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淑敏小说中看她的“医者仁心”

2015-02-13 22:28陈莹莹
关键词:仁心毕淑敏医者

陈莹莹

(盐城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从毕淑敏小说中看她的“医者仁心”

陈莹莹

(盐城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毕淑敏是当代文坛上实力与个性并重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深深镌刻上了她人生经历的烙印,无论是最初的戍边,还是后来的从医,她从始至终怀有一颗对世事的“医者仁心”,所以问世的作品都受到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扬。在戍守昆仑的军旅生涯中,毕淑敏强烈地感受到生命是孤独而又丰富的,完成了关于“人性”的书写;在悬壶济世的医者生涯中,凭借着医生沉着冷静的头脑和治病救人的“仁心”,毕淑敏完成了关于“医者”的书写;在救赎灵魂的心理医生的生涯中,毕淑敏又通过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对生命自始至终的不懈关怀完成了关于“心理”的书写。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毕淑敏以作家和医生的双重身份表现出的一颗“医者仁心”,以及她所赋予我们的审视当今社会的独特视角。

毕淑敏;人生经历;医者仁心;人性;医患关系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仁”是一种广博宏大的爱,包蕴着一切美德。对于医者来说,存“仁心”就是心地仁慈、医术高明,有着有医无类的救死扶伤的慈悲之心。而对于作家来说,“仁心”便是以人性的温暖纯洁净化心灵,从而使得自己高尚纯粹,创作出能唤醒人心的作品。毕淑敏便是兼具了医者与作家的“仁心”。她年轻时曾在藏北高原当兵,转业后做了一名医生,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将她一生的经历和她对人的关怀和悲悯,化作笔下的涓涓细流。王蒙这样评价过她:“毕淑敏她太正常太善良……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作为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1]67,所以她被称为是“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本文分析了毕淑敏各个时期的小说中体现出的作为医者的人文关怀。这些作品中熔铸了毕淑敏的生活经历和她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她所意识到的使命感,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她那份对社会对生命的“医者仁心”。

一、雪域高原的人性书写

毕淑敏在17岁时便毅然穿上军装,离开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原戍边。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女兵们要面对难以琢磨的恶劣天气、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还有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生活。作品《阿里》和《昆仑殇》都描写了军人们所处的恶劣生存环境。那里是“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简直是无人区,刮起的“飓风夹着漫天黄沙滚滚而来,沙石填平人的耳轮、眼窝、头发的每一根缝隙,皮肤上的每一条纹路。军人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现实环境令人难以生存,随时在驱逐生命。”藏北高原皑皑的白雪,以及在寒冻和缺氧中凋谢的生命之花,让毕淑敏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理解。她在散文中写道:“单调刻板的生活,奇异严酷的环境,让我思考人与自然、宇宙、永恒、生死和命运,也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对人生的看法。”[2]柴福善曾这样评价毕淑敏的小说:“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3]

对于从军的这一段经历,毕淑敏创作了《伴随你建立功勋》、《昆仑殇》、《阿里》等作品,其中大多表现的是作者对自然的仰视、对军人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敬畏,但是从中却不难看出毕淑敏已经开始形成对“仁心”的理解与诠释。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的是年轻有为的机要参谋,有的是娇生惯养的高干子女,有的是老实憨厚的炊事队员,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的战士,他们呼吸着稀薄的空气,经历着常年的严寒,平常吃饭、走路、睡觉对他们而言都是困难重重。在这里,军人们不仅需要流血,更需要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极端恶劣的生活条件,对这里的军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生火难,炊事员做饭的本事就要特别高超;医疗设施简陋,医生手术就要速战速决同时更要一丝不苟;道路崎岖,驾驶员就要胆大心细,驾驶技术有过人之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军人们就得克制自己,甚至扼杀爱情。作者没有将这些军人们放到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去,但在国界边,他们却参与了无数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之所以不断地寻找各式各样的英雄,从本质上说,正是在寻找生命理想的凝聚方式。”[4]这也许正是毕淑敏创作这些平凡英雄的目的所在。作者在这一阶段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性光辉的体现,和对“军神”的礼赞。

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命显得渺小而脆弱,可是在毕淑敏笔下,这些平凡的生命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正直、善良、真诚、守信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无论是统帅千军的司令,还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又或者只是一个普通人,都或多或少地展示着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作品《阿里》就将焦点对准出身高干的年轻女军医游星。在部队里“谈恋爱这个词,是女兵们的大忌,可是游星的真实率性却让她无视这些繁文缛节。就在一个夜晚,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她心中的爱情之花盛放,她悉心地浇灌这爱情的花朵。“游星如那‘突兀陡峭而秀丽的山’,太渴望生长了,她不知道‘突兀’欲望的结果是‘夭折’,她只想率真地生活在有爱的空间里。”[5],终于在一天晚上,游星与恋人乘吉普车出游约会,车头向着国境方向,因此被视为违反了军规。那些和她朝夕相处的游星口中的“平民”们,义愤填膺地将她推进绝望的低谷。游星最终选择跳下水井,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宣示自己的清白,捍卫父亲的尊严。在毕淑敏笔下,游星是一个寻找尊严的女性形象,她被判以叛国罪,这是对军人侮辱最大的罪名,她在军规和爱情之间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在她身上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抗争,更突出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约束与人性的较量。

游星是以死明志,而在《最后一支西地兰》中,主人公焦如海则是以死来表现对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焦如海是留洋的医学博士,在国民党当过医生,医术高超,但文革时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因为部队急需培养医生,所以组织上勉为其难地将他请来边改造边讲课。由于焦如海的特殊身份,他处处受到学生以及队领导的排挤和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也不忘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在条件简陋、物资匮乏的边防,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学员们传授医学知识的工作中去。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准确真实地了解人体构造,他千方百计让“工兵”给他找来尸体。在解剖之前,他对罪孽深重的罪犯尸体鞠躬,告诉学员们要尊重为这个世界做着最后贡献的每一具尸体;在听心音的课上,他让学生们在自己漏风的宿舍轮流在自己羸弱的胸膛上听心跳,因为他这颗“五毒俱全”的心脏是最好的教材;他彻夜不归,从乱坟岗上找来完美无缺的头颅用来教学,因为没有请示“工兵”,被勒令每天喝三碗黄连水也在所不惜。作为医者,他热爱并善待每一条生命。被用来做解剖实验的小狗阿随在一个雨夜心力衰竭,焦如海得知后,毫不犹豫地献出了维系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支宝贵的西地兰。阿随得救了,而焦如海却在第二天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很多人难以理解,一只狗和一个人的生命孰轻孰重呢?焦如海却说:“阿随是一条生命,而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医生的职责就是修补生命,延续生命。生命是平等的,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他用实际行动对医者的博爱作了最好的诠释:对生命深深的尊重和敬畏。这种对生命的悲悯和救赎,正是焦如海最宝贵的品格,同时也是对身为作家的毕淑敏“医者仁心”最完美的诠释。

焦如海自觉自愿的牺牲体现的是一种无畏的勇气,更高的觉悟。那么多生机蓬勃的军人,他们的肩膀要承受千古的冰冷和残酷,可是他们的心灵却如冰雪般玲珑剔透。高原漫长的冬季,厚厚的白雪,埋葬了一个又一个在风雪中消逝的圣洁的灵魂。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悲苦的爱恋,或是冰冷的定罪。在毕淑敏的笔下,他们都体现了她对军人生命的格外珍重,她的作品处处流淌着人间的真诚与友爱,是对人性之美的高度赞扬,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极度关怀。

二、悬壶济世的医者书写

1980年毕淑敏从苍茫的高原上回到了北京,这段从军经历让她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在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了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里,将青春献给了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甚至有些永远长眠在了千年冰层的下面,这些可歌可泣的“惊心动魄”使她对生命有了别样的关注。之后她开始了22年医务工作者的经历。这段经历让她更多地接触死亡,正如毕淑敏所讲:“死亡像一把利刃悬挂在空中,时不时的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从医多年后,通过独特的医生视角,她对生命又多了几分理性的认识。于是在她35岁时,毕淑敏毅然决然地选择弃医从文,一心扑在了写作上,用从容的心态,把这段对生命的关怀和悲悯化作了一段段冷静平和的文字。

对于这一阶段的经历,毕淑敏相继创作了《生生不已》、《红处方》、《预约死亡》等小说。从小说的内容来看,这一阶段她不避讳地描写到了生存、死亡等话题,可是主题却不是消极悲观的。毕淑敏以描写此类主题为依托,用医者的视角对处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生命个体的生存状况进行观察探索,表达对某些弱势群体的关爱及尊敬。《预约死亡》是在毕淑敏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正是缘于对生命的深切悲悯,她渴望走进每一个生命的心灵。为此,她进驻临终关怀医院,感受弥留之际的人们真实的心理感受,对他们的痛楚抱以深切的同情,从而唤起读者对科学死亡的思考、对生命历程的珍视。这部小说被文坛称为“新体验小说”,深刻地体现了毕淑敏对生命价值及意义的思考。

“中国文化对待生死,历来视之为‘天命’或‘自然’,待之以坦然豁达的态度。”[6]毕淑敏以肝癌晚期患者的身份来到了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通过体验临终关怀医院的种种,以纪实性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中国人一向讳莫如深的死亡世界的大门,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在生命尽头各种鲜为人知的状态。在临终关怀医院,死亡是最司空见惯的,但又是最能透彻生存意义和终极关怀的。医院里住着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她的儿子是一名博士,即将飞往法兰克福攻读学位,万事俱备。可是老人虽然气若游丝,却迟迟没有断开,儿子只好一次次地推迟行期。可再拖下去,法兰克福就要取消他的资格。一方面是出国深造的大好良机,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另一方面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告诉他,含辛茹苦地拉扯他长大的母亲只能在他的怀里死去才是善终。在学业与孝道间他痛苦地抉择,他请求医院为他母亲实施安乐死。对于这个选择题,毕淑敏通过齐大夫的话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些人根本没必要救治,作为社会的人,他们已毫无价值……人的再一个用处就是对家庭的贡献。这些人,风烛残年,徒然消费,传统的孝道压得子女抬不起头来……非得一户户家徒四壁弹尽粮绝,家家负债才算孝顺吗?中国现在的死亡者,基本上都诞生于本世纪的初叶,他们缺乏科学死亡的教养。”齐大夫作为一名临终关怀医院的医生,本应以极力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却道出这貌似冷酷的言论。可是仔细想来,当生命的逝去已无法避免,我们究竟是靠药物勉强维系奄奄一息的病人,还是给予安乐死使他们安详地离去呢?当来到医院参观的英国临终关怀医学专家詹姆斯博士在看到一些老人因为只能使用限额的镇痛剂而痛苦难忍,还有一些不能进食的老人,靠鼻管输入营养液,强行把复杂的营养成分灌入毫无生机的胃,他的一番话可能会给我们答案:“中国人太看重生命的数量,忽视生命的质量。在生命的末期,生命已毫无意义,关键是生存的品位……当死亡一定要降临的时候,就像一个婴儿的诞生,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到来得更为舒适和顺利。”毕淑敏作为一个医者,直面“安乐死”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在作品中表达了现代社会对死亡的一种矛盾心理。她在作品中通过国外一个安乐死的病例呼吁大家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正视死亡是生命的最终归宿,我们尊重死亡的同时也就是在善待生命,从中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博大的人道主义关爱。“作者希望通过‘死亡’,及其突然降临的可能性,唤醒潜藏在人们心底的最本色、最真挚的‘爱’。”[7]从简单的怜悯生命的消逝,到懂得珍惜生命,毕淑敏通过医者的角度告诉读者要理智地看待生命的消逝,从而由衷地尊重和关怀每一个生命。

承载毕淑敏作为一名医者博爱之心的医生护士形象还有很多,《生生不已》中的袁大夫便是一位。因为听到乔先竹无意间提起自己的女儿小甜嗜水成瘾,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他判断小甜得了重病,便主动要求母亲带女儿去医院检查,但却被乔先竹说是多管闲事。果然,小甜被查出得了恶性脑肿瘤。这个病是不治之症,可是乔先竹夫妇俩却仍然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医院千方百计地恳求袁大夫救女儿一命。袁大夫看着悲痛万分的夫妻俩,不计前嫌,冷静地对待病情,细心地劝说家属,深入浅出地向他们介绍小甜将要经受的苦难,将一个个深奥的不能理解的可怕现实,描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但同时他也丝毫不给夫妇俩一点希望,因为他知道“给人以渺茫的希望是最大的欺骗”,尽管如此,他还是“注视着一道道病魔运行的轨迹 ,想尽所有的办法”,甚至为延缓小甜的病情,以身试药。可以说为了挽救小甜的生命他竭尽所能,无论病人和家属怎样恶语相向,他都不会计较。因为经验丰富而且富有责任心的袁大夫十分明白:“医学其实是门十分苍白的学问,它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健有力,世上有许多病,医学可以非常精确地描绘它们,犹如毫发毕现的肖像。但是医生们望洋兴叹 ,束手无策 ,这些病就叫做‘不治之症’。”但即便如此,他坚如磐石的责任感告诉他“会为拯救生命奋斗到最后一息。”

毕淑敏在这一阶段的作品中,叙述了安乐死的两难、临终关怀的完善、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的淡化带来的幸福与伤痛。西方医学界有句传颂百年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中国也有句古话:“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无论是西方的大医先贤又或是中国的杏林翁,都在告诉我们,人类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医学不能治愈每一个疾病,但一名优秀的医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要呵护病人的心灵,给予足够的尊重、理解和重视。每一位病人的心灵都是脆弱的,他们迫切的需要关怀,特别是能够帮助他们战胜病魔的医生,能够倾听他们,了解他们,安慰也是医学的一种责任,它饱含着深深的情感,能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而当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要逝去的时候,医生能够守护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走过最后一程。兼顾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以平和、正视的目光关注医患,她笔下的这些医者形象无不让人深深动容,“在他们的身上不仅散发着浓郁的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也有着普通人的种种矛盾、困惑和挣扎。”[8]白色的工作服、白色的处方单、白色的药片,在高原皑皑的白雪中我们看到的是庄严、坚强与刚毅;而在这些医学的“白”中我们看到的是爱心、责任和温馨。毕淑敏在小说中塑造出深怀悲悯情怀与救赎意识的医者,也正体现了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拯救生命、拯救人类的意识和胸怀。

三、灵魂救赎的心理书写

作为一名战士,毕淑敏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作为一名医生,毕淑敏治病救人,普度众生;作为一名作家,毕淑敏以笔写心,谆谆善诱,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积累了比常人更多的经验。她曾经历过苦难,直视过死亡,这让她开始思考、感悟生命的本质。毕淑敏在从医和写作期间,敏锐地意识到:当今社会正以越来越迅猛的态势发展,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下,在医患矛盾愈演愈烈的今天,光救助人的身体远远不够,因为人们的精神与心灵在社会浪潮的剧烈冲击下已脆弱不堪。毕淑敏放不下对医生这份职业的热爱,与肩上沉重的社会责任,于是曾经的高原女兵,在成为医生、作家之后又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

在攻读了心理学博士后,毕淑敏努力成为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在为来访者开出一剂剂拯救心灵的药方的同时,也为读者送上了暖慰人心的“心灵鸡汤”。长篇小说《拯救乳房》是我国第一部心理治疗小说,作品写的是海外归来的心理学博士程远青成立了一个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治疗小组。在这个小组里有光鲜照人的白领、聪颖清秀的硕士生、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行踪诡秘的妓女等,她们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一个个原本毫不相干的生命聚集到了一起,在程远青的引导下,她们坦诚了心中的挣扎与纠结,爱与恨的冲突,勇敢地坦白了内心的恐惧与自卑,最终重新找回了尊严与快乐。程远青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拯救的是乳腺癌病人残缺的灵魂,肩负的依然是救赎的神圣使命。

通过这部小说,我们看到了毕淑敏饱含的人文关怀精神。面对这样一群有着“青黄的面色,游弋的眼神,散乱的假发,枯萎的身体”的病人,富有责任感及一颗“医者仁心”的作家毕淑敏,用自己的文字释放了她们心中因病而产生的压力,用文字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充满关爱的伟大的世界。在《拯救乳房》中,程远青为心理治疗小组取名为“成长会心”,其意为:虽然癌症病人经历着身心的双重考验,可是我们的心仍然可以快乐相会,会心一笑。癌症与死亡固然令人心生畏惧,而“心与心的相会就是快乐,就是解脱与救赎,是冰释与消融”。有过从医经历的毕淑敏深知,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而如今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生对病人缺乏耐心与尊重,使得病人丧失了对医生的理解和信心。在《拯救乳房》中,毕淑敏对医患关系做了直截了当的剖析,借病人之口道出了病人对医生的怨言,也道出了医患矛盾的本质,“在医院里,到处是医生护士欺负病人,他们用你的钱,从来不算计,大把大把地花,你还不能问个为什么……用了你的钱,用了你的功夫查出你的身体的秘密,可是没有人给你讲一讲。”医生被需要的同时又要被埋怨,被感谢的同时又要被怪罪,作为医生的毕淑敏没有怨天尤人,在作品中进行了反省:“医生的功劳人人看得到,可医生的怯弱和无能,医生的卑下和猥琐,医生的丑陋和狭隘……却是很多人,特别是他们自己所不知道的。”面对怀揣着迫切期待与善良愿望却受到了冷漠对待的病人,她明白,这时病人最需要的是医生的开导与鼓舞,哪怕是一句贴心的安慰,都是他们战胜病魔路上的明灯,都能抚慰他们被折磨的千疮百孔的心灵。

在《拯救乳房》中,毕淑敏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程远青将组员带到肿瘤医院的急诊室,里面摆放着一张椅子,一件白大褂披在椅背上,如同医生双手抱肘正襟危坐在那里。接着每个组员根据自己就医的经历来控诉他们对医生的冷漠态度,医学权威的不满,抒发内心的激愤与失落,借此还给病人尊严和权力。她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感,为医患开出了消融冰雪的处方:“让我们向医生鞠躬,表达我们的信任和期望,表达我们的批评和监督,也表达我们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毕淑敏在此对医患之间深刻而尖锐的矛盾针砭时弊,正义与无畏之心让人心生敬佩。

对待病症,医生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无论是之前的临终关怀医院还是戒毒中心,毕淑敏始终是一个体验者的身份。而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则更注重的是倾听,深入每一个患者的心灵,所以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病症。生活中经营心理诊所的毕淑敏累积了不少经验,同时对此类题材的驾驭和心理上也更为成熟、自信和理智,于是她创作了又一心理治疗力作──《女心理师》,在小说中主人公贺顿仍旧扮演的是拯救与奉献的角色。在拯救他人的过程中,主人公贺顿也逐渐实现了自我心理救赎的过程,完成了自身从内而外的蜕变。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话:“她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卑微的生命,……但努力和分歧,让她的生命和更多的生命有了碰撞。她相信自己的工作已经对很多人的生命起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她在付出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深刻和稳定。这是用一个生命在掂量另外一个生命,用一个生命在擦拭另外的生命。”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拯救情怀,和对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

在毕淑敏选取的来访者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人涉及到的是情感问题以及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可以想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当代人的情感世界正面临着焦虑、孤独、烦闷等心理困惑。而心理师要做的就是去倾听人们心中的思想,去化解他们心里的困惑和心结。例如在作品中一位来访者指明要求接待他的心理师必须要像鲁智深一样膀大腰圆,贺顿和她的同事对此都感到非常疑惑,但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求。当身材矮小、貌似弱不禁风的心理师詹勇出现时,来访者因为觉得上当受骗而十分生气。可是詹勇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力,在简短交谈后,一语道破对方心理的症结:“你觉得高大的男人是没有权利自卑的。”来访者听后极为震惊、激动,最后在詹勇的鼓励下,放声大哭,将几年来郁积在心中的压力畅快淋漓地释放了出来。毕淑敏用心理学独有的观察力给我们展示了现代人普遍具有的症结。她并不回避描写人性的丑恶与弱点,并认为只有针对症结,揭开内心的伤疤,将毒素排出,最终才能获得凤凰涅槃般的灵魂蜕变。贺顿如此,来访者亦如此。毕淑敏为他们寻找到了光明的出口,用一颗热忱而公正的心给予人们精神和心理的救赎。

毕淑敏的一生是曲折坎坷的,但却成为了她创作的一笔丰厚的宝藏,使她的写作之路熠熠生辉。无疑,毕淑敏的从医经历对她的影响是最大的,“她的写作,一方面补足了琐碎平庸的时代的匮乏,另一方面也暗合了大众对一个逝去的英雄年代的浪漫怀旧。”[9]无论是注目世界屋脊的“阿里”系列,还是探究治病救人的“医者”系列,又或是凝视解放救赎的“心灵”系列,她将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写得如此打动人心,因为“她始终坚信:在一个无所不破的时代,文学更应该为人们指点迷津,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精神质量,带领失陷的人心走出泥泞。”[10]从毕淑敏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这也形成了她始终关注生命的情怀和对生命尊严的不懈捍卫。她以温和善良的目光、理智客观的态度,悲天悯人的胸怀铸成了一颗高尚清澈的“医者仁心”,她的小说正是由这丝丝心绪汇成了对生命意识的关怀和对人性的思考,从中我们洞见了幸福与阳光,让我们以昂扬奋发的姿态去完成生命的征程。

[1] 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毕淑敏.微笑着面对生命.毕淑敏文集·哑幸福[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480.

[3] 柴福善.文学的白衣天使[EB/CL].http://hi.baidu.com/%B1%CC%BA%A3%B3%B1%C9%F9/blog/item/e2ddf13eec0e20fc828b1323.html,2008-07-22.

[4] 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77.

[5] 谢建英.欲望的压抑与抗争——试析毕淑敏小说《阿里》中人性的本能[J].山花,2010(22):116-117.

[6] 盛英.毕淑敏小说与生命文化[J].小说评论,1998(5):45-47.

[7] 李倞.毕淑敏小说创作分析与研究[J].黑河学刊,2007(2):42-44.

[8] 王新惠.毕淑敏创作中的医学内容和医学叙事[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55-157.

[9] 马春花.“后英雄”时代的“理想主义”写作——毕淑敏与后新时期中国文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54-58.

[10] 任向红.毕淑敏的医者情怀[J].现代语文,2008(9):86-87.

(责任编辑:李 军)

Observing Bi's Doctorial Kindness from her Novels

Chen Yingy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China)

Bi Shumin is a female writer who has both of strength and charact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er works are deeply engraved with the stigma of her life experiences, whether it was the first of the frontiers, or later of a doctor,she cherished throughout a right thing--doctorial benevolence to the world. So the advents of the works have been given wide attention and high praised from the literary world. While committing the military career in the Kunlun Mountains, Bi strongly felt that life is lonely and rich where she finished writing "Human Nature" afterward. In her life saving career, with the doctor’s calm mind and life-saving "benevolence", Bi Shumin has completed the writing on the "Medical". In the career of the psychiatrist for salivating souls, Bi Shumin completed the writ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with her clear logical analysis capabilities and the throughout unremitting care to life. We can see that Bi Shumin showed a double identity on writer and doctor who maintained benevolence for all being. Hence, she was given the unique perspective upon the society we look at today.

Bi Shumin; life experiences; healer benevolence; humanity;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2014-10-12

陈莹莹(1989-),女,江苏南通人,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10.16018/j.cnki.cn32-1499/c.201501013

I207.67

A

1671-5322(2015)01-0056-06

猜你喜欢
仁心毕淑敏医者
《毕淑敏心灵独白》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中国少年仁心大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烈火仁心
善良是颗种子
毕淑敏:愿你的“生命借记卡”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