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伟
浅议高三英语复习课教学中的讲与练
高建伟
【摘要】讲与练是教授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在高三英语的复课教学中,如何处理讲与练的关系不仅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普遍关注,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目前,不同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与做法不一。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在英语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明确高三教学中何为讲,何为练;讲什么,练什么;如何讲,如何练。提出从实际出发,全程考虑,整体设计,适时、适量、适当地讲练。
【关键词】高三;复课教学;讲与练
从小学到高中,讲、练贯穿始终,是教学的主旋律。从古至今,也不乏教育家、一线教师对教学中关于讲练的关系做精辟的论述,无论是“精讲多练”“精讲精练”,还是“少讲多练”,都得到了不同教师群体的认同。然而,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对讲与练的要求是不同的,要实现因材施教,做到每个教学环节的有的放矢和高效完成,就要有针对性地依照学科特点、学段特点以及教学对象的实际,研究和探索讲与练的关系。
讲与练的问题并非是孤立的,它是融入在整体教学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探讨讲与练的关系,首先需要探讨整体的教学设计。鲁子问、康淑敏(2008)在《英语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教学是人类有计划的活动,这种计划的方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完成,这种设计就是教学设计”。卢健(2012)提出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理论、技术理论和方法理论,从教学材料、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一个系统方案,以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
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理论和方法论,通过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目标的分析研究,确定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方式等,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案,以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设计包括全程设计、阶段性设计以及课时设计。根据这一定义,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高三英语复课教学中的讲与练,提出一些想法和做法。
何为讲?何为练?《辞海》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讲,讲说,讲解;练:练习。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界定讲与练呢?笔者认为:讲,即对语言知识(包括词法和句法),以及对语言知识的应用的技术和技巧的讲解;练,即对语言知识的应用练习。技术与技巧既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而习得,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方法快速习得,进而缩短练习的过程。
进入高三,师生与家长的心态普遍是“为高考做好一切准备”,也就是说:家庭、学校做的所有事情都应为学生高考服务,当然,学校的课堂教学及一切教学活动更应围绕“高考”这个中心。那么,在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课堂教学中,针对英语教学,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定位呢?对此问题,部分教师认为:在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已经传授,基本技能也已训练,进入高三,就应以练代讲,提高熟练程度和做题的技巧,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然而,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高一、高二虽然都进行过教授和训练,然而,时至高三,学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还是应该从头讲起,边讲边练。然而,这样用于讲解的时间增多,而进行练习的时间减少了。笔者认为:从高一到高三是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不仅从心理上经历着从熟悉环境、老师、同学到交朋结友,再到为高考拼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再从教材的层面来看,高一、高二阶段趋于对知识模块局部的认知与学习,教学中多以演绎推理为主,而高三则侧重于知识模块间的联系、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综合运用,教学中多以归纳总结为主。因此,合理安排讲与练对提高高三复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解决讲与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确定讲什么,如何讲,然后再确定练的内容和形式。进入高三,讲的内容应该集中在整体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知识模块间的联系上。教师应该系统地讲解词法和句法,并注重他们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在词法教学中,应系统地讲解从名词到感叹词的特点、变化以及在句中的应用,点明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在句法教学中,应讲解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的变化与联系,特别是对各种从句的辨认等,为有效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教师会担心讲得太多学生接受不了,或者说这些讲解距离高考太远。但是,如果不解决知识体系的问题,学生永远只能记忆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在综合练习时就会不知所措。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明白,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对于练习,我们应该按照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两大类进行——分类练习侧重于对不同知识模块的训练,而综合练习则侧重于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应通过及时、有针对性的讲评,实现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多少之分,一切均在于适度,教学中的讲练也不例外。只讲不练或多讲少练,其结果都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空有满腹诗书,却难成就天下文章;相反,如果只练不讲,或者多练少讲,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因此,讲练的多少在于适度。当然,适度也一定是建立在分析学情、教情和考情上的。
如何认识知识的讲解和针对练习的讲评,也是正确把握讲练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在高三英语教学中,不可以用针对练习的讲评取代知识的讲解。首先,讲评只是针对某一习题进行的局部讲解,如果我们借用练习中的某一问题为引子而系统讲解所涉及的知识点,就会造成对其他试题讲解的延误,难以实现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对整个试卷的讲评;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将某一知识点与同一道习题或知识的一个侧面联系起来,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更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对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在练习之前能将知识点系统地教给学生,在练习的讲评中,教师就可以对知识点“点到为止”,而将讲评的重点放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从而及时、高效地完成练习的讲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用文献
卢健.2012.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3):12-15.
鲁子问,康淑敏.2008.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信息:710054,陕西西安,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8938294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