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杨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思政教育与心理学]
思政教育中发挥网络社群意见领袖的作用研究
史杨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目前大学生网络社群己成为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舆论导向等不可忽视、不容小觑的重要力量,社群发展的高度与广度也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社会主旋律教育和校园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关注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对于学生队伍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一次自我创新。
大学生网络社群;意见领袖;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新媒体的高度普及,营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校网络文化氛围与网络舆论环境。大学生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聚在了一起,并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沟通,结成了网络社群。由于准入门槛低、自由程度高等特性,网络平台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逐渐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对外交往和发泄情感的更好选择,使得网络社群在信息发布、网络舆论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规范网络行为,发挥大学生网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高等教育创新性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背景,本文就如何发挥大学网络社群的德育意见领袖作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做了具体分析,并对大学生网络社群成为思想政治主旋律意见领袖的方式提出了实践对策。
学者们对网络社群做了全面的阐述。网络社群是指通过互联网为媒介,成员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到一起并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讨论、进行交流沟通的相对固定的群体。大学生网络社群,也正是大学生们因为志向相近、趣味相投等在网络上相互交流组建成的群体。与班级体、宿舍、大学生社团等形式的传统社群相比较,大学生网络社群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具体概括起来,主要具有下列特性:
(一)群舆论构建的多元性和新颖性。大学生网络社群,通常以贴吧、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应用媒介作为载体展开互动交流。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快速、传播便捷、扩充性高,青年学生群体又密切关心热点,积极追逐潮流,因此网络社群中讨论的话题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包罗万象,甚至已经逐渐影响到高校的主流舆论导向。而高校通过课堂、讲座、会议等传统形式宣传的观点、思潮和理念等相比较就显得死板与陈旧,被学生接受的程度也日益下降。
(二)群成员展现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传统媒介中的信息传播总体上路径单一并且明显,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相对固定。而以交流互动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社群中,大学生既可以是信息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接受者,还可以是主动的信息传播参与者。同时由于网络身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群成员可以忽略年龄、阅历、性别等多方面的差异,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在网络社群中自由地发起话题、参与讨论,更真实地表达自己观点。但往往由于大学生阅历相对较浅,容易受到蛊惑,会使个人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放大,加上网络的隐蔽性作为掩护,使他们在网上散播违背道德信息和言论,触犯法律。
(三)群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非理性。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对较慢,但同时也理性了很多,所以有时候大家看到的信息并不是真正的“新”闻,而是经过信息发布者、监督者等多重把关过滤后的“旧闻”。而网络社群中信息传递就迅速得多,大学生们通过网络社群的分享与转载,可以汲取到大量最新的热点消息和社会动态。但由于网络信息来源渠道五花八门,无法做到对所有新闻都筛选和过滤,这就造成很多驳杂的、消极的甚至色情反动的信息会充斥在社群中,影响着群内成员的人格塑造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得网络社群中主旋律的主导性减弱,正能量的地位受到挑战。
由此可见,网络社群的兴起将不可避免地嵌入高校生活和学习之中,成为大学生相当重要的成长环境。但目前互联网环境鱼龙混杂,真假善恶的消息充斥其中。如果听之任之,有可能就演变成错误、消极思维观蔓延的渠道。因此必须要合理、规范地加以利用,使网络社群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建设的阵地。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是很好的机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合适的手段扬利除弊。
“意见领袖”一词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际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因此,既要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合理、适度地利用网络社群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渠道、新阵地以及新模式,就需要引入网络意见领袖这个概念。
近几年来,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热点事件中,都能看到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而在意见领袖引导下,大量的学生扮演着“水军”的角色。事实上,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真实背景等有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仅仅是随着意见领袖的指挥而摇旗呐喊。由此可见,网络意见领袖对话题引导、舆论偏向、信息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规范高校网络社群行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建设校园网络主旋律教育就迫切需要发挥大学生网络社群的正面意见领袖作用。
鼓励大学生网络社群成为校园网、论坛、学校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介的意见领袖,对于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和交互维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利用青年学生互相关注、相互模仿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用学生开导学生,用学生的案例教育学生,从而拉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距离感,减少大学生的抵制心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现实,重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主体研究。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来帮助学生筛选、解读信息,把好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意见关”,督促其成长为紧抓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意见领袖,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升华。
具体说来,有这几方面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网络社群意见领袖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思维结构、价值判断、心理机制等方面对信息做解读和预判,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阻断不被认可的信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网络社群中的信息进行把关和再造,从而影响社群成员对信息的汲取和剔除的行为选择。
(二)大学生网络社群意见领袖可以反映网络舆论,较为真实地还原学生的所求、所需和所想。同时能够制造并引导正向的网络舆论,这在维护校园的安定和谐和长治久安方面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大学生网络社群成为网络意见领袖,从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改善传统教育应对新兴媒体挑战的能力。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两课”也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社群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两者的互补发展。
培养大学生网络社群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领袖,应采用科学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促使大学生网络社群意见领袖形成一种非强制的“软权力”,必须以学生网民群体的主动吸引和关注为前提,以思想政治理念为指导,与学生群体交流兴趣、爱好相似的话题,发表真实见解和看法,特别是将党的方针、教育政策和学校发展路线融入到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去,这样才能拉近严肃的政治与活泼的青年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网民的认同。
培养大学生网络社群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意见领袖,主要从道德意识、网络能力、舆论引导三个方面逐次培养、步步提高。
(一)具有较好的网络道德素养是网络社群成为意见领袖的基本要求。合格的意见领袖必须是政治立场坚定,对于党的基本方针路线、重大原则问题等都要有正确的态度和鲜明的观点,通过学习与自我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这是大学生网络社群的必修课。同时网络社群中的类似“群主”“吧主”等地位的信息发布者,需要有平等观念和服务意识,将自己置于与普通大学生平等相处的位置,与网友平等交流,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作为工作导向,努力满足群体主旋律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活泼向上,精神面貌积极进取。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网络社群,能够更好地自我约束、自我反省,注重自身修养。
(二)具有成熟的网络辨识能力是网络社群成为意见领袖的必备条件。主要是指网络社群面对互联网上各种信息时的辨别、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辟谣的能力。大学生网民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是各个热门事件的参与者和转递者。因此,作为意见领袖的网络社群需要及时解读、鉴别网络信息,通过自身代表的“权威声音”来宣传正确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和真善美。同时要学会有效利用新媒体,掌握应用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拉近与网民学生的距离。
(三)具备正确的舆论引导敏感性是网络社群成为意见领袖的关键所在。由于互联网的高效率和即时性,可以使某一事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酝酿,从而发酵成为整个网络甚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网络舆情非常重要。对于各种网络热门事件,最先“发声”表态的往往最能影响整个舆论走向。这种现象在高校更容易被放大,青年学生血气方刚却缺乏阅历和必要的社会历练,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团体所煽动、利用,制造错误舆情,做出不合适乃至违纪违法的事情来。所以,大学生网络社群必须要被培养成对网络信息高度敏感,对事实绝对尊重,以及对舆论发布及时准确。
[1]许平.高校学生“意见领袖”问题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8):46-47.
[2]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66-69.
[3]刘建华,陆俊.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4.
G641
A
1673-0046(2015)7-0062-03
本文系2014年南京邮电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校级规划课题“针对大学生网络社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编号XC214018)中间成果