收解放军1749人[12]。

1951年夏,原来的4个军人疗养院整编合并为3个康复医院,即泰州一院、如皋二院、淮安三院。其中,泰州一院是接收苏北军区医疗三队改组而成,如皋二院系如皋、淮阴合并而成。收治解放军慢性病员7次1747人,治愈出院总人数是1429人。其中,归队93人,转业169人,入荣校62人,入教养院25人,复员1035人。

综上所述,在苏北区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存在的3年多时间里,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与管理和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苏北的医疗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全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行政系统建立起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业务机构普遍建立,并得到充实。医疗卫生人员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中央确立的卫生工作要“‘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原则的引领下,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极地进行急性传染病及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疗,努力搞好全区人民的保健工作,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人民解放军和志愿军伤病人员的收治工作。3年来,通过各界的努力和奋斗,有效地遏制了苏北各种急性传染病和地方性流行疾病不断蔓延的趋势,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初步改变了苏北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的局面,为以后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编.苏北行政区(1949—1952)[G].内部资料,1994:436.

[2] 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编.卫生法令汇编(第一辑)[G].内部资料,1951.

[3] 《一九五〇年上半年苏北卫生工作初步总结》(时间不详),档案号: 7011—永久—0067[G].江苏省档案馆藏.

[4] 《苏北第一届卫生会议关于卫生工作的总结和布置》(1950年2月),档案号:7011—永久—0125[G].江苏省档案馆藏.

[5] 《江苏省苏北行政公署卫生局一九四九年下半年、一九五〇年上半年工作概况》(时间不详),档案号:7011—永久—0125[G].江苏省档案馆藏.

[6] 《1950年工作总结和1951年工作计划》(1951年),档案号:7011—永久—0130[G].江苏省档案馆藏.

[7]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卫生志(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8] 《卫生工作小结》(1952年),档案号:7011—永久—0136[G].江苏省档案馆藏.

[9] 《卫生局一年来工作总结》(时间不详),档案号:7011—永久—0067[G].江苏省档案馆藏.

[10] 《二年来卫生工作是发展的成绩是很大的》(1952年),档案号:7011—永久—0137[G].江苏省档案馆藏.

[11] 《一九五一年苏北卫生工作综合报告》(时间不详),档案号:7011—永久—0129[G].江苏省档案馆藏.

[12] 《苏北区三年来卫生工作总结》(1952年10月),档案号:7011—永久—0137[G].江苏省档案馆藏.

[13] 《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卫生局一九五〇年卫生工作综合报告》(时间不详),档案号:7011—永久—0067[G].江苏省档案馆藏.

[14]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编.“三反”“五反”运动(江苏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15] 《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6] 《当代中国的江苏》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江苏(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7] 《关于1950年工作总结报告》(1951年),档案号:7011—永久—0130[G].江苏省档案馆藏.

[18] 《为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1952年8月8日),档案号:7011—长期—0117[G].江苏省档案馆藏.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编.卫生法令汇编(第二辑)[G].内部资料,1957.

[20] 《一九五二年上半年防疫工作总结》(时间不详),档案号:7011—长期—0117[G].江苏省档案馆藏.

(责任编辑:沈建新)

A Survey of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round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Subei Province

ZHANG Jinlin1, WANG Xiaokai2

(1.Histor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2.Medical Depart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1150, China)

Subei existed as th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 more than 3 years around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Although time was not long, Subei province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various aspects which establishe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ach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Subei area.This paper attempt to show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in Subei province.

Subei province;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ndemic diseases

2014-11-10

张金林(1981-),男,河南息县人,博士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史和中共党史。

10.16018/j.cnki.cn32-1499/c.201501014

K27

A

1671-5322(2015)01-0062-06

猜你喜欢
淮阴专区苏北
小读者俱乐部会员专区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淮阴:母爱之都
活动专区
活动专区
苏北区块最小混相压力预测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会员专区
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