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锋
(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新闻专业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赵勇锋
(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新闻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肯定不同于传统的中文专业,如何在新闻学院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论文主要谈笔者自己教学改革的心得,包括课程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三个方面,以期对同行起到参考作用。
教学改革;现当代文学;新闻专业
现当代文学课程在新闻传播学院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作用十分重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并且大多数学生的文史基础较为薄弱,倘或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填鸭式”灌输,很难有效果。因此,如何面向新闻专业学生开展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着实得费一番心思,进行一些改革。
(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新闻学院不同于中文系,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才的基本素养要求呈现出“技能加复合”的特点,既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掌握多媒体采编和传播的技能,即新闻专业学生应具备“采、编、播、摄、录、演”等综合实践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立足点。
(二)始终坚持“三个结合”
现当代文学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应始终坚持“三个结合”。
第一,坚持课堂课程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要学好现代文学或者当代文学,除了上课认真听课,勤作笔记之外,学生还必须阅读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课堂上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而课下的作品阅读,又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和掌握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可以说,课堂听讲和课下阅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坚持课程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我们常说“教书育人”,就是指“教书”和“育人”不分家。一个教师的职责,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向学生传达人生经验,言传身教使学生学习人生的大课,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是这个意思。具体地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灌输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第三,坚持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作为主讲教师,需要树立这样的教学目标:要通过课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或者可以更为通俗地表达,那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专业实践或作品创作中,切实感到课程学习的效果和作用。
(一)积极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无论如何紧跟时代,高校教材的滞后性总是难以克服的问题。在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众多教材中,即使使用比较权威的如钱理群先生主编的《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先生编著的《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教材,也不能固步自封。这些虽然堪称厚重的文学史著作,但毕竟出版时间较早,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必须及时吸取一些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渗透到平常的教学中。比如,钱理群先生的文学史,对徐志摩、郁达夫、钱钟书、张爱玲、林语堂这些作家着墨并不多,而这些都是最近的现代文学研究中日渐升温的作家,学术界对他们的研究都有所推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提高这些作家所占课时的比重。再比如进入20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发展势头异常强劲,而洪子城先生的《当代文学史》对此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又普遍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增加课时专门讲述相关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调整
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中讨论了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三种对象和三个层面,认为“三种层次的教学对象无论在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和培养目标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分清自己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条件,设定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方法”。对此笔者深以为然。新闻学院招收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艺术类,文学基础普遍很差,文学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较低。所以,授课内容决不能太过深奥,同时要力避繁琐。根据学生的程度,笔者调整了教学内容,并且将之总结为“三少三多”。即面对教材中的章节选取,笔者常常少讲文学理论,多讲作家作品;面对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众多作家,笔者常常少讲非重点作家,多讲经典作家;而面对经典作家,笔者又往往少讲作家非知名作品,多讲作家代表作品。
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有成效的。比如在早年的教学中,在讲老舍这一章时,笔者几乎将老舍的重要作品讲了个遍,从英国时期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到归国后创作的《骆驼祥子》、《月牙儿》、《离婚》,从重庆时期的《四世同堂》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茶馆》和《正红旗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如此多内容,结果使得学生负担过重,迷惑而几乎无所得,到学期末问起来,竟有很多学生一部作品也想不起来。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笔者吸取了这个教训,只重点讲解《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此外简单介绍了《月牙儿》和《离婚》。结果在后来的考查中,学生普遍对《骆驼祥子》非常熟悉,对作品中的人物分析非常精确,对老舍创作特点的把握也非常到位。
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在于厘清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认为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最重要的作家和最经典的作品,简言之,就是增进学生的文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通过最重要作家人生与创作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直观地感触文学,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三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最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也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引导学生去接触文学、感受文学,并尝试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解读文学作品。而难点主要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
(一)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笔者的教学中,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笔者常常使用多媒体播放或者放映一些视频、音频和图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比如在讲徐志摩的时候,笔者放映一些徐志摩、林徽音、陆小曼的老照片,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讲徐志摩的生平思想的时候,笔者又播放了几段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剪辑。而在讲解徐志摩代表作《再别康桥》时,笔者播放了专业的诗歌朗诵,并且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朗诵。那节课堂相当成功,以至于下课铃声响过了,学生们还是恋恋不舍,沉浸在徐志摩的艺术世界中。
文学要靠形象表达,也往往更感性,所以要讲好文学课,必须多具体少抽象,尽量多传达给学生一些形象化的感知,使学生能够接近现当代文学,然后产生兴趣,进而阅读、欣赏和研究。而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实在不可或缺。
(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
囿于大班教学、课时受限等因素,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为主,教师授课以激情教学为风格,但同时抽出一定时间,给予学生实践展示的舞台。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笔者的指导原则是:第一,要有益于课程学习,和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第二,要有益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笔者安排的学生实践展示主要有五种形式:(1)以电视访谈节目或广播节目的形式介绍一位现当代作家或一部现当代作品;(2)制作一部2分钟以上的专题片,介绍一位现当代作家或一部现当代作品,或者是制作一部能够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其他体裁的视频;(3)改编现当代文学作品,以话剧的形式演出;(4)两人以上的配乐诗歌朗诵;(5)讲课锻炼。
可以说,实践教学活动效果非常好。第一,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甚至成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延伸和补充。比如说,许多同学制作的介绍张爱玲、萧红等作家的视频,完全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内容。第二,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拓展训练紧密结合,给了很多学生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深受学生好评。比如配乐诗歌朗诵,对广电、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提升实践能力的锻炼机会;对播音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精益求精、提高朗诵水平的锻炼平台。第三,实践教学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而且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讲课锻炼是较常使用的方式,一般预先布置5分钟左右的讲课任务,待学生讲完后,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和补充。当然在一定范围内,也允许学生讲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曾经有一个学生非常喜爱王小波,读遍了他所有的作品,结果他讲得非常生动形象,博得了阵阵掌声,甚至在这个班里面掀起了短时间的“王小波热”。这说明,由于学生之间更便于交流,他们的讲解有时候能起到教师难以企及的效果。
(三)利用网络平台,开辟网上课堂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可以为学生开列必读书目,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及时和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可以说,如果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等于是开辟了“第二课堂”。一些受课时限制,在课堂上没有条件进行讲解的内容,可以通过网上课堂进行交流和探讨。比如说沈从文后半生转入了文物研究,他的文物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他的后半生和文学之间还发生了哪些联系?再比如说穆旦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向了诗歌翻译,他在翻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他晚年和诗歌之间还发生了哪些联系?这些问题,可以给学生留成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并给出答案。不同观点的学生作业经教师整理后可以发布在教师博客里,而学生在浏览博客的时候,可以发表观点、看法,教师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从而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1]徐承刚.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才的综合素养分析与对策[J].新闻界,2014(2):71-75.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
G642
A
1673-0046(2015)7-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